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覺得奇怪,小朋友到底是怎麼被傳染疾病的?家長都會在診間訓斥小孩:「妳看,天氣冷叫妳穿衣服都不穿,感冒了喔!」,但是家長應該會感到很訝異,根據西醫的研究:「天氣冷不冷或是有沒有穿夠衣服,和得到感冒這件事是沒有相關性的」,通常會生病的原因,兩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病原菌感染"及"免疫力". 疾病傳染的方式,最常見分為空氣傳染、飛沫傳染、接觸傳染及糞口傳染;先來了解一下空氣和飛沫傳染好了,很多家長聽到周遭有人在咳嗽,就會擔心小孩子被傳染,其實也沒那麼容易,空氣和飛沫傳染最大的不同在於顆粒大小,飛沫的顆粒比較大,所以比較重,通常飛不遠,傳染距離大概只有1-2公尺,空氣傳染的顆粒比較小,所以很輕,可以長距離在空氣中移動,大多數的感冒病毒都是飛沫傳染,除非近距離對著你打噴嚏,不然並不會那麼容易就被感染,但是空氣傳染並不相同,常見的疾病包括水痘、麻疹、肺結核等等,通常相處在同一個房間內,即使間隔一段距離,還是有可能會被傳染. 如果飛沫傳染沒那麼容易,那為什麼在學校或是幼兒園還是出現一堆人都被感染的情況?主要是學校或是幼兒園的空間有限,通常相處的距離都很近,所以容易出現飛沫傳染,再加上有一部份是接觸感染造成的.所謂接觸感染,就是要碰到病人的分泌物(例如鼻涕、口水等等),通常大家都不會”直接”去碰觸病人的鼻涕、口水,那太髒了,通常容易會忽略的反而是間接接觸,舉個例子來說;假設病童對著桌子打噴嚏,病毒就會附著在桌子表面,如果一個健康的兒童碰觸桌面,沒有洗手就碰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這樣就被感染了,或者有人打噴嚏用自己的手掌摀著嘴巴,沒有洗手就去開門,這時候手把上就會有病毒,等到下一個人的手碰觸門把,手上就會出現病毒了,偏偏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往往傷人於無形.所以建議大家環境消毒的時候,要針對桌面、尿布台等平坦的檯面,或是手容易接觸的位置,例如門把、椅子把手等位置做重點消毒. 接下來介紹引起腸病毒或是腸胃炎的糞口傳染,通常感染腸病毒或是腸胃炎的兒童,腸胃道的分泌物,例如口水、糞便都帶有病毒,除了家長需要處理寶寶的糞便以外,大家都不會去碰觸這麼髒的東西,通常又是一種間接接觸,舉個例子來說:如果病患上廁所沒有洗手,手上可能就沾染到病毒,或是小朋友流著口水到處滴,這時候環境就被汙染了,下一個兒童的手在環境中接觸到這些病毒,沒有洗手之後,就用手抓東西吃,吃進病毒之後就會被感染,所以糞口傳染並不是真的吃進大便喔!而是吃到被大便裡面病毒汙染到食物,最大的源頭還是手在境中碰觸到病毒. 至於很多疾病難於預防的原因,除了病毒是肉眼看不到以外,所以容易傷人於無形,其他可能的原因還包括:有些成人身上帶有病菌,自己是很輕微的感染,或是疾病還在潛伏期,大家不知自己已經具備傳染力了,還和小朋友有親密接觸,例如親吻小孩,這樣小孩就會被傳染.以腸病毒來舉例,大人身上碰觸到腸病毒,或許大人自己沒有被感染,或是感染後症狀很輕微,大人不知道已經得到腸病毒,或是得到腸病毒之後,症狀還未出現,而感染腸病毒之後,症狀出現的前兩天就已經有傳染力了,所以腸病毒難以預防的原因就在這.有些人以為自己已經沒有傳染力了:以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來舉例,通常病人以為沒有嘔吐或是腹瀉了,大概就沒有傳染力了,其實症狀結束之後48小時內,病人還是持續在排病毒,如果這時候接觸食物或是環境,就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都會建議症狀結束後超過48小時才可以處理食物.得到腸病毒的兒童,雖然法定只需要隔離七天,但是大便出現腸病毒的時間可以長達好幾個星期,因此處理病童的糞便,就需要注意手部清潔. 看完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知道,要有效預防疾病,除了環境消毒以外,最重要還是要多洗手,很多病菌都是因為自己的手送進自己的身體裡面的,罹患疾病的兒童,還是要適度的隔離時間,不要急著送回去學校或是幼兒園,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同學. 此為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章同步發布於http://kib28476.pixnet.net/blog陳俊仁醫師中華民國兒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感染症專科醫師、臺灣氣喘學會醫師、臺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醫師.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講師.本文由陳俊仁醫師授權轉載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