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雙語教學文/小米嘛「小米,鴨鴨的學校是雙語嗎?」友人這麼問我.我沒做多想,直覺反應:「是耶!國語和台語.」友人一愣,忍不住笑了出來,「現在小朋友好像很早就開始教英文,你不怕鴨鴨以後上學跟不上嗎?」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早已想過千百遍,和身旁的朋友媽媽們分享聊天時,難免會碰觸到這個話題.想當年我們是國中才開始學英文,五六年級就叫先修;現在呢?別說是小一小二了,多的是一路從幼幼班開始接受全美教學的孩子,似乎不早點讓孩子接觸英文就會輸在所謂的起跑點.有人說學英文是愈早愈好,趁著語言爆發期讓他們接觸最容易融會貫通.我卻覺得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環境,全美的環境固然好,但回到家後若是無法持續使用,終究淪為陳套;與其現在花大把金錢栽培,不如留下來等孩子真的有興趣有需要想學時再學–這是我和猴子拔的想法,不代表其他父母.身為一個英文不好、只要聽到英文就會忍不住回日文、甚至打從心裡懼怕英文的媽媽,與其說因為媽媽自己不敢所以不讓孩子學英文,不如說更希望她能不害怕不排斥,我總相信不管學任何一個語言,只要敢說願意說,就已經贏了大半.剛好收到鴨鴨學校老師寄來的分享,提到了所謂的「台語教學」.還以為就像小學國語課一樣,是一堂「課」,是所有小朋友乖乖坐好拿著課本跟著唸,沒想到,學校的台語教學完全是在生活中:午餐時自己用台語和老師說:「挖妹拎湯(我要喝湯).」;午休後老師用台語叫小朋友:「寄米(摺棉被)」、「放尿(尿尿)」、「拎水(喝水)」;平常時候的「排隊」、「洗手」,甚至是早安問好說再見,全是用台語,人家說的是Goodmorning,我們到學校說的是:「老炸(早安).」重要的不是孩子記得多少單字,重要的是學會如何“使用”.舉例來說吧!有一回老師順口問了某個孩子:「你今天怎麼來?(台語)」(為閱讀方便,下面文字以中文表達,其實是以台語交談.)孩子回:「坐公車.」老師再問:「坐幾號?」孩子想了想,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剛好上週上課學到了水果,而數字則是每天都在用的,於是說了:「柑仔2.」這下換老師愣住了,原來「橘2」還可以說成:「柑仔2.」 聽到老師這段分享時,我忍不住起了陣雞皮疙瘩,不是覺得噁心,而是訝異於這位孩子的舉一反三,而且懂得從既有的學習中抽取答案.我從來不奢望我的孩子能高人一等,對我們而言,任何一種學習都是自己的,讀書很重要,但真的把書裡的東西放到腦袋更重要;我不期待我的孩子考第一,我只期待她們在學習上能用心,不管是什麼樣的學習.雙語教學沒有不好,但不管是英語美語日語手語還是台語,我只在乎我的孩子在自然中用心學習,敢說肯說還有會說才是重點,至於什麼語言,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