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庭教育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孩子不時陷入痛苦絕境.是什么把我們引入了這樣的困境?為什么我們家裏的電燈依然亮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大的地方,我們叫它“家”;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小的地方,我們也叫它“家”.家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人生的第一個舞台.想到家,我們就想到夜晚明亮的燈光.有燈的家就有溫暖,有燈的家就有期盼,有燈的家就有希望和夢想.今天,家庭教育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孩子不時陷入痛苦絕境.是什么把我們引入了這樣的困境?為什么我們家裏的電燈依然亮著,我們家庭教育的智慧之燈卻滅了?一、一個口號,讓父母輸在了起跑線上 自從商業社會創造了一個口號:“顧客就是上帝.”自從中國的教育產業化,教育領域也衍生出一個流行口號——“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仿佛一夜間,這個十字的口號,像風一樣傳遍中國大陸,也把無數家長吹亂了陣腳.在這個口號引導下,很多家庭收獲的不是快樂,而是痛苦和焦慮.廣州有一位非常年輕的媽媽,見到我就開始痛哭流涕.她說每個來廣州演講的專家,她都親自來聽講座,專家的各種秘方她都用了,市面上所有流行的教育圖書,她都買回家來跟女兒一起看.還有為了女兒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為了讓她不輸在起跑線上,她選擇了廣州少年宮一個特別的地方,在那裏買了房子,買了一套最貴的而格局最不好的房子,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她的女兒從小受最好的教育,希望她的女兒不輸在起跑線上.然而,當她女兒走進中學,她發現女兒讓她失望了.從女兒三歲開始,她就送女兒上少年宮,學繪畫,學英語,學音樂,學舞蹈,幾乎流行的早教課程,所有該學的都學了.但是為什么上了初中,她女兒的各科成績很差,讓她特別失望呢?她不明白,她感到委屈.她說:我付出了這么多心血,可是我的孩子為什么沒長成我希望的樣子呢?這樣的困惑,這樣的痛苦,無論在媒體中,還是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和看見.像這樣的媽媽到處可見,父母付出了最多的時間和金錢,為什么孩子沒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樣成長呢?很顯然,她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期就沒有仔細觀察過孩子的自我學習特點,所以上小學後,遇到一點兒小問題就惶惶不安,如臨大敵.這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帶給家長們的“後遺症”.我們很多家長正是因為很害怕“輸”,所以就特別緊張,因為緊張,大腦的弦就整天繃著,思維的焦點和眼睛的焦點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尋找孩子身上各種可能導致“輸”的弱點和缺點.而正因為害怕和高度緊張,我們的判斷和思考神經就很容易會出現偏差甚至盲從性,從而給我們的教育智慧蒙上陰影,讓家庭教育陷入盲區甚至黑暗區.因為我們被嚇壞了,怕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緊張並高度敏感,我們的心中就會出現陰影和盲區,就像家中斷電後,那種不明方向的恐懼.黑暗為什么讓我們恐懼呢?因為我們在黑暗中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他人.不知道身在何處,會發生什么.於是,周圍有一點兒聲響,我們都會驚慌失措.黑暗中掠過任何一個影子,我們都會坐立不安.這就是黑暗給我們帶來的恐懼,這就是恐慌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這短短的十個字,讓我們的家庭教育一直籠罩在恐懼不安的陰影中.因為恐懼孩子做不好,因為害怕每次考試失敗,我們不停地嘮叨孩子,反複地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我們認為孩子的問題只要天天說,就能改變結果,孩子聽膩了,聽厭了,聽得恐懼了,不但把耳朵關閉,也把房門關閉了.於是,家庭教育這盞智慧之燈熄滅了,家長和孩子都陷入慌亂、緊張和恐懼中.於是,恐懼讓我們的血管收縮,大腦和心髒供血不足,造成了我們心靈的痛苦、身心的疲憊;造成了孩子和父母還沒開始行動,精神情感已輸的困境.相關文章:親子幼兒發展嬰幼兒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