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原型(Mother)──對於母性關懷的渴望光明面:孕育和耐心,愛與關懷,相信自己的情感能被人接納.陰影面:被吞噬不放、或丟棄不管的恐懼,在「獨立」和「依賴」間掙扎. 在客體關係心理學的概念中,心理學家把「母親」原型的意義形容為接納我們情緒狀態的「容器」﹝註﹞.也就是說,當我們因莫名情感佔據胸口而無法平靜時,母親要能接納我們的情感,透過她對這些情感的理解,回過頭來協助我們消化、反芻自己的情緒,於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情緒調節的能力.在心理上,母親原型所象徵的「容器」形象,不只是情感上的接納包容,也代表人類的共同經驗裡,對於母親是「給予生命的人」這種深刻的記憶——我們從母親「容器」中誕生,因此母親「容器」也應該持續孕育和保護我們.在正向的母親關係中,我們有著被她所愛、甚至溺愛的幻想,想像著自己被吸進母親「容器」中,安穩地有所依歸,共同生存且永不分離.然而,過度吸入則變成一種「吞噬」,當母親將我們含在「容器」中不肯放手,我們的視野就困在「容器」的方寸間而變得狹隘;在「容器」裡頭被保護太久,我們就不知不覺地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相反的,有時我們也會遇上丟下我們不管的母親「容器」,她雖扮演「孕」的功能,卻不願「養育」,拒絕成為我們幻想中的完美容器,讓我們的人生感受到重重挫折.於是我們心理上產生了某些糾葛,因為害怕被容器丟棄而感到恐慌,有時卻又生氣地想要和「容器」保持距離…….「依賴」和「分離」變成我們心理上無止盡的爭戰.還有一種進擊版的母親「容器」,因為她自己對「容器」(她母親)的想像和要求無法如願,就反過來要求孩子不應該依賴母親的養育功能,甚至控制性地期待孩子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模樣.如果孩子還處於自我功能尚未長成的幼兒期,遇上這種與其心理發展狀態不符的期待時,很容易被引發內心過度依賴母親的罪惡感,形成低自尊的人格.從下面的例子中,我們一同來看看「母親」原型的陰影面如何影響我們的現實生活:湘凌是個非常不喜歡被管的人,她剛進入職場時,對於主管想要指示她如何完成交辦任務這點,感到非常不舒服.湘凌覺得自己只要將成果報告給主管就好了,只要主管一想追問她的行事細節,她就不自覺地感到耳根子發熱,心裡有股微慍的怒火.經過覺察,湘凌發現這是一種不被信任的、不斷被壓迫的感覺.用「母親」原型的概念來看,這種壓迫感來自於被對方(容器)吞噬的恐慌.雨恩有喜歡當和事佬的毛病,如果團體中有人吵架,她就會對那種僵持不下的氣氛產生反應,不自覺地做出某些事情,想要讓那些爭吵的人回復喜悅.經過覺察,雨恩發現她是想要阻止那些吵架的人離開這個團體.用「母親」原型的概念來看,雨恩心裡隱藏著被拋棄的恐慌.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阿翔的身上.阿翔最怕和女朋友吵架,雖然兩人已經交往多年,但每次發生爭執時總是阿翔讓步,放棄自己的堅持.經過覺察,阿翔發現自己非常害怕因為自己的固執,會讓女友感到傷心而離開他.當出現上述的情緒狀態時,其實就是想要獲得對方關愛的時刻,當然,背後對應的或許是我們過去回憶中那些不被關愛的時刻.通常在這些時候,我們會把焦點放在與我們產生情感糾葛的對象身上,不自覺地埋怨他們用情感的手段來壓迫我們,迫使我們產生某些行為——這種心情很像童年時面對自己的母親(或照顧者),想保有自我又不想讓她失望,情緒的張力就只好不斷往自己內心深處擺放.在這樣的關係中,「權力」佔了上風,代表彼此關係連結的「愛」居於下風;暗藏在「母親」原型陰影中的被吞噬感和被拋棄感,就在這種權力佔了上風的狀況下席捲我們的內心,使我們的自我覺察力被情感淹沒,失去可運作的功能.因為感受不到關係的連結,我們只想要求得對方的關愛,而忘卻我們更需要去關懷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在這種時刻重新啟動覺察力後,湘凌、雨恩和阿翔分別發展出面對上述情緒的內在語言:被主管追蹤時,湘凌會深呼吸並且告訴自己:「不是主管真的不相信我,而是我害怕他不能相信我.所以我要多給他一些時間,讓我們可以學習彼此相信.」又想要跳出來當和事佬時,雨恩會這麼告訴自己:「先等一等,再觀察一下,我可能會發現情況其實沒有那麼糟.」阿翔則是問問自己,究竟想不想一輩子壓抑自己的心情來和女友相處?他的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和女友爭吵過後,他學習將自己在意的地方拿出來和女友溝通.這就是「母親」原型存在的重要,我們試著超越那種被「權力感」淹沒的情緒狀態,用一種成人的角度將「愛」的連結提升到意識層面,學習做一個有能力沉澱自己的情感、表達內在需要的人.能夠願意將內在的自己表達出來,就是一個朝向自我關愛的基礎了. ◎面對「母親」的原型陰影,可以怎麼做?回顧過去一週中,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際情境,將它們記錄下來.找出一個容易引發你不舒服感受的對象,反覆思考你們之間發生的情境通常是什麼?他會說什麼話讓你覺得不舒服?這個不舒服的感覺,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可以對他說些話,你會想要表達些什麼?你是否曾將這些想說的話向他表達了?如果還沒有,原因可能會是什麼?你能否覺察到你無法表達背後的擔憂?請寫下來,下次發生類似的情境時,你可以用來告訴自己的一句話. ﹝註﹞「容器」既是<大母神>中所形容的母親子宮的象徵,也是精神分析師威爾弗雷德.魯普萊希特.比昂(WilfredRuprechtBion)的著名理論.在比昂的眼中,嬰兒會投射各種原始的、他無法消化的東西到母親身上,母親一開始也不一定能消化,但她的心智就像容器一樣,會將這些原本無法思考的內容轉化為可以思考的思想後,再回饋給嬰兒. <媽界Google:媽咪說>iOS請按此>>http://apple.co/1zEGgXMAndroid請按此>>https://goo.gl/izSqB3 ﹝延伸閱讀﹞老婆像女神一樣的存在,搞到老公劈腿閨蜜,還叫閨蜜保重身體?「真是生錯性別,如果是個男孩多好?」媽媽生了5個女兒,表現的再好也沒用…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當遇上無法真心擁抱的負面時刻──看到朋友在臉書曬幸福照,你突然覺得心情低落,就把他封鎖了;最討厭突然插隊超車的駕駛,總想按喇叭來表達不滿;上台報告後,覺得台風不夠穩健的自己好糟糕,變得好沮喪;進入一個陌生團體,身旁的人看起來又厲害又迷人,你開始害怕……這些,都是「情緒陰影」!「情緒陰影」,就是讓人在情感暴雨來襲時,常常找不到傘的窘境;是阻礙我們身心能量的「情結」所在,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這些無法被自我所意識到的情感經驗,原來背後,暗藏著許多我們還不夠了解自己的地方.所以,這本書要帶領你——覺察「情緒陰影」的存在,把它提取到意識層面反覆思考,轉化成正向的力量.購買連結:博客來﹝延伸閱讀﹞ 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當遇上無法真心擁抱的負面時刻──看到朋友在臉書曬幸福照,你突然覺得心情低落,就把他封鎖了;最討厭突然插隊超車的駕駛,總想按喇叭來表達不滿;上台報告後,覺得台風不夠穩健的自己好糟糕,變得好沮喪;進入一個陌生團體,身旁的人看起來又厲害又迷人,你開始害怕……這些,都是「情緒陰影」!「情緒陰影」,就是讓人在情感暴雨來襲時,常常找不到傘的窘境;是阻礙我們身心能量的「情結」所在,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這些無法被自我所意識到的情感經驗,原來背後,暗藏著許多我們還不夠了解自己的地方.所以,這本書要帶領你——覺察「情緒陰影」的存在,把它提取到意識層面反覆思考,轉化成正向的力量.購買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