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拔麻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是不是常常聽到長輩這麼告誡:「嬰兒不哭就不要抱!」「小孩哭了就抱,會寵壞孩子的!」「孩子哭個幾天不理他,他就會乖了!」其實每每聽到這些「鼓吹不回應嬰兒需求,好讓孩子(因為習得無助)變乖一些、好照顧一些」的言論,我都覺得很驚悚,甚至憤怒!無知的育兒方式,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終生的傷害!擁抱與親密連結,是孩子成長的必要養分,就像植物需要養分與沃土一樣.2017年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擁抱嬰兒的多寡,將影響孩子「分子層次」的基因表現,而影響將持續好幾年…「嬰兒時期得到比較少身體接觸的孩子,等到稍長大時,他們的憂鬱痛苦指數較高,並且基因表現也受影響而改變…」這份研究,邀請了94位新生兒與他們的父母參與,父母們從孩子出生五週後,記錄每天擁抱、觸摸他們時間、次數,同時也要紀錄孩子的睡眠、哭泣以及各種行為表現.等到孩子四歲半後,便會研究孩子DNA甲基化的情形.研究團隊發現,「高度擁抱」組的孩子與「缺乏擁抱」組的孩子,在DNA上有五個特殊的位置,甲基化的程度不同!其中兩個位子分別與免疫系統、代謝系統有關.DNA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機制,亦是正常生物發展的重要標記(maker),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研究者發現在表觀遺傳學的歷程中,那些嬰兒時期未受到足夠觸摸擁抱的孩子,其甲基化的反應比實際年齡更「慢」,而且孩子有較多焦慮憂傷等負面情緒…研究者之一的MichaelKobor表示:「在兒童時期,我們認為比較慢的表觀遺傳學成熟過程,反映著比較不利的發展歷程!」雖然這篇研究強調還是非常「初期的研究階段」,研究團隊仍未清楚的了解基因表現改變的原因為何.但仍然為科學界帶來了非常重要的訊息!不要輕忽與嬰兒「擁抱」、「親密互動」的必要性!這不僅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更影響到孩子的「分子層面」!資料來源※歡迎關注我們的網站以及臉書粉專:鋅鋰師拔麻的「小小額葉養成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