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爸媽最近應該有看到這則新聞「媽媽經驗風靡網路,新手媽照食譜養兒一歲還走不了」,新竹有一名男童媽媽因為聽信某網紅的經驗,竟然餵孩子吃副食品吃到1歲多,導致他長期營養不均,到1歲時多時還沒辦法正常行走,經查才知道是罹患後天的「兒童營養不良合併維他命D缺乏佝僂症」,經由醫師和營養師建議才改善飲食,成長曲線也才邁入正常軌道.這次阿包醫生就來跟大家談談,嬰幼兒食物該怎麼吃?副食品如何添加?直到何時可以開始跟著大人吃? 嬰幼兒食物這樣吃相信一定有爸媽感到疑惑,為什麼嬰幼兒的食物分為母奶/配方奶、副食品、一般食物?其實這和嬰幼兒成長發展階段的營養所需有關.當寶寶出生後,主要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其中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適當,主要型式為乳清蛋白,可保護寶寶的腸胃道,增加孩子的免疫力.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隨著嬰兒腸胃道逐漸成熟,爸媽可在4~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逐步給予副食品,降低缺乏營養素的狀況發生.在此強調一下,不管是母乳或配方奶哺育,當孩子滿6個月時,務必開始添加副食品,否則孩子會有營養不足的危機適當的給予副食品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咀嚼、吞嚥能力,更可以讓他們練習接受多樣化食物,體驗食物的美味,培養嗅覺、味覺等,為未來良好的飲食習慣打下基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孩子1歲後,爸媽就該將食物逐漸轉換為固體形式,並且均衡攝取各類型食物才能正常發展,若是營養不良、飲食習慣不正確時,都會阻礙孩子成長.以這次新竹男童的個案來說,該男孩除了母奶、蔬菜、米飯泥外,其餘食物都沒攝取,像是牛奶、肉類等,以至於缺乏蛋白質、維生素D,才引發佝僂症. ※各階段食物攝取種類 副食品添加原則其中,這次新聞會鬧出風波的原因與副食品添加觀念不正確有關,我也分享4個重點原則:1.副食品分三階段副食品可分為三階段,分別是4~6個月的糊狀、7~9個月的泥狀與半固體、10~12個月的塊狀與固體狀,下表有建議食物參考. ※副食品三階段建議食物 2.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添加新食物時,建議循序漸進,一次先給予一種,而且從少量開始,可以2~3天為一單位,觀察孩子的狀況,確認沒有過敏、腹瀉等,再增加其他種類食物.對於嚐試過無不適的食物,其實就可以混合在一起吃嘍! 3.食材以天然、新鮮為主製作副食品初期,先別急著添加糖、鹽等調味料,以減少孩子腎臟負擔.等孩子接近一歲時,再逐量添加. 4.每種食物都要嚐試每一種食物都應該給孩子嚐試,先別擔心孩子會過敏,像是蛋、魚類等都可嚐試,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幫助他學習和享受食物.但若是反覆測試孩子都出現過敏現象,則可先暫停給予,等兩、三個月後再嘗試看看. 1歲後就可跟著大人吃當孩子滿1歲時,副食品就不再只是輔助的食物,而是正餐.因此份量應該要比奶量多,這時也不必再另外製作方便咀嚼的副食品,而是讓他們可以跟著大人一起吃烹煮食物,但若有些較難咬碎的食物,可以用食物剪簡單處理,像是過長的蔬菜、太厚實的肉等.爸媽不必擔心孩子會吃不慣大人的食物,這是孩子成長發展必經的過程,當孩子有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時,才能補充所需營養,咀嚼、分辨食物的能力也才能發展健全,成長曲線也才能向上發展喔! 巫漢盟.阿包醫生現任禾馨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最愛的寶包.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診療故事、健康資訊、教養心情.育兒路上,讓我陪著你,與孩子一起成長本文來自巫漢盟醫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