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帥爸講故事]的故事提供彤勳文章原始出處:https://goodnight88.wordpress.com/2018/09/06/孩子成績好,居然和這8件事有關!根據Freakonomics報導,美國「早期兒童縱向發展研究」(EarlyChildhoodLongitudinalStudy,簡稱ECLS)的調查報告指出,這八項因素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強烈相關:1.父母教育程度高(正相關);2.父母社會經濟地位高(正相關);3.母親生育第一胎時超過30歲(正相關);4.孩子出生體重低(負相關);5.父母在家講英語(正相關,換作在台灣即是講國語);6.孩子是收養的(負相關);7.父母參加PTA家長教師聯合會(正相關);8.孩子家裡有很多書(正相關).相對的,以下這八項因素,則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完全無關:1.孩子的家庭完整;2.父母最近搬去比較好的社區;3.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前是全職媽媽;4.孩子上HeadStart(美國於90年代實行的低收入家庭服務學校);5.父母定期帶孩子上博物館;6.孩子經常挨打;7.孩子經常看電視;8.孩子父母每天陪他閱讀.讀到這裡,你心中可能已經浮現好幾個問號.這是1990年代後期,美國教育部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研究人員從全美各個州,不同家庭和社會背景,從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中,抽樣選出兩萬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除了學習成績外,ECLS還收集了大量相關的統計數據,如種族、性別、家庭結構、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子女數量等.研究人員同時進行了多次面談,實地觀察,以瞭解研究對象的生活細節,如:父母是否陪孩子看書;是否打屁股;是否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頻率;看電視的時間和次數等等.ECLS收集了這些數據後,進行迴歸分析,找出自變數(學生學習成績),與應變數(可能相關因素)之間的相關性.這份報告在這個研究領域是先驅性的,而且隨機抽樣對象高達兩萬名學生,可信度頗高.八個相關因素,似乎沒有太出乎人意料之外.父母教育程度高、社經地位高,相對的比較重視孩子教育,他們擁有的資源也相對比較多.母親生育第一胎時超過30歲,代表母親的身心成熟,相較於小媽媽,她更渴望孩子的到來,也更投入孩子的養育.孩子出生體重偏低,將來學業成績較差,這一點反映了第1點第第2點,孩子出生體重低,指的是營養不良的早產兒,這代表母親可能抽菸或喝酒,家境較差或教育程度較低,因而不注意胎兒的健康,孩子出生後,母親依然故我,家庭背景未獲改善,孩子的學習成果自然無法提升.在美國,不會講英語的,一般為教育程度低的低收入移民家庭;收養家庭的意思類似,拋棄孩子的生父母,一般教育程度和收入都不高.而會參加家長教師聯合會的父母,一般而言,是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的,當然,這不代表父母只要參加PTA,孩子成績就會變好.最後,孩子家裡有很多書,表示父母熱衷於為孩子添購課外讀物,這也是父母重視孩子學習的指標,或者父母本身就喜歡讀書,這反映出父母的教育程度較高,當然,這並不代表在家裡放很多書,孩子成績就會變好.我更關注的,其實是那八項不相關的.相信不少父母看了會很洩氣,因為,過往在這份研究報告尚未出爐前,我們都做過這些事,寄望孩子成績更好,將來能上台大、史丹佛.第一,搬到更高級的學區,和更高尚的人為鄰,好使小孩耳濡目染,也成為學霸,這似乎是痴心妄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搬家本身其實是干擾孩子學習的一件事,孩子的學習、人際中斷,學習心情必然受影響.第二,孩子成績少一分打一下,希望孩子下一次考試能發奮圖強,這對孩子的成績提升完全起不了作用.這裡的打應非指家暴式的打法,因為會對政府研究人員坦承打小孩的父母,有可能是因為某些原因「懲罰」小孩.會以打駡管教孩子的父母,在西方一般被視為未開化之舉,但似乎並非如此,而他們的教養方式,對於孩子的成績好壞,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第三,叫孩子少看電視,多讀書,成績不好的,你要他不看電視,他未必會去讀書,成績好的,電視未必看得少.電視看多看少,與學業成績真的完全無關嗎?世界教育強國芬蘭,孩子到七足歲才上小學,許多父母會給孩子在家看電視,藉由讀影片字幕增進閱讀能力,電視似乎並未使孩子變笨,另外,反推現代孩子普遍使用的電腦工具,電腦用多了似乎也不會讓孩子變成電腦天才或成績變好.結語Freakonomics的作者認為,孩子學習成績的強烈相關,在於父母之所「是」,而非父母之所「為」,你是什麼樣的父母,比起你為孩子做了什麼,更強烈影響了孩子的學業表現.如果,我們念茲在茲的,唯獨孩子的考試成績,當然,這份研究報告我們必須再三思量,只不過強烈相關的八項裡面,有五項已成定局.我們還必須思考一點,這份研究針對的是學習成績,而不是人生價值.雖然你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前,辭去工作,成為全職爸爸、媽媽,努力經營和樂家庭,假日帶孩上博物館、美術館,提升孩子的文化素養,每天陪孩子讀圖畫書,這些都對孩子的成績提升完全無關,何妨?只要你自己知道,那是一件有價值的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