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媽想要請問有孩子的你們,無論孩子年紀大小,你有多久沒有與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好好吃頓飯了呢? 在這幾年社會新聞中出現很多可怕的事件,無論是北捷、小燈泡隨機殺人,或是多起情殺分屍案等等,甚至自殺、性侵害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些我們都會反推至他們的原生家庭中來思考,到底怎樣的狀況會發展出這樣的人格特質,畢竟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未來影響極大,嚴重時就會形成社會新聞中的主角了. 而親子溝通向來是教養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EE媽回想自己與父母間的溝通,父親與母親完全是不一樣的方式,與父親時常一天講不到一句話,反之與母親卻會分享在學校的大小事,說真的我與父親間溝通力真的很差,很多時候雙方都選擇不說,多數都是由母親當中間人來傳達,也因此父親與孩子的距離愈來愈遠,所以EE媽自己很能深刻感受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我想做一個讓孩子願意傾訴的母親,不想讓孩子面對家庭時,聽不到也不想說. 2018.12.05我受邀參加了桂冠與天下雜誌共同舉辦的「2018桂冠餐桌論談-好好說頓飯」,期望大眾能共同來關注父母與國高中孩子之間的親子溝通議題,希望透過一頓飯的時間,好好的認識、了解孩子,重新找回親子交流的生活溫度. 當天有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洪蘭教授、親子天下陳佩雯副總編輯、桂冠實業營銷總部王振宇副總經理、「請進!餐桌上聊教養」作者也是兩位媽媽的宋明琪x蔡怡欣,來為我們分享餐桌時光. 在桂冠與天下雜誌的調查中,現在家庭共同用餐的頻率很低,一週只有2次的近四成家庭,冰冷家庭餐桌也僅三成.而且在早期電視未普及,大家是吃飯邊聊天,彼此分享今天在外所發生的事,或者在嚴肅的家庭就是聽著父親說教,到了EE媽小時候,家裡人人有台電視機了,就是吃飯配電視了,但至少大家共同看著同個畫面,一起笑或一起罵,但近幾年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手一支手機,吃飯時每個都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交集,那怎麼談溝通呢?雖然同桌,但不同心. 桂冠與天下實驗室合作針對2736個家庭做的親子調查報告顯示,爸媽想關心和孩子想聊的,七成以上其實是不同的. 親子天下陳珮雯副總編輯提到,發現高中生與父母之間只有單向溝通,都是爸媽對孩子的期望加上忙碌溝通時間變少、話題也少,形成了親子溝通的困難點,我們都在忙碌的生活下選擇「有品質的陪伴」,但有品質的陪伴還是需要一個時間量刻意營造,例如花很多時間在備菜上,不如花時間給孩子陪伴,並且擴大親子談話的內容,進入孩子的生活,來了解孩子. 在各大料理平台上,最受歡迎的食譜永遠是簡單、方便與快速,因此如何聰明料理,提升餐桌Qualitytime,桂冠提供了各種有效率的簡單料理方法來克服,並且還創立了桂冠窩廚房用親子共廚的方式,讓親子間從備料到上菜全程共同參與,創造更多的親子溝通時光,如同桂冠的主張,簡單的料理,不簡單的愛. 桂冠實業營銷總部王振宇副總經理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洪蘭教授指出,孩子在3歲時,透過與家人用餐,他所學會詞彙數量,可以預測在小學時所用的詞彙,同時也可以知道10年後,孩子對語言的掌握,代表30分鐘在餐桌的用餐時光,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 而「請進!餐桌上聊教養」作者宋明琪x蔡怡欣兩位媽媽作家,令EE媽印象很深刻,因為她們所提出的教養觀,相當接近EE媽的,這兩位作者帶著對教養的困惑,用三年的時間,跋涉1萬7900公里,到了14個國家,探訪了26個家庭,用這26個家庭的餐桌上,看見了不同的教養現場. 其中蔡怡欣分享了西班牙的一個家庭,對他們來說,料理不是只有媽媽來做,而是全家一起完成,甚至當天的晚餐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並且從備料開始都是全家一起,包含了一歲多的寶寶也一同參與,這讓EE媽有點驚訝與認同,是呀!為什麼晚餐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呢?西班牙這組家庭因為這相處模式,讓他們的親子溝通時間拉長了,EE媽回憶自己在學生時代,即便不太會下廚,但下課後看到媽媽準備晚餐,我會跟著在廚房裡,與媽媽聊天分享在學校的事,這段分享讓EE媽突然恍然大悟. 當天在每段中場都會有與台下父母投票互動問題 EE媽很喜歡結合3C的Q&A互動,讓不敢直接說出口的父母,也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 其中「請問最怕小孩哪件事情不跟你說?」現場就有家長和EE媽的答案一樣(如圖),就是性向或被欺負罷凌、性騷擾、性侵害不敢說,這點EE媽在EE九月上幼兒園前,就已經做好相關教育,例如身體哪些地方是不可以給別人觸碰的,如果被欺負了該怎麼處理,我告訴EE在學校不管開心與不開心的事,回家歡迎與媽媽分享,就像媽媽去工作發生什麼有趣的事、不開心的事,回來也會和阿嬤說一樣,如果老師有和我說EE在學校有犯錯,我也是聊天的方式跟他溝通,就是希望他能與我這位母親盡量的無話不談,這樣才能更了解他,有什麼問題也能即時處理. 而這題「你最希望親子關係回到小孩幾歲呢?」這題因為EE現在還是幼兒園階段,所以我自己是以我跟自己父母的方向來回答,我選擇「小學1-3年級」,因為在這之前我與父親的關係都很親密,卻國小之後就開始不溝通愈來愈疏遠,雖然我知道父親很疼愛我,所以我很想回到上小學後這段時間,調整與父親的相處模式;現場來的家長,孩子都已經很大了,所以有38%的家長都想回到幼稚園時期,不過洪蘭老師有說孩子在六個月到1.5歲時,就可以教導情緒控制,3歲前就可以溝通、講道理,而5歲則是極限了,所以影響孩子的個性教育,0-3歲是最精華最重要的,是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千萬不可以再說:孩子還小,他不懂,長大再教囉! 今年是今年是桂冠餐桌論談的第一場活動,未來桂冠將深入更多人與人關係,希望透過更多有影響力的人,邀請大家一起讓社會中人與人間的關係一起變得更好. EE媽自己在這場的好好說頓飯中,收獲良多,真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家長,只需要盡心盡力教養孩子,但是記得當媽媽絕對不是只有犧牲這項選擇,教養也沒有絕對,只要適合孩子、適合自己,並且當一位懂得自省、願意傾聽、進入孩子生活的家長,因為教育不是只有在教室裡,教育存在任何地方,別再用單向式的親子溝通,因為當期望過高時,就是衝突的開始了,將自己看待孩子的濾鏡拿掉,會發現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更近,這是EE媽用將所有講者所說的話結合在一起,分享給大家. EE媽想到,在EE還沒出生以前,我們餐廳是有一台電視的,在EE出生後,雖然我知道不要吃飯配電視,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但因為有長輩在,其實無法調整太多,不過某一天電視壞掉,似乎就將壞就壞吧!大家也都沒有說修理,那就這樣吧!哈~不過在我們家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是EE媽去思考要如何改進的,大人吃飯都很快,可是EE吃飯吃好慢又吃不好,在餐桌上常常會有壓力的被大人們輪流責罵,其實EE媽自己已經有與家人溝通,我一個人處理他的用餐速度就好了,每一個人都念,真的對孩子的壓力也很大,我壓力也很大,並且也影響大家的用餐情緒,而在聽完「好好說頓飯」後,也在思考,如果這樣下去的話,會不會造成他不敢和大人有太多溝通了,我想在這部份需要好好的調整了.我很喜歡這段話:「讀再多的教養書,不如有一張餐桌.」因為餐桌是凝聚親人感情,創造愛的片刻的地方,和孩子說頓飯吧! 爸爸媽媽們思考一下自己與孩子餐桌上畫面,然後試試看這段認識孩子的測驗,看看你們得幾分:http://bit.ly/2rpDg0z EE媽自己真的是在國、高中時期,與自己的父親衝突很大,我總覺得他不懂我,他覺得我不懂他的愛,所以EE媽還要分享一個「親子溝通調查懶人包」提供給大家下載:http://bit.ly/2Einz3Q 不管您的孩子還是嬰幼兒階段,或是已經國小以上,我覺得這是一份很棒的懶人包,可以透過裡面的資訊,來更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在哪裡,這樣在我們的孩子到這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就可以更能有同理心的來做親子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