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媽媽之後,妳有多少時刻是為了孩子犧牲自我?厭世的時候又是如何找到出路?▪▫▪▫▪▫▪▫▪▫▪▫▪▫▪▫▪▫▪▫▪▫▪▫▪▫▪▫▪▫▪▫▪▫▪▫粉絲團 :心理師媽媽的窩聚 當了近八年的母親,深刻體會唯有適當地自我照顧,才能持續在親子關係灌入正面活泉;對我而言最有效的救命解藥:旅行. 蜜月挺著小孕肚跟團首次踏入歐洲,彷若童話王國的奧地利及捷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苦熬生產的當下,這些美好回憶強壓該死的陣痛.直到考上證照後先生圓了我多年的德國夢,我們才開始展開親子自助,此趟我再次身懷六甲,體驗自助的挑戰與樂趣,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讓自主性強的我不上癮也難.德國之旅凱旋歸來後(噗),我們很快地安排好下趟旅程,以為一趟自助變得勇者無敵,殊不知來了個超高需求二寶-小璐,狠狠瓦解我對出國的期待,我甚至恐懼到數度跟先生提議取消法國機票. 硬著頭皮我們還是出發,如我所料當時六個月大的寶寶在飛行中,又燒又吐又哭不間斷,讓我待在人間煉獄長達17個小時,欲哭無淚的反思旅行對我的意義.然而在法國的每一天,我看見小璐從慌亂哭鬧當中,因為感受到媽媽情緒的亢奮與愉悅,逐漸在我懷裡安全地探出好奇的小臉,探索這個陌生又美麗的國度,甚至在返回台北的飛行中,她居然扭轉情勢當了17個小時的天使寶寶.二打二法國親子自助的第一戰打得漂亮,催生了我一打二的日本福岡行,以及之後的英國和冰島自助,歐洲令我痴狂. 兩歲以前的嬰兒,其主要照顧者即為環境的所有,無論母性機制激發或外在環境期許,身為人母的我們無不用心呵護懷中的寶貝,即便身體或心理有所狀況,為了當一位「稱職」的媽媽,大多時候把寶寶的需求擺上位,忽略自己所需要的身心照顧.在法國時僅六個月的小璐正處於共生與分離個體化過渡期,我提供給她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再者一路美景融化我育兒的低迷情緒,這也是她旅程情緒趨向平穩甚至愉悅的關鍵.是的,在育兒經驗當中,我驗證了唯有母親先把自己照顧好,育兒的品質才會有所保障;也就是妳要快樂,孩子才會更容易快樂. 照顧嬰兒真不是人幹的工作,多少累淚與苦往腹內吞,更顯得自我療癒法的刻不容緩.我瘋狂享受旅程的快樂,這份快樂支撐著我甩開產後憂鬱、全職育兒的厭世. 那你呢?你的解憂良藥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