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台灣是個友善多元的社會,不過當我選擇了跟別人不同的生產方式:居家生產,當我的產檢一切正常、所有檢查都OK、醫師評估居家生產也沒問題,這時最大的風險,並非生產的風險,而是面臨家庭失和的風險,到底是怎樣的社會氛圍,讓我在抉擇時如此痛苦不堪呢?一件自然而愉悅的事情,為何會變成最不主流而且「勇敢」的選擇呢?在<祝我好孕>短版紀錄片進入後製階段,我終於懷孕了,這是歷時三年的等待!懷孕末期,我從決定在診所生產,改為居家生產.從改變生產地點的那一刻開始,老公開始焦慮.為了解除老公的焦慮,除了上很多生產教育課程外,某個週六晚上,我找了一對居家生產的夫妻到家中吃飯,他們是我的紀錄對象萬美麗助產師介紹的,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希望能夠透過他們的經驗,減低老公對於居家生產的恐懼.聚會前,寶寶剛滿十個月的居家生產媽媽透過臉書私訊我:「我們很好奇,你都已經拍出一部紀錄片了,應該很了解,怎麼還需要請教我們XD」,我說:「自己的真實人生,總是跟拍攝者的人生不太一樣.」不過,我沒有說出口的是,面對自己的生產,我有太多想要,這些想要是與社會期待的主流生產方式截然不同,而我又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太在乎家人、親友如何看待我的抉擇,同時希望他們能夠全然接受我的選擇,這樣的煩惱帶給我許多矛盾與淚水. 剛開始拍攝紀錄片時,煩惱的是沒有錢、沒有資源,以及永遠無法掌握產家的生產日期、生產時間多久,這對於過去事事都要安排,希望在最有效率的狀況下完成拍攝的我,是一大挑戰.不過,決定生產地點的歷程,讓我經歷了比拍攝更為艱鉅的心理煎熬,而煎熬的最後一關,是讓婆婆知道:我即將選擇居家生產.老公害怕萬一有任何閃失,會造成家人之間的裂痕.我在想老公的想法是不是就是一般人選擇醫院的心態呢?假如你的生產地點是在家裡,若有缺失,你只能怪自己選擇一個「風險較大」的生產方式;若你在醫院生產,若有任何缺失,你可以歸責醫院、可以提告醫生,而且那些專業的儀器與設備與穿著白袍的醫師,讓人感覺安全.懷孕期間,身為基督徒的婆婆從高雄寄來了一本書,名為「為未生的孩子禱告」,一方面是忙碌於<祝我好孕>的後製,一方面也覺得這類的書籍,大概都是聖經的話語、傳教的內容,一直沒有去翻閱.直到懷孕末期,隨手一翻,書中提到:作者產前與老公一起上了生產教育課程,生產前與醫師兼助產士的朋友共同討論生產計畫,營造了像家一樣的生產氛圍....我非常驚訝,這不就是我追求的生產樣貌嗎?這本書給了我一些力量去相信:或許婆婆不會這麼反對居家生產(耶穌不也在馬槽出生嗎?).不過,要對婆婆說出那句「我想要在家生產」,還是好難、好難...那時,老公已經在預產期前兩週開始請假、交接工作,卻一直等不到產兆的呼喚,要不要告訴婆婆已經不是討論的重點,而是到底寶寶何時才要出來呢?(餵完奶待續) ﹝導演的生產筆記part2﹞我的生產選擇 ﹝導演生產日記part3﹞痛,讓我們遇見彼此 填寫<祝我好好孕>問卷卡位限量觀影席次>>https://lihi.cc/jpV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