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 爸媽一定都看過寶寶睡覺時,驚嚇反射的可愛畫面,這種類似嚇到的動作,其實是寶寶的自我保護本能.但需留意,若超過6個月症狀還沒消失,就可能是不正常狀況喔! 寶寶睡覺時被自己抖動嚇醒,為什麼呢?✓寶寶睡覺時,手部與身體會突然抖動✓寶寶自己的小手會驚觸或打到自己,而有像是自己嚇到自己的反應出現✓對於外在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光源、聲音等刺激,而產生類似驚嚇的動作,像是四肢突然的伸展以及向外 不少爸媽都曾經看過以上狀況,其實這些都是典型的「驚嚇反射」喔!驚嚇反射又稱為「莫洛反射」,是寶寶面臨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射行為,當新生兒出現驚嚇反射,代表臂神經、腦神經、與肌肉組織都正常. 一般來說,驚嚇反射在初生後數週到1個月大時反應最明顯,於5、6個月大時就會消失. 6個月大後,這些不正常的驚嚇反射要警覺1.大腦神經系統問題若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仍有明顯的驚嚇反射,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出問題. 2.癲癇症狀當寶寶有抖動情形,要留心是驚嚇反射還是抽筋狀況.父母可握住寶寶抖動區塊,若立即停止即為驚嚇反射;但如果仍持續抖動不止,就可能屬於其他病理性的抽筋情況,例如癲癇發作,需盡快就醫. 3.臂神經叢受傷或鎖骨骨折寶寶在發生驚嚇反射的時候,手臂、雙手、雙腿、雙腳的反應是左右對稱的,若是寶寶出現某個部位沒反應,可能是四肢局部有問題,剛出生的寶寶最常見的病症是「臂神經叢受傷」,也可能是鎖骨骨折. 減少寶寶驚嚇反射,可以試試這幾招方法1.包巾適度裹四肢建議父母可適度使用包巾來包覆寶寶全身,不但能保暖,還能提供宛如在子宮內的安全感,讓寶寶的睡眠更加安穩.想了解更多:懶人包巾有2種!三步驟簡單包法,安撫效果看得見! 方法2.放進安撫搖床不管是放進傳統包覆式搖籃床、環抱式安撫搖床都OK,規律地晃動以及包覆性會讓寶寶睡得更安穩香甜,出現驚嚇反射的時間也會相對縮短. 同步加映:介紹幾個常見的原始反射動作「原始反射動作」是指寶寶自出生就有些與生俱來的神經生理反射動作,這是評估嬰兒神經系統發展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而上述提到的驚嚇反射便是其一.大家是否對其他原始反射動作感到好奇?以下是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醫生邱南昌的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 1.吸吮反射:當手指伸入嬰兒口中,嬰兒立即自然有吸吮的動作產生.出生時此反射動作已充分發育,此乃嬰兒維持生存獲取營養所需. 2.尋根反射:接觸嬰兒之面頰,頭部就自動轉過來,張口想吸奶尋找接觸物.出生時應已有此反射,3、4個月大清醒時此反射就逐漸消失,7、8個月大熟睡時也變不明顯. 3.踏步反射:抱直嬰兒讓其腳底接觸平地或桌面,腿就自動彎起又踏下,好像走路的動作.在3至4星期大時消失. 4.非稱性頸部張力反射:將頭轉向一側,則同側的手腳伸張,對側的手腳則會彎曲.通常在出生1個月較明顯,3個月後開始逐漸消失,6、7個月時若仍存在,則代表有運動障礙,會阻礙翻身動作. 5.抓握反射:當手掌受刺激時會自然握住,腳掌受刺激時腳趾會向下彎.手掌的反射在3個月時消失,腳掌在8個月時消失. 若是上述的反射動作該出現而未見到,或是該消失而持續存在,都代表神經系統可能有問題存在,爸媽可以在家花少少時間自我檢測寶寶動作喔! ▼驚嚇反射常讓寶寶嚇醒自己喔!(影片來源:媽咪拜駐站部落客TSy) 延伸閱讀:當寶寶受驚嚇時,「符水收驚」有沒有用?醫生:不反對,但是要記得…原來寶寶半夜哭鬧原因這麼多,安撫寶寶5技巧快學起來!*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