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英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科技與醫學的發達,使得現代父母可以透過腦科學研究,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並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有正確的方法,父母在教育教養上得以「四兩撥千斤」.本期報導從大腦科學看教養教育,整理出6個關於大腦學習的新思考,以及對應的正確教育教養招式;並從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建立習慣、運動、睡眠等7個面向,提出實用可行的生活建議. 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透過腦科學研究,父母可以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也能夠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1980年代中期,腦造影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帶動大量快速的腦科學研究.美國老布希總統曾宣稱:1990~1999年為「腦研究的10年」(thedecadeofthebrain),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等國也陸續挹注資金,投入研究行列,至今仍是蓬勃發展. 21世紀是大腦時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吳嫻指出,21世紀被稱為大腦時代,衍生了各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包括神經語言學、神經教育學、神經經濟學等.例如,神經教育學就聚焦於學習的本質,關注大腦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以及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可以對教育現場產生什麼啟發.我們的大腦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細胞),更驚人的是,每一個神經元會進行大量的連結,形成總計上兆個突觸.在突觸大量生長後,隨之而來的是「用進廢退,去蕪存菁」的修剪過程.而且腦神經具有可塑性,會持續學習變化,影響有關感覺、知覺、思想、情緒等各方面能力.在<大腦解密手冊>(TheBrain:TheStoryofYou)一書中,美國神經科學家伊葛門(DavidEagleman)談到:人類誕生時,腦的一部分具有基因上的硬體布線,例如哭泣、吃奶、母語學習等;同時也有即時布線,接受生活經驗的形塑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注重個別差異的存在「每個人的腦大同小異,」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表示,一般人的大腦構造、主要神經系統迴路和功能是類似的,但部分的小迴路功能則會不一樣.郭乃文說,若將大腦比喻為管弦樂團,一般正常基因的孩子該有的指揮和樂器種類統統都有,但可能因為配備的樂器數量不一樣,或演奏時使用的主力樂器不同,所以會呈現出激烈或田園等不同的音樂風格. 以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owardGardner)於1983年開始提出的多元智能(MI)理論來說,每個人至少有八項智能: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這些不同的智能,都可以找到與大腦學習和發展相對應的區域.「智力由單一到多元,凸顯個別差異的存在,」吳嫻談到,念書或做體育、舞蹈動作都會用到腦袋,但很會念書的人可能動作很笨拙.又例如同樣解數學題,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代表每個人「靈光」的腦區不一樣. 「家長要建立的重要觀念是,每一個個體的差異到底好或不好,是恰巧被某個特定時代評斷的.」郭乃文指出,平民化教育不過是近百年的事,以前的教育就是生活有用的教育,靠的是行動執行力,而不是文字或觀念,在那個年代,只會念書反而不見得是有用的人.所以,為人父母最勇敢的表現是,明白孩子到底學什麼學得最好,而不是看別人學就跟著學.「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長處,就像手中握有不同的幣別,美元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們該慶幸的是自己處在一個可以兌換不同幣別的時代,」郭乃文說. 經驗是大腦發展要件大腦皮質負責思考、記憶和學習等複雜的認知與情緒,可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及顳葉,依序掌管認知思考與決策、運動感覺的體覺、視覺及聽覺等功能.知覺運動皮質在學齡前開始成熟發展,額葉則是最晚成熟發展的區域,前額葉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郭乃文再將大腦比喻為劇場,不管額葉、頂葉、枕葉或顳葉,這些配備的角色功能其實一直存在著,只是有人在前台、有人在後台,各自的準備階段和演出活躍的時期不一樣而已.「大腦需要經驗才會成熟,這是大腦發展的要件,」郭乃文強調,經驗與基因一樣重要,但光看過不能和經驗劃上等號,因為看過不等於搬進大腦裡,還有搬了什麼也很重要.「同一事件,每個人搬進大腦的方法也不一樣,」她說.由於每個人的學習模組不同,在大腦配備與外在環境互動下,受到影響或消化吸收的狀態也會不一樣.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不要刻意提供多元豐富的環境?郭乃文表示「沒有特別的必要」,因為現在普遍認為的豐富環境,通常是「外在」的豐富,而不是「功能」的豐富.「我們看同一個東西,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只有一本書也能讀出豐富的內容,」郭乃文說,材料是外在的,但對材料的觀點及吸收是由自己決定的.例如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他小時候患有嚴重的風溼病,沒辦法到外面四處玩耍,就留在家中院子觀察自然植物,生活經驗相對貧乏,卻能創造出偉大豐富的作品,關鍵在於人看事情的方法.可見環境的豐富不在於外在刺激的多寡,而是一個人理解或描繪的多元.「貪多的父母,卻可能會造成孩子注意力、持續力的損失,真正要學習的是換角度看,同時能增加深度,」郭乃文說. 教養要懂得因勢利導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台北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黃瑞瑛談到,3歲前是大腦的基礎發展階段,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養成孩子的學習動力,同時保持情緒或生活規律是持續穩定的狀態. 「孩子能否穩定發展,是父母和子女兩方互動的結果,」黃瑞瑛指出,親子關係也是一種社會關係,如果維持在安全穩定的狀態,不會經常流於情緒的爭鬥,小孩就比較能與外面建立正向的關係,在有安全感下進行探索.黃瑞瑛提醒父母,探索是有趣的事情,不要打壞或過度餵養、刺激孩子的學習,「如果日常生活中充滿太多或過強的刺激,遠超過一般學習環境內的刺激,就會影響正規的學習.」例如,孩子覺得寫字不有趣,就不想寫字. 至於大腦發展的敏感期,郭乃文指出,8~11歲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階段,自我與人際情緒較為敏感;接著進入12~18歲前額葉開始活躍的青少年時期.不過,現在的青少年時期似乎拉長了,在受到環境刺激下,生理發展普遍提前,加上經驗缺乏,導致心理發展延後.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到20幾歲仍不成熟.「青少年面對身體的變化,可能連自己也感到失望,也會做很多新的試探,」郭乃文建議父母,站在孩子的什麼位置需要有彈性,「除非少數重大的狀況,否則不要站在孩子的對面,沒什麼後遺症的時候站旁邊,他需要你的時候,站後面給予支撐.」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葶葶指出,青少年時期的突觸過多、抑制力較差,神經細胞正處於自動修剪、邁向成熟的過程,選擇「投其所好」是不錯的互動方式.例如,透過臉書或LINE訊息的溝通互動,有時比面對面的對話來得有效. 後天的執行力很重要前額葉皮質區位於大腦前方,猶如大腦的「執行長」,與注意力、判斷、計畫、衝動控制、執行力和同理心有關.如果這個腦區的活動低落,就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做事缺乏具體的目標和條理、經常拖延等狀況.「前額葉是人生必經的路,」黃瑞瑛說,有同樣的藝術天分,有人後來能夠賴以為生或出人頭地,有人卻可能潦倒一生,差別就在前額葉. 郭乃文指出,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重要,要懂得看自己的優點,也要累積自己的優點,「不管你是音樂好或體力好,都需要靠大量的磨練,才能累積自己的優點.」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功,光憑天賦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後天的執行力.從大腦科學來看教養教育,本期報導涵蓋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習慣、運動、睡眠等七個面向,幫助父母和老師回到「人」的本質思考.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經驗的互動下,生命中的所有經歷都塑造了腦中的微觀細節,也決定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教養教育的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延伸閱讀:1.大腦的6個新思考:這樣學習就對了!2.就算「不是故意的」,也得承擔起錯誤,孩子在學校誤傷了同學,媽媽要他面對的3件事3.孩子注音跟不上怎麼辦?國文老師+四寶媽:用獨一無二的方式陪每個孩子學習4.孩子只要「聽話」就好?其實懂得思考為自己負責才是重點!5.父母滿滿的批評與貶低,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負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