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stocksnap.io/photo/OXVEFSRUSZ)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有一次,到朋友家作客.朋友的太太忙進忙出,又是水果,又是點心.看著滿桌的餐點,我不好意思地直說夠了、夠了,別再忙了.朋友也對太太說:「是呀!妳今天忙了一整個早上,快坐下來一起聊天吧!」「哇!今天你好體貼喔!這樣我再忙都值得了.」朋友的太太回以開心的笑容,似乎自己的辛苦能被看見.朋友的嘴角上揚,臉上彷彿寫著「那當然」三個字.朋友的太太坐下來,接著繼續說:「我老公呀~要是每天都像今天這麼體貼就好啦!之前好幾次,我已經累個半死了,他不幫忙就算了,還在一旁嫌東嫌西.真是氣死人了!」.「還有一次,他的父母來訪,我簡直忙翻了.兩老回去之後,卻被他說我準備得不夠!」她似乎還想繼續說下去,但朋友的臉已經垮了下來,收起得意的笑容,擺起臭臉.發生什麼事了? 包裝在肯定之下的數落有一位母親問我,為什麼在家裡針對孩子表現合宜的地方表達肯定時,孩子反而臉更臭,更聽不進去?她的孩子有著拖延的「症頭」,每天常常拖到很晚才寫作業,做事情也要人家三催四請.父母軟硬兼施,好說歹說,就是難以幫助孩子改掉陋習.我告訴她,如果一直告訴孩子,他哪裡做得不好,要改進,這只是不斷聚焦在孩子難堪的地方;如果這麼做有效果,孩子的問題早就不是問題了.不如,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試著在孩子「沒拖延」或者「有準時完成任務」時,立刻予以孩子肯定.母親連忙說:「有呀!我都有肯定他.如果他準時完成功課,我一定讚美他.」「你怎麼肯定他的呢?我的意思是,話是怎麼說的?」我有些好奇.「我就說,你看,你是準時完成、不拖延的,這樣不是很好嗎?像你之前好幾次,寫作業都要人家一直催,總要拖到三更半夜才火燒屁股,那樣對你有好處嗎?說了多少次了,可是你都不聽呀!……」母親似乎還要說下去,我連忙打斷.我說:「前面第一句,妳確實是在肯定他,這部分做得很好.不過,後面的那些話,全都是多餘的了.」母親露出驚訝的神情.我接著說:「當妳提到他之前沒做好的部分,就是開始「翻舊帳」了!沒有人喜歡被數落,特別是過去不被認可的事情被反覆拿出來重提,肯定會翻臉的.」「要是萬一,這發生在外人面前,也就是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翻孩子舊帳,孩子的問題行為非但不會改,不跟你生氣才怪!」母親拼命點頭:「啊!原來如此.我好像常常都會這樣……」. 該說的是說了,不該說的卻也說了我時常分享「正向回應」的溝通技巧,我認為,正向回應是促使一個人行為改變的有效途徑.因為,與其不斷數落他人反覆出現的那些惱人的問題行為(負向聚焦),不如支持那些曾經出現過的合宜行為(正向聚焦).於是,回應的焦點可以放在對方「做得到」或「有做到」的地方,或者肯定他人行為表現過程中的努力與堅持……等(註).總之,多給予他人肯定與讚美,準沒錯!許多家長學習這套回應技巧後,掌握了基本概念,回到家實作時卻會卡關.其中一個共通的問題,就是「說了該說的話,接著也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效的正向回應,就純粹只是肯定就好,不需要加上任何的數落、批判或說教.否則,那只不過是把我們的不滿或怨懟,包裝在看似讚美的糖衣底下,外觀可口,卻難以下嚥.如果,朋友的太太,在看到她先生表現出體貼的一面時,就只是開心地說:「老公,謝謝你的體貼,我很喜歡你這麼做.」(肉麻一點就加上「我感覺到你滿滿的愛」諸如此類的話),我相信,朋友出現體貼舉動的頻率,肯定會慢慢增加.如果,那位母親在孩子能不拖延時,就只是告訴孩子:「我看見你今天能準時完成作業,這樣真的很棒!媽媽很喜歡你這樣的表現喔!」(頂多再多加一句「我相信你之後也做得到」類似正向期待的話語),我相信,孩子不但不會心生反感,還會努力嘗試做到不拖延. 總是肯定後再翻個舊帳嗎?——無所不在的日常慣性只是,要做到不翻舊帳的純粹肯定,真的不容易呀!我們總是會在讚美對方時,又順便把舊帳拿出來念一念.特別是,對孩子、對另一半、以及對家中長輩時.「我們家小寶今天準時起床喔!不像之前,每次都要媽媽叫很久,叫到都沒耐性了,如果像這樣不是很好嗎?就不會逼得媽媽要拿出棍子來了!」「老公,你今天主動發現我穿了件新衣服耶!被人關注的感覺真好呢!不像之前,我哪裡不同,你都沒發現.像上次,我明明染了髮,超明顯的,你竟然當作什麼也沒發生……」「爸,我看到你今天和媽一起出門去運動,這樣很健康!之前每到假日,你就是一直宅在家裡看電視,動也不動,邀你去散個步,就像要你的命一樣……」看吧!這種表達模式——先肯定,再翻舊帳,是不是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話語一出,接下來要不是針鋒相對,不然就是不歡而散. 刻意練習,踩住想抱怨的煞車或許,在讚美與肯定之後,順便翻起舊帳,我們只不過想要趁機向對方抱怨與吐苦水而已.特別是,正好可以把長期以來積累已久的不滿,趁這個時候,名正言順地倒回對方的身上,也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多麼用心良苦.因為,我們的努力,也想被對方看見呀!我們天真地以為,先給顆糖吃,再賞個巴掌,對方就不會這麼痛了!事實是,依然很痛,甚至懷疑起你給糖的意圖,是否良善?於是,我們需要認真去釐清一個問題,就是:「當我翻起舊帳,數落對方過去的不是時,究竟是否有助於對方問題行為的改善?還是,我只是想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而已?」要破解這個慣性的表達模式,只能刻意練習——有意識地練習「踩煞車」.當肯定的話說出口後,立刻踩下煞車,停一下,在內心裡想一想:「接下來的話,我還要不要繼續說出來,特別是那些翻舊帳的內容?」接著,你就會知道,怎麼做比較好了.別讓翻舊帳,讓你給出的肯定破了功! 註:關於正向回應及肯定的技巧,請參閱<從不可能到可能: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正向回饋>及<除了「喔!那很好啊!」之外,想給他人肯定時還能說些什麼?>兩篇文章.(本文撰寫於2018年12月11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寫)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本文由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