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總喜歡用哭的或亂發脾氣,明明他都聽得懂了,為什麼不能好好說?」家中有2、3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常會有這樣的心聲呢?不用太擔心,你並不是一個人!因為孩子並非「不會」說話,他很可能只是「不願意」說話而已!現代家庭生得少,每個孩子自然都是寶,孩子有什麼需要,舉凡吃的、喝的或玩的,只要一個眼神或手勢,身為爸媽的你就能馬上使用「讀心術」,將東西拿到他的眼前. 如果上述的情境在你們家常常上演,那爸爸媽媽就要留意:平常是否太少給孩子開口說話的機會了呢?我們不妨試試以下五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製造情境、提升孩子用口語溝通的意願喔! 1.孩子「有興趣」的活動:以孩子喜歡的物品來遊戲,可以增加互動及鼓勵孩子多開口說話.例:孩子喜歡球時,可以在遊戲時用問句問孩子「你要玩什麼?」,誘發孩子說「球球」或是「丟球球」. 2.製造「想要」的情境:把孩子喜歡的物品放到拿不到的地方或是只給孩子少量物品,當孩子想要更多物品時,引導他用手勢和聲音表達需求.例一:把餅乾放在較高的櫃子上,引導孩子拍拍大人表達「幫幫(幫忙)」,或是大人可以用手指著餅乾問孩子「要吃嗎?」引導孩子表達「要吃」.例二:玩積木時,和孩子玩積木堆高高,當孩子需要更多積木時,就必須做出請求表達:「給我」或是「還要」. 3.製造「困境」:製造一項需要幫助的困境,讓孩子開口請大人幫忙.例:一起玩球,球不小心掉到孩子撿不到的地方時,故意不幫孩子撿,等孩子開口說「媽媽幫忙!」. 4.製造「不合邏輯」的情境:設計一項不合邏輯的有趣情境.例:在冰箱裡放一個不應該放在冰箱的玩具(例如孩子喜歡的車車),帶孩子開冰箱,誘發孩子開口表達「有車車」或是「拿出來」. 5.給孩子「選項」:給孩子兩個選項引導孩子在兩樣物品中作選擇.例:吃飯的時候,可以問孩子「你要先吃飯飯還是菜菜」,引導孩子表達「我要吃飯飯.」 其實前面提及的方法與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平時我們可以多觀察孩子的習慣與特質,在日常生活中創造不同的情境引導孩子以口語進行溝通、表達需求,你會發現孩子一天比一天更愛和你說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