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媽咪拜為什麼要整理房間剝洋蔥思考法在帶領給父母的課程時,我們經常遇到反覆爭吵的典型問題,也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就是:「就寢時間」、「刷牙」、「早上準時出門」、「寫作業」、「整理房間」、「倒垃圾」、「玩手機、看電視和上網」. 「整理房間」是我感到最棘手的問題之一.當我走進女兒的房間,看到散落在地板上的衣服、原子筆和圖畫紙,這時我所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比起只想著「怎麼房間看起來又像個豬圈一樣」,觀察是比較好的做法.描述具體的事實,才不會陷在一團迷霧裡我站在滿地衣服的房間裡,真是有趣:那我現在到底算什麼?我想邀請你,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感受?或許是生氣、忍無可忍、失望和沮喪?我的感受大概介於生氣和忍無可忍之間.接著,你想到了什麼?當下你最在乎的是什麼?是環境的整潔嗎?對我來說就是,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我在乎的是整潔這件事. 啊哈,又是剝洋蔥的時候了:最外層是整潔,剝開這一層之後,就會看到更深的一層.而這裡的問題是:如果房間整理好了,我會覺得如何?你的感受又是如何?我發現:我會喜歡待在家裡的感覺,可以放鬆,享受安靜,給自己儲備能量,就像在前一個故事所說的一樣.是啊,這麼做很好,也是我所希望的.不過,事情並非如此,因為我大可以關上房門,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眼不見為淨.所以,還是要繼續找到核心問題:我在乎的到底是什麼呢?「傳達價值觀」的念頭,在這時冒了出來:我想要把最有價值又有用的經驗傳遞下去,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方便. 講到這裡,我想起法蘭克,他對整潔的看法完全不同,神奇的是,卻也還是能安然過日子.哈,新的想法又出現了.我希望女兒可以過得輕鬆自在.這件事給了我思考的方向,我也想起一些她已經做得很好的事,甚至也已經能駕輕就熟.我開始對她感到信任,可以放心了.她是否接受我立下的的清潔規矩,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我的怒氣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感和安心.有了這股能量,我就可以去找她,和她分享我剛才的發現.我可以開心地告訴她,我會非常樂意看到乾淨的地板;她如果能做到物歸原位,讓我順利找到東西,我也會覺得放心.而且,我現在也能稍微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了;反正東西放在地上,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 現在,你或許想問:那房間該怎麼辦?難道,我就要和一團亂的房間生活在一起嗎?不是,關於這一點,我也有話要說.我的容忍標準降低了,但,標準一直都在,端視我當時的心力狀態,隨時調整.一旦越過了我可以接受的標準,我也會採取行動.我會讓女兒知道,我能接受的標準為何.這樣,她可以偶爾整理房間,偶爾我們就一起做些什麼.因為,很多時候,這個標準是在告訴我們,自己對他人和自我的要求,以及想要彼此溝通、拉近距離、理解,以及相互支持.對我來說,我的怒氣就像是一個警示訊號,具有提醒的作用.當它說:哈囉!妳處在危險狀態囉!妳感到很難受,需要和妳在意的人講講話了.這樣的想法讓我變得更柔軟,不必再以受傷或抗議的方式來回應別人,就更可以花時間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觸動人心,非暴力溝通的27個練習:學狼發洩情緒,像長頸鹿一樣用心傾聽>.有時候,只是雙方立場不同,為什麼爭執到後來卻擦槍走火,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候,明明是想關心對方,為什麼脫口而出的盡是傷人的尖銳話語?.有時候,是否感覺心委屈了,卻不想與對方溝通,採取冷戰而關上了心門?生活在節奏愈來愈繁忙、訊息愈來愈多的世界,我們可能無時無刻不遭受暴力的干擾.所謂暴力,除了身體上的攻擊,也包括語言的傷害.如何才能以和諧取代衝突、做到真誠的溝通?美國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B.Rosenberg)所創的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Communication,NVC)正是一劑療癒人際關係傷痛、化解負面情緒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