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池裏有三個小朋友正在嬉戲,孩子們不約而同的拿起瓶子,試著將沙子放進瓶子裏,但是瓶口不大,放進沙子需要一些耐性和技巧.對於這三位幼兒來說,小肌肉都尚未發育成熟,這個遊戲確實具有挑戰性. 就這樣,孩子們嘗試了一陣子,終於有一位媽媽忍不住走過去,她教孩子先拿起漏斗放在瓶口上,用小鏟子小心的挖沙,然後放進漏斗裏.在媽媽的協助下,瓶子很快就裝滿了.媽媽得意的問:「懂了嗎?要不要再試一次?」但很快的,孩子對這個遊戲失去興趣,母子便匆匆離開.第二位似乎是比較緊張類型的媽媽,她在旁邊不時的叮嚀著:要小心這、不可以玩那個……這位媽媽沒有直接教孩子如何把沙裝進瓶子裏,但很快的,孩子只玩了一下,便被其他玩具吸引過去,離去時還可以聽到媽媽緊追在孩子後頭,仍然不斷的耳提面命.第三位媽媽的神情最自在,她選擇坐在離孩子有一點距離的位置,遠遠的注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少參與意見.而那孩子也不疾不徐,專注的用各種方式遊戲和探索.每當他找到了一個新的方法時,他的媽媽才會適時發出讚歎的聲音誇獎他. 在沙池中的三位媽媽可能因為養育觀念上的差異,對於這件「孩子玩沙」的事件,有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第一位媽媽非常有效率的將大人的思考及經驗「教」會孩子,優點是孩子可以很快得到方法或結果,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馬上學會」也讓孩子失去寶貴的思考能力,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這讓我想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的:當你教會孩童一件事,你就奪走他自行探索的機會.第二位媽媽雖然沒有直接干涉孩子遊戲和玩沙的技巧,但她過度謹慎與保護的心態,總是不斷干擾孩子正在進行的學習,孩子很難持續保持專注,容易因此分心,失去了完整學習一件事的經驗及機會.第三位媽媽在過程中並不急躁,慢慢等待,不會任意打斷孩子,所以這孩子的專注時間最久.孩子在遊戲中不斷的重覆實踐某種過程或發現新的遊戲方法,這些經驗都使這個孩子奠定了自信心,也內化了新的能力.在媽媽的「慢養」下,孩子在沙池中獲得最豐富的體驗. 所謂「慢養」,就是給予孩子充分發揮自我的機會和時間,奠定深度紮根的基礎.天下父母都想讓孩子擁有一對翅膀,帶領他跨越阻礙,飛向未來.但是有的父母非常急切,總是希望孩子比別人快,不能輸在起跑點,於是在孩子背上強裝上一對巨大的翅膀,這個孩子不喜歡、也不適合的翅膀,往往讓他在還沒有飛起來前,就已經因為承受不起壓力,喪失了飛行的意願. 而「慢養」就是讓孩子自己慢慢長出那對翅膀,雖然一開始只是小小的,看似沒什麼力量,但是父母不急躁,穩健的為孩子創造環境,讓孩子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和興趣、讓孩子願意主動探索與學習,最終那對翅膀會在愛與自信下茁壯長大,成為孩子迎接未來最有力的關鍵. (作者為兩岸親子未來學與幼兒教育專家,暐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著有<愛不NG親子漫養智慧>、簡體版<AI時代慢養的勇氣>)※本文由 作者林美慧 女士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