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麻,如果妳沒那麼生氣了,可以陪我聊聊嗎?」這個哭哭幽靈圖,是小葵(5y)和我的「暗號」.代表著,她很傷心、難過,很想跟我「溝通」,很想說說她藏在心裡不敢開口,卻又很想訴說的心底話.「暗號」的緣起,就在前天我又「火山爆發」之後.當媽後脾氣真的變差了,很容易因為生活瑣碎的事情覺得很煩躁,尤其是每天都要因為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飯、睡覺、好好走路這些小事唸小孩好幾次,同樣的話都要講N遍,小孩還不見得有聽進去,就算聽進去也不一定做到,耐心真的被磨到就快介於有與沒有之間,也讓我常常處於爆炸噴火的邊緣.儘管每次兇完小孩,處罰完小孩,看著她哭得小可憐的樣子,多少會有點心疼,覺得她畢竟還只是個孩子,自己是不是太過嚴厲,但又會告訴自己不能心軟,不然以後她就會覺得都可以拿眼淚當武器.所以就算她哭得再慘,我還是都狠下心,久了,似乎心腸也硬了些.前天小葵因為(我認為)該做的事情沒做到,讓我暴怒,口氣很兇地罰她面壁思過,要她反省她自己錯在哪裡,還有以後該怎麼做,想好才能過來找我,但後來看小葵帶著害怕又傷心的眼神走過來找我時,我突然心一緊,頓時反省,或許我不該要她來說出「我想聽的話」,而是我該聽聽「她想說的話」.為什麼同樣的問題一犯再犯?為什麼答應的事又沒做到?逼孩子再說出一次承諾,下次還是一樣沒辦到,那就沒有用. 那麼,同樣的事情,明明知道我會生氣,她自己會被處罰,她還是再犯,會不會不是她不願做到?而是因為她真的有困難做不到? 所以該調整的是執行這件事情的方式,和溝通目標的訂定標準.「馬迷不生氣了,沒有要兇妳了,想聽聽妳心裡的話,想知道妳的感受,跟我說說好嗎?」我張開手臂,小葵撲進我懷裡哭得唏哩嘩啦,哽咽地說.「馬迷你生氣的時候我好傷心,有時候我會覺得你們是不是不愛我了」 「我不是故意要當不乖的寶貝,我真的沒辦法做好.」「我不敢說,怕你們生氣」緊緊抱抱她秀秀她,跟她強調我們當然還是很愛她,針對讓我爆炸的事,也改由小葵自己想一個大人能接受,她也辦得到的方法,果然她想出了很棒的折衷調整方式.也和小葵約定,雖然馬麻還是很可能常常火山爆發,但我還是會很願意聽聽她的心底話,只要她覺得傷心難過委屈,想要「聊一聊」,或是覺得有什麼不合理想要跟我「溝通」、「討論」,只要畫一個「哭哭幽靈」給我,我收到暗號就會抱抱她好好聽她說.昨天,哭哭幽靈沒出現了,不過睡前我們也抱緊緊談心了好久,聊了她其他覺得難過的事,也聊了開心的事,覺得距離貼近許多.或許我們平常對孩子都「說」得太多(每個媽媽都有當唐三藏的潛力吧),以後要改多「聽」孩子說. =幕後花絮= 後來除了哭哭幽靈,小葵還創意發想了其他的哭哭小怪獸,要當她以後的「和平傳訊大使」,也畫了代表有生氣的事想分享的「小炸彈」(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中間那群疊在一起的小怪獸則是代表有開心有趣的事想要分享的暗號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