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必為父母的錯買單結婚,是父母的選擇;生養孩子,是父母的選擇.沒有孩子,父母一樣會吵架,一樣會變老.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孩子無須為父母的選擇承擔一切後果. 我的一個朋友非常漂亮、優秀,但是對贏得男性持久的愛卻沒什麼信心,總是擔心會被拋棄.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兩、三歲的時候爸爸經常揍她,理由是:「我們家本來很好,出問題都是因為你.」朋友的媽媽也是個大美女,爸爸很在乎媽媽,從來不和媽媽爭執,每天揍孩子. 朋友說:「小時候,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總之爸爸這樣說,我就覺得自己真的是錯的.」媽媽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所以家裡人都不能惹她生氣.從衣食住行的小事,到學業、工作、戀愛這樣的大事,媽媽幾乎控制一切,但是孩子不能反抗,否則就成了害媽媽生病的兇手. 兒童愛父母雙方是天性,希望家庭和諧,而且認為自己可以拯救破裂的關係.於是父母關係和諧,對孩子好,孩子就認為是因為自己好;父母關係惡劣,對孩子不好,孩子則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對這個朋友來說,聽媽媽的話,就能維繫家庭;不聽媽媽的話,就會導致媽媽生病,家庭破裂. 電影<心靈捕手>中的男主角威爾是個孤兒,先後被幾個寄養家庭虐待、拋棄.威爾非常天才,經常因為自己的天才不經意地引起別人的關注.一位大學教授注意到威爾,給他找了心理醫生,然而威爾躲在天才背後不肯出來,處在高防禦狀態,趕跑了幾個醫生.後來,威爾愛上了一個女孩,然而當女孩想要和威爾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威爾卻拒絕了.分手後的威爾來做心理諮詢,心理醫生對他說:「It&39;snotyourfault.」(這不是你的錯.)威爾覺得莫名其妙,回答:「yes,Iknow.」(我知道不是我的錯.)心理醫生又重複了一遍:「It&39;snotyourfault.」威爾依然回答:「Iknow.」這樣的對話重複了十遍,每次醫生都向威爾靠近一步,最後威爾撲在醫生的懷裡放聲大哭. 看到這裡,我哭了,想起了自己童年唯一記得的情節就是爸爸要打媽媽,我衝上去橫在他們中間,支支吾吾地說:「我錯了,你們不要吵!」我終於明白,人為何要一次次的輪迴,因為「這是我的錯」.我們意識上當然不認為父母對我們不好是我們的錯,威爾也一樣,所以一開始他總是輕鬆地回答「yes,Iknow」,然而潛意識裡,我們堅信」這是我的錯」,正因為威爾認為被虐待、被拋棄「是我的錯,是我造成的」,所以才會躲在天才的背後逃避親密關係,因為「既然是我的錯,那我就還會被虐待、被拋棄」,所以要主動結束感情,保護自己.於是,破冰的關鍵就是心理醫生以十次重複「It&39;snotyourfault」,讓威爾真正明白「那不是你的錯,痛苦的輪迴可以結束了」. 這個朋友的爸爸不敢對媽媽表達憤怒,拿孩子當出氣筒,這是爸爸的問題,不是孩子的錯.媽媽生病會犯心臟病,這也不是孩子的錯,是她自己的選擇.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包括生病.我們無須為別人的選擇負責.經常有媽媽抱怨孩子,「都是為了你,我才放棄了工作,不得不忍受不幸的婚姻」等,所以「你要聽我的話,這樣才對得起我」.孩子要知道:生養你,是媽媽自己的選擇;放棄工作,也是她的選擇;婚姻,更是她自己的選擇.孩子無須為父母的選擇承擔一切後果. 拒絕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艱難的選擇.比如有的家長真的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大病一場,甚至自殺.這樣的事情萬一發生,孩子依然要明白這不是自己的錯,同時選擇適當的方法,盡量避免災難性的後果. ﹝延伸閱讀﹞孩子為什麼會夜哭?因為需要你如何面對哭泣、不肯入睡的嬰兒?不要阻止他哭泣!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愛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願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育兒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榮格離世前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麼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律.家庭教育也一樣,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透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看見,是療癒的開始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親密是親子關係中最自然的狀態.在孩子的嬰兒期看見他的需求,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身心臨在的陪伴,能為孩子的一生奠定溫暖扎實的人格基礎.但它更重要的意義是陪伴我們自己,回顧生命的最初.我們有改寫自己和孩子命運的自由請給孩子空間,讓他自由感受、體驗各種事物,別用我們狹隘的頭腦來限制孩子無限的可能.如果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都教給孩子,孩子如何比你更優秀?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願.看見,是真正的愛. 購買連結:博客來﹝延伸閱讀﹞ 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愛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願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育兒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榮格離世前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麼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律.家庭教育也一樣,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透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看見,是療癒的開始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親密是親子關係中最自然的狀態.在孩子的嬰兒期看見他的需求,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身心臨在的陪伴,能為孩子的一生奠定溫暖扎實的人格基礎.但它更重要的意義是陪伴我們自己,回顧生命的最初.我們有改寫自己和孩子命運的自由請給孩子空間,讓他自由感受、體驗各種事物,別用我們狹隘的頭腦來限制孩子無限的可能.如果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都教給孩子,孩子如何比你更優秀?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願.看見,是真正的愛. 購買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