手尾錢
祭改
跳蚤咬
避孕環
止咳方法
拜土地公
息咳寧
斷掌
檸檬酸
口水疹
白包金額
止咳

確診期

小寶貝確診了!晴天霹靂的兩條線,讓爸媽著急地如同熱鍋上的螞蟻,0~3歲照護與處置原則,讓專業醫師安定你的心!

0個月~3個月嬰兒

確診應變與照護須知

新冠病毒令家有嫩嬰的爸媽繃緊神經,尤其是抵抗力差的新生兒確診怎麼辦?一旦發現新生兒快篩陽性,是否有新生兒確診流程提供給爸媽參考?居家照護期間又該留意哪些重點與送醫時機,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呢?本文細細道來!   推薦閱讀: 染疫兒童居家照護 兒科名醫黃瑽寧幫家長指路 該讓孩子打疫苗嗎?我的哲學:生命有那麼多未知,就先面對當下問題 新生兒確診要冷靜!常見確診症狀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新生兒確診症狀多以輕中症為主,甚至無症狀的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新生兒確診症狀如下: 1.發燒 2.咳嗽 3.鼻塞/流鼻涕 4.喉嚨症狀 5.疲倦 6.腹痛 7.噁心嘔吐 8.腹瀉 9.皮膚出現紅色斑疹 10.呼吸喘 別猶豫!新生兒確診送醫時機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新生兒確診後若出現以下症狀,視情況安排外出就醫: 收治醫院治療 1.0~3個月嬰兒發燒超過38度 2.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應外出就醫 1.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2.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3.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4.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如換尿布次數比平常少 5.1歲以下有症狀者 撥打119送醫或由同住親友送醫 1.抽搐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新生兒確診期間,皮膚出現大理石斑紋須送醫(圖片來源: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看診時,3件事要做到 1.平時使用的藥物 若是孩子平常有服用藥物,視訊診療或前往現場時應將藥單或藥品擺放出來,讓醫師了解孩子狀況。   2.病症或藥物過敏 看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孩子是否有藥物過敏或蠶豆症等疾病史。   3.描述孩子症狀 應詳細紀錄並描述孩子症狀,如身上是否有紅疹、呼吸是否費力(呼吸次數、速度等)、精神活動力狀況等,若糞便出現異狀,可留下帶有排泄物的尿布或是拍攝照片,供醫師評估。   新生兒確診怎麼辦?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雖然新生兒確診多屬輕症,但居家照護仍不能輕忽,爸媽應留意以下注意事項: 1.小嬰兒出現無法吸奶、喝奶的狀況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2.每天3次觀察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新生兒(出生~28天):30~40 次/每分鐘 嬰兒(3個月以下): 20~40 次/每分鐘   3.隨時觀察嬰兒四肢血液循環,是否有四肢冰冷、嘴脣發紺(如吃奶嘴脣發黑、四肢發紫、臉色暗藍)情形。   4.嬰兒若出現吐奶,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   5.觀察嬰兒是否有脫水情形: .沒脫水:母乳或配方奶不需稀釋。 .輕微脫水:嬰兒嘴脣微乾、尿量些微減少(6小時內僅1塊濕尿布) .中度以上脫水:嬰兒嘴脣乾燥、囟門凹陷、皮膚冰冷、眼窩凹陷、哭泣沒眼淚、尿量減少(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溼) 【備註】0~3個月嬰兒因嘔吐腹瀉出現脫水現象時,因尚未進入副食品時期,不可自行補充電解質水,應趕緊送醫。   6.每天觀察嬰兒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一旦發現孩子退燒後,仍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頭痛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7.觀察嬰兒體溫與血氧,體溫超過攝氏38度或血氧低於94%以下,皆必須送醫。   快下載!新生兒確診病症紀錄表 ▲嬰兒確診應紀錄病程,掌握送醫時機(圖片來源:蕭寶,翻攝自臉書社團「新冠肺炎確診交流群」) 新生兒確診,大人也別輕忽!主要照顧者注意事項 1.勤洗手,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洗完手後,使用擦手紙保持手部乾燥,並避免用手碰觸眼睛、口鼻。   2.在家裡應安排一個獨立通風的空間。   3.照顧者請佩戴醫用口罩,尤其是親餵、餵食寶寶喝奶時,並且每天勤換口罩。   4.哺乳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乳或酒精洗手。   5.每次使用完的奶瓶、吸乳器,應戴好手套以清潔劑清洗並消毒,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手。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消毒過的奶瓶、吸乳器,也不可與他人共用。   6.親餵媽媽哺乳時,除了戴好口罩外,嬰兒接觸到的部位都必須清潔和消毒。   7.以當日稀釋的漂白水消毒家具、房間、廚房;漂白水需以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浴室或馬桶表面則為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8.嬰兒衣物、床單等需分開清潔,清洗時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並澈底晒乾或用烘衣機烘乾。   9.垃圾不必分類,但須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建議垃圾裝至7分滿後將袋口密封,切勿擠壓,解除居家隔離後丟進垃圾車。若是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協助清運垃圾,建議靜置72小時後再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全文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新生兒確診康復後,能施打常規疫苗嗎? A: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蔡雨茵醫師表示,嬰兒確診後2週,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仍可接種常規疫苗,若有疑慮可先致電諮詢醫師。 Q2:嬰兒確診後,何時能解除隔離? A: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自112年3月20日起,確診者改為0+n天,即免居家隔離,n天自主防疫(n最多10天),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後面的自主防疫。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預防0~3個月嬰兒確診轉重症,應觀察心肺腦表徵現象,若出現以下任一情況,應趕緊送醫: 心:冒冷汗、手腳冰冷、皮膚出現大理石斑 肺:胸凹、肋凹、呼吸費力、血氧低於94%以下 腦:抽搐、抽筋、意識不清 此外,0~3個月嬰兒可快篩,建議選用附有細棉棒的快篩品牌,病毒量高的話,約深入鼻腔2公分就能檢測出結果。   延伸閱讀: 嬰兒確診好揪心!症狀、照護原則與送醫時機,嬰兒專屬「病程表」快收藏 「兒童多系統炎症候群」孩童確診的2~6週內都不能大意!這些警訊要注意!

發燒照護

確診無症狀已讓父母夠擔心,若是突然新生兒發燒,父母可是會嚇壞,就怕新生兒發燒溫度太高會燒壞小腦袋,這時到底該不該衝急診呢?在此之前,爸媽可知道體溫幾度是發燒?37.5還是38度?新生兒發燒怎麼辦?有關新生兒發燒的後續處置,本篇完整告訴你!   推薦閱讀: 5歲男童沒出門染BA.5!發燒、腹痛、嘔吐,首起家庭群聚感染! Omicron會侵犯兒童神經?發燒到這個溫度要馬上送醫 新生兒發燒幾度該送醫?爸媽別亂衝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身體內部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37.5~38℃則可能是體溫正常或低燒,此時應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確診症狀來斷定寶寶是否有發燒跡象。不過,新生兒發燒只要38度以上,一律收治醫院治療。   如何得知新生兒發燒?比較5種量體溫方式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總醫師顏俊宇指出,體溫測量方式有耳溫、額溫、肛溫、腋溫或背溫,究竟新生兒發燒怎麼量體溫最準?以下列出5種體溫測量方式與準確度: 耳溫 額溫 肛溫 腋溫或背溫 0~3個月嬰兒耳溫常不準確,不建議使用。 0~3個月嬰兒量測額溫較不準,故不建議使用。 1.最接近中心體溫。 2.適合1~3個月的寶寶。 3.不適合1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 1.兩者皆適合1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 2.腋溫也適合1~3個月的寶寶。 2.量測出來的體溫會比中心體溫少0.8℃。   Q:新生兒發燒該怎麼量肛溫、腋溫或背溫? A: 肛溫 1.以肥皂水或酒精清潔消毒體溫計,再以冷水沖洗乾淨,切記不可用熱水。 2.在體溫計末端抹上一點凡士林。 3.床上鋪好看護墊,以免測量寶寶肛溫時,因刺激腸道而排便。 4.讓嬰兒仰躺在上方,將雙腳抬起,膝蓋應抬至腹部以上。 5.將體溫計插入寶寶肛門內約2.5公分。 6.電子體溫計須等待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肛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腋溫 1.將寶寶一隻手臂抬起,體溫計放在腋窩下。 2.抱住寶寶垂下的手臂,確認體溫計完整包覆在腋下。 3.等待電子體溫計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腋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背溫 1.讓寶寶採仰躺或在他睡著時,將溫度計置於兩個肩胛骨中間,緊貼寶寶背部,量測10分鐘。但不能隔著衣服量測,以免溫度有誤差。 2.將測量出來的溫度,增加0.8℃才會等於身體中央體溫。 【備註】 .建議不要使用口用體溫計 .適合還不會翻身的嬰兒 ▲背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個月以下的嬰兒確診,若是體溫微高但不到發燒(≥ 38℃)的程度,不要用退熱貼降溫,也不要自行餵藥,因為積極退燒反而不容易觀察到早期症狀表徵。建議可洗溫水澡、脫掉多餘衣物等方式,觀察寶寶有無退燒跡象,一旦體溫持續上升到38℃,千萬別猶豫,趕緊送醫治療。   延伸閱讀: 3個月內嬰兒發燒從「嚴」看待!這4個動作千萬別做! 寶寶體溫過高是發燒嗎?量體溫、降溫有撇步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喉嚨症狀照護

酷酷嗽咳不停!新生兒確診咳嗽怎麼辦?「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指出,相較於成人與兒童,新生兒確診的風險較低。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新生兒確診喉嚨痛,甚至新生兒確診喉嚨有痰該怎麼辦?後續照護重點本篇一次告訴你!   推薦閱讀: 寶寶喉嚨有呼嚕嚕痰音?可能是這「五種疾病」的徵兆 咳嗽咳不停?靠6招止咳方法及穴道有效舒緩!久咳超過2週要注意! 新生兒確診咳嗽怎麼辦?家長觀察3重點 新生兒確診咳嗽不會像小小孩一樣簡單表達「痛痛」、「喉嚨痛」等,這時爸媽該如何得知新生兒確診喉嚨痛呢?根據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撰文指出,寶寶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喉嚨發炎,若出現以下外在表現,很有可能是喉嚨不舒服: 1.喝奶量減少 2.吞嚥口水出現怪異表情 3.煩躁不安   新生兒確診咳嗽能吃藥嗎?世上沒有特效藥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也曾表示,新生兒確診喉嚨發炎並非症狀而是一種癥兆(sign),所以沒有治療喉嚨發炎的藥,只有依症狀開立的緩解藥物。例如喉嚨發炎會痛就開止痛藥緩解,被細菌感染引發的喉嚨痛則是吃抗生素,但若是病毒感染的喉嚨發炎,不會痛也沒影響食慾,不吃藥也無妨。但服藥與否,仍先請諮詢醫師。   新生兒確診喉嚨有痰好困擾!必學拍痰技巧 新生兒確診咳嗽已經夠讓爸媽擔心,一旦喉嚨有痰,會因為沒有咳痰能力,導致寶寶久咳不癒,使痰容易積於肺部深處。此時若沒好好化痰,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肺炎或拉長病程,所以協助寶寶排出痰液是非常重要的事,每位父母都需要學習如何為小朋友拍痰!   拍痰手勢或工具 A.手掌弓起呈杯狀,以此手勢進行拍痰。 B.手掌微微弓起,食指與中指夾住拍痰杯後,再進行拍痰。 ▲新生兒拍痰手勢 拍痰技巧 C.拍痰前,嬰兒應穿一件薄衣(如蝴蝶衣),主要是避免直接拍擊到嬰兒身體。嬰兒採仰躺,頭低腳高,在前胸兩側大約乳頭位置的上方,進行拍擊。 D.嬰兒採趴姿,臉朝一側,一樣是頭低腳高,在背後兩側約在肩胛骨上方,進行拍擊。 E.嬰兒採側躺,頭低腳高,將寶寶上方手臂抬起,在腋下拍擊完畢後,換邊做。 ▲新生兒拍痰技巧 拍痰注意事項 1.嬰兒拍痰可每4、6、8、12個小時或是每天1次,主要視寶寶狀況而定。 2.拍痰時間約3~5分鐘,但仍應視寶寶狀況調整拍擊時間。 3.餵奶前或是餵奶2小時後再拍痰,以免造成寶寶吐奶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4.嬰兒脊椎、前胸中央、後腰部及肚子等嬰兒重要部位與骨頭突出處須避開。 (以上資料來源與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個月以下嬰兒確診若出現躁動不安、食欲減退,很可能是喉嚨不適所致。寶寶若有喝不下奶的情形,可試著將奶稍稍放涼後再給寶寶喝,但有些小孩遇到不習慣的溫度也有可能拒食。若是親餵母乳,媽媽可增加哺餵次數,因當孩子鼻咽部受到感染,母乳會製造出適合的抗體到母乳中,寶寶恢復會較快。   延伸閱讀: 嬰兒咳嗽有痰怎麼辦?正確拍痰姿勢、位置,拍錯就沒效 別把小孩肺炎當感冒!4點教你判斷是否該送醫治療 ▶ 咳嗽藥水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呼吸道症狀照護

疫情數字趨緩仍不能鬆懈,尤其小嬰兒鼻塞或呼吸不順都要提高警覺!根據《UDN》報導,一名出生僅2個月大的男嬰,10月底因發燒、出現呼吸道症狀確診COVID-19,經居家照護後好轉,但相隔17天卻被發現昏迷家中無反應,送醫已無呼吸心跳,緊急搶救仍當天身亡,經司法相驗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   推薦閱讀: 嬰兒吸鼻涕感冒好更快?小心方法用錯,鼻子流血更痛苦 寶寶鼻塞又睡不好了! 緩解嬰兒鼻塞,讓他不再「哽哽」叫 確診呼吸不順?嬰兒鼻塞有2種 新冠病毒和感冒症狀類似,一般很難區分嬰兒鼻塞究竟是誰引起?光是看到嬰兒鼻子塞住、嬰兒流鼻水翻來覆去、睡不好,就覺得心疼又難受。寶寶鼻塞時,爸媽其實能運用一些小技巧,幫助孩子擁有一夜好眠喔! 1.確診的嬰兒鼻塞 通常會伴隨咳嗽、流鼻涕,或是整天處在鼻塞狀態,甚至有可能流出黃鼻涕、體溫變高或發燒(3個月以內嬰兒發燒超過38度須住院治療)以及食慾變差等情形,建議可先視訊或送醫檢查。   2.結構性上的嬰兒鼻塞 由於2個月以內的嬰兒只會用鼻子呼吸,寶寶會因為鼻腔窄小,鼻竇尚未發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別敏感,在鼻腔黏液比較多的時候,因鼻屎塞住而出現較明顯的呼吸聲。   因此,確診出現的嬰兒鼻塞是否為病毒引起,爸媽應細心觀察有無伴隨其他症狀來評估,或是諮詢醫師了解。 ▲嬰兒鼻塞睡不好有兩種方式辨別 嬰兒鼻塞有呼吸嗎?6大送醫時機 雖然嬰兒確診多屬輕症,但居家照護仍不能輕忽,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趕緊送醫治療: 1.每天3次觀察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新生兒(出生~28天):30~40 次/每分鐘 嬰兒(3個月以下): 20~40 次/每分鐘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嬰兒鼻塞好難受!2方法立即舒緩 1.頭部抬高 讓寶寶採舒適躺姿,頭部底下墊顆小枕頭,使頭部能微微抬高,以利呼吸。 ▲寶寶頭部抬高會比較好睡 2.清除鼻腔分泌物 當寶寶呼吸不順暢時,可檢查孩子是否為流鼻水、鼻塞而引起,並協助清除鼻屎等分泌物。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個月以內的嬰兒確診,若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會因鼻子不舒服而睡不好、躁動不安,此時許多家長會為了讓寶寶睡好覺讓他們採趴姿,但為了避免窒息疑慮,請千萬別讓孩子趴睡。另外,喝母奶的寶寶,除了增加親餵次數,提升免疫力來抵禦病毒,也可滴幾滴母乳在寶寶鼻腔裡,可緩解鼻塞症狀,非常有效!   延伸閱讀: 小孩鼻塞睡不好怎麼辦?醫師教你緩解小訣竅,爸媽快收藏! 咳嗽流鼻水吃藥一定要吃到好?小兒科醫師這樣說… 確診鼻子不舒服,鼻塞、流鼻涕好難受!醫傳授6招緩解妙招

腸胃症狀照護

看到新生兒確診吐了,以及種種新生兒確診症狀,爸媽緊張慌亂的情緒不免湧上心頭。剛來到世界不久的小寶貝,還沒完全適應就被病毒入侵,家人該有多心疼,除了嘔吐之外,新生兒確診拉肚子怎麼辦?最重要的照護原則就是避免寶寶脫水。   推薦閱讀: 小孩嘔吐的疾病警訊!腸胃炎、腦膜炎都可能是元兇 嬰兒嗆奶堵住鼻子怎麼辦?3關鍵急救法救命 新生兒確診吐又拉!脫水現象要留意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新生兒確診吐、腹瀉時,爸媽應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情形: 脫水程度 表徵警訊 嬰兒觀察重點 輕微脫水 1.口渴 2.嘴脣微乾 3.尿量比平常稍微減少 6小時內僅有一包溼尿布 中度以上脫水 1.口脣乾燥 2.皮膚摸起來冰涼 3.眼窩凹陷 4.嬰兒囟門凹下去 5.尿量明顯減少 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有濕 【備註】0~3個月新生兒確診吐、拉肚子而出現脫水現象時,因尚未進入副食品階段,父母不可自行補充電解質水,應趕緊送醫。 ▲新生兒確診吐了而出現脫水症狀,應送醫檢查 新生兒確診吐奶拉稀!家長必知照護5重點 1.避免沾染寶寶穢物 勤洗手,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   2.清除口腔殘留物 新生兒確診吐奶,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   3.讓寶寶側躺 當寶寶有嘔吐症狀時,仰躺容易讓嘔吐物殘留口腔,阻礙呼吸道而窒息,因此側躺會更加安全。但寶寶若是持續性嘔吐,請趕緊送醫。 ▲新生兒確診吐了,應讓寶寶側睡 4.不喝奶、持續嘔吐就送醫 嬰兒無法吸奶、喝奶或持續嘔吐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5.勤餵母乳 母乳會依據寶寶的身體狀況調整抗體,因此在寶寶嘔吐腹瀉時,母乳媽媽能增加親餵次數,幫助寶寶加速康復。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寶寶確診出現腸胃症狀,如脹氣、肚子不舒服,可先評估配方奶成分是否不適合寶寶,母乳媽媽有無吃到脹氣食物,可適時服用益生菌緩解,但請先諮詢醫師;但若是嘔吐、腹瀉出現喝不下奶、尿量減少、活動力變差的情形,應趕緊送醫檢查,千萬不能自行餵寶寶喝電解水,因為3個月以內的嬰兒腸胃只適合母奶或配方奶。   延伸閱讀: 嬰兒確診好揪心!症狀、照護原則與送醫時機,嬰兒專屬「病程表」快收藏 正常?不正常?寶寶腹瀉5大原因揭密! 別輕忽寶寶拉肚子!舒緩不適症狀從飲食著手

皮膚紅疹照護

新生兒確診紅疹竟長滿全身,這就是新冠病毒的可怕之處,因病毒很可能會侵襲身體各部位,引起炎症反應。尤其寶寶本來就會長些紅疹,但新生兒確診疹子長在身體各處,不免令爸媽擔心是否需要服用或塗抹藥物,有關新生兒確診症狀紅疹的出現,仍應請專業醫師來診斷。   推薦閱讀: 兒童的新冠紅疹 寶寶皮膚起疹子怎麼辦?如何判斷食物過敏 新生兒確診紅疹怎麼辦?觀察「ABC」就對了 即使是3個月以內的健康嬰兒,身上偶爾也會冒出紅疹,但新生兒確診紅疹是否代表什麼警訊?爸媽該去掛急診嗎?雖然嬰兒確診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仍可先帶至兒科診所檢查紅疹狀況,爸媽也能運用「ABC評估法」來觀察孩子是否還有其他異狀,幫助醫師釐清病情。 嬰兒ABC評估法 項目 觀察重點 送醫時機 A外觀 (英語:Appearance) 觀察孩子的外觀及活動力 缺乏活力、低張力表現、眼神異常、無法安撫的躁動與哭鬧情形 B呼吸 (英語:Breath) 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 新生兒(出生~28天):30~40 次/每分鐘 嬰兒(3個月以下): 20~40 次/每分鐘 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上數值須送醫 C循環 (英語:Circulation) 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 皮膚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須送醫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個月以下新生兒確診紅疹症狀,可先至兒科診所讓醫師評估起疹子的原因。例如,是吃了某些藥物後引發過敏嗎?跟病毒或其他疾病有無關係?待醫師診斷後,再進一步依醫囑用藥或觀察。   延伸閱讀: 帶狀皰疹恐併發重症?一次看懂成因與症狀,復發機率高、患者年輕化 寶寶狂燒3天找不到原因,身體出疹子後發現原來是 #玫瑰疹 長疹子了,是病毒疹還是玫瑰疹?從3個方向了解症狀與差異性!

清冠一號服用原則
熱門

「新生兒吃清冠一號可以嗎」、「有專門的新生兒清冠一號嗎」,這是爸媽自疫情肆虐以來,最多的疑問。雖然新生寶寶有來自母體的抗體保護,但病毒無孔不入,家長們必須萬分小心。一旦嬰兒確診,除了擔心小小身體受苦,也憂心西藥副作用會對孩子造成負擔,那麼中藥組成的清冠一號是否合適寶寶?爸媽們快來看這篇找解答!   推薦閱讀: 染疫孩童發燒別慌張!中醫師籲:就算清冠大缺貨,利用隨手可得食材幫退燒 清冠一號對抗Omicron有效!專家揭「清冠一號、清冠二號使用時機」 新生兒吃清冠一號安全嗎?3個月內奶為主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醫師蔡雨茵解釋,世界衛生組織(WHO)鼓勵媽媽哺餵母乳到寶寶6個月再添加副食品,但0~3個月嬰兒仍是以母乳、配方奶為主要營養、水分、熱量等來源,故不能讓新生兒吃清冠一號。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清冠一號被歸類為副食品,所以3個月以下的寶寶千萬不能服用!   延伸閱讀: 新生兒可以喝葡萄糖水嗎?利尿、退胎火?小心寶寶嗜甜拒喝奶、水中毒! 嬰兒喝水幾個月開始最好?最佳時機取決於「副食品」! 新生兒腦膜炎後遺症多!細菌感染最致命,診斷方法僅一個

3個月~6個月嬰兒

確診應變與照護須知

1歲內嬰幼兒是染疫高危險群,尤其6個月以下嬰兒確診容易導致重症,甚至死亡,家長不可大意!依據3~6個月嬰兒確診症狀,收治住院準則與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不一樣。另外。寶寶4個月後就能添加副食品,這時也能成為觀察確診症狀的指標,究竟這階段的嬰兒確診怎麼辦?本篇將完整列出詳細照護須知。   推薦閱讀: 照顧確診寶寶,媽媽有話要說!確診症狀、實戰照顧與難熬心聲,你也是嗎? 7月大男嬰發燒數周,翻衣驚見「確診前兆」!醫:再拖下去恐生命危險 常見嬰兒確診症狀有哪些?紅疹是警訊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嬰兒確診症狀多以輕中症為主,甚至是無症狀。3~6個月嬰兒確診症狀,最常見的是發燒,有些則是低燒,其次是咳嗽、流鼻水,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難以和一般感冒分辨。不過,有些寶寶身體或四肢會出現紅疹,這也能成為嬰兒確診的症狀觀察指標之一。 ▲有些嬰兒確診會出現身體或四肢冒紅疹 重要!嬰兒確診送醫時機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嬰兒確診後若出現以下症狀,視情況安排外出就醫: 收治醫院治療 1.嬰兒年齡3~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 2.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應外出就醫 1.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2.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3.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4.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如換尿布次數比平常少 5.1歲以下有症狀者 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送醫 1.抽搐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意識不清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寶寶看診前,3件事先Check! 1.準備平時服用的藥物 若是寶寶平常有服用某些藥物,在視訊診療前或是帶寶寶到醫療院所時應將藥單或藥品擺放出來,讓醫師了解孩子狀況。   2.主動告知病症或藥物過敏 若孩子有藥物過敏或蠶豆症等疾病史,或者有其他疾病,應在醫師問診時,主動告知。   3.描述嬰兒確診症狀 由於每個嬰兒確診症狀不同,越能詳細描述孩子症狀,醫師更能了解寶寶病況並對症下藥。例如身上有紅疹、呼吸費力(應紀錄孩子呼吸次數、速度等)、活動力下降等,若排泄物出現異狀,可留下尿布或是拍攝照片,提供醫師評估。   嬰兒確診居家照護!8重點勿輕忽 3~6個月嬰兒確診必須進行居家照護時,即便症狀輕微也要留意7天的觀察期,以免稍不注意轉為中重症,以下8大重點要注意: 1.當寶寶出現無法吸奶、喝奶的狀況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2.每天3次觀察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嬰兒(3~6個月): 20~40 次/每分鐘   3.隨時觀察嬰兒四肢血液循環,是否有四肢冰冷、嘴脣發紺(如吃奶嘴脣發黑、四肢發紫、臉色暗藍)情形。   4.嬰兒若出現吐奶,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   5.觀察嬰兒奶量是否減少,出現食慾不佳的情形,或是尿量減少(例如平常一天換5~6片尿布,卻突然變成2片)疑似脫水症狀: .沒脫水:母乳或配方奶不需稀釋。 .輕微脫水:嬰兒嘴脣微乾、尿量些微減少(6小時內僅1塊濕尿布或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尿量減少(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溼),伴隨嬰兒嘴脣龜裂、沒有唾液、囟門凹陷、皮膚冰冷、眼窩凹陷、哭泣沒眼淚、心跳變快等任一症狀應直接送醫檢查。 【備註】3~6個月嬰兒因嘔吐腹瀉出現脫水現象時,已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後再做決定。   6.若發現寶寶因發燒或喉嚨不舒服,導致奶量減少、副食品吃不太下,可適量給予稀釋一半濃度的果汁。   7.每天觀察嬰兒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一旦發現孩子退燒後,仍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頭痛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8.觀察嬰兒體溫與血氧,體溫超過攝氏39度或血氧低於94%以下,必須送醫。   家長小幫手!嬰兒確診病程紀錄表 遇到嬰兒確診,父母便成為居家照護期間的主要照顧者,如出現前述異狀應安排視訊診療或緊急送醫。高雄市衛生局針對嬰兒確診情形,提出父母照護原則的建議,即每天觀察並紀錄3次孩子的健康狀況,項目如下: 日期: 早上 中午 晚上 體溫(°C)       呼吸次數(次/分)       活動力(1~10分)       液體食物(正常/減少)       固體食物(正常/減少)       尿量(正常/減少)       不適症狀         ▲網友分享自製嬰兒確診病程紀錄表(圖片來源:蕭寶,翻攝自臉書社團「新冠肺炎確診交流群」) 嬰兒確診怎麼照顧?11項細節避免大人染疫 1.勤洗手,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洗完手後,使用擦手紙保持手部乾燥,並避免用手碰觸眼睛、口鼻。   2.在家裡應安排一個獨立通風的空間。   3.照顧者請佩戴醫用口罩,尤其是親餵、餵寶寶喝奶、吃副食品時,並且每天勤換口罩。   4.哺乳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乳或酒精洗手。   5.每次使用完的奶瓶、吸乳器、餐具,應戴好手套以清潔劑清洗並消毒,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手。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消毒過的奶瓶、吸乳器、餐具,也不可與他人共用。   6.親餵媽媽應盡量哺乳,提高寶寶免疫力。哺餵時,媽媽除了戴好口罩,結束後,嬰兒接觸到的部位都必須清潔和消毒。   7.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用餐時不需要隔板,但要避免跟孩子共用餐具或衛生用品,如碗、湯匙、水杯、毛巾等。   8.主要照顧者的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錯開,餵食前,應佩戴口罩降低染疫風險。   9.建議每天數次並定時以當日稀釋的漂白水〔比例為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消毒寶寶接觸的玩具,常坐的椅子、桌子、門把等家具,以及房間、廚房等空間;浴室或馬桶表面則為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10.嬰兒衣物、床單等需分開清潔,清洗時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並澈底晒乾或用烘衣機烘乾。   11.垃圾不必分類,但須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建議垃圾裝至7分滿後將袋口密封,切勿擠壓,解除居家隔離後丟進垃圾車。若是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協助清運垃圾,建議靜置72小時後再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全文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嬰兒確診後,哪些副食品能幫助身體恢復? A:由於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對抵禦病毒很有成效。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製成水果泥或蔬菜泥餵食寶寶,加速身體恢復。   Q2:嬰兒確診康復後,能施打常規疫苗嗎? A: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蔡雨茵醫師表示,嬰兒確診後2週,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仍可接種常規疫苗。但康復後,有慢性咳嗽等後遺症狀,可先致電諮詢醫師。   Q3:嬰兒確診何時能解除隔離? A: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自112年3月20日起,確診者改為0+n天,即免居家隔離,n天自主防疫(n最多10天),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後面的自主防疫。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6個月嬰兒確診期間,若發現某天尿布更換次數比平常少,可先檢視是否有前述脫水症狀。若沒有,可先觀察12小時;若超過24小時,尿量仍未增加,即使寶寶沒有脫水症狀,建議仍先送醫評估。由於3~6個月寶寶進食副食品狀況不同,有些偏愛喝奶、有些則喜歡吃食物,若以此評估食慾良好與否會不太準確。如果因為身體不適而吃不下,可讓寶寶吃藥舒緩症狀後再餵食或給予稀釋的果汁開胃,若是寶寶仍不進食,建議先送醫。   延伸閱讀: 你給寶寶的副食品夠營養嗎?研究證實「這3種」常缺乏,你家寶寶有中嗎? 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喘不過氣,確診飲食懶人包!營養師:吃這咳更兇 確診鼻子不舒服,鼻塞、流鼻涕好難受!醫傳授6招緩解妙招

發燒照護

雖然孩子確診多是輕症,但嬰兒發燒總讓爸媽繃緊神經、上緊發條,不敢掉以輕心!究竟3~6個月嬰幼兒發燒是否能服用退燒藥水?嬰兒發燒處理原則有哪些?小心網路分享的NG退燒行為,可能會讓孩子症狀加劇喔!   推薦閱讀: 小孩發燒怎處理?別急著退燒,找病因更重要! 急著幫孩子退燒不一定是好事,正確的發燒處理步驟看這篇 嬰兒發燒超過39度,趕緊送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發燒定義有明確說明,身體內部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37.5~38℃則可能是體溫正常或低燒,此時應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確診症狀,才能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燒跡象。不過要注意的是,3~12個月嬰兒發燒超過39度,一律收治醫院治療。   3~6個月嬰兒發燒怎知道?3種量測方式最推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總醫師顏俊宇指出,幫孩子量測體溫的方式有耳溫、額溫、肛溫、腋溫或背溫,但3~6個月嬰兒發燒該怎麼判別?以下列出3種適合3~6個月寶寶量測體溫的方式與準確度: 肛溫 最接近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 腋溫 量測出來的體溫要加上0.8℃,才會接近中心體溫。 耳溫 1.接近中心體溫 2.須量測兩耳,且角度要準確,量測結果以最高溫為準。 3.若有耳垢或中耳炎,量測溫度會有誤差。 4.須定期校正,否則溫度會不準確。   嬰兒發燒了嗎?量測體溫全攻略 肛溫 1.以肥皂水或酒精清潔消毒體溫計,再以冷水沖洗乾淨,切記不可用熱水。 2.在體溫計末端擦上一點凡士林。 3.讓嬰兒仰躺,將雙腳抬起,膝蓋應抬至腹部以上。 4.將體溫計插入寶寶肛門內約2.5公分。 5.電子體溫計須等待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肛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腋溫 1.將寶寶一隻手臂抬起,體溫計放在腋窩下。 2.抱住寶寶垂下的手臂,確認體溫計完整包覆在腋下。 3.等待電子體溫計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腋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耳溫 1.將耳溫槍測量頭上套上拋棄式耳溫槍套,或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測量頭。 2.測量3~6個月的嬰兒時,應將耳道往下往後拉,再將耳溫槍深入耳朵量測。 3.若量測數值差距很大,可再測試2~3次,或是當兩耳溫度不同時,取最高溫當作量測結果。 ▲耳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嬰兒發燒變嚴重?4種NG退燒行為別犯! 1.發燒馬上餵退燒藥 根據亞東醫院文章指出,積極退燒其實對身體沒有任何助益,發燒主要是人體免疫力啟動保護機制,一種對抗病毒的自然反應,若過早使用藥物降溫,反而不容易提升抵抗力。   一般服用退燒藥的建議是發燒到38.5度以上(但特殊疾病則例外),若是嬰兒發燒沒有特別不舒服,或體溫沒有太高,其實不需要積極退燒。   2.使用冰袋降溫 由於嬰兒體溫調節的功能不敏銳,若是環境溫度過低,或是以冰袋大面積冰敷額頭,很容易造成皮下脂肪凝結成腫塊,因此冰敷額頭不適用於嬰幼兒。   3.嬰兒發燒泡澡溫度過高或過低 同上述,嬰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若泡澡水溫過高,對寶寶身體來說,刺激性會過大;或者泡澡待太久到水溫變冷,對寶寶肌膚來說,會感到有點寒意,反而會加重嬰兒發燒症狀。   4.蓋被子出汗 多數爸媽認為只要出汗就能退燒,或許這方法對大人有效,但對寶寶並不適合,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血液循環不順暢,穿太多或蓋厚被子反而會使寶寶體內無法散熱而引發脫水,嚴重者恐導致腦缺氧。建議嬰兒發燒時,如果沒有畏寒狀況,可脫掉多餘衣物散熱,若是體溫繼續上升,可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6個月嬰兒發燒時,若喉嚨紅腫影響喝奶情形,醫師通常會開立解熱消炎的退燒藥水,服用後能緩解喉嚨不適,改善喝奶狀況。家中可備好安佳熱(Acetaminophen)、依普芬(Ibuprofen)等退燒藥水,安佳熱藥性溫和,依普芬則稍強,建議3~6個月嬰兒發燒先以退燒藥水為主(劑量應先諮詢醫師),如果服藥後沒降溫,體溫一直持續超過39度,可以去急診或門診初步評估。另外,塞劑不建議常規使用,容易造成腹瀉或腸胃不適,在門診或急診偶爾會看到醫師現場塞塞劑,主要是想評估小孩退燒後的精神活力狀況。   延伸閱讀: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孩子反覆發燒怎回事?慎防是這3大疾病上身 孩子發燒該怎麼辦?孩子出現感冒症狀,需要快篩嗎?醫師解答!

喉嚨症狀照護

嬰幼兒確診症狀大多輕微,但3~6個月嬰兒確診咳嗽該怎麼辦?嬰兒確診拍痰真能幫助化痰嗎?若寶寶在4~6個月期間已開始嘗試副食品,嬰兒確診怎麼吃才能舒緩喉嚨症狀?儘管副食品能額外補充營養,但母奶、配方奶仍是這階段寶寶熱量與水分的主要來源!   推薦閱讀: 嬰兒確診好揪心!症狀、照護原則與送醫時機,嬰兒專屬「病程表」快收藏 孩子長期咳嗽、呼吸急促小心變氣喘!兒科醫師5招預防氣喘發作 嬰兒確診咳嗽不喝奶?原來是喉嚨出問題 嬰兒確診咳嗽幾聲就是喉嚨痛嗎?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撰文指出,嬰兒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喉嚨發炎,若出現以下外在表現,很有可能是喉嚨不舒服: 1.喝奶量減少 2.吞嚥口水出現怪異表情 3.煩躁不安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也撰文表示,6個月以內的嬰兒以母奶、配方奶為主要熱量與水分來源,家長平時可紀錄寶寶奶量(詳見3~6個月確診須知的「病程紀錄表」若是發現嬰兒確診咳嗽喝不下奶、食慾明顯下滑,應趕緊送醫檢查。   嬰兒確診咳嗽要吃藥嗎?依孩子症狀為主 嬰兒確診咳嗽一定要吃藥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喉嚨發炎並非症狀而是一種癥兆(sign),所以沒有治療喉嚨發炎的藥,只有依症狀開立的緩解藥物。例如喉嚨發炎會痛就開止痛藥緩解,被細菌感染引發的喉嚨痛則是吃抗生素,但若是病毒感染的喉嚨發炎,不會痛也沒影響食慾,不吃藥也無妨。但服藥與否,仍先請諮詢醫師。   嬰兒確診咳嗽有痰音?拍痰方式學起來 嬰兒確診咳嗽有痰怎麼辦?由於寶寶們沒有咳出痰的能力,很有可能久咳不癒,容易使痰積於肺部深處。此時若沒好好化痰,很可能拉長病程,甚至併發肺炎,所以協助寶寶排出痰液是非常重要的事,每位父母都需要學習如何為小朋友拍痰!   嬰兒確診拍痰手勢或工具 A.手掌弓起呈杯狀,以此手勢進行拍痰。 B.手掌微微弓起,食指與中指夾住拍痰杯後,再進行拍痰。 ▲嬰兒確診拍痰手勢 拍痰技巧 C.拍痰前,嬰兒應穿一件薄衣(如包屁衣),主要是避免直接拍擊到嬰兒身體。嬰兒採仰躺,頭低腳高,在前胸兩側大約乳頭位置的上方,進行拍擊。 D.嬰兒採趴姿,臉朝一側,一樣是頭低腳高,在背後兩側約在肩胛骨上方,進行拍擊。 E.嬰兒採側躺,頭低腳高,將寶寶上方手臂抬起,在腋下拍擊完畢後,換邊做。 ▲3~6個月嬰兒確診拍痰技巧 拍痰注意事項 1.嬰兒拍痰可每4、6、8、12個小時或是每天1次,主要視寶寶狀況而定。 2.拍痰時間約3~5分鐘,但仍應視寶寶狀況調整拍擊時間。 3.餵奶前或是餵奶2小時後再拍痰,以免造成寶寶吐奶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4.嬰兒脊椎、前胸中央、後腰部及肚子等嬰兒重要部位與骨頭突出處須避開。 (以上資料來源與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Q:4個月以上嬰兒確診怎麼吃能加速康復? A: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受訪時指出,挑選富含維生素B群、A及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加速傷口癒合。4~6個月寶寶若開始嘗試副食品,可選擇如全榖雜糧等含維生素B群,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含維生素A,芭樂等維生素C較多的食材給孩子吃。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3~6個月嬰兒確診有可能因喉嚨不適出現吞嚥困難的情形,家長應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奶量減少、喝不下奶的表現,可試著將奶稍稍放涼後再給寶寶喝。親餵母乳的媽媽則應增加哺餵次數,可加速寶寶身體恢復。   延伸閱讀: 『喉嚨痛吃不下?』5道小朋友也會愛上的緩解食譜! 咳嗽藥水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應對寶寶咳嗽全攻略,爸媽快來收藏!

呼吸道症狀照護

嬰兒確診鼻塞呼吸有雜音,甚至睡到一半哭鬧,白天則是鼻涕掛兩條,令爸媽好心疼!雖然嬰兒確診流鼻水算是輕症,但也會造成寶寶吸奶不順、影響睡眠。那麼,這時期的嬰兒確診鼻塞藥能吃嗎?想了解舒緩方式與用藥資訊,看這篇準沒錯!   推薦閱讀: 容易讓感冒惡化的食物有哪些? 喪失嗅覺才知道恐慌?鼻塞不能輕忽,恐肺部受傷乾裂! 嬰兒確診鼻塞睡不好?發燒39度須住院 無論嬰兒確診鼻塞狀況是輕是重,居家照護時應注意一項原則,即3~12個月嬰幼兒發燒超過39度須住院治療,若是體溫正常卻食慾變差,則可先視訊診療或送醫檢查。   嬰兒確診鼻塞呼吸頻率不對勁?6大送醫指標 雖然嬰兒確診鼻塞多屬輕症,但居家照護仍不能輕忽,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趕緊送醫治療: 1.每天3次觀察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嬰兒(3~6個月): 20~40 次/每分鐘   2.嬰兒確診鼻塞後,出現反應緩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的情況   3.嬰兒確診鼻塞後,有呼吸困難或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嬰兒確診鼻塞勿輕忽,寶寶哭聲微弱應趕緊送醫 嬰兒確診鼻塞怎麼辦?好眠3重點 1.頭部抬高 讓寶寶採舒適躺姿,頭部底下墊顆小枕頭,使頭部能微微抬高,以利呼吸。   2.清除鼻腔分泌物 當嬰兒確診鼻塞導致呼吸不順時,可檢查孩子是否為流鼻水、鼻塞而引起,並協助清除鼻屎等分泌物。   3.熱敷鼻腔 在寶寶入睡前,可用熱毛巾輕輕熱敷鼻子,促進血液循環,緩和鼻腔黏膜腫脹的情形,也能改善嬰兒確診鼻塞的現象。   嬰兒確診鼻塞要吃藥嗎?爸媽必知用藥指南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撰文指出,嬰兒確診鼻塞藥水種類繁多,當家長拿到醫師開立的藥水後,究竟這些品牌效力、副作用為何?整理重點如下。不過,有些家長會在家中預先備好藥水,建議給寶寶服用前,先向醫師諮詢清楚喔! 品名 希普利敏 勝克敏 亞涕液 息咳寧 主成分 CYPROHEPTADINE CETIRIZINE TRIPROLIDINE PSEUDOEPHEDRINE CHLORPHENIRAMINE DL-METHYLEPHEDRINE GUAIACOL GLYCOLATE 藥品圖示 適應症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鼻涕、噴嚏、鼻塞 1.鼻涕、噴嚏、鼻塞 2.咳痰、支氣管氣喘 效用 約30分鐘內作用,屬於短效藥物,效果約4~6小時。 約20~60分鐘內作用,屬於長效抗組織胺,效果約24小時,通常是一天服用一次。 30~6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3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副作用 1.促進食慾 2.嗜睡、躁動、口乾、過量肝毒性 屬於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不會過腦血管障壁,所以較少中樞副作用。 嗜睡、興奮、口乾 嗜睡、躁動、口乾 注意事項 感冒前3天鼻涕症狀可使用,後期改善建議停用,以免鼻涕黏稠出不來。 1.季節性鼻炎:每天使用2~5週,有效抑制發作。 2.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每天使用,有效減輕症狀(視嚴重度使用2週~2年) 短期使用,不可超過5~7天,避免反彈性鼻炎造成鼻塞。 使用這類綜合感冒複方藥,注意不能自行併用其他感冒藥,以免藥性重複造成過量。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6個月以內的嬰兒確診鼻塞,通常會使用希普利敏(Cypromin)的藥水緩解,但因為吃藥後會讓寶寶睡很熟,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的睡眠狀況,以免翻身時不小心趴睡,恐有窒息危機。家長也可使用背巾背著寶寶入睡,不僅安全也方便爸媽騰出雙手做事。   延伸閱讀: 鼻涕藥水 (抗組織胺) 可以一直吃嗎? 嬰兒鼻塞睡不著好心疼!帶你了解寶寶鼻塞原因及舒緩方法 確診鼻子不舒服,鼻塞、流鼻涕好難受!醫傳授6招緩解妙招

腸胃症狀照護

變異株來襲、新冠疫情升溫,尤其家有嬰幼兒者,千萬不能鬆懈,一不小心嬰兒確診吐奶或溢奶,很可能致命!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日前家人起床時,竟發現3個月大的兒子陷入昏迷,沒有任何反應,緊急送醫時已無生命跡象,快篩陰性但PCR確診為陽性,緊急搶救後仍不治身亡。法醫相驗診斷為新冠檢測陽性、呼吸衰竭,疑似溢奶所致。   3~6個月嬰兒確診嘔吐,千萬要繃緊神經,應分辨嬰兒確診吐奶與溢奶的差別。另外,嬰兒確診吃什麼能避免脫水,緩解腸胃症狀?兒科醫透露,其實4個月以上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吃「這個食物」能大幅緩和腸胃不適喔!   推薦閱讀: 無乳糖奶粉可以長期喝?營養素足夠?破解3大迷思,改善拉肚子、稀大便! 寶寶溢奶、瀑布式吐奶、鼻噴奶… 給新手家長的初生兒溢吐奶應對 嬰兒確診嘔吐!溢奶吐奶教你怎麼分 3~6個月嬰兒溢奶多數是正常的,但嬰兒確診吐奶到底是腸胃不舒服所致?還是單純溢奶?爸媽可從以下表現來觀察孩子狀況: 嬰兒症狀 外在表現 解決方式 溢奶 1.喝完奶後奶水從胃部逆流食道。 2.稍許奶水沿著嘴角流出。 3.溢奶呈水狀,僅有奶水味。 1.少量多餐、勤於拍嗝,提高胃排空速度。 2.餵完保持直立、不大動作翻爬。 3.尼古丁容易使賁門放鬆,應避開二手或三手菸害。 4.睡覺宜採仰睡,並且從屁股一路用毛巾墊高到頭部,預防逆流。 5.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而出現溢吐奶,可改換水解蛋白奶粉試試,或針對乳糖不耐症的寶寶加強補充乳糖的分解吸收。 6.為防止寶寶吸入空氣造成脹氣,親餵寶寶時應讓他含住整個乳頭及大範圍的乳暈,配方奶寶寶的奶嘴則要挑選孔洞適中、吸奶不費力,也不會因急著喝奶而吸入多餘空氣的款式。 吐奶 1.奶水快速從口中被噴出或吐出。 2.量多,有時力道之大會從鼻孔流出。 3.吐奶呈奶水或豆花凝結狀,聞起來有酸味。 應請醫師評估 ▲寶寶溢奶,應少量多餐、勤拍嗝 嬰兒確診嘔吐、拉肚子!小心寶寶脫水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嬰兒確診嘔吐、腹瀉時,爸媽應留意孩子是否有脫水情況,中度以上應儘速送醫: 脫水程度 表徵警訊 嬰兒確診嘔吐觀察重點 輕微脫水 1.口渴 2.嘴脣微乾 3.尿量比平常稍微減少 6小時內僅有一包溼尿布或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 1.口脣乾燥 2.沒有唾液 3.皮膚摸起來冰涼 4.眼窩凹陷 5.嬰兒囟門凹下去 6.尿量明顯減少 7.哭泣沒眼淚 8.心跳變快 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有濕 【備註】3~6個月嬰兒確診嘔吐、拉肚子,出現脫水現象時,已開始吃副食品寶寶,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服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嬰兒吐奶拉稀!家長必知照護5重點 1.隨時洗手消毒 勤洗手,尤其是接觸嬰兒前後(如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   2.清理口中嘔吐物 嬰兒確診嘔吐,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以免阻礙呼吸。   3.睡覺應側躺 當嬰兒確診嘔吐時,由於仰躺會讓嘔吐物殘留口中,阻礙呼吸道而窒息,因此應讓寶寶側躺會較安全。但寶寶若是持續性嘔吐,請趕緊送醫。   4.喝不下奶、嘔吐要趕快就醫 當嬰兒無法吸奶、喝奶或持續嘔吐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5.親餵母乳 母乳會依據寶寶的身體狀況調整抗體,因此在寶寶嘔吐腹瀉時,母乳媽媽能增加親餵次數,幫助寶寶加速康復。 ▲親餵母奶是緩解嬰兒確診嘔吐的最佳解方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4個月以上寶寶若已開始吃副食品,雖然可補充少量電解質水,但相較起來,母奶才是孩子最佳的補給品;當然煮稀飯時,撈出上層米湯給寶寶喝,效果會比電解質水更好。而配方奶寶寶則可考慮換成水解奶粉,腸胃會較容易吸收。 有嘔吐情況的寶寶,睡覺時應用毛巾捲固定成側躺,千萬不能仰躺,否則嘔吐物一旦阻塞呼吸道,很可能會噎到哭不出來,爸媽若是沒注意恐釀成憾事。   延伸閱讀: 嬰幼兒確診後嘔吐、拉肚子,電解質液能喝嗎?醫曝:3狀況千萬別喝! 兒童嘔吐「警戒症狀」!!止吐藥:造成臉歪嘴斜副作用!? 兒童染疫後反胃腹瀉怎麼辦?中醫師傳授脾胃照護與飲食原則,爸媽快筆記!

皮膚紅疹照護
必讀

孩子身上冒出一大片疹子,究竟是嬰兒確診紅疹還是川崎氏症?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分享,美國一名6個月大女嬰出現發燒、哭鬧不安與不進食的狀況,就醫初步檢查為病毒感染,由於持續發燒被收治住院。第5天後,女嬰出現邊緣性結膜炎、舌頭乳頭突出、丘疹、皮疹、四肢腫脹,確診川崎氏症,療程結束後,卻在出院前一天晚上發現PCR結果為陽性,此名個案也因此震驚全球!   推薦閱讀: 新冠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與川崎氏症的比較 當新冠病毒與川崎氏症共舞! 嬰兒確診紅疹VS川崎氏症,兩者有關嗎? 嬰兒確診紅疹症狀雖是少數,但若伴隨發燒,不免聯想到是否為川崎氏症?吳醫師認為,新冠病毒有可能引發血管炎,但川崎氏症也有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的症狀,進一步推測新冠病毒有可能引起川崎氏症,但還需要更多相關論點來證實。   川崎氏症常見症狀 1.長時間發燒 2.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擴散性的黏膜發炎 4.多形性皮膚紅疹 5.四肢末端充血浮腫 6.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嬰兒確診紅疹要警覺嗎?3大居家觀察重點 雖然多數嬰兒確診紅疹不必擔心,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爸媽可先帶至醫療院所檢查;若是寶寶不痛不癢,沒有其他異狀,可先運用「ABC評估法」來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 爸媽必學!ABC評估法 項目 觀察重點 送醫時機 A外觀 (英語:Appearance) 觀察孩子的外觀及活動力 缺乏活力、低張力表現、眼神異常、無法安撫的躁動與哭鬧情形 B呼吸 (英語:Breath) 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 嬰兒(3~6個月): 20~40 次/每分鐘 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上數值須送醫 C循環 (英語:Circulation) 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 皮膚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須送醫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註:首圖為6個月大女嬰出現邊緣性結膜炎與丘疹皮疹(圖片翻攝自健康2.0)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事實上,嬰兒確診紅疹冒出的機率並不高,家長可先以本文介紹的「ABC評估法」來觀察寶寶,「ABC」也是孩子心肺腦的評估指標,若這些狀況穩定,建議到一般兒科診所評估即可,不需要特別至大醫院檢查。   延伸閱讀: 草莓舌嚇死人!川崎症治療與後遺症一次瞭解 傷心的川崎症-發現+確診+出院後續追蹤+居家照護(總整理) 必看!川崎症特徵5口訣

清冠一號服用原則

聽過兒童吃清冠一號有療效,那麼嬰兒吃清冠一號可以嗎?如果月齡4個月以上的嬰兒已開始嘗試副食品,是否就能服用清冠一號呢?家長可千萬別拿家中的清冠一號庫存,擅自給寶寶服用喔!   推薦閱讀: 4個月後嬰兒副食品怎麼吃?一歲前的34道副食品食譜,快收藏! 副食品吃米精還是十倍粥?營養師:「能訓練寶寶咀嚼很重要」 吃副食品了!能讓嬰兒吃清冠一號嗎?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純母乳哺餵應到寶寶6個月,但若是親餵有困難、母乳量明顯降低、寶寶出現吃不飽或對其他食物感興趣時,通常會在孩子4個月時加入副食品,但由於寶寶仍在嘗試其他食物的階段,此時期確診仍不建議讓嬰兒吃清冠一號,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清冠一號是中藥材組成,對嬰兒來說被視為副食品,因此這階段的寶寶也不適用!   延伸閱讀: 嬰兒喝水幾個月開始最好?最佳時機取決於「副食品」! 嬰兒副食品怎麼餵比較好?掌握這些要點,不用再為副食品傷腦筋! 寶寶離乳期,副食品該怎麼吃?4原則+2禁忌要注意

6個月~1歲嬰兒

確診應變與照護須知

驚!寶寶兩條線,嬰幼兒確診怎麼辦?《yahoo!新聞》報導,一名1歲男童午睡後昏迷不醒,送醫搶救不治,PCR採檢為陽性,令男童爸媽傷心懊悔。6個月~1歲的孩子雖比新生嬰兒大,不過嬰幼兒確診仍不能大意,這階段開始加入副食品、喝水,甚至還能適量服用清冠一號,對於嬰幼兒確診照護來說,多了一項利器!   推薦閱讀: 5歲男童沒出門染BA.5!發燒、腹痛、嘔吐,首起家庭群聚感染! 快篩陽性了該怎麼辦?視訊看診、通報、申請確診/隔離證明 嬰幼兒確診多輕症,症狀仍要注意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嬰幼兒確診症狀多以輕中症或無症狀為主。「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儘管98%兒童染疫是輕症,但仍不能輕忽。   6個月~1歲嬰幼兒確診症狀,最常見的是發燒,也有活動力不錯的低燒,另外像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冒紅疹等,也是嬰幼兒染疫後的表現。   嬰幼兒確診照護送醫時機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嬰幼兒確診後若出現以下症狀,應視情況安排外出就醫: 收治醫院治療 1.嬰兒年齡3~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 2.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應外出就醫 1.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2.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3.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4.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如換尿布次數比平常少 5.1歲以下有症狀者 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送醫 1.抽搐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意識不清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嬰幼兒確診做足功課,助醫師掌握病況 1.詳列平時服用的藥物 若是孩子平常服用某些藥物,視訊診療或是到醫療院所前,應先準備好藥單或藥品並主動展示出來,讓醫師了解孩子的用藥情況。   2.告知孩子病症或藥物過敏史 若孩子對藥物過敏,或是罹患如蠶豆症等疾病史,應在醫師問診時,主動告知。   3.描述嬰幼兒確診症狀 嬰幼兒確診症狀不同,越能詳細描述,醫師將更快了解孩子病況並對症下藥。例如咳嗽、流鼻涕、呼吸費力(須先紀錄孩子呼吸次數、速度、血氧數值等)、活動力下降等,若排泄物出現異狀,可留下尿布或是拍攝照片,提供醫師評估。 ▲爸媽應主動告知孩子症狀與藥物過敏、疾病史 勿輕忽!嬰幼兒確診照護9重點 嬰幼兒確診必須進行居家照護時,即使病況好轉,居家隔離與自主防疫期間仍須密切觀察,以免稍不注意轉為中重症: 1.孩子喝奶有困難 當孩子出現無法吸奶、喝奶的狀況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2.呼吸過快或過慢 每天3次觀察嬰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嬰兒(6個月~1歲): 20~40 次/每分鐘   3.觀察肌膚外觀 隨時觀察嬰幼兒身體血液循環,是否有四肢冰冷、嘴脣發紺(如吃奶嘴脣發黑、四肢發紫、臉色暗藍)情形。   4.清除口腔殘留物 嬰幼兒若出現吐奶、嘔吐時,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   5.副食品、奶量、尿布是否減少 6個月~1歲孩子已開始吃副食品、喝水,因此從孩子的進食狀況能觀察食慾是否下降或是否有脫水(例如平常一天換5~6片尿布,卻突然變成2片): .沒脫水:正常吃副食品,母乳或配方奶不需稀釋。 .輕微脫水:孩子嘴脣微乾、尿量些微減少(6小時內僅1塊濕尿布或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尿量減少(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溼),伴隨嘴脣龜裂、沒有唾液、囟門凹陷、皮膚冰冷、眼窩凹陷、哭泣沒眼淚、心跳變快等任一症狀應直接送醫檢查。   【備註】 .6個月~1歲孩子因嘔吐腹瀉出現脫水現象時,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後再做決定。 .坊間多數電解質水因含糖量高,效果也跟著打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6.適量提供稀釋果汁 若發現孩子因發燒或喉嚨不舒服,導致奶量減少、副食品吃不太下,可適量給予稀釋一半濃度的蘋果汁。   7.觀察活動力 每天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若出現精神不佳的情形應送醫檢查。   8.注意熱痙攣或退燒後精神差 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5歲的嬰幼兒,由於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應小心孩子發高燒可能會引起熱痙攣,但也不必過度擔心,通常長大後會痊癒;不過,嬰幼兒確診若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當寶寶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9.定時量體溫與血氧 觀察孩子體溫與血氧,體溫超過攝氏39度或血氧低於94%以下,必須送醫。   家長定時紀錄!嬰幼兒確診病程紀錄表 遇到嬰幼兒確診,父母便成為居家照護期間的主要照顧者,應時刻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如出現前述異狀須趕緊安排視訊診療或送醫。高雄市衛生局針對兒童確診情形,提出父母照護原則的建議,即每天觀察並紀錄3次孩子的健康狀況,項目如下: 日期: 早上 中午 晚上 體溫(°C)       呼吸次數(次/分)       活動力(1~10分)       液體食物(正常/減少)       固體食物(正常/減少)       尿量(正常/減少)       不適症狀         ▲網友分享自製嬰幼兒確診病程紀錄表(圖片來源:蕭寶,翻攝自臉書社團「新冠肺炎確診交流群」) 照顧嬰幼兒確診,11項細節避免染疫 1.勤洗手,接觸孩子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洗完手後,使用擦手紙保持手部乾燥,並避免用手碰觸眼睛、口鼻。   2.在家裡安排一個獨立通風的空間。   3.照顧者請佩戴醫用口罩,尤其是親餵、餵寶寶喝奶、吃副食品時,並且每天勤換口罩。   4.哺乳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乳或酒精洗手。   5.每次使用完的奶瓶、吸乳器、餐具,應戴好手套以清潔劑清洗並消毒,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手。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消毒過的奶瓶、吸乳器、餐具,也不可與他人共用。   6.親餵媽媽應盡量哺乳,提高寶寶免疫力。哺餵時,媽媽除了戴好口罩,結束後,嬰兒接觸到的部位都必須清潔和消毒。   7.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用餐時不需要隔板,但要避免跟孩子共用餐具或衛生用品,如碗、湯匙、水杯、毛巾等。   8.主要照顧者的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錯開,餵食前,應佩戴口罩降低染疫風險。   9.建議每天數次並定時以當日稀釋的漂白水〔比例為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消毒寶寶接觸的玩具,常坐的椅子、桌子、門把等家具,以及房間、廚房等空間;浴室或馬桶表面則為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每天數次定時消毒居家環境   10.孩子衣物、床單等需分開清潔,清洗時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並澈底晒乾或用烘衣機烘乾。   11.垃圾不必分類,但須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建議垃圾裝至7分滿後將袋口密封,切勿擠壓,解除居家隔離後丟進垃圾車。若是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協助清運垃圾,建議靜置72小時後再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全文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嬰幼兒確診後,哪些副食品能幫助身體恢復? A:由於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對抵禦病毒很有成效。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製成水果泥或蔬菜泥餵食寶寶,加速身體恢復。   Q2:嬰幼兒確診康復後,能施打常規疫苗嗎? A: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蔡雨茵醫師表示,嬰幼兒確診後2週,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仍可接種常規疫苗。但康復後,有慢性咳嗽等後遺症狀,可先致電諮詢醫師。   Q3:嬰幼兒確診隔離要多久? A: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自112年3月20日起,確診者改為0+n天,即免居家隔離,n天自主防疫(n最多10天),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後面的自主防疫。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寶寶6個月後應給予副食品,因此6個月~1歲的孩子確診,也能吃「清冠一號」,但坊間流傳家長可依寶寶體重,按比例服用清冠一號,其實並不合適。由於每個孩子體質、症狀不同,且清冠一號僅適用如發燒、喉嚨非常痛、咳出黃色濃痰等急性期症狀,不可當作後續保養身體,因此清冠一號還是必須經過醫師看診後再量身開立專屬孩子的藥方。 延伸閱讀: 染疫孩童發燒別慌張!中醫師籲:就算清冠大缺貨,利用隨手可得食材幫退燒 幼童新冠確診後,要防 MIS-C 這五件事必做 5歲男童沒出門染BA.5!發燒、腹痛、嘔吐,首起家庭群聚感染!

發燒照護

6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燒怎麼辦?除了用藥以外,已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們,也能透過原型食材來提升抵禦病毒的能力。6個月~1歲的寶寶發高燒時,最該留意的是熱痙攣,一旦出現異狀,趕快送醫!   推薦閱讀: 小孩發燒馬上吃退燒藥?要小心!發燒三階段、四大重點提醒您! 小孩「發燒」9題快問快答、退燒藥「劑量」怎麼算? 寶寶發燒讓爸媽難入眠,「這溫度」快送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定義了發燒溫度,身體內部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37.5~38℃則可能是體溫正常或低燒,此時應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確診症狀,才能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燒跡象。不過要注意的是,3~12個月寶寶發燒超過39度,一律收治醫院治療。   6個月以上寶寶發燒,留意熱痙攣 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5歲的嬰幼兒,由於此時大腦發育尚未成熟,要小心寶寶發高燒引起熱痙攣,通常長大後會痊癒,不會再因為寶寶發燒而發作;但若是確診後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另外,當寶寶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寶寶發燒了?推薦3種量體溫方式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總醫師顏俊宇指出,幫孩子量測體溫的方式有耳溫、額溫、肛溫、腋溫或背溫,但適合6個月~1歲的嬰幼兒為以下3種方式: 肛溫 最接近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 腋溫 量測出來的體溫要加上0.8℃,才會接近中心體溫。 耳溫 1.接近中心體溫 2.須量測兩耳,且角度要準確,量測結果以最高溫為準。 3.若有耳垢或中耳炎,量測溫度會有誤差。 4.須定期校正,否則溫度會不準確。 寶寶發燒怎麼量體溫?圖解量測步驟 肛溫 1.以肥皂水或酒精清潔消毒體溫計,再以冷水沖洗乾淨,切記不可用熱水。 2.在體溫計末端擦上一點凡士林。 3.讓嬰兒仰躺,將雙腳抬起,膝蓋應超過腹部以上。或是讓孩子俯臥在大人腿上,扳開肛門。 4.將體溫計插入寶寶肛門內約2.5公分。 5.電子體溫計須等待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肛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腋溫 1.將寶寶一隻手臂抬起,體溫計放在腋窩下。 2.抱住寶寶垂下的手臂,確認體溫計完整包覆在腋下。 3.等待電子體溫計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腋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耳溫 1.將耳溫槍測量頭上套上拋棄式耳溫槍套,或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測量頭。 2.測量6個月~1歲寶寶時,應將耳道往下往後拉,再將耳溫槍深入耳朵量測。 3.若量測數值差距很大,可再測試2~3次,或是當兩耳溫度不同時,取最高溫當作量測結果。 ▲耳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寶寶發燒衛教原則!劑量要抓準 顏醫師表示,6個月以上寶寶發燒,可視情況餵寶寶吃退燒藥或塞劑,以下為安佳熱(Acetaminophen)、依普芬(Ibuprofen)等常見兒童退燒藥水與塞劑的建議劑量,但給孩子服用前仍應諮詢醫師: ▲常見退燒藥劑量(圖片翻攝自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過敏感染 顏俊宇醫師) 寶寶發燒燙燙?4種NG行為別犯! 1.太早餵退燒藥 根據亞東醫院文章指出,積極退燒其實對身體沒有任何助益,發燒主要是人體免疫力啟動保護機制,一種對抗病毒的自然反應,若過早使用藥物降溫,反而不容易提升抵抗力。   一般服用退燒藥的建議是發燒到38.5℃以上(但特殊疾病則例外),若是寶寶發燒沒有特別不舒服,或體溫沒有太高,其實不需要積極退燒。   2.使用冰袋降溫 由於嬰兒體溫調節的功能不敏銳,若是環境溫度過低,或是以冰袋大面積冰敷額頭,很容易造成皮下脂肪凝結成腫塊,因此冰敷額頭不適用於嬰幼兒。   3.寶寶發燒泡澡溫度 同上述,嬰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若泡澡水溫過高,對寶寶身體來說,刺激性會過大;或者泡澡待太久到水溫變冷,對寶寶肌膚來說,會感到有點寒意,反而會加重寶寶發燒症狀。   4.蓋被子出汗 多數爸媽認為只要出汗就能退燒,或許這方法對大人有效,但對寶寶發燒並不適合,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血液循環不順暢,穿太多或蓋厚被子反而會使寶寶體內無法散熱而脫水,嚴重者恐導致腦缺氧。建議寶寶發燒時,如果沒有畏寒狀況,可脫掉多餘衣物散熱,若是體溫繼續上升,可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Q:6個月以上寶寶發燒,有哪些飲食對策? A:由於發燒會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水分流失很快,因此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6個月~1歲的寶寶已開始喝水,因此除了餵退燒藥外,也要多喝水,若寶寶有脫水跡象,可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後再做決定。此外,自製的薄鹽米湯也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已經嘗試過大部分食材的寶寶,則可用洋蔥、香菇、豆腐、瘦肉來熬成粥,少量多餐,減輕腸胃負擔,也能補充寶寶營養。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當寶寶發燒時,爸媽總希望幫孩子趕快退燒,但發燒是孩子染病時的正常生理機制,並不需要積極退燒。通常是體溫38℃以下採物理降溫,超過38℃可視孩子的活動力給藥,若孩子沒有不舒服,精神很好,可先觀察看看,不一定要馬上餵藥喔!但若是腦膜炎、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的寶寶發燒,吃退燒藥也不一定降得下來,應趕緊送醫治療。     延伸閱讀: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孩子發燒該怎麼辦?孩子出現感冒症狀,需要快篩嗎?醫師解答!

喉嚨症狀照護

疫情流行期間,歐美國家發生「哮吼症」的比例增加。6個月~1歲嬰幼兒確診咳嗽是多數染疫症狀,但也有機會引發哮吼,爸媽應多加留意。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曾在「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警訊症狀與急診處置」研討會中分享嬰幼兒確診哮吼影片,呼籲當孩子發生如狗吠的咳嗽、胸骨上或肋間凹陷、嘴脣發紺等異狀,應儘速就醫。   推薦閱讀: 【詳細】哮吼症的病程過程 注意,會傳染! 當寶寶咳嗽像狗吠時 醫:「哮吼」是兒科急症 6個月以上好發哮吼!確診當心6異狀 衛生福利部小兒科林欣頤醫師表示,「哮吼」是由病毒感染造成喉頭及氣管發炎,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好發於6個月~3歲的嬰幼兒。一旦孩子染疫引發哮吼,以下6種表現應送醫檢查: 1.聲音沙啞 2.咳嗽有怪聲音,聽起來像狗吠 3.吸氣時,出現喘鳴,像是脖子被掐住努力吸氣的聲音 4.呼吸急促、困難,可看到鼻翼煽動 5.胸骨上凹陷或肋間凹陷 6.嘴脣發紺   不只哮吼!常見嬰幼兒喉嚨症狀 雖然確診容易引起哮吼,但6個月~1歲嬰幼兒還有其他常見喉嚨症狀,由於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不適,這時有賴爸媽的悉心觀察。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撰文指出,寶寶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喉嚨發炎,若出現以下外在表現,很可能是喉嚨不舒服所致: 1.排除副食品分量,奶量有減少趨勢 2.吞嚥口水出現怪異表情 3.煩躁不安   確診不一定有哮吼!喉嚨痛有特效藥? 確診雖然不一定會引發哮吼,但如果喉嚨不舒服一定要吃藥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喉嚨發炎並非症狀而是一種癥兆(sign),所以沒有治療喉嚨發炎的藥,只有依症狀開立的緩解藥物。   例如喉嚨發炎會痛就開止痛藥緩解,被細菌感染引發的喉嚨痛則是吃抗生素,但若是病毒感染的喉嚨發炎,不會痛也沒影響食慾,不吃藥也無妨。但服藥與否,仍先請諮詢醫師。 ▲沒有影響食慾的話,不一定要吃藥 孩子咳嗽有痰音是哮吼?拍痰方式學起來 嬰幼兒確診出現咳嗽,難免擔心引發哮吼,這時觀察孩子是否有上述哮吼症狀,若沒有則可幫寶寶拍痰來鬆動痰液,雖然不一定能咳出痰,有時還會直接咽到肚子裡,但只要痰液位置移動,就可減少產生併發症。   1.找到有痰部位 用耳朵靠近寶寶胸部,仔細聽他的呼吸聲,只要能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那就是痰的位置。   2.手呈杯狀 手指併攏,手掌彎曲成杯狀,手腕放鬆,敲打寶寶身體時會發出氣聲。 ▲拍痰時,手呈杯狀 3.寶寶的準備姿勢 .痰液在肺部兩側 寶寶趴在床上,用小枕頭頂住腹部或躺在父母大腿上,呈頭低腳高的姿勢,拍擊左右肺部。 .痰液在上肺部 將寶寶抱直,趴在父母胸前,拍擊肩胛骨上方。   4.正確拍擊 只要手部姿勢正確,拍擊時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響,而且寶寶不會感覺身體不舒服。拍的時候要由下而上,持續拍擊5~10分鐘,或者是默數300下,要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影片】護理師示範:小兒拍痰自己來!(來源:A-Shu)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媽咪拜) 拍痰注意事項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官網指出,拍痰須注意以下4大重點: 1.嬰幼兒拍痰可每4、6、8、12個小時或是每天1次,主要視寶寶狀況而定。 2.拍痰時間約3~5分鐘,但仍應視寶寶狀況調整拍擊時間。 3.餵奶前或是餵奶2小時後再拍痰,以免造成寶寶吐奶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4.嬰幼兒脊椎、前胸中央、後腰部及肚子等嬰兒重要部位與骨頭突出處須避開。   Q:6個月~1歲寶寶能透過哪些食材緩解喉嚨不適? A: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出現喉嚨痛與咳嗽可吃點冰涼的東西來緩解喉嚨發炎,像是冰牛奶、無糖豆漿、椰子水,攪碎的奶酪、布丁等。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受訪時則指出,可挑選富含維生素B群、A及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加速傷口癒合。4~6個月寶寶若開始嘗試副食品,可選擇如豬肝、牛奶、雞蛋、魚類、全榖雜糧等含維生素B群,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含維生素A,芭樂、木瓜、草莓等維生素C較多的食材給孩子吃。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6個月~1歲嬰幼兒已進入副食品階段,確診若出現食不下嚥的情形,可提供如壓碎布丁、果凍等甜甜軟軟的食品,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吃得下去。此外,副食品以少量多樣化為主,蒸軟蔬菜、果汁、果泥等皆能幫助孩子吞嚥,提升食慾。 延伸閱讀: 『喉嚨痛吃不下?』5道小朋友也會愛上的緩解食譜! 咳嗽藥水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孩子長期咳嗽、呼吸急促小心變氣喘!兒科醫師5招預防氣喘發作

呼吸道症狀照護
必讀

6個月~1歲的嬰幼兒確診鼻塞要去看醫生嗎?目前針對新冠肺炎並無特效藥,多數孩子確診是輕症,環境許可的話,採居家照護會讓孩子更舒適、安心。不過,嬰幼兒確診流鼻水、鼻塞的症狀,的確會讓孩子睡不好、感到昏沉沉,這時是否能服用嬰幼兒確診鼻塞藥來緩解呢?雖然能吃藥,最重要的還是爸媽後續的應變措施喔!   推薦閱讀: 要照顧好孩子,先照顧好自己!黃軒醫師給家有確診兒父母的7點建議 照顧確診寶寶,媽媽有話要說!確診症狀、實戰照顧與難熬心聲,你也是嗎? 嬰幼兒確診鼻塞不嚴重?伴隨其他症狀先看診 嬰幼兒確診鼻塞、流鼻涕雖然被歸類為輕症,但嚴重一點也有可能流出黃鼻涕、體溫升高或發燒(3~12個月嬰幼兒發燒超過39度須住院治療)、食慾變差等情形,建議可視情況視訊或送醫檢查。   嬰幼兒確診鼻塞別大意!紀錄呼吸次數 雖然嬰幼兒確診鼻塞算是輕症,但居家照護仍不能輕忽,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請趕緊送醫治療: 1.每天3次觀察嬰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嬰兒(6個月~1歲): 20~40 次/每分鐘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 3.嬰幼兒確診鼻塞出現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以上6大異狀請趕緊送醫 嬰兒確診鼻塞好難受?3大緩和解方 1.抬高頭部 讓孩子採舒適躺姿,頭部底下墊顆小枕頭,使頭部能微微抬高,以利呼吸。   2.清除鼻腔分泌物 當嬰幼兒確診鼻塞時,可檢查孩子是否因流鼻水引起,並協助清除鼻屎等分泌物。   3.熱敷鼻子 在孩子入睡前,可用熱毛巾輕輕熱敷鼻子,促進血液循環,以緩和鼻腔黏膜腫脹,藉此改善嬰幼兒確診鼻塞的現象。   嬰幼兒確診鼻塞跟鼻涕有關嗎?善用吸鼻器暢通呼吸 嬰幼兒確診鼻塞是被鼻涕堵住了嗎?這時就該輪到吸鼻器上場。吸鼻器是一般家長最常用的吸鼻涕工具,目前市售吸鼻器大約有以下6個種類:口吸型、叭噗型、手持抽吸式、手持電動型、腳踏式、插電電動型。請爸媽們注意,因為嬰幼兒的鼻腔比較稚嫩,建議吸鼻器一定要選取質地柔軟的,以防在操作過程中誤傷寶寶。 ▲手持抽吸式吸鼻器(圖片來源:林復森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陳宣合) 黃瑽寧醫師:吸鼻涕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黃瑽寧醫師提醒各位家長,吸鼻涕、擤鼻子前一定要先濕潤鼻腔,乾乾的吸會傷害鼻黏膜,而且造成小孩痛苦,濕潤方法有很多,最輕微是浴室裡面放蒸氣,吸潮濕空氣,或蒸鼻器的蒸氣給他鼻子蒸一蒸都可以。另外,使用熱毛巾熱敷於鼻子上(小心不要捂住幼兒口鼻),也有軟化黏稠鼻涕、改善鼻塞的作用。接著,適度配合上述吸鼻涕工具,就能將鼻涕快快清理乾淨。   嬰幼兒確診鼻塞藥有哪些?效力、副作用一次看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撰文指出,嬰幼兒確診鼻塞藥水種類繁多,當家長拿到醫師開立的藥水後,究竟這些品牌效力、副作用為何?整理重點如下。不過,有些家長會預先備好藥水,建議給寶寶服用前,先向醫師諮詢清楚喔! 品名 希普利敏 勝克敏 亞涕液 息咳寧 主成分 CYPROHEPTADINE CETIRIZINE TRIPROLIDINE PSEUDOEPHEDRINE CHLORPHENIRAMINE DL-METHYLEPHEDRINE GUAIACOL GLYCOLATE 藥品圖示   適應症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鼻涕、噴嚏、鼻塞 1.鼻涕、噴嚏、鼻塞 2.咳痰、支氣管氣喘 效用 約30分鐘內作用,屬於短效藥物,效果約4~6小時。 約20~60分鐘內作用,屬於長效抗組織胺,效果約24小時,通常是一天服用一次。 30~6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3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副作用 1.促進食慾 2.嗜睡、躁動、口乾、過量肝毒性 屬於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不會過腦血管障壁,所以較少中樞副作用。 嗜睡、興奮、口乾 嗜睡、躁動、口乾 注意事項 感冒前3天鼻涕症狀可使用,後期改善建議停用,以免鼻涕黏稠出不來。 1.季節性鼻炎:每天使用2~5週,有效抑制發作。 2.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每天使用,有效減輕症狀(視嚴重度使用2週~2年) 短期使用,不可超過5~7天,避免反彈性鼻炎造成鼻塞。 使用這類綜合感冒複方藥,注意不能自行併用其他感冒藥,以免藥性重複造成過量。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6個月以上嬰幼兒鼻塞通常會吃希普利敏(Cypromin)藥水,但劑量要拿捏得當,若是藥效太強,完全止住鼻涕,孩子容易昏睡,鼻涕塞在裡面也不好,建議能稍稍流一點鼻涕的劑量較安全,用藥前請先諮詢醫師。另外,晚餐與睡前的吃藥時間也要留意,若間隔太近容易昏睡。 家長想幫小孩吸鼻涕的話,洗完熱水澡會比較好吸出來。不過,鼻腔黏膜腫脹的嬰幼兒不適用,硬吸很容易流鼻血。 延伸閱讀: 吸鼻器該怎麼用?小孩感冒鼻塞救星,別再用嘴巴幫小孩吸鼻涕了! 鼻涕藥水 (抗組織胺) 可以一直吃嗎? 專家帶你認識新生兒吸鼻器與吸鼻涕的作用,讓寶寶不鼻塞、呼吸好順暢!

腸胃症狀照護

別小看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嚴重的話可能會轉重症!曾有一名9個月大的寶寶確診出現腹瀉、活力與食慾下降的情況,看起來有點像輕症,但送醫後才發現是綠膿桿菌造成的敗血症休克,甚至還有8個月大的男嬰確診後又染上綠膿桿菌,即使送醫仍搶救不治,令人痛心。因此父母要提高警覺警覺,一旦發現嬰幼兒確診腹瀉,千萬別大意!   推薦閱讀: 綠膿桿菌這麼嚴重!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預防 「還沒聽到你叫媽咪就這樣離開了」一開始像一般感冒,綠膿桿菌請不要輕忽…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恐染上「這病」?6異狀快就醫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嘔吐、食慾不佳,看似是一般腸胃症狀,但要留意有可能是綠膿桿菌引起。多數父母會關注孩子有無發燒,並觀察退燒後的活力與食慾狀況,但因為這兩者並無一定標準,父母有時的確很難察覺其中異狀。   根據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撰文指出,綠膿桿菌好發在2歲以下幼兒,初期感染症狀有可能像一般感冒一樣輕微,但綠膿桿菌的病程變化非常快速,因此出現以下6種現象時,很可能是嚴重感染或敗血症,應趕緊送醫: 1.高燒持續超過2~3天,或是退燒1~2天後突然又燒起來。 2.活動力、食慾明顯下降,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 3.呼吸急促(尤其是沒發燒時也出現)。 4.臉色蒼白、嘴脣發紫、冒冷汗。 5.持續嚴重的腹瀉。 6.身上出現外圍紅紅,但中間黑黑的疹子。 ▲綠膿桿菌敗血症特有的出疹表現(圖片來源: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當心會脫水!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嬰幼兒確診拉肚子時,爸媽應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警訊,一旦中度以上要趕緊送醫檢查: 脫水程度 表徵警訊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觀察重點 輕微脫水 1.口渴 2.嘴脣微乾 3.尿量比平常稍微減少 6小時內僅有一包溼尿布或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 1.口脣乾燥 2.沒有唾液 3.皮膚摸起來冰涼 4.眼窩凹陷 5.嬰兒囟門凹下去 6.尿量明顯減少 7.哭泣沒眼淚 8.心跳變快 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有濕 防止嬰幼兒脫水2招 1.補充電解質水 6個月~1歲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嘔吐而出現脫水時,可視體重與脫水程度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後再給予。   2.自製薄鹽米湯 坊間多數電解質水因含糖量高,效果也跟著打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嘔吐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喝薄鹽米湯更好 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嘔吐好崩潰!必看照護5重點 1.勤洗手消毒 維持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   2.口腔嘔吐物清乾淨 嬰幼兒若吐奶,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以免阻礙呼吸。   3.睡覺應側躺 當寶寶有嘔吐情形時,由於仰躺會讓嘔吐物殘留口中,容易阻礙呼吸道而窒息,因此應讓寶寶側躺會較安全。但寶寶若是持續性嘔吐,請趕緊送醫。   4.不喝奶、嘔吐要送醫 當嬰幼兒無法吸奶、喝奶或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應趕緊就醫。   5.1歲前親餵能改善 母乳會依據寶寶的身體狀況調整抗體,因此嬰幼兒確診拉肚子、嘔吐時,建議母乳媽媽增加親餵次數,幫助寶寶加速康復。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此時已進入副食品階段,不喝奶的話可補充電解質水,並且不須特別計算減少的奶量,而是將重點放在寶寶的進水量與平時的差異有多大,例如水量是否有平常的一半? 由於寶寶腸胃道正在修復,爸媽別催促他們喝奶、吃副食品,應以防止脫水為目標,觀察寶寶更換的溼尿布次數是否正常。 寶寶不會表達肚子痛,手腳冰冷是其中一種癥兆,但若伴隨發燒便很難察覺。或者也可壓寶寶腹部,柔軟代表沒異狀,硬硬的很可能是腹膜炎、盲腸炎等嚴重發炎,要趕快掛急診!   延伸閱讀: 寶寶拉肚子判斷!長期腹瀉醫師診後居家照護必知 給腸胃炎、拉肚子的朋友飲食方針 寶寶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醫師曝2大原因

皮膚紅疹照護

6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了,但嬰幼兒確診紅疹的症狀,到底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嬰幼兒確診疹子,還是食物過敏,你分的出來嗎?嬰幼兒確診過敏雖然少見,但因為孩子剛好正值嘗試各類副食品的階段,紅疹也有可能是食物過敏引起,這時爸媽可觀察孩子進食後的狀況,一旦發現有異,如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等,趕緊請醫師診療。   推薦閱讀: 嬰幼兒忽然過敏起疹怎麼辦?10大兒童皮膚病這樣應對! 皮膚起疹子、紅癢、抓破皮? 異位性皮膚炎寶寶舒緩調理小秘訣 嬰幼兒確診紅疹狂冒?有可能是食物過敏 6個月以上寶寶吃副食品有可能會出現食物過敏,但若剛好遇到嬰幼兒確診紅疹的症狀,是否能馬上分辨寶寶身上狂冒紅疹的原因呢?若懷疑是食物過敏,爸媽應了解以下原則:多數寶寶吃到過敏原的食物,大約會在吃完後2小時內出現過敏反應,不過也有6~8小時,甚至是1~2天後才出現過敏情形! 食物過敏常見症狀 1.皮膚長疹子 2.皮膚變紅 3.皮膚發癢 4.拉肚子 5.感到噁心想吐 6.呼吸異常   非食物、確診引起的紅疹 由於寶寶肌膚非常稚嫩敏感,當他的口水或食物長時間附著在肌膚上,便容易引起皮膚發紅,很可能會誤以為是食物過敏或確診所引起,要特別留心這類狀況。 ▲觀察嬰幼兒確診紅疹是食物過敏、口水,還是病毒引起 嬰幼兒確診紅疹好驚人?3大觀察注意事項 雖然嬰幼兒確診紅疹可能會自己消退,但也有可能是疾病所致,爸媽在居家照護期間,可運用「ABC評估法」來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一旦覺得不對勁請帶至兒科診所檢查,危及情況趕緊掛急診。 項目 觀察重點 送醫時機 A外觀 (英語:Appearance) 觀察孩子的外觀及活動力 缺乏活力、低張力表現、眼神異常、無法安撫的躁動與哭鬧情形 B呼吸 (英語:Breath) 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 嬰幼兒(6個月~1歲): 20~40 次/每分鐘 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上數值須送醫 C循環 (英語:Circulation) 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 皮膚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須送醫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嬰幼兒確診紅疹冒出期間,出現哭鬧不安是警訊之一 Q:嬰幼兒確診紅疹跟川崎氏症有關嗎? A:嬰幼兒確診紅疹的比例雖不多,但伴隨孩子發燒,難免會擔心併發川崎氏症?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認為,確診新冠病毒有可能出現血管炎,但川崎氏症也有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的症狀,推測新冠病毒有可能引起川崎氏症,但還需要更多相關論點來證實。   川崎氏症有哪些症狀? 1.長時間發燒 2.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擴散性的黏膜發炎 4.多形性皮膚紅疹 5.四肢末端充血浮腫 6.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一旦孩子出現上述情況,請儘速送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嬰幼兒確診紅疹出現的機率較低,一旦爸媽發現孩子身上冒出一點一點的小紅疹時,可觀察疹子是否破了、潰爛或搔癢難耐,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應先至兒科門診檢查。 延伸閱讀: 悶熱潮濕,汗皰疹、濕疹頻報到?中醫師推玉米鬚煮水,清熱利濕告別皮膚癢 麩質過敏拉肚子、皮膚癢真難受!麩質過敏檢測「2方法」揪出過敏原 流鼻水、皮膚癢,竟是溫差型過敏作怪!常見症狀、緩解與預防妙招一次看

清冠一號服用原則

寶貝不小心確診,擔心西藥會有副作用,那嬰幼兒吃清冠一號是否相對溫和?一名11個月大女嬰發燒超過48小時、出現熱痙攣,當天寶寶吃清冠一號,傍晚便回到正常體溫;另有一名1歲女童高燒不退,也是吃了清冠一號好轉,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受訪指出,幼兒適時搭配清冠一號服用,緩解效果顯著。   推薦閱讀: 快篩陽性領不到清冠一號怎麼辦?以科學中藥調配「類清冠」救急 小兒鼻子過敏中藥調理和穴道按摩 6個月以上寶寶確診,嬰幼兒吃清冠一號有效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純母乳哺餵應到寶寶6個月再加入副食品,而清冠一號被歸類為副食品。因此6個月~1歲嬰幼兒確診,若處在發燒、有喉嚨症狀,可先視訊看診,中醫師會依孩子症狀量身配置屬於他的處方,千萬別自行斟酌劑量給嬰幼兒吃清冠一號。   想給嬰幼兒吃清冠一號該怎麼拿?視訊看診流程 想讓嬰幼兒吃清冠一號,爸媽可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除了能查詢附近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還能顯示清冠一號的動態庫存(點這裡看全台各縣市清冠一號庫存)。確診嬰幼兒經中醫師視訊診療後,會再依孩子症狀開立合適處方。   視訊診療流程圖 預約視訊診療有以下3種方法: 1.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查詢院所名單與聯絡電話。 2.撥打到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的服務專線(各縣市公會專線請點這裡),協助媒合附近院所。 3.下載「健康益友APP」,進行掛號預約。 .Android請按此處下載 .iOS請按此下載 ▲確診者中醫視訊診療流程(圖片翻攝自《長庚醫訊》43卷6期)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千萬別隨便給嬰幼兒吃清冠一號!清冠一號適用在急性期症狀,如發燒、喉嚨疼痛、濃黃痰等,效果會比較明顯,但體溫正常、清痰者,則不建議服用清冠一號,甚至也別當作保養身體來喝。 延伸閱讀: 孩子吃藥吐了要不要補吃?5個兒童用藥問題大解惑 孩子生病不肯乖乖吃藥?爸媽別煩惱!餵藥小撇步報你知 餵小孩吃藥不煩惱!過來人分享妙招,讓孩子不抗拒吃藥

1歲~2歲幼兒

確診應變與照護須知

《中時新聞網》報導,一名新北2歲幼兒確診後,因幼兒確診症狀變嚴重,儘管送醫搶救,仍不治身亡,成為首例兒童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個案。到底1~2歲幼兒確診怎麼辦?有哪些照護技巧?儘管這階段孩子的日常作息與活躍程度大致固定,但主要照顧者仍應悉心觀察,一旦察覺孩子異狀,千萬別猶豫,因為9成以上的直覺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快篩陽性了該怎麼辦?視訊看診、通報、申請確診/隔離證明 確診急性發病期怎麼做?中醫公開7天染疫病程調養,快收藏! 幼兒確診像感冒,常見症狀是「它」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幼兒確診多以輕中症為主,甚至是無症狀。「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則表示,98%兒童染疫雖是輕症,仍不能輕忽。   1~2歲幼兒確診後出現的症狀,發燒2天到2天半最常見,不過也有耳溫在攝氏37.5~38度之間的微燒,但活動力正常。此外,像是咳嗽、流鼻水、無力、其他喉嚨症狀,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身體四肢冒紅疹等皮膚症狀,也是幼兒確診後的表現。   別猶豫了!幼兒確診送醫時機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幼兒確診後若出現以下症狀,視情況安排外出就醫: 應外出就醫 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4.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撥打119送醫或由同住親友送醫 1.抽搐 2.意識不佳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使用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收治醫院治療 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幼兒確診看診有效率!家長必知3件事 1.藥物藥單先準備 若是孩子平常有在服用某些藥物,視訊診療或是親自至醫療院所前,應先準備好藥單或藥品並主動提供,讓醫師了解孩子的用藥情況。   2.孩子遺傳疾病或藥物過敏史 孩子若是吃某些藥過敏,或是有遺傳性疾病,應在醫師問診時,主動告知。   3.描述幼兒確診症狀 每位幼兒確診症狀不同,當父母越能詳細描述,醫師將更快了解孩子病況並對症下藥。例如咳嗽、流鼻涕、呼吸費力(須先紀錄孩子呼吸次數、速度、血氧數值等)、活動力下降等,若排泄物出現異狀,可留下尿布或是拍攝照片,提供醫師評估。 ▲幼兒確診症狀要詳細告知醫師 幼兒確診居家照護!9重點記下來 幼兒確診必須進行居家照護時,即使病況好轉,居家隔離與自主防疫期仍須密切觀察,以免稍不注意轉為中重症,以下9大重點要注意: 1.無法喝奶 當幼兒確診出現無法吸奶、喝奶的狀況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2.呼吸次數有異 每天3次觀察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幼兒(1~2歲): 20~35次/每分鐘   3.膚色改變 隨時觀察幼兒四肢血液循環,是否有四肢冰冷、嘴脣發紺(如吃奶嘴脣發黑、四肢發紫、臉色暗藍)情形。   4.清除口腔嘔吐物 幼兒確診若出現吐奶、嘔吐時,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   5.副食品、奶量、尿布是否減少 1~2歲幼兒的副食品分量、水量都比1歲前多,因此從孩子的進食狀況能了解食慾是否下滑,同時也能看出是否有脫水情況(例如平常一天換5~6片尿布,卻突然變成2片): .沒脫水:正常吃副食品、喝水,母乳或配方奶不需稀釋。 .輕微脫水:孩子嘴脣微乾、尿量些微減少(6小時內僅1塊濕尿布或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尿量減少(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溼),伴隨嘴脣龜裂、沒有唾液、囟門凹陷(1歲半的孩子可觀察囟門)、皮膚冰冷、眼窩凹陷、哭泣沒眼淚、心跳變快等任一症狀應直接送醫檢查。   【備註】 .1~2歲幼兒確診出現嘔吐腹瀉而有脫水現象時,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建議服用前先諮詢醫師。 .坊間多數電解質水因含糖量高,效果也跟著打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6.適量提供稀釋果汁 若發現幼兒確診因發燒或喉嚨不舒服,導致奶量減少、副食品吃不太下,可適量給予稀釋一半濃度的蘋果汁。   7.觀察活動力 每天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若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嗜睡、眼神無法與大人對焦,都要趕緊送醫檢查。   8.注意熱痙攣或退燒後精神差 由於孩子5歲前大腦發育仍未成熟,要小心發高燒引起的熱痙攣,通常年紀稍長後會痊癒,不會再因為發燒而發作;但幼兒確診後,若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另外,當孩子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頭痛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幼兒確診因小心發高燒引起熱痙攣 9.定時量體溫與血氧 幼兒確診期間,應觀察孩子體溫與血氧,體溫超過攝氏39度或血氧低於94%以下,皆必須送醫。   7天觀察期!幼兒確診病程紀錄表 遇到幼兒確診,父母便成為居家照護期間的主要照顧者。高雄市衛生局針對幼兒確診情形,提出父母照護原則的建議,即每天觀察並紀錄3次孩子的健康狀況,項目如下: 日期: 早上 中午 晚上 體溫(°C)       呼吸次數(次/分)       活動力(1~10分)       液體食物(正常/減少)       固體食物(正常/減少)       尿量(正常/減少)       不適症狀         幼兒確診11項居家照護重點 1.勤洗手,接觸孩子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洗完手後,使用擦手紙保持手部乾燥,並避免用手碰觸眼睛、口鼻。   2.在家裡安排一個獨立通風的空間。   3.照顧者請佩戴醫用口罩,尤其是親餵、餵孩子喝奶、吃副食品,並且每天勤換口罩。   4.哺乳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乳或酒精洗手。   5.每次使用完的奶瓶、吸乳器、餐具,應戴好手套以清潔劑清洗並消毒,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手。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消毒過的奶瓶、吸乳器、餐具,也不可與他人共用。   6.親餵媽媽應盡量哺乳,提高孩子免疫力。哺餵時,媽媽除了戴好口罩,結束後,孩子接觸到的部位都必須清潔和消毒。   7.孩子吃副食品時,雖然不必使用隔板,但要避免跟孩子共用餐具或衛生用品,如碗、湯匙、水杯、毛巾等。   8.主要照顧者的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錯開,餵食前,應佩戴口罩降低染疫風險。   9.建議每天數次、定時以當日稀釋的漂白水〔比例為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消毒寶寶接觸的玩具,常坐的椅子、桌子、門把等家具,以及房間、廚房等空間;浴室或馬桶表面則為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10.孩子衣物、床單等應分開清潔,清洗時須佩戴口罩和手套,澈底晒乾或放進烘衣機烘乾。   11.垃圾不必分類,但須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建議垃圾裝至7分滿後,密封住袋口,切勿擠壓,解除居家隔離後丟進垃圾車即可。若是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協助清除垃圾,建議靜置72小時後再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全文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幼兒確診後,哪些食材能幫助身體恢復? A:由於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對抵禦病毒很有效果。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讓孩子補充,以加速身體恢復。   Q2:幼兒確診康復後,能施打常規疫苗嗎? A: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蔡雨茵醫師表示,幼兒確診後2週,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仍可接種常規疫苗。但康復後,有慢性咳嗽等後遺症狀,可先致電詢問醫師。   Q3:幼兒確診要多久才能解除隔離? A: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自112年3月20日起,確診者改為0+n天,即免居家隔離,n天自主防疫(n最多10天),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後面的自主防疫。 Q4:幼兒確診能吃清冠一號嗎? A:坊間流傳家長可依孩子體重,按比例服用清冠一號,其實並不合適。由於每個孩子體質、症狀不同,且清冠一號僅適用如發燒、喉嚨非常痛、咳出黃色濃痰等急性期症狀,不可當作後續保養身體,因此清冠一號還是必須經過醫師看診後再量身開立專屬孩子的藥方。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2歲的幼兒作息、活動力與副食品分量大多已能掌握,因此照顧者更容易從孩子的外在表現來察覺異狀。此階段的孩子若要進行快篩,因容易出現抵抗動作,必須由1位大人固定孩子的雙手與頭部,另1名大人則以細棉棒深入鼻咽部採檢,較不容易戳到孩子流鼻血。   延伸閱讀: 兒童染疫併發急性腦炎死亡風險高?打B型腦膜炎疫苗能預防?8大Q&A一次搞懂 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喘不過氣,確診飲食懶人包!營養師:吃這咳更兇 嬰兒確診好揪心!症狀、照護原則與送醫時機,嬰兒專屬「病程表」快收藏

發燒照護

一名幼兒發燒出現熱痙攣,心碎媽媽抱著2歲兒子,請警方開道讓他們衝急診,這則消息也令所有家長開始勤做功課,深入了解幼兒發燒處理原則。當孩子感染新冠肺炎後,要特別注意1~2歲幼兒發高燒容易引起熱痙攣,有關該年齡階層的發燒照護與送醫時機,本篇完整告訴你!   推薦閱讀: 耳溫幾度算發燒?不準原因與正確量測3步驟,5種體溫對照表快收藏! 2月男嬰發燒,遭祖父傳染確診!家有嬰幼兒,大人「避做7件事」 幼兒發燒了嗎?37.5度應參考其他症狀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發燒的定義,身體內部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37.5~38℃則可能是體溫正常或低燒,此時應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確診症狀,才能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燒跡象。   小孩退燒還是怪怪的?這些症狀要送醫 視訊或外出就醫: 1.幼兒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打119或親友外出送醫: 1.抽搐 2.意識不佳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1~2歲幼兒發燒,小心熱痙攣 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5歲的嬰幼兒,由於此時大腦發育尚未成熟,雖要小心幼兒發燒引起熱痙攣,但值得慶幸的是長大後會痊癒,不會再因為發燒而發作;但若是幼兒確診後,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另外,當幼兒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幼兒發燒好憂心?推薦1~2歲測量方式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總醫師顏俊宇指出,幼兒發燒要量測體溫時,推薦耳溫、額溫、肛溫、腋溫或背溫,但1~2歲的幼兒尤其建議以下3種方式: 肛溫 最接近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 腋溫 量測出來的體溫要加上0.8℃,才會接近中心體溫。 耳溫 1.接近中心體溫 2.須量測兩耳,且角度要準確,量測結果以最高溫為準。 3.若有耳垢或中耳炎,量測溫度會有誤差。 4.須定期校正,否則溫度會不準確。   幼兒發燒是真燒嗎?體溫量測方法教學 肛溫 1.以肥皂水或酒精清潔消毒體溫計,再以冷水沖洗乾淨,切記不可用熱水。 2.在體溫計末端擦上一點凡士林。 3.讓嬰兒仰躺,將雙腳抬起,膝蓋應超過腹部以上;或是讓孩子俯臥在大人腿上,扳開肛門。 4.將體溫計插入寶寶肛門內約2.5公分。 5.電子體溫計須等待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肛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腋溫 1.將寶寶一隻手臂抬起,體溫計放在腋窩下。 2.抱住寶寶垂下的手臂,確認體溫計完整包覆在腋下。 3.等待電子體溫計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腋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耳溫 1.將耳溫槍測量頭上套上拋棄式耳溫槍套,或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測量頭。 2.測量1~2歲幼兒時,應將耳道向後和向上拉直,再將耳溫槍深入耳朵量測。 3.若量測數值差距很大,可再測試2~3次,或是當兩耳溫度不同時,取最高溫當作量測結果。 ▲耳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幼兒發燒怎麼吃退燒藥?兒科醫師告訴你 顏醫師表示,1~2歲幼兒發燒可視情況餵孩子吃退燒藥或塞劑,以下為安佳熱(Acetaminophen)、依普芬(Ibuprofen)等常見兒童退燒藥水與塞劑的建議劑量,但給孩子服用前仍應請醫師評估: ▲幼兒發燒常見的退燒藥劑量(圖片翻攝自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過敏感染 顏俊宇醫師) 幼兒發燒別亂退燒?常見4種錯誤觀念 1.幼兒發燒就吃藥 根據亞東醫院文章指出,積極退燒其實對身體沒有任何助益,幼兒發燒主要是免疫力啟動保護機制,一種對抗病毒的自然反應,若過早使用藥物降溫,反而不容易提升抵抗力。   一般服用退燒藥的建議是發燒到38.5℃以上(但特殊疾病則例外),若是孩子沒有特別不舒服,或體溫沒有太高,其實不需要積極退燒。   2.額頭放冰袋 由於幼兒體溫調節的功能不敏銳,若是環境溫度過低,或是以冰袋大面積冰敷額頭,很容易造成皮下脂肪凝結成腫塊,因此冰敷額頭不適用於嬰幼兒。   3.泡澡 同上述,嬰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若泡澡水溫過高,對孩子身體來說,刺激性會過大;或者泡澡待太久到水溫變冷,對孩子肌膚來說,會感到有點寒意,反而會加重幼兒發燒症狀。   4.穿多一點出汗 多數爸媽認為只要出汗就能退燒,或許這方法對大人有效,但對嬰幼兒並不適合,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血液循環不順暢,穿太多或蓋厚被子反而會使孩子體內無法散熱而引發脫水,嚴重者恐導致腦缺氧。建議幼兒發燒時,如果沒有畏寒狀況,可脫掉多餘衣物散熱,若是體溫繼續上升,可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Q:1~2歲幼兒發燒,哪些飲食能幫助快速康復? A:幼兒發燒會提高基礎代謝率,使得水分流失很快,因此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1~2歲的孩子已開始吃三餐與喝水,母乳與配方奶已漸漸變成點心,因此除了餵退燒藥外,也要多喝水,若寶寶有脫水跡象,可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後再做決定。此外,自製的薄鹽米湯也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由於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對抵禦病毒很有效果。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讓孩子補充,以加速身體恢復。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我們常會看到有些孩子發燒超過38度,依舊是活蹦亂跳,此時家長可暫緩餵退燒藥,先觀察孩子的狀況。退燒藥的目的是緩和幼兒發燒所引起的不舒服,若發現孩子退燒後依舊精神不濟,或是體溫仍持續升高,降不下來,很有可能是腦膜炎、中樞神經病變所致,應趕緊送醫檢查。   延伸閱讀: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染疫孩童發燒別慌張!中醫師籲:就算清冠大缺貨,利用隨手可得食材幫退燒 診間大小事:寶寶突然全身紅掛急診!問題出在「退燒藥」!

喉嚨症狀照護

「幼兒確診喉嚨痛」、「幼兒確診咳嗽」、「幼兒確診哮吼」……當討論起孩子確診症狀,每個寶貝的狀況不一。值得欣慰的是,1~2歲的孩子因開始吃正餐,可透過多種食材攝取營養,也能加入蜂蜜減緩喉嚨痛和咳嗽(1歲以內不可吃蜂蜜,以免肉毒桿菌上身)。不過,這階段的孩子仍是哮吼好發期,爸媽不能大意。   推薦閱讀: 六款常用止咳藥水比較表 阿包醫生:這幾種都要注意喔! 咳嗽「酷酷掃」,服用止咳藥請注意!用藥前停看聽,五大族群要小心 幼兒確診喉嚨痛吃不下東西?3表現幫助觀察 1~2歲正值牙牙學語的階段,爸媽該如何從孩子外在表現來觀察幼兒確診喉嚨痛的情況呢?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撰文指出,孩子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喉嚨發炎,若出現以下外在表現,很有可能是喉嚨不舒服: 1.食慾下滑 2.吞嚥口水出現怪異表情 3.煩躁不安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亮宇受訪時表示,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確診喉嚨痛,一旦出現以下6種喉嚨惡化的情況,應趕緊就醫: 1.單側喉嚨疼痛 2.聲音沙啞 3.無法自己張開嘴巴、牙關緊閉 4.喉嚨痛到流口水 5.沒辦法吞口水或吞嚥食物 6.出現呼吸困難、喘的狀況 ▲幼兒確診喉嚨痛若出現上述異狀應趕緊送醫 幼兒確診喉嚨痛,當心「哮吼」上身 幼兒確診哮吼好發於6個月~3歲階段,衛生福利部小兒科林欣頤醫師表示,「哮吼」是由病毒感染造成喉頭及氣管發炎,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疾病。一旦出現以下6種症狀,有可能是幼兒確診喉嚨痛所引發的哮吼,應趕緊送醫檢查: 1.聲音沙啞 2.咳嗽有怪聲音,聽起來像狗吠 3.吸氣時,出現喘鳴,像是脖子被掐住努力吸氣的聲音 4.呼吸急促、困難,可看到鼻翼煽動 5.胸骨上凹陷或肋間凹陷 6.嘴脣發紺   爸媽照護必知!幼兒確診喉嚨痛沒特效藥 有些幼兒確診喉嚨痛卻沒影響食慾,這時還需要吃藥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喉嚨發炎並非症狀而是一種癥兆(sign),所以沒有治療喉嚨發炎的藥,只有依症狀開立的緩解藥物。例如喉嚨發炎會痛就開止痛藥緩解,被細菌感染引發的喉嚨痛則是吃抗生素,但若是病毒感染的喉嚨發炎,不會痛也沒影響食慾,不吃藥也無妨。但服藥與否,仍先請諮詢醫師。   幼兒確診喉嚨痛、咳嗽有痰?跟著護理師學拍痰 當幼兒確診喉嚨痛、咳嗽有痰時,拍痰有助於鬆動痰液,雖然寶寶不一定拍完後會咳出痰,有時還會直接咽到肚子裡,但只要痰液位置移動,就可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1.找到有痰部位 用耳朵靠近寶寶胸部,仔細聽他的呼吸聲,只要能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那就是痰的位置。   2.手呈杯狀 手指併攏,手掌彎曲成杯狀,手腕放鬆,敲打寶寶身體時會發出氣聲。 ▲拍痰時,手呈杯狀 3.寶寶的準備姿勢 .痰液在肺部兩側 寶寶趴在床上,用小枕頭頂住腹部或躺在父母大腿上,呈頭低腳高的姿勢,拍擊左右肺部。 .痰液在上肺部 將寶寶抱直,趴在父母胸前,拍擊肩胛骨上方。   4.正確拍擊 只要手部姿勢正確,拍擊時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響,而且寶寶不會感覺身體不舒服。拍的時候要由下而上,持續拍擊5~10分鐘,或者是默數300下,要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影片】護理師示範:小兒拍痰自己來!(來源:A-Shu)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媽咪拜) 拍痰注意事項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官網指出,拍痰須注意以下4大重點: 1.嬰幼兒拍痰可每4、6、8、12個小時或是每天1次,主要視寶寶狀況而定。 2.拍痰時間約3~5分鐘,但仍應視寶寶狀況調整拍擊時間。 3.餵奶前或是餵奶2小時後再拍痰,以免造成寶寶吐奶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4.嬰幼兒脊椎、前胸中央、後腰部及肚子等嬰兒重要部位與骨頭突出處須避開。   Q:1~2歲幼兒確診喉嚨痛,能透過哪些食材改善症狀? A: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幼兒確診喉嚨痛與咳嗽可吃點冰涼的東西來緩解喉嚨發炎,像是冰牛奶、無糖豆漿、椰子水,攪碎的奶酪、布丁等。此外,1歲以上的孩子能食用蜂蜜緩和症狀,賓州大學醫院緊急護理部門的醫師馬豪默(Patti Mahautmr)指出,蜂蜜有舒緩疼痛與發炎的功效。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受訪時則指出,幼兒確診喉嚨痛可挑選富含維生素B群、A及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加速傷口癒合。如豬肝、牛奶、雞蛋、魚類、全榖雜糧等含維生素B群,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含維生素A,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等維生素C較多的食材給孩子吃。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2歲幼兒能吃的食物變多,營養攝取來源也更多元,不再侷限以母乳、配方奶來補充熱量與水分。若幼兒確診喉嚨痛、咳嗽、食慾不佳,可適量喝點蜂蜜水緩解,若是在喝完奶後補充,只要孩子不會太飽,休息一下再吃也行;但餐後蜂蜜水喝太多會引起腹脹,因此須錯開時間。此外,也可購買康護寧消炎噴液劑(Comfflam spray solution)幫孩子噴喉嚨,有舒緩疼不適的功效,但使用前請先諮詢醫師喔!   延伸閱讀:  喉嚨痛吃不下怎麼辦?醫:靠「3藥物、8食物」減緩不適! 『喉嚨痛吃不下?』5道小朋友也會愛上的緩解食譜!  咳嗽藥水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呼吸道症狀照護

小小孩免疫力差,雖然幼兒確診鼻塞看起來不嚴重,但幼兒確診流鼻水導致鼻子塞住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不僅孩子受苦,爸媽也焦慮不已、身心煎熬。1歲以上的幼兒因開始追隨成人吃三餐,若對西藥副作用有疑慮,也可適時介入中藥來改善幼兒鼻塞確診症狀!   推薦閱讀: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兒童確診怎麼辦?送醫症狀、居家照護重點與解隔原則,爸媽快筆記! 幼兒確診鼻塞不嚴重?「這症狀」先送醫 雖然幼兒確診鼻塞算是輕症,但如果塞了一整天,還伴隨咳嗽、流出黃鼻涕、體溫升高或發燒(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食慾變差等情形,爸媽應安排視訊診療或送醫。   幼兒確診鼻塞是輕症嗎?呼吸頻率也要觀察! 即便幼兒確診鼻塞比起其他中重症的孩子來說,算是症狀比較輕微,但居家照護期間仍不能鬆懈,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應趕緊送醫治療: 1.每天3次觀察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幼兒(1~2歲): 20~35次/每分鐘   2.寶寶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   3.幼兒確診鼻塞出現呼吸困難或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請使用嬰幼兒專用血氧機(圖片來源: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爸媽自己來!舒緩幼兒確診鼻塞3方法 1.抬高頭部 讓孩子採舒適躺姿,頭部底下墊顆小枕頭,使頭部能微微抬高,以利呼吸。   2.清除鼻腔分泌物 當幼兒確診鼻塞導致呼吸不順暢時,應協助清除鼻屎等分泌物。   3.熱敷鼻子 在孩子入睡前,可用熱毛巾輕輕熱敷鼻子,促進血液循環,緩和鼻腔黏膜腫脹,藉此改善幼兒確診鼻塞症狀。   幼兒確診鼻塞有深層鼻涕?選購工具與吸鼻涕要點 吸鼻器是一般家長最常用的吸鼻涕工具,目前市售吸鼻器大約有以下6個種類:口吸型、叭噗型、手持抽吸式、手持電動型、腳踏式、插電電動型。請爸媽們注意,因為幼兒的鼻腔比較稚嫩,建議吸鼻器一定要選購質地柔軟的,以防在操作過程中誤傷寶寶。 ▲手持抽吸式吸鼻器(圖片來源:林復森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陳宣合) 乾吸傷黏膜!醫曝:操作前先做「這事」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各位家長,吸鼻涕、擤鼻子前一定要先濕潤鼻腔,乾乾的吸會傷害鼻黏膜,並造成小孩痛苦。濕潤鼻腔的方法有很多,最輕微的是浴室裡放蒸氣,讓孩子吸潮濕空氣,或用蒸鼻器的蒸氣來蒸一蒸他的鼻子。   另外,使用熱毛巾熱敷於鼻子上(小心不要捂住幼兒口鼻),也有軟化黏稠鼻涕、改善幼兒確診鼻塞的作用。接著,適度配合上述吸鼻涕工具,就能將鼻涕快快清理乾淨。   千萬別亂吃!4種常見幼兒確診鼻塞藥水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撰文指出,鼻涕藥水種類繁多,當家長拿到醫師開立的藥水後,究竟這些品牌效力、副作用為何?整理重點如下。不過,有些家長會預先備好藥水,建議給寶寶服用前,先向醫師諮詢清楚喔! 品名 希普利敏 勝克敏 亞涕液 息咳寧 主成分 CYPROHEPTADINE CETIRIZINE TRIPROLIDINE PSEUDOEPHEDRINE CHLORPHENIRAMINE DL-METHYLEPHEDRINE GUAIACOL GLYCOLATE 藥品圖示 適應症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鼻涕、噴嚏、鼻塞 1.鼻涕、噴嚏、鼻塞 2.咳痰、支氣管氣喘 效用 約30分鐘內作用,屬於短效藥物,效果約4~6小時。 約20~60分鐘內作用,屬於長效抗組織胺,效果約24小時,通常是一天服用一次。 30~6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3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副作用 1.促進食慾 2.嗜睡、躁動、口乾、過量肝毒性 屬於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不會過腦血管障壁,所以較少中樞副作用。 嗜睡、興奮、口乾 嗜睡、躁動、口乾 注意事項 感冒前3天鼻涕症狀可使用,後期改善建議停用,以免鼻涕黏稠出不來。 1.季節性鼻炎:每天使用2~5週,有效抑制發作。 2.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每天使用,有效減輕症狀(視嚴重度使用2週~2年) 短期使用,不可超過5~7天,避免反彈性鼻炎造成鼻塞。 使用這類綜合感冒複方藥,注意不能自行併用其他感冒藥,以免藥性重複造成過量。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歲以上幼兒因逐漸進階到正餐,可適時介入中藥,對於確診輕症的孩子來說,效果不錯,但前提是看診醫師應為合格中醫師且精通兒科,能為孩子量身配置合適藥材,否則即使吃了也效果有限。孩子服用的中藥應是通過檢驗的科學中藥,因劑量皆是經過精算,且藥性溫和、整體穩定度較高。相較於水藥,除了有農藥殘留的疑慮,水煮過程與劑量也難以掌控,恐有藥效太強的問題。   延伸閱讀: 確診鼻子不舒服,鼻塞、流鼻涕好難受!醫傳授6招緩解妙招 鼻涕藥水 (抗組織胺) 可以一直吃嗎? 鼻涕倒流如何處理?洗鼻做對才有效,日常做好這5點不怕睡不好!

腸胃症狀照護

幼兒確診腹瀉,千萬別輕忽!「陳鉉煒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FB粉專曾提到,「新冠病毒是最狡猾的偽裝者,偽裝成無症狀、一般感冒、急性腸胃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氣管炎、流感……,一旦確診才發現自己染疫」。陳鉉煒醫師也舉出案例,一名1歲1個月的男童沒有發燒,只有嘔吐與腹瀉各3次,兩次被送往急診,甚至重症而被移至隔離加護病房,卻在第13天驗出陽性,令所有人震驚這名幼兒確診拉肚子的小症狀,竟演變成小兒新冠肺炎重症個案。因此,即使幼兒確診肚子痛看似症狀輕微,也不能輕忽病毒的潛在威脅!   推薦閱讀: 「腸胃型感冒」是腸胃炎嗎? 教你6招對付孩子的上吐下瀉 急性腸胃炎來勢洶洶!輪狀病毒疫苗2劑、3劑選哪個好? 幼兒確診腹瀉怕脫水?尿布溼不溼很重要!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若發現幼兒確診腹瀉、嘔吐,應小心孩子脫水,若有中度以上請送醫檢查: 脫水程度 表徵警訊 觀察重點 輕微脫水 1.口渴 2.嘴脣微乾 3.尿量比平常稍微減少 1.6小時內僅有一包溼尿布或6小時內只排尿1次 2.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 1.口脣乾燥 2.沒有唾液 3.皮膚摸起來冰涼 4.眼窩凹陷 5.囟門凹陷(1歲半幼兒可觀察囟門) 6.尿量明顯減少 7.哭泣沒眼淚 8.心跳變快 尿布超過6小時都沒有濕 補充電解質防脫水!必學2招 1.補充電解質水 1~2歲幼兒確診腹瀉嘔吐出現脫水時,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服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2.自製薄鹽米湯 坊間多數電解質水因含糖量高,效果也跟著打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每當10公斤以下幼兒確診腹瀉嘔吐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幼兒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幼兒確診腹瀉怎麼顧?5點腸胃照護重點 1.接觸嬰兒要洗手 維持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   2.清除嘔吐物 孩子若嘔吐,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以免阻礙呼吸。   3.側躺休息 當孩子有嘔吐情形時,因仰躺會讓嘔吐物殘留口中,阻礙呼吸道而窒息,因此應讓孩子側躺會較安全。但若是持續嘔吐,請趕緊送醫。   4.吃不下、吐不停要送醫 當幼兒無法喝奶、吃不下食物或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應趕緊就醫。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要趕快送醫 5.觀察活動力 每天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若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嗜睡、眼神無法與大人對焦,都要趕緊送醫檢查。   Q:幼兒確診腹瀉嘔吐,如何觀察是否感染綠膿桿菌? A:幼兒確診腹瀉是腸胃症狀的其中之一,當然有些孩子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其他情況。但爸媽要特別留意食慾變差,因為很有可能是綠膿桿菌作祟。   根據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撰文指出,綠膿桿菌好發在2歲以下幼兒,初期感染症狀像感冒一般輕微,但綠膿桿菌的病程變化非常快速,若出現以下6種現象,很可能是嚴重感染或敗血症,應趕緊送醫: 1.高燒持續超過2~3天,或是退燒1~2天後突然又燒起來。 2.活動力、食慾明顯下降,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 3.呼吸急促(尤其是沒發燒時也出現)。 4.臉色蒼白、嘴脣發紫、冒冷汗。 5.持續嚴重的腹瀉。 6.身上出現外圍紅紅,但中間黑黑的疹子。 ▲綠膿桿菌敗血症特有的出疹表現(圖片來源: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歲之後,母奶、配方奶逐漸退居成副食品,若擔心孩子脫水,可喝電解質水或白稀飯的上層米湯;或者也可給孩子吃益生菌,穩定腸胃道菌叢,但食用前仍先諮詢醫師建議為佳。 延伸閱讀: 嬰兒可以吃益生菌?益生菌怎麼挑?專家:「吃活的」差很大! 兒童益生菌吃了沒效?你沒注意到的選購眉角與對症菌種,當然吃錯白花錢 益生菌跟乳酸菌有什麼不一樣?該挑哪一種呢?

頭痛照護

幼兒確診頭痛該就醫嗎?根據《yahoo!新聞》報導,美國一家海倫-德沃斯兒童醫院(Helen DeVos Children's Hospital)公布一項數據,小孩染疫後併發腦炎的比例上升至236%,不少父母看到消息後相當惶恐。有些罹患腦膜炎的孩子可能症狀輕微,服用抗生素即可,但嚴重者則要動手術,甚至導致死亡。但腦膜炎的典型症狀就是持續頭痛,面對還不會表達的小小孩,父母該如何觀察?本篇將為你詳細解說!   推薦閱讀: 你也常常頭痛到爆嗎?從頭痛位置看成因、警訊,6招教你緩解 請各位父母對腦膜炎提高警覺 幼兒確診頭痛不會表達!腦膜炎症狀勿輕忽 有些幼兒確診頭痛還會伴隨高燒不退的情形,一旦發現孩子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或持續性嘔吐、頭痛、腹痛,應小心有可能是腦膜炎的徵兆,請趕緊送醫!   腦膜炎症狀 腦膜炎 常見症狀 嚴重症狀 1.發燒 2.劇烈頭痛 3.噁心 4.嘔吐 5.頸部僵直 6.皮膚紅疹 1.意識混亂 2.昏迷 3.抽搐等 4.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摸頭喊「痛痛」!幼兒確診頭痛部位與疾病對照表 雖然幼兒確診頭痛要提高警覺,但不一定就是腦膜炎,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因此依據不同的頭痛位置,可對應到如下病症,不過仍應請醫師詳細檢查: 疾病名稱 頭痛部位 青光眼 常見痛於眼窩或太陽穴位置 鼻竇炎 疼痛位置有可能在眼窩、鼻子山根、額頭、頭頂等,會依據鼻竇炎的位置不同而有差異。 中耳炎 疼痛位置在耳朵附近或太陽穴。 牙痛 若是前方牙齒疼痛,常會發散到眼睛下方或鼻翼;若是後方牙齒疼痛,則容易發散到太陽穴。 (資料來源:UDN)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歲以上幼兒確診頭痛,通常會伴隨發燒。若有頭部前彎出現頸部僵硬;或是下巴頂到胸口,後頸疼痛的情形,應小心是腦膜炎徵兆。此外,頭痛還合併嘔吐者,很可能是腦壓上升的警訊,應趕緊送醫。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幼兒嘔吐必須嚴陣以待,除了會有吃不下藥、流失水分的疑慮,吐到第3次時要警覺可能是心肌炎或腦膜炎的徵兆。 延伸閱讀: 兒童腦炎不是只有高燒、抽筋…兒科醫:別忘觀察囟門,這7點前兆不可輕忽! 兒童腦炎病程快,8大徵兆快就醫!治療方式、有無後遺症快來了解 家人陽性該幫嬰兒快篩嗎?快篩與送醫時機,唾液快篩這樣做才準!

皮膚紅疹照護

《TVBS》報導,一名2歲幼兒確診紅疹密密麻麻狂冒全身,雖然4天後,幼兒確診疹子好轉,但一顆顆粒粒分明的草莓舌仍在持續,讓家長看了好心疼!究竟1~2歲幼兒確診紅疹症狀,有哪些事項值得爸媽注意,本篇完整告訴你!   推薦閱讀: 說到草莓舌,應該想到川崎症?其實可能性有這三種! 認識危險徵兆 #草莓舌 幼兒確診紅疹長全身?各年齡層都有機會出現 陽光活力診所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除了大人之外,也有幼兒確診紅疹長滿全身的案例,約1~3天會慢慢消退,但也有可能退燒後才冒出不痛不癢的病毒疹,有些小孩還會合併蕁麻疹,甚至腳趾頭瘀青、網狀紅斑等,雖然一般可先居家觀察,但若出現排尿減少、血氧下降、呼吸喘等異狀,應立即就醫。 ▲幼兒確診紅疹有可能1~3天逐漸消退,也有可能退燒出現病毒疹 幼兒確診紅疹要看醫生?先觀察再說 若擔心幼兒確診紅疹可能是疾病所致,可帶至兒科診所檢查;或者也能運用「ABC評估法」來觀察孩子是否有緊急送醫的徵兆。 ABC評估法與送醫時機 項目 觀察重點 送醫時機 A外觀 (英語:Appearance) 觀察孩子的外觀及活動力 缺乏活力、低張力表現、眼神異常、無法安撫的躁動與哭鬧情形 B呼吸 (英語:Breath) 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 幼兒(1~2歲): 20~35次/每分鐘 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上數值須送醫 C循環 (英語:Circulation) 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 皮膚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須送醫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聽說幼兒確診紅疹要警覺川崎氏症,真的嗎? A:幼兒確診紅疹伴隨發燒,不免聯想到川崎氏症?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認為,確診新冠病毒有可能出現血管炎,但川崎氏症也有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的症狀,推測新冠病毒有可能引起川崎氏症,但還需要更多相關論點來證實。 ▲幼兒確診紅疹伴隨高燒不退,千萬不能輕忽 Check!6項川崎氏症症狀 1.長時間發燒 2.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擴散性的黏膜發炎 4.多形性皮膚紅疹 5.四肢末端充血浮腫 6.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一旦孩子出現上述情況,請儘速送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Q2:幼兒確診紅疹若不是病毒引起,還有其他原因嗎? A:1~2歲的孩子雖然已嘗試大部分食材,也跟著大人開始吃三餐,但仍要留意身上紅疹到底是食物過敏還是確診所引起?其實多數孩子吃到過敏原的食物,大約會在吃完後2小時內出現過敏反應,不過也有6~8小時,甚至是1~2天後才出現過敏! 食物過敏常見症狀 非食物、確診引起的紅疹 1.皮膚長疹子 2.皮膚變紅 3.皮膚發癢 4.拉肚子 5.感到噁心想吐 6.呼吸異常 由於幼兒肌膚稚嫩敏感,當他的口水或食物長時間附著在肌膚上,便容易引起皮膚發紅,很可能會誤以為是食物過敏或確診所引起,要特別留心這類狀況。   註:首圖翻攝自陳映庄醫師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雖然幼兒確診出疹子不算罕見,但也不是每個小孩都有,只要康復後2~6週沒有發燒38度以上超過3~4天,或發燒伴隨虛弱頭暈、眼睛發紅、皮疹(紅點、斑塊或腫塊)、腸胃症狀(嚴重腹痛、腹瀉或嘔吐)、嗜睡等MIS-C症狀,就可稍稍放心。   延伸閱讀: 兒童多系統炎症候群(MIS-C)確診後2~6週內都不能大意!這些警訊要注意! 長疹子了,是病毒疹還是玫瑰疹?從3個方向了解症狀與差異性! 寶寶不舒服,但寶寶不會說 (病毒疹的記錄歷程)

清冠一號服用原則
搶先看

幼兒吃清冠一號真的比西藥好嗎?根據「華視」報導,一名2歲男童確診,出現燒燒退退、呼吸喘、肺部浸潤、血氧降低等情形,但口服抗病毒藥物除了受限於年齡和體重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併發副作用的可能,幾經考量後,決定使用西藥並讓小孩吃清冠一號,結果馬上退燒,療效神速!   推薦閱讀: 不要再亂餵小孩吃藥啦~~藥物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當醫生對我說「媽媽,孩子真的不能再這樣吃藥下去了!」 幼兒吃清冠一號劑量怎麼抓?依體重換算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公布的《「臺灣清冠一號」臨床治療指引修正建議》,確診幼兒吃清冠一號時,須按照體重來換算服用劑量,不過服用前仍應先諮詢醫師,切勿擅自餵食孩子。 1.體重40公斤以上 使用成人劑量   2.體重3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3/4   3.體重2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2/4   4.體重1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1/4   想讓幼兒吃清冠一號,全台庫存搶先看! 看著孩子咳嗽、發燒好心疼,想讓幼兒吃清冠一號該去哪裡拿呢?爸媽可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除了能查詢附近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還能顯示清冠一號的動態庫存(點這裡看全台各縣市清冠一號庫存)。確診幼兒經中醫師視訊診療後,會再依孩子症狀開立合適處方。   快收藏!視訊診療流程圖 預約視訊診療有以下3種方法: 1.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查詢院所名單與聯絡電話。 2.撥打到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的服務專線(各縣市公會專線請點這裡),協助媒合附近院所。 3.下載「健康益友APP」,進行掛號預約。 .Android請按此處下載 .iOS請按此下載 ▲確診者中醫視訊診療流程(圖片翻攝自《長庚醫訊》43卷6期)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1~2歲孩子雖然可視情況加入清冠一號,但應請合格中醫師開立處方、調整劑量,家長千萬不能以成人劑量給幼兒服用,並且不是所有的清冠一號都能給孩子吃,應視訊看診後再依幼兒症狀來調整。 延伸閱讀: 獨家餵藥心法/如何順利餵藥?何時吃藥不磨粉?帶藥上學注意什麼 求救!小孩不吃藥怎麼辦?不同年齡,餵藥技巧也不同 你也堅持孩子不吃藥靠自己好嗎?柚子醫生的善意叮嚀...

2歲~3歲幼兒

確診應變與照護須知

一名2歲女童未接種疫苗、具神經系統疾病等多重慢性病史,長期依賴呼吸器,23日發燒、嘔吐、意識變差,24日送急診發現敗血性休克及新冠PCR陽性確診,轉加護病房仍然惡化,25日病逝,發病短短3天就因新冠病毒感染合併敗血性休克死亡。兒童確診病程變化迅速,令家有幼兒的爸媽感到緊張。「兒童確診症狀有哪些」、「小朋友確診怎麼辦」一直是家長傷腦筋的問題,雖然2~3歲幼兒已有簡單的表達能力,但爸媽要掌握問問題的技巧,才能引導孩子表達不適症狀。   推薦閱讀: 自組防疫包!必備藥品醫材、嬰幼兒防疫清單,環境清消這樣做才對! 確診輕症怎麼辦?居家照護用品、環境清消、垃圾衣物處理與5大注意事項 兒童確診類似感冒,嚴重度分4級 儘管新冠病毒傳播力強,但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兒童確診症狀多是輕中症,甚至是無症狀。「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表示,98%兒童確診雖是輕症,但仍不能輕忽。   2~3歲兒童確診後,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以發燒2天到2天半為主要表徵,不過也有活動力正常、耳溫在攝氏37.5~38度之間的微燒。其次症狀則為咳嗽、鼻塞、流鼻涕與喉嚨不適,另有一部分是疲累、頭痛、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以及身體四肢冒紅疹、呼吸喘等情形。   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兒童確診的嚴重度,分級如下表示: 兒童確診COVID-19症狀嚴重度分級 輕度 上呼吸道感染:如發燒、咳嗽、喉嚨痛、鼻塞、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非專一性症狀;少數患者會有腹瀉、噁心或嘔吐。 中度 肺炎:咳嗽及呼吸急促,無氧氣設備輔助下血氧飽和度>94%,無嚴重肺炎徵候。 重度 嚴重肺炎:肺炎合併無法餵/進食、倦怠或意識喪失、抽搐等危險徵候;嚴重呼吸窘迫;咳嗽或呼吸困難,合併中樞性發紺(會因缺氧導致嘴脣及其他黏膜呈現青色)或血氧飽和度<90%。 極重度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敗血症、敗血性休克、兒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資料來源: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兒童確診送醫時機,必要時快衝急診!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兒童確診後若出現以下症狀,視情況安排外出就醫: 應外出就醫 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4.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撥打119送醫或由同住親友送醫 1.抽搐 2.意識不佳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使用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收治醫院治療 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兒童確診看診前,Check三大注意事項! 1.備好藥物與藥單 若孩子平常就有服用某些藥物,應在視訊診療或是帶孩子到醫療院所前,先準備好藥單或藥品並主動提供,讓醫師了解孩子的用藥情況。   2.告知遺傳疾病或藥物過敏 孩子若是吃某些藥會產生過敏反應,或是有遺傳性疾病,應在醫師問診時,主動告知。   3.說明兒童確診症狀 每位兒童確診症狀不同,爸媽越能詳細描述,醫師就更能掌握孩子病況並對症下藥。例如咳嗽、流鼻涕、呼吸費力(須先紀錄孩子呼吸次數、速度、血氧數值等)、精神不佳,若排泄物出現異狀,可留下尿布或是拍攝照片,提供醫師評估。 ▲確診有症狀的嬰幼兒必須就醫 兒童確診輕症!在家照顧9重點 兒童確診必須居家照護時,即使孩子病況好轉仍要密切觀察,以免稍不注意轉為中重症,以下9大重點要注意: 1.喝奶有困難 當孩子出現無法吸奶、喝奶的狀況時,應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2.呼吸次數太快或太慢 每天3次觀察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幼兒(2~3歲): 20~35次/每分鐘   3.皮膚顏色有異 隨時觀察幼兒四肢血液循環,是否有四肢冰冷、嘴脣發紺(如吃奶時嘴脣發黑、四肢發紫、臉色暗藍)情形。   4.清除口腔穢物 幼兒若出現吐奶、嘔吐食物時,應趕緊清除口腔殘留物,避免不小心吸入嘔吐物而造成氣管阻塞,甚至窒息死亡。   5.觀察食慾與尿量 2~3歲幼兒已開始跟大人一樣正常吃三餐,因此從孩子的進食狀況能了解食慾是否下滑,若是孩子有輕微脫水(例如尿布量或是排尿量減少),也能透過喝水、果汁等來補充水分,以下是脫水程度的判別: .沒脫水:正常吃三餐、喝水,母乳或配方奶不需稀釋。 .輕微脫水:孩子嘴脣微乾、尿量些微減少(6小時內僅1塊濕尿布或排尿,尿液顏色呈深黃色) .中度以上脫水:尿量減少(超過6小時尿布沒溼或沒排尿),伴隨嘴脣龜裂、沒有唾液、皮膚冰冷、眼窩凹陷、哭泣沒眼淚、心跳變快、活動力下降或煩躁不安等任一症狀應直接送醫檢查。   【備註】 .2~3歲兒童確診出現嘔吐腹瀉而有脫水現象時,雖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仍建議先諮詢醫師,切記不可給運動飲料,因糖分較多且電解質濃度也不合適幼兒。 .坊間多數電解質水因含糖量高,效果也跟著打折,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兒童確診出現嘔吐、腹瀉時,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孩子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6.適量提供稀釋果汁 若發現兒童確診因發燒或喉嚨不舒服,導致胃口不佳,可適量給予稀釋一半濃度的蘋果汁。   7.活動力計分 每天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若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嗜睡、眼神無法與大人對焦,問問題回答變慢,甚至胡言亂語,都要趕緊送醫檢查。   8.小心熱痙攣與退燒後狀況 由於孩子5歲前大腦發育仍未成熟,要小心發高燒引起的熱痙攣,通常年紀稍長後會痊癒,不再因為發燒而發作;但若是兒童確診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另外,當孩子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頭痛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9.定時量體溫與血氧 觀察孩子體溫與血氧,體溫超過攝氏39度或血氧低於94%以下,皆必須送醫。   每天登記3次!兒童確診病程紀錄表 遇到兒童確診,主要照顧者應時刻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如出現前述異狀應安排視訊診療或緊急送醫。高雄市衛生局針對兒童確診情形,提出父母照護原則的建議,即每天觀察並紀錄3次孩子的健康狀況,項目如下: 日期: 早上 中午 晚上 體溫(°C)       呼吸次數(次/分)       活動力(1~10分)       液體食物(正常/減少)       固體食物(正常/減少)       尿量(正常/減少)       不適症狀         兒童確診照顧要注意!11項防疫重點防染疫 1.接觸孩子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協助如廁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洗完手後,使用擦手紙保持手部乾燥,並避免用手碰觸眼睛、口鼻。   2.在家裡安排一個獨立通風的空間。   3.照顧者請佩戴好醫用口罩,尤其是在親餵、吃飯時,並且每天勤換口罩。   4.哺乳與用餐前後必須用肥皂、洗手乳或酒精洗手。   5.每次使用完的奶瓶、吸乳器、餐具,應戴好手套以清潔劑清洗消毒,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手。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消毒過的奶瓶、吸乳器、餐具,也不可與他人共用。   6.親餵媽媽應盡量哺乳,提高孩子免疫力。哺餵時,媽媽除了戴好口罩,結束後,孩子接觸到的部位必須清潔和消毒。   7.孩子用餐時,雖然不必使用隔板,但要避免跟孩子共用餐具或衛生用品,如碗、湯匙、水杯、毛巾等。   8.主要照顧者的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錯開,餵食前,應佩戴口罩降低染疫風險。 ▲與孩子用餐錯開時間能降低染疫風險 9.建議每天數次、定時以當日稀釋的漂白水〔比例為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消毒孩子接觸的玩具,常坐的椅子、桌子、門把等家具,以及房間、廚房等空間;浴室或馬桶表面則為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10.孩子衣物、床單等應分開清潔,清洗時須佩戴口罩和手套,澈底晒乾或放進烘衣機烘乾。   11.垃圾不必分類,但須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建議垃圾裝至7分滿後,密封住袋口,切勿擠壓,解除居家隔離後丟進垃圾車即可。若是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協助清除垃圾,建議靜置72小時後再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全文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1:兒童確診怎麼吃才能加速康復? A: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可有效抵禦病毒,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讓孩子多補充,提升免疫力。   Q2:兒童確診康復後,能施打常規疫苗嗎? A: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蔡雨茵醫師表示,兒童確診後2週,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仍可接種常規疫苗。但康復後,有慢性咳嗽等後遺症,可先致電詢問醫師。   若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候群(MIS-C,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則不適合接種疫苗,因為是全身性發炎症候群,醫師會視情況給予免疫調節的相關藥物,這時須先暫緩疫苗注射。   Q3:兒童確診要多久才能解除隔離? A: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自112年3月20日起,確診者改為0+n天,即免居家隔離,n天自主防疫(n最多10天),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後面的自主防疫。 Q4:2~3歲的兒童確診症狀若很不舒服,能按比例吃清冠一號嗎? A:網路上充斥著依孩子體重,按比例服用清冠一號的內容,但蔡醫師不建議家長這麼做。原因是每個孩子體質、症狀不同,且清冠一號僅適用如發燒、喉嚨非常痛、咳出黃色濃痰等急性期症狀,不可當作後續保養身體的補藥,建議清冠一號還是必須經過醫師看診後再依症狀開立。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3歲已能透過大人問話來回答,因此爸媽可藉由簡單的問題來詢問孩子狀況,引導孩子慢慢回答,一旦照顧者發現孩子不對勁,可先視訊看診;若孩子出現問A答B、胡言亂語的情形,應趕緊送醫。 延伸閱讀: 兒童確診怎麼辦?送醫症狀、居家照護重點與解隔原則,爸媽快筆記!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發燒照護

兒童確診發燒幾天就令爸媽憂心不已,雖然多數是輕症,但也有不少確診發燒不退轉為中重症的消息,究竟確診發燒幾天算正常?面對小小寶貝確診,很難保證哪天病況不會急轉直下。常見幼兒確診症狀雖以發燒為主,但確診發燒幾天才會退呢?有關嬰幼兒確診的照護處置,可是比一般感冒要再細心觀察其他症狀,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推薦閱讀: 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喘不過氣,確診飲食懶人包!營養師:吃這咳更兇 Omicron會侵犯兒童神經?發燒到這個溫度要馬上送醫 確診發燒幾天要送醫?「這些情況」別等了 確診發燒幾天要送醫?發燒幾度要看診?37.8度是發燒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給出答案,身體內部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37.5~38℃則可能是體溫正常或低燒,此時應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確診症狀,才能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燒跡象。   兒童確診發燒伴隨這些症狀應就醫 視訊或外出就醫: 1.確診發燒幾天該送醫?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就要送醫 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打119或親友外出送醫: 1.抽搐 2.意識不佳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確診發燒幾天抽搐?熱痙攣處置原則 6個月~5歲的小孩因為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確診發燒幾天後,很容易引起熱痙攣,但長大通常不會發作;若是兒童確診發燒幾天後出現局部性抽搐,則要留意是兒童腦炎前兆。另外,當孩子退燒後,若活動力不佳或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昏睡、頸部僵硬、持續嘔吐等,應尋求醫療介入。   確診發燒幾天好難熬!首要先會量體溫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總醫師顏俊宇指出,確診發燒幾天很常見,但家長也要了解適合孩子的量體溫方式,像是耳溫、額溫、肛溫、腋溫或背溫,尤其2~3歲的兒童推薦以下3種方式: 肛溫 最接近中心體溫,≥ 38℃就是發燒。 腋溫 量測出來的體溫要加上0.8℃,才會接近中心體溫。 耳溫 1.接近中心體溫 2.須量測兩耳,且角度要準確,量測結果以最高溫為準。 3.若有耳垢或中耳炎,量測溫度會有誤差。 4.須定期校正,否則溫度會不準確。   確診發燒幾天正常嗎?圖解量測體溫教學 肛溫 1.以肥皂水或酒精清潔消毒體溫計,再以冷水沖洗乾淨,切記不可用熱水。 2.在體溫計末端擦上一點凡士林。 3.讓嬰兒仰躺,將雙腳抬起,膝蓋應超過腹部以上;或是讓孩子俯臥在大人腿上,扳開肛門。 4.將體溫計插入寶寶肛門內約2.5公分。 5.電子體溫計須等待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肛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腋溫 1.將寶寶一隻手臂抬起,體溫計放在腋窩下。 2.抱住寶寶垂下的手臂,確認體溫計完整包覆在腋下。 3.等待電子體溫計發出嗶聲即可判讀。 ▲腋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社團法人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耳溫 1.將耳溫槍測量頭上套上拋棄式耳溫槍套,或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測量頭。 2.測量時,應將耳道向後和向上拉直,再將耳溫槍深入耳朵量測。 3.若量測數值差距很大,可再測試2~3次,或是當兩耳溫度不同時,取最高溫當作量測結果。 ▲耳溫量測方式(圖片翻攝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確診發燒幾天怎麼吃藥?聽專業準沒錯 顏醫師表示,2~3歲兒童確診發燒可視情況餵退燒藥或在肛門塞塞劑,以下為安佳熱(Acetaminophen)、依普芬(Ibuprofen)等常見兒童退燒藥水與塞劑的建議劑量,給孩子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兒童確診發燒的常見退燒藥劑量(圖片翻攝自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過敏感染 顏俊宇醫師) 確診發燒幾天不退怎麼辦?4大原因越退越嚴重 1.發燒就餵藥 亞東醫院文章指出,積極退燒其實對身體沒有任何助益,發燒主要是人體免疫力啟動保護機制,一種對抗病毒的自然反應,若過早使用藥物降溫,反而不容易提升抵抗力。   一般服用退燒藥的建議是發燒到38.5℃以上(但特殊疾病則例外),若是孩子沒有特別不舒服,或體溫沒有太高,其實不需要積極退燒。   2.冰敷額頭 由於幼兒體溫調節的功能不敏銳,若是環境溫度過低,或是以冰袋大面積冰敷額頭,很容易造成皮下脂肪凝結成腫塊,因此冰敷額頭不適用於嬰幼兒。   3.泡澡加重兒童確診發燒症狀 由於嬰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若泡澡水溫過高,會對身體產生太大刺激性;或者泡澡待太久到水溫變冷,對孩子肌膚來說,會感到有點寒意,反而加重發燒症狀。   4.盡量讓孩子出汗 多數爸媽認為只要出汗就能退燒,或許這對大人有效,但嬰幼兒並不適合,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血液循環不順暢,穿太多或蓋厚被子反而會使孩子體內無法散熱而引發脫水,嚴重者恐導致腦缺氧。建議兒童確診發燒時,如果沒有畏寒,可脫掉多餘衣物散熱,若是體溫繼續上升,可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Q:2~3歲確診發燒幾天了,吃什麼更快好? A:兒童確診發燒雖然會提高基礎代謝率,但水分也會流失很快,因此要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2~3歲孩子幾乎已嘗試多種原型食材,因此發高燒除了餵退燒藥外,也要多喝水,若寶寶有脫水跡象,可補充電解質水,但應先諮詢醫師再給孩子喝。此外,自製的薄鹽米湯也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由於維生素C能抗氧化、抗發炎,對抵禦病毒很有效果。像是芭樂、百香果、木瓜、草莓、小番茄、青花菜、空心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可讓孩子補充,以加速身體恢復。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雖然醫師看診後開立了退燒藥,但一定要每4~6小時喝藥嗎?由於發燒是孩子對抗病毒的必經生理機制,若是精神不錯可暫時觀察不給藥;但不舒服時,喝退燒藥能緩解症狀。不過若合併出現嘔吐、吃不下藥時,可給孩子使用塞劑,切記應拿捏好劑量,避免體溫降太低。 延伸閱讀: 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 孩子發燒的處理原則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喉嚨症狀照護

兒童確診喉嚨痛到嚥不下口水,跟哮吼有關嗎?自從疫情炸開,家有嬰幼兒的爸媽儘管酒精不離身、回家趕緊換衣服洗澡,但一個不小心,病毒難免悄悄入侵。除了確診發燒是爸媽最關注的以外,兒童確診咳嗽、喉嚨痛到吃不下也令人擔憂,好在這階段的孩子幾乎吃過各類食物,藉由食療也能補充各類營養!   推薦閱讀: 卡痰老是咳不出來嗎?別再吃化痰藥傷喉嚨,試試看吃蔬果、穴道按摩! 六款常用止咳藥水比較表 阿包醫生:這幾種都要注意喔! 兒童確診喉嚨痛到哇哇叫?3種喉嚨症狀表現 2~3歲幼兒已能透過簡單問答表達不舒服,家長更能快速發現孩子異狀。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撰文指出,小兒確診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為喉嚨發炎,若出現以下表現,很有可能是兒童確診喉嚨痛症狀: 1.食慾降低 2.吞嚥口水出現怪異表情 3.煩躁、哭鬧不安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亮宇受訪時表示,無論是成人還是幼童,喉嚨惡化出現以下6大症狀,應趕緊就醫: 1.單側喉嚨疼痛 2.聲音沙啞 3.無法自己張開嘴巴、牙關緊閉 4.喉嚨痛到流口水 5.沒辦法吞口水或吞嚥食物 6.出現呼吸困難、喘的狀況   兒童確診咳嗽像狗吠!小心出現哮吼 哮吼好發於6個月~3歲的嬰幼兒,因此3歲以內兒童確診咳嗽應特別留意。衛生福利部小兒科林欣頤醫師表示,「哮吼」是由病毒感染造成喉頭及氣管發炎,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疾病。以下6種症狀很可能是兒童確診咳嗽所引發的哮吼,應趕緊送醫: 1.聲音沙啞 2.咳嗽有怪聲音,聽起來像狗吠 3.吸氣時,出現喘鳴,像是脖子被掐住努力吸氣的聲音 4.呼吸急促、困難,可看到鼻翼煽動 5.胸骨上凹陷或肋間凹陷 6.嘴唇發紺 ▲兒童確診咳嗽如狗吠是哮喘明顯症狀,須送醫治療 兒童確診咳嗽不吃藥也行?喉嚨發炎沒特效藥 孩子喉嚨看起來有點發炎,但食慾正常,這時還需要吃藥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喉嚨發炎並非症狀而是一種癥兆(sign),所以沒有治療喉嚨發炎的藥,只有依症狀開立的緩解藥物。例如喉嚨發炎會痛就開止痛藥緩解,被細菌感染引發的喉嚨痛則是吃抗生素,但若是病毒感染的喉嚨發炎,不會痛也沒影響食慾,不吃藥也無妨。但服藥與否,仍先請諮詢醫師。   兒童確診咳嗽有痰好心疼!必學拍痰技巧 兒童確診咳嗽有痰必須讓他排出來,這時爸媽協助拍痰可鬆動痰液,雖然拍完後孩子不一定會將痰咳出,有時也會咽到肚子裡,但是只要痰液位置移動,就可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1.找到有痰部位 用耳朵靠近孩子胸部,仔細聽他的呼吸聲,只要能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那就是痰的位置。   2.手呈杯狀 手指併攏,手掌彎曲成杯狀,手腕放鬆,敲打孩子身體時會發出氣聲。 ▲拍痰時,手呈杯狀 3.孩子的準備姿勢 .痰液在肺部兩側 孩子趴在床上,用小枕頭頂住腹部或躺在父母大腿上,呈頭低腳高的姿勢,拍擊左右肺部。 .痰液在上肺部 將孩子抱直,趴在父母胸前,拍擊肩胛骨上方。   4.正確拍擊 只要手部姿勢正確,拍擊時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響,而且孩子不會感覺身體不舒服。拍的時候要由下而上,持續拍擊5~10分鐘,或者是默數300下,要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影片】護理師示範:幼兒拍痰自己來!(來源:A-Shu)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媽咪拜) 拍痰注意事項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官網指出,拍痰須注意以下4大重點: 1.嬰幼兒拍痰可每4、6、8、12個小時或是每天1次,主要視孩子狀況而定。 2.拍痰時間約3~5分鐘,但仍應視寶寶狀況調整拍擊時間。 3.餵奶、吃飯前或是餵奶、吃飯後2小時再拍痰,以免造成孩子嘔吐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4.嬰幼兒脊椎、前胸中央、後腰部及肚子等嬰兒重要部位與骨頭突出處須避開。   Q:2~3歲兒童確診喉嚨痛能吃哪些食物? A: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出現喉嚨痛與咳嗽可吃點冰涼的東西來緩解喉嚨發炎,像是冰牛奶、無糖豆漿、椰子水,攪碎的奶酪、布丁等。並且,1歲以上的孩子能食用蜂蜜,賓州大學醫院緊急護理部門的醫師馬豪默(Patti Mahautmr)指出,蜂蜜有緩解疼痛與發炎狀況的功效,對孩子來說,等於多了一項抵禦病毒的利器。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受訪時則指出,可挑選富含維生素B群、A及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加速傷口癒合。4~6個月寶寶若開始嘗試副食品,可選擇如豬肝、牛奶、雞蛋、魚類、全榖雜糧等含維生素B群,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含維生素A,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等維生素C較多的食材給孩子吃。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3歲幼兒已會用一些簡單語言表達「痛痛」、「不舒服」,可使家長更快了解孩子症狀。此外,兒童確診喉嚨痛可吃點冰涼、軟嫩的食物,如布丁,以緩和吞嚥時的痛感。並且也能在家裡先備著兒童噴劑──康護寧消炎噴液劑(Comfflam spray solution),噴一下能緩解喉嚨不適,但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延伸閱讀: 小孩為什麼一直咳嗽?咳嗽藥水可以隨便吃嗎? 『喉嚨痛吃不下?』5道小朋友也會愛上的緩解食譜! 咳嗽藥水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呼吸道症狀照護

孩子呼吸不順、哈啾連連、擤鼻涕,擔心是兒童確診鼻塞的症狀,沒想到快篩一驗2條線,爸媽臉上更是瞬間三條線。2歲以上兒童確診流鼻涕,若再加上是過敏體質,小心病程延長,甚至兒童新冠鼻塞久了也可能引發鼻竇炎,因此照護確診的過敏兒要格外留心。   推薦閱讀: 新冠肺炎盛行,還在讓孩子口呼吸嗎?五項父母必懂的口呼吸小常識 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之間的密切關係 鼻竇炎還是兒童確診鼻塞?一表教你區分 由於兒童確診鼻塞和鼻竇炎的鼻部症狀非常相似,同樣都可能引起嗅覺異常的情況,但究竟過敏兒確診流鼻涕,是症狀還沒好,還是轉變成慢性鼻竇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分享以下兩者的差異性: 部位 症狀 新冠肺炎 慢性鼻竇炎 鼻部 鼻塞 V常見 V常見 流鼻水、鼻涕 V鼻水為主 V鼻涕黏稠呈黃綠色,鼻涕倒流 嗅覺、味覺改變 V V 喉部 咳嗽 V以乾咳為主 V喉嚨有黃痰、夜咳 耳部 中耳炎 X不常見 V兒童常見 胸腔 呼吸困難 V V有氣喘的患者更容易出現 其他 臉部疼痛或壓力感 X V多為顴骨、額頭和鼻梁處 發燒 V V 頭痛 V V 口臭 X V呼吸有異味 腹瀉 V X   兒童確診鼻塞呼吸困難?就醫徵兆快筆記! 雖然兒童確診鼻塞似乎不是太嚴重的症狀,但居家照護期間仍不能大意,一旦出現以下症狀,應趕緊送醫治療: 1.每天3次觀察幼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是否太快或太慢,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下數值須送醫: 幼兒(2~3歲): 20~35次/每分鐘 ▲每天3次紀錄呼吸次數 2.孩子反應慢、哭聲微弱、昏昏欲睡難叫醒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如看到孩子脖子或腹部肌肉用力,鼻孔擴張 4.脣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94%(須使用嬰幼兒專用血氧機)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冒冷汗   兒童確診鼻塞睡不好!3方法立刻入眠 1.抬高頭部 讓孩子採舒適躺姿,頭部底下墊顆小枕頭,使頭部能微微抬高,以利呼吸。   2.清除鼻腔分泌物 當孩子呼吸不順暢時,可檢查孩子是否因流鼻水、鼻塞而引起,並協助清除鼻屎等分泌物。   3.熱敷鼻子 在孩子入睡前,可用熱毛巾輕輕熱敷鼻子,促進血液循環,緩和鼻腔黏膜腫脹,藉此改善兒童確診鼻塞的情形。   兒童確診鼻塞難吸空氣!居家必備吸鼻涕工具 吸鼻器是一般家長最常用的吸鼻涕工具,目前市售吸鼻器大約有以下6個種類:口吸型、叭噗型、手持抽吸式、手持電動型、腳踏式、插電電動型。請爸媽們注意,因為幼兒的鼻腔比較稚嫩,建議吸鼻器一定要選取質地柔軟的,以防在操作過程中誤傷寶寶。 ▲手持抽吸式吸鼻器(圖片來源:林復森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陳宣合) 吸鼻涕會哭鬧?爸媽沒做這件事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各位家長,吸鼻涕、擤鼻子前一定要先濕潤鼻腔,乾乾的吸會傷害鼻黏膜,並造成小孩痛苦。濕潤鼻腔的方法有很多,最輕微的是浴室裡放蒸氣,讓孩子吸潮濕空氣,或用蒸鼻器的蒸氣來蒸一蒸他的鼻子。另外,使用熱毛巾熱敷於鼻子上(小心不要捂住幼兒口鼻),也有軟化黏稠鼻涕、改善鼻塞的作用。接著,適度配合上述吸鼻涕工具,就能將鼻涕快快清理乾淨。   兒童確診鼻塞怎麼治?圖解幼兒鼻涕藥水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撰文指出,鼻涕藥水種類繁多,當家長拿到醫師開立的藥水後,究竟這些品牌效力、副作用為何?整理重點如下。不過,有些家長會在家中預先備好藥水,建議給孩子服用前,先向醫師諮詢清楚喔! 品名 希普利敏 勝克敏 亞涕液 息咳寧 主成分 CYPROHEPTADINE CETIRIZINE TRIPROLIDINE PSEUDOEPHEDRINE CHLORPHENIRAMINE DL-METHYLEPHEDRINE GUAIACOL GLYCOLATE 藥品圖示 適應症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1.鼻涕、噴嚏、眼睛癢 2.蕁麻疹、皮膚搔癢 鼻涕、噴嚏、鼻塞 1.鼻涕、噴嚏、鼻塞 2.咳痰、支氣管氣喘 效用 約30分鐘內作用,屬於短效藥物,效果約4~6小時。 約20~60分鐘內作用,屬於長效抗組織胺,效果約24小時,通常是一天服用一次。 30~6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30分鐘內作用,效果約4~6小時。 副作用 1.促進食慾 2.嗜睡、躁動、口乾、過量肝毒性 屬於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不會過腦血管障壁,所以較少中樞副作用。 嗜睡、興奮、口乾 嗜睡、躁動、口乾 注意事項 感冒前3天鼻涕症狀可使用,後期改善建議停用,以免鼻涕黏稠出不來。 1.季節性鼻炎:每天使用2~5週,有效抑制發作。 2.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每天使用,有效減輕症狀(視嚴重度使用2週~2年) 短期使用,不可超過5~7天,避免反彈性鼻炎造成鼻塞。 使用這類綜合感冒複方藥,注意不能自行併用其他感冒藥,以免藥性重複造成過量。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歲以上兒童確診鼻塞,因考量過敏兒可能會拉長病程,甚至引發鼻竇炎,在照護上應避免吃水果或冰涼食物,以免在氣管敏感期又受到刺激。若孩子有潛在過敏體質,很可能會因為確診而誘發,此時家長要細心觀察,究竟兒童確診鼻塞、流鼻水是還沒康復,還是被引發出來的過敏症狀,一旦發現是過敏應及早治療,以免氣管反覆發炎,變得更加嚴重。 延伸閱讀: 超過5成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容易合併這三大病徵要注意! 鼻涕藥水 (抗組織胺) 可以一直吃嗎? 鼻涕倒流,小孩會引發....

腸胃症狀照護

確診兩條線已是夠驚慌,看到兒童確診吐到臉色發白、全身虛弱無力,就更加心疼!「兒童確診拉肚子」、「兒童確診肚子痛」,對醫護人員來說或許是輕症,但看在爸媽眼裡可是焦心不已。究竟該如何陪伴與照顧孩子,一同度過這個難關?適時補充兒童益生菌能緩解不適嗎?相關腸胃症狀疑問,本篇一次幫你解答!   推薦閱讀: 各牌益生菌大評比!營養師教你破解便祕「三大迷思」,天天順暢過生活 益生菌過期還可以吃嗎?快到期保健品該不該買? 兒童確診吐到脫水?6小時沒解尿快送醫 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兒童確診吐、腹瀉,爸媽應就孩子症狀,觀察是否有脫水情形,脫水達中度以上應送醫檢查: 脫水程度 表徵警訊 幼兒觀察重點 輕微脫水 1.口渴 2.嘴脣微乾 3.尿量比平常稍微減少 1.6小時內只排尿1次 2.尿液顏色深黃 中度以上脫水 1.口脣乾燥 2.沒有唾液 3.皮膚摸起來冰涼 4.眼窩凹陷 5.尿量明顯減少 6.哭泣沒眼淚 7.心跳變快 8.活動力下降或煩躁不安 超過6小時都沒有排尿   擔心孩子脫水!補充電解質2方法 1.喝電解質水 2~3歲兒童確診吐、拉肚子而疑似脫水時,可視體重與脫水情況補充電解質水,但喝之前,建議先諮詢醫師。 ▲電解質水與運動飲料差異性(圖片來源: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過敏感染 顏俊宇醫師)   2.薄鹽米湯自己煮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推薦,自製薄鹽米湯給孩子服用最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製作方法:鍋中放1公升清水(約5碗水),加入洗淨白米50公克,再放2.5克(約1/2茶匙)的鹽,放入電鍋煮爛後,再用調理棒攪打均勻即可。   食用方法: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當嘔吐、腹瀉後,每次可採分段、少量多次喝60cc,10公斤以上的寶寶,則能喝到120~240cc,其他時間若是孩子感到口渴,也能喝薄鹽米湯補充水分。   兒童確診吐的穢物要當心!5項照護重點 1.接觸嬰兒要洗手 維持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接觸嬰兒前後(尤其是餵食、換尿布等)都需要用肥皂、洗手乳洗手至少20秒(或是酒精乾洗手液)。   2.清除嘔吐物 兒童確診吐時,應澈底清除口腔殘留物,以免阻礙呼吸。   3.側躺休息 兒童確診吐很多次時,仰躺會讓嘔吐物殘留口中,阻礙呼吸道而窒息,因此應讓孩子側躺會較安全。但若是持續嘔吐,請趕緊送醫。   4.吃不下、一直吐要送醫 當幼兒無法喝奶、吃不下食物或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應趕緊就醫。   5.觀察活動力 每天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情形,並以1~10分計分,1分代表活動力非常差,10分代表非常好,若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嗜睡、眼神無法與大人對焦,都要趕緊送醫檢查。 ▲兒童確診吐到精神活動力下降快送醫 Q:兒童確診吐到好難受,怎麼挑選兒童益生菌才能幫助修復? A: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曾在受訪時表示,吃益生菌雖然不能完全抵禦新冠病毒,但能調整腸道菌相,提升免疫力。以下為各菌株的適應症狀,供家長參考: 症狀 有效菌株 過敏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 LP33) 改善腸道功能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嗜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又稱A菌 腹瀉或是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雷特氏B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又稱B菌 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又稱C菌 服用抗生素所引發的腹瀉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改善自閉症的情形 植物乳酸桿菌PS12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穩定免疫力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雷特氏B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又稱B菌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照顧好健康)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3歲孩子確診所出現的腸胃症狀,推測應是新冠病毒影響全身黏膜所致,此時可依醫囑吃藥緩解,也可視情況補充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相,提高免疫力。 延伸閱讀: 兒童染疫後反胃腹瀉怎麼辦?中醫師傳授脾胃照護與飲食原則,爸媽快筆記! 女童腹瀉導致嚴重脫水 急診醫師:若出現這幾種狀況請馬上就醫 不要輕忽寶寶腹瀉(新手爸媽需知)

頭痛照護

2~3歲兒童確診頭痛好擔心,但因有簡單表達能力,爸媽能透過問句來確認孩子不舒服的部位,不過由於廣義頭痛包含頭顱和臉面的疼痛,家長要能區分孩子真正痛點,例如指著耳朵、太陽穴,問孩子「這裡會痛痛嗎」,釐清孩子的疼痛位置,評估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可能。但必須提高警覺的是,兒童確診發燒伴隨頭痛,有可能是腦膜炎前兆,一旦出現警訊,應趕緊送醫。   推薦閱讀: 打兒童疫苗能預防腦炎重症?染疫兒童康復後要打疫苗?7大Q&A一次搞懂 兒童腦炎病程快,8大徵兆快就醫!治療方式、有無後遺症快來了解 高燒不退是警訊!兒童確診頭痛恐是腦膜炎前兆 兒童確診發燒退燒反覆2天至2天半很正常,但若是吃了退燒藥仍然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或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要留意可能是腦膜炎,請趕緊送醫檢查!   腦膜炎有哪些症狀? 腦膜炎 常見症狀 嚴重症狀 1.發燒 2.劇烈頭痛 3.噁心 4.嘔吐 5.頸部僵直 6.皮膚紅疹 1.意識混亂 2.昏迷 3.抽搐等 4.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小孩皮膚冒出紅疹是腦膜炎警訊之一 紀錄兒童確診頭痛發作細節!謹記觀察5字訣 當兒童確診頭痛時,爸媽應紀錄以下細節,以便未來就醫時能清楚告知醫師病況: 1.頭痛發作時間是白天還是晚上? 2.頭痛頻率是越來越多還是逐漸趨緩? 3.疼痛程度為何?(以1~10分紀錄,1分是一點點痛,10分是非常痛) 4.疼痛位置在哪裡?例如指著太陽穴位置問孩子「這裡會痛痛嗎?」 5.每次頭痛的時間持續多久? 6.是否同時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時出現頭痛。 7.自從孩子出現頭痛後,對生活是否造成影響? 8.孩子頭痛頻率較高的那段時期,對日常生活有出現哪些影響? ▲觀察兒童確診頭痛是否伴隨發燒(圖片翻攝自咕嚕媽) 除了觀察上述兒童確診頭痛的相關細節外,基隆長庚兒童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正哲曾在受訪時,提出「一點不擔心」(諧音:意癲步單行)五字訣,爸媽謹記若孩子出現以下5種症狀任一項,應儘速就醫。 1.「意」識不佳,甚至昏倒 2.「癲」癇、抽搐,甚至有嘔吐情形 3.「步」態不穩,也就是沒力氣直線走路 4.「單」側肢體沒有力氣,身體出現發麻 5.「行」為舉止與以往不同,甚至無法控制情緒   Check!兒童確診頭痛位置與疾病對照表 雖然兒童確診頭痛要提高警覺,但不一定就是腦膜炎,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產生,依據兒童確診頭痛位置不同,可對應到如下病症,不過詳細診斷仍應請醫師檢查: 疾病名稱 頭痛部位 青光眼 常見痛於眼窩或太陽穴位置 鼻竇炎 疼痛位置有可能在眼窩、鼻子山根、額頭、頭頂等,會依據鼻竇炎的位置不同而有差異。 中耳炎 疼痛位置在耳朵附近或太陽穴。 牙痛 若是前方牙齒疼痛,常會發散到眼睛下方或鼻翼;若是後方牙齒疼痛,則容易發散到太陽穴。 (資料來源:UDN)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歲以上孩子已有簡單的表達能力,爸媽可詢問孩子頭痛位置,例如「是耳朵痛嗎?還是鼻子附近痛痛,或是指出哪裡在痛痛呢?」爸媽須謹記,孩子頭痛不是吃止痛藥壓下去就好,而是先了解頭痛背後的原因,雖然頭痛大多是發燒所引起,但也不能忽略潛在病因。 延伸閱讀: 嬰幼兒腦膜炎怎麼辦? 新生兒腦膜炎後遺症多!細菌感染最致命,診斷方法僅一個 不只一例!新冠肺炎惡化成腦膜炎,病毒恐會侵襲神經系統

皮膚紅疹照護

儘管許多兒科醫師認為,兒童確診紅疹多數是輕症,但對爸媽來說,即便兒童確診起疹子只有一小顆也會擔心不已,若再加上發燒不退,更會擔心是川崎氏症!   推薦閱讀: 比確診更可怕的是身體沒有免疫力對抗!全家大小都適合的營養素 確診心路歷程|一歲半女兒自體免疫成功|打兩劑AZ的我奮戰中 兒童確診紅疹長得都一樣嗎?常見紅疹表現 根據京硯診所皮膚科副院長胡怡萱撰文指出,常見兒童確診紅疹有以下6種表現,爸媽可對照孩子狀況觀察: 1.凍瘡樣病灶(Chilblain like lesions) 特色:手指腳趾、手腳外緣呈現紅紫色斑塊,會癢會痛。   2.類似多形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 like lesions) 特色:像打靶的靶心,最內圈深紅,中間淺粉紅,外圈深紅,因此也被稱為「靶心樣病灶」(Targetoid lesions)。 3.蕁麻疹樣(Urticaria-like) 特色:病毒結合在ACE2 receptors,刺激肥大細胞,導致bradykinin上升,會像蕁麻疹一樣有搔癢感。 4.小水泡(Vesicular exanthem) 特色:群聚型的小水泡,合併有突起的小紅疹,可能會有點癢。 5.水痘樣病灶(Varicella-like exanthem) 特色:比較分散的小水泡,長得像水痘。 6.病毒疹(Maculopapular exanthem) 特色:病毒疹有一定發疹的順序,從臉、頸、軀幹從頭往下開始起疹,通常是小小紅色的斑點、丘疹或水泡,有時也會影響到口腔黏膜。有些疹子會癢,有些則不會。 (以上參考資料、圖片來源:皮膚科胡怡萱醫師、媽咪拜-faye.c)   陽光活力診所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兒童確診紅疹約1~3天會慢慢消退,但也有可能退燒後才冒出不痛不癢的病毒疹,有些小孩還會合併蕁麻疹,甚至腳趾頭瘀青、網狀紅斑等,雖然一般可先居家觀察,但若出現排尿減少、血氧下降、呼吸喘等異狀,應立即就醫。   兒童確診紅疹也要觀察?3大重點一定要看 雖然幼兒確診大多是輕症或無症狀,若擔心兒童確診紅疹可能是疾病所致,可帶至兒科診所檢查;或者也能運用「ABC評估法」來觀察孩子是否有緊急送醫的徵兆。 ABC評估法與送醫時機 項目 觀察重點 送醫時機 A外觀 (英語:Appearance) 觀察孩子的外觀及活動力 缺乏活力、低張力表現、眼神異常、無法安撫的躁動與哭鬧情形 B呼吸 (英語:Breath) 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 幼兒(2~3歲): 20~35次/每分鐘 胸部上下起伏為呼吸一次,若超過以上數值須送醫 C循環 (英語:Circulation) 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 皮膚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須送醫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Q:兒童確診紅疹又有發燒,是恐怖的川崎氏症嗎? A:少數嬰幼兒確診的確會出現皮疹,再加上孩子發燒,不免聯想到川崎氏症?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認為,確診新冠病毒有可能出現血管炎,但川崎氏症也有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的症狀,推測新冠病毒有可能引起川崎氏症,但還需要更多相關論點來證實。   家長快來看!川崎氏症6症狀 1.長時間發燒 2.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擴散性的黏膜發炎 4.多形性皮膚紅疹 5.四肢末端充血浮腫 6.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一旦孩子出現上述情況,請儘速送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3歲的孩子因能聽懂大人簡單問題與指令,可詢問孩子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如疹子癢或痛、呼吸不順等,可視情況視訊看診或至兒科門診評估。 延伸閱讀: 長疹子了,是病毒疹還是玫瑰疹?從3個方向了解症狀與差異性! 恐怖的「病毒疹」,反覆高燒40度好幾天!我的剋毒日記 蕁麻疹是什麼?蕁麻疹怎麼止癢、有什麼飲食禁忌一次告訴你

清冠一號服用原則

兒童吃清冠一號效果好嗎?祥寧中醫診所院長廖昭銘受訪時表示,多數爸媽會在家中備好藥,一旦孩子不小心確診就能讓小孩吃清冠一號,但有些人服用清冠一號後出現腹瀉,擔心劑量拿捏不好也會讓孩子多受苦,到底怎麼吃才對?兒童吃清冠一號要注意哪些事項?文中詳細解答!   推薦閱讀: 小孩乖乖吃藥不哭哭的秘密 咳嗽流鼻水吃藥一定要吃到好?小兒科醫師這樣說… 當心兒童吃清冠一號!吃錯很糟糕 有些爸媽會認為,兒童吃清冠一號是看孩子年齡來調整服用劑量,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公布的《「臺灣清冠一號」臨床治療指引修正建議》,兒童吃清冠一號時,須按照體重來換算服用劑量,不過使用前仍應先諮詢醫師,切勿擅自餵食孩子。 孩子體重 劑量 40公斤以上 使用成人劑量 3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3/4 2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2/4 10公斤 使用成人劑量1/4 (資料來源:「臺灣清冠一號」臨床治療指引修正建議) 兒童吃清冠一號嫌苦?解決孩子不吃藥方法 如果小小孩排斥中藥味道,廖院長提供以下幾種吃藥小妙方: 1.嬰幼兒 奶瓶中加入母乳、配方奶,再放入清冠一號,搖勻後餵食。建議可先將孩子喝的奶分成兩瓶,第一瓶是奶加上清冠一號,第二瓶是正常的奶,以確保孩子能真的喝到應有的劑量。   2.幼童 可將清冠一號加入一點糖漿,攪拌後服用;或是將清冠一號藥粉加入開水,攪拌均勻後,以棉棒沾取藥水塗抹在口腔內,也能吸收藥效。 ▲兒童吃清冠一號搭配一點糖漿服用 兒童吃的清冠一號是藥房買嗎?視訊診療預約取藥流程 當家中嬰幼兒確診時,爸媽可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除了能查詢附近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還能顯示清冠一號的動態庫存(點這裡看全台各縣市清冠一號庫存)。確診嬰幼兒經中醫師通訊診療後,會再依孩子症狀開立合適處方。   別煩惱!圖解視訊診療流程 預約視訊診療有以下3種方法: 1.上網至「COVID-19 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查詢院所名單與聯絡電話。 2.撥打到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的服務專線(各縣市公會專線請點這裡),協助媒合附近院所。 3.下載「健康益友APP」,進行掛號預約。 .Android請按此處下載 .iOS請按此下載 ▲確診者中醫視訊診療流程(圖片翻攝自《長庚醫訊》43卷6期) 專家溫馨提醒 張益豪耳鼻喉科專科診所 蔡雨茵醫師 2~3歲孩子確診經中醫視訊診療後,合格中醫師會依孩子症狀配置科學中藥(藥粉),請家長注意別讓兒童吃水藥,一方面很難拿捏煎煮時間、水量,另一方面科學中藥是使用通過檢驗的藥材、劑量也經過精算,藥性溫和、穩定度較高,孩子服用會更安全。 延伸閱讀: [小兒感冒照護]到底該不該強迫孩子吃藥?正確發燒處理 [保健專欄] 小孩感冒了,到底要不要看醫生?要不要吃藥? 用這招讓我的孩子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