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媽咪拜去年年底,某論壇網站有一篇標題為「孩子三歲前一定要自己帶」的文章,在當時引起熱烈討論.文章內容主要以二○一四年某電視台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三歲的幸福回憶>為基礎,闡述了孩子出生後到三歲前,必須讓孩子在充滿愛與穩定的環境下成長的論述觀點.這項觀點的依據主要是來自依附理論(AttachmentTheory),相信只要是當媽的,應該都對這項理論不陌生.提出這項理論的人是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Bowlby),一九五○年他受世界衛生組織WHO之託,針對痛失雙親而被送到大型托兒機構的孩子,以及在孤兒院裡長大的孩童們進行心理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指出,幼兒早期若未受到母親的關懷與照顧,當他們長大成人後,無論是在智力、社交能力、情商能力等各方面,容易出現發展遲滯現象. 五年後,鮑比又進行第二次研究.針對和父母分離四年,在結核病防治中心待了五個月至兩年左右的孩子們進行追蹤觀察,發現他們相較於正常家庭下成長的孩子,個性明顯躁動不安,甚至常會有情緒反應過於激烈的問題出現,將來成為反社會人格型犯罪者的機率也相對偏高.因此,鮑比根據這項研究結果提出了「依附理論」,主張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會影響終生.從羅馬尼亞孤兒院的案例,更能看出依附關係的重要性.一九六五年掌握獨裁政權的領導者─尼古拉.壽西斯古(NicolaeCeauşescu),他在當時實行了獎勵生育政策.下令禁止避孕、墮胎,更強迫適孕年齡的女性必須生四個以上的孩子.雖然出生率因此大幅提高,但無力扶養的父母們只能選擇棄養,數以千計的孩子們被送進孤兒院.在孤兒院裡,保母一個人必須同時照顧好幾十個小孩,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說話,而且不哭不鬧,即使有人靠近,也絲毫沒有任何反應.相較於一般正常孩子,生長曲線指數只落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之間. 這篇文章所要傳達的訊息,再明確不過了.「孩子三歲前,媽媽應該要自己帶孩子,而不是去上班!」文章底下有超過三千多則回應,父母們紛紛留言大吐苦水.「如果可以誰不想自己帶小孩?但不上班哪來的錢養小孩,靠老公一個人賺根本不夠用啊……」「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都會覺得很心酸,你以為我想去上班嗎?但物價上漲,再加上社會對於二度就業婦女不友善,辭職帶小孩之後很難再找工作,我還能怎麼辦?」我其實也很不喜歡像這種只會加深媽媽罪惡感的文章,完全沒有考慮到職業婦女的無奈.「孩子三歲前最好自己帶」、「孩子出生後到三歲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期,媽媽必須全心陪伴孩子成長」、「最好等孩子滿三歲再送去幼稚園」,甚至還有人提出了孩子三歲前一天內最少要和媽媽緊密相處三小時,媽媽絕對不能離開孩子三天以上的「三.三.三黃金育兒法則」.但這些說法只會讓職業婦女的心情更沉重,更別提生完小孩三年內可以請育嬰假這件事了,對她們來說,連能不能請育嬰假都是問題.「三歲前是孩子成長黃金期」這句話雖然沒錯,要讓孩子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然而,主照顧者必須是媽媽才行嗎?雖然當年大多數關於依附理論的研究報告都指向「照顧者=媽媽」、「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也有人開始質疑這項論述的前提. 一九七○年初,兒童心理學家─邁克爾.盧特(MichaelRutter)針對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固然十分重要,但孩子依附的對象不見得必須是母親.文化人類學者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也認為多名照顧者一起分擔育兒工作,會比母親單獨一個人照顧來得更好.各項研究結果也指出,照顧者只要是明確的特定對象,且能提供給孩子依附安全感,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或許有人會問:「那羅馬尼亞孤兒院事件又該如何解釋?」但在這項案例中,一位保母同時照顧數十位以上的孩子,是屬於比較極端的特例.再加上保母們單純只是滿足孩子基本生理需求,和孩子們之間完全沒有互動,甚至沒給他們任何玩具,孩子們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根本無法和任何人建立依附關係.但雙薪家庭的父母們並不會像羅馬尼亞孤兒院的保母一樣,只是單純滿足孩子生理需求後就丟下孩子去上班. 關於「孩子三歲前最好由媽媽自己帶」這項論述,陸續也出現了反駁理論.二○一四年美國針對一萬名孩子為對象進行研究調查,研究結果指出孩子五歲時的學習能力與偏差行為,與孩子兩歲前是否由媽媽親自照顧無關.無論是全職媽媽或職業媽媽,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這項調查結果與去年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菅原真澄(菅原ますみ)所提出的理論不謀而合,他針對二百六十九組日本家庭進行為期十二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在孩子未滿三歲時,即使母親是職業婦女沒有自己帶孩子,也不會因此造成孩子行為偏差或導致親子關係惡劣.不僅如此,甚至還有研究報告提出「職業婦女有助於孩子未來成就發展」的理論.二○一六年哈佛商學院凱瑟琳.麥金(KathleenMcGinn)教授團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標題為「職業婦女的女兒更成功,兒子更顧家」. 這篇論文在當時引起了廣大迴響,論文中針對二十四個已開發國家將近五萬人次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若母親是職業婦女,女兒長大後成為主管、專業人士的可能性更大,其薪水通常也比母親是家庭主婦的女性更高.而職業婦女的兒子,長大後更會幫忙做家事,平均每週花在家人身上的時間約十六小時,比起母親是家庭主婦的兒子(八點五小時)高了近兩倍的時間.然而,即使這麼多研究結果都指出,孩子的成長發展跟媽媽是否為職業婦女無關,但社會觀點並不這麼認為.仍有許多人認為媽媽應該要自己帶孩子,十個媽媽中有八個媽媽,她們一致的說法都是:「孩子三歲前媽媽應該自己帶,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坦白說,我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當初決定重返職場,要把一歲多的孩子交給別人帶時,心裡也是百般糾結.雖然翻遍所有研究報告,都指出孩子三歲前自己帶比較好的說法只是「神話」,並非「事實」,但還是很難過得了自己心裡這關.工作了大半輩子,到現在年過七旬也還在上班的婆婆,對一直在猶豫到底該不該回去上班的我說:「別想太多了!」她告訴我就算媽媽去上班,也不會影響孩子成長.叫我看看老公和大姐,他們現在不也很好嗎?和老公聊起他小時候的事,他也是跟我說:「雖然媽不在身邊,的確會有不方便的時候,但我從來不會覺得她不愛我.」婆婆又接著說:「選擇當職業婦女,並不代表妳是不及格的母親.」她認為比起「媽媽自己帶孩子」,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媽媽」在帶孩子.幸福兒童研究所的徐千石所長曾說過,對孩子來說最危險的人其實是「不快樂的父母」.當媽媽不快樂時,會無法立即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覺察力會降低.雖然還是可以照常餵孩子吃飯、哄孩子睡覺,卻很難用心去察覺孩子的感受.只有當媽媽情緒穩定時,覺察力才會變得比較敏銳.並不是一直待在孩子身邊就能磨練出覺察力,重點在於是否用心覺察. 越是刻意強調「三歲前媽媽要自己帶孩子」,只會加重媽媽們的負擔.比起育兒工作本身,害怕無法達成社會對「好媽媽」的期待,更令人倍感壓力.擔心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甚至為此感到痛苦自責.當媽媽不快樂時,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到最後,「三歲兒神話②」不再是神話,反而是一種魔咒.老大剛滿一歲三個月時,就送去托嬰中心;老二則是自己帶到快一歲九個月大,就給別人帶了.今年,他們一個七歲、一個五歲.原本我也曾擔心「給別人帶真的好嗎」,但他們現在一樣長得很好.和其他同年齡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愛笑也會哭;有時候會任性無理取鬧,但也有乖巧體貼的時候.在日韓圈媽媽界盛行「三歲兒神話」的說法.所謂「三歲兒神話」,是指零至三歲寶寶處於腦力發展關鍵期,媽媽的愛至關重要,倘若媽媽沒有自己帶小孩,對寶寶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原本想等他們三歲時再觀察看看給別人帶的結果如何,但等到孩子真的三歲了,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孩子大了,育兒瑣事雖然減輕了不少,但要擔心的事情卻變得更多.加上老大明年八歲,聽說小學一年級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於是,向一位同樣是職場媽媽的前輩請益.「等過了明年,應該就可以真的喘口氣了吧?」我問.結果,卻換來她一陣大笑.「小學一年級過後,緊接著就是青春期的考驗;青春期過後,又是正值高三大考的年紀,高三的孩子對媽媽來說也是一大挑戰.當了媽就是一輩子的功課,別妄想會有輕鬆的那天,好好加油吧!」 <媽媽不只是媽媽:成為媽媽仍要找到熱愛的事、保持愉快的生活節奏,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母親之後,和孩子在一起時,「我」並不是真的「我」;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也不是完整的「我」.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著,在過程中跌跌撞撞,才終究學會過自己的人生.在成為母親之前,一直都過著標準模範生的人生.學生時期時,比任何人都要用功讀書;工作時,也比任何人都還要認真;生完後孩子後,仍拚命努力當一個「好媽媽」.然而某天,突然發現要當一個「好媽媽」,必須要先跳脫出所謂「好媽媽」的框架.唯有不再執著於「好媽媽」的標準,才能真正享受當媽媽的人生.因找到工作與育兒中的平衡點,目前樂在其中並努力充實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