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孩子不認真讀書,考試成績欠佳,爸爸罰孩子跪在馬路上,然後路人報警⋯⋯孩子偷錢被逮,老師給他掛上「我是小偷」的牌子在校園遊行,於是家長提告⋯⋯女兒頂撞父母,父母罰她剃光頭參加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兄弟在百貨公司吵架,母親要他們當場面壁思過,碰巧被同學看見⋯⋯什麼樣的教養信念會讓父母做出「遊街示眾」的羞辱舉動?還是因為這些父母、師長全無教養理念?「我付出那麼多,他卻一點都不知感恩,不學好!」「我勸也勸了,罵也罵了,打也打了,他就是教不會!」「都教了無數次了,孩子還是不聽話!」說來說去,就是父母招數用盡,孩子卻仍然我行我素,終至親子關係一敗塗地. 有一位爸爸很誠懇地尋求協助:「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才對?如果有人可以教我,我很願意照著做!」當然有些家長自覺不足,有些則是連有沒有問題都弄不清楚,只能因循上一代的做法,或者看電視教小孩,或把自己壓抑未解的心理問題在無助的孩子面前拼命宣洩,最後留下滿目瘡痍的關係及結果.讓孩子產生愧疚感勝於羞恥感在「嬰幼兒的情緒發展」一文中已經提到科羅拉州大學的實驗,看兩歲孩子如何對同一事件產生不同感受(羞恥感與愧疚感).我再簡單將這兩種不同情緒說明如下:羞恥感注意負面的自我(都是我不好!)→想隱藏,想逃開.愧疚感注意發生的錯誤(不好的事發生了)→來補救、解決!這樣解釋後,父母覺得這個差別是不是很重要?→太重要了!因為這將衍生出正負向反應! 3歲妹妹撕破了哥哥的書!(場景1)媽媽:「你怎麼亂撕書?真不乖!等一下哥哥回來看你怎麼辦?」妹妹看到哥哥回來,趕快躲起來,也把書藏起來(我不乖).→羞恥感(場景2)媽媽:「把哥哥的書撕破了,可以怎麼做才好呢?」妹妹看到哥哥回來:「我把書黏好了,哥哥,對不起.」(我願意彌補).→愧疚感所有人都會犯錯,孩子更是從不斷的錯誤中學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讓孩子產生羞恥感,而是擁有健康的愧疚感,願意去解決與彌補?幫助孩子從犯錯中學到解決方法而不是對自己失望,這可是父母的重要任務呢!證據會說話父母應避免讓孩子產生羞恥感受在許多次的家長課程裡,不少父母表示,最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具有道德感.其實道德感與羞恥、愧疚、自尊、自信等複雜情緒十分相關,一樣在停車場擦撞到他人的車子,有道德感的人會留下連絡方式再離開;有人則逃之夭夭.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在於心理升起的是勇於面對的愧疚感,還是寧願即刻消失的羞恥感?不可否認的,大人的世界更為複雜,還牽涉到金錢與時間等;不過既然有相當多的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具有道德感,那麼對於這些複雜情緒更要好好處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傳統上一直鼓勵「知恥近乎勇」、「忍辱負重」等,似乎有些人以為羞辱孩子並無不妥,甚至還認為這些都將使孩子愈挫越勇、謙卑向上.但絕大多數的結果卻剛好相反,被羞辱的孩子反而易形成放棄自我、不想面對、恐懼犯錯、粉飾太平、得過且過……等個性特質.然而,父母真能分清楚愧疚與羞恥嗎?這兩者的界線有那麼分明嗎?其實不然,許多時候這兩種情緒是會一起出現的.可是心理學家坦克尼(JuneTangney)認為,父母應盡可能的去了解兩者,不要讓孩子有羞恥的感受,因為一旦升起羞恥的感覺,孩子很容易「見笑轉生氣」,以責怪他人來卸責,或找藉口推託.年幼的孩子一覺得羞恥也很可能會把防禦心轉為攻擊他人(攻擊正是最好的防禦),而造就出經常與他人發生衝突的現象.犯錯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必要過程.錯誤的是行為,而不是他有缺陷. 爸媽還可以這樣做1.說出事實,勿標籤化孩子弟弟不小心打破哥哥的杯子……(○)「你打破了哥哥的杯子,他可能會傷心.」(×)「這麼粗心,這是哥哥的耶!」妹妹把餅乾全部吃完,沒有留給姊姊……(○)「你把餅乾吃完了,姊姊可能也會想吃.」(×)「這麼貪心,一點都沒有留給姊姊!」2.說出你的感受,勿強加評斷(○)「妳弄壞了這麼貴的東西,我覺得很難過.」(×)「妳弄壞了這麼貴的東西,真是丟臉.」(○)「我感到難過,你把公用的玩具摔壞了.」(×)「真讓我沒面子,別人家孩子都沒有這樣!」3.了解孩子,小心用語每個孩子氣質與敏感度都不同,父母應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世代傳承」的「無腦用語」,就讓它們停止輪迴吧!(×)「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孩子?」(×)「有一天我會被你逼瘋.」(×)「早知道不要把你生下來!」(×)「是不是在嬰兒室抱錯了?」這種話連大人都成受不了,何況小孩?請改成:(○)「我想你一定也不想弄壞哥哥的東西.」(○)「我想你大概是一時不小心……」4.一起解決問題(○)「你覺得我們現在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呢?」(○)「你有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我建議……」5.做孩子的模範.所有人都會犯錯,重點是勇於認錯與怎麼彌補?(○)「媽媽忘了把吸塵器收好,害妳跌了一跤,真對不起!有沒有受傷?媽媽拿藥來幫你擦,媽媽下次會記得把吸塵器收好.」(○)「爸爸不小心,打翻了妳的牛奶,真對不起!我先擦乾淨,等等再幫你倒一杯.」 情緒教養重點✔孩子犯錯時,要指出哪裡錯,而不是替孩子貼上壞標籤.✔錯誤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羞恥感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自我,想隱藏、想逃開.✔愧疚感會讓孩子注意發生的錯誤,想補救、想解決.✔犯錯是孩子學習的過程,錯誤的是行為,而不是他有缺陷.教養叮嚀發現了嗎?要讓孩子願意彌補錯誤,就要對事不對人! <小寶貝的情緒教養>情緒教養從小開始,情緒控管力x挫折容忍力x社會溝通力up孩子情緒爆發,就失控、打滾耍賴,爸媽究竟該立即開戰還是投降安撫?專家教您和孩子的情緒當朋友,快速拆解及安撫孩子的壞情緒,不發怒、不抓狂、不崩潰也能教出自信、情緒穩定、好溝通的孩子.情緒發展對嬰幼兒的腦部及未來人格發展相當重要,處理嬰幼兒情緒,你可以跟著這麼做!.及早開始情緒教養,讓孩子有穩定成長環境.教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使用情緒語言表達.注意孩子發出的情緒信號,再正確做出回應 .省思自己的教養價值觀,找出親子間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