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ViraDuan 胎盤早期剝離是很危險的情況!常發生在懷孕20周之後至出生前,症狀有出血、子宮變硬、疼痛,也可能毫無徵兆.胎盤剝離的原因很多,因此平常要注意身體狀況,懷孕後要定期做檢查喔! 藝人朱芯儀在2011年嫁給衛斯理後,產下2個小孩,在今年元旦時,朱芯儀開心的宣布懷了第三胎.日前參加產品記者會,朱芯儀表示在懷孕初期因氣色不好,就醫後被醫生診斷出胎盤剝離,夫妻倆相當地緊張,朱芯儀解釋說「醫生就說我可能壓力大、太累,要我多多休息.」到目前懷孕將近5個月,在這期間朱芯儀也發生了不少驚險的事情,最可怕的是某日清晨要從家中下樓,不料踩空跌倒,當下昏倒、血流不止. 胎盤,母親與胎兒「物質交換」的器官 胚胎從著床開始附著於子宮壁,藉由絨毛膜上絨毛的發育而逐漸形成胎盤. 胎盤是由許許多多的血管所組成,是維持孕婦與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胎兒經由胎盤和臍帶獲取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養分,同時亦將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藉由母體排出體外. 因此胎盤功能的好壞,關係著胎兒的成長與生命健康. 「突如其來的劇痛,子宮變硬,而且一碰就覺得很痛,即使變換姿勢也無法舒緩」 以上是胎盤剝離患者常見的感覺.所謂的「胎盤早期剝離」,是指於懷孕20週後胎兒出生之前,胎盤即從其著床之子宮壁處產生分離的現象. 由於胎盤和子宮間的血管連繫被破壞,導致孕婦發生產前出血,胎兒也因此而減少了正常來自母親的血液養分供給,最終危害胎兒的生命健康. 胎盤剝離是「隱形殺手」 胎盤早期剝離,依其剝離的狀況可分為兩種: 1.外顯性(陰道出血):胎盤由邊緣部份剝離,血液從陰道流出,且子宮肌肉受到胎盤出血的刺激,導致子宮收縮的現象,因此大多數孕婦都會察覺出血及腹痛,若適當處理治療,大多可以母子平安. 2.隱匿性(體內出血):胎盤中央剝離,血液存積留在胎盤和分離的子宮壁之間,血液無法經陰道流出而造成隱匿性出血.通常孕婦不自覺但已帶來極大之危險,若不及早發現及早處置,很有可能造成胎死腹中,而孕婦易失血過多導致休克,甚至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 造成胎盤早期剝離的原因 婦產科醫師王懷麟曾撰文表示,造成胎盤早期剝離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高危險因子包括了: 1.妊娠高血壓,尤其已經併發子癲前症或是子癲症之產婦. 2.高齡及第二胎以上之孕婦. 3.產婦受到外傷,如撞擊腹部、車禍等. 4.抽菸或麻醉藥物如cocaine成癮之孕婦. 5.子宮先天性構造異常如雙角子宮或單角子宮之孕婦. 6.有子宮肌瘤,尤其是在胎盤著床位置後方有子宮肌瘤的孕婦. 7.早期破水或羊水過多症,突然破水而導致子宮腔迅速減壓,或是過短的臍帶. 8.前胎曾發生過胎盤早期剝離. 9.胎位不正欲嘗試頭部轉位時所導致. 10.血栓形成體質之產婦. 總之,如果發生上述情況,最好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王懷麟醫師也提到,假使尚未足月且剝離範圍程度很小,孕婦生命跡象及胎兒心跳皆穩定,可以藥物安胎治療並密切觀察即可;若是已經足月但母子狀況穩定,亦可考慮催生引產. 然而如果已有失血過多、產婦或胎兒生命跡象不穩,無論是否足月都須直接以剖腹之方式生產,才能及時挽救母子生命健康. #延伸閱讀確診胎死腹中那一刻我崩潰了…胎死腹中原因為何?如何預防?是誰的疏失?36週胎盤剝離,胎兒回天乏術…*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