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溫度較高,人們容易出汗,毛孔常處於開泄的狀態,容易被風寒侵犯,特別是腹部、肩背、腰膝等部位更容易受寒.有些人喜歡在出汗後對著空調風口吹,沖冷水澡,殊不知,驟冷驟熱容易使人的毛孔閉塞,暑熱鬱積在體內,不利於發散,還容易引發頭痛、頭暈等不適症狀.吃過多寒涼食物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在他的<傷寒論>中這樣說道:“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夏季陽氣發散在外,人體體表的血管擴張,氣血處於向外擴散的狀態,因此人的髒腑陽氣不足,腸胃功能是一年中最虛弱的時候,不能承受過多的寒涼之物.為了消暑,人們喜歡吃冷飲,吃很多清熱的食物.殊不知,此時大量進食寒涼的食物和冷飲,容易使腸胃受寒,傷及脾胃陽氣,使寒濕內生.不同人群未區別對待一家老小吃著同樣的食物,老人小孩更容易脾胃受寒、消化不良;同樣的空調溫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涼.人與人體質不同,對寒涼的抵抗能力也不同.青壯年體質好,抵抗力較好;老人和小孩體質較弱;而女性因為特殊的生理原因,也常受到寒濕的侵襲.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冬天氣溫低,萬物凋敝,陽氣活動遲緩,內收封藏.此時,天氣雖冷,但人們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愛貪涼,陽氣反而不易為寒邪所傷.夏至以後,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此外,夏季寒邪還是慢慢累積病根的過程.中醫講“形寒飲冷則傷肺”,很多在夏天反複發作的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感冒、發燒,大多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