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帶小孩的好處之一,就是飲食和教養都可以完全由自己把關吧!正所謂「第一胎照書養」,前陣子花了些時間來研究蒙特梭利,才發覺這是一個很棒的育兒方式.之前都用自己認為的最好方法來教育小燒賣,看了這些書後很高興的發現我現行的方法有些都和書中所寫的不謀而合,但仍有些地方是看過書之後我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帶孩子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呢!並不是只要照顧好他的飲食起居就夠了,小孩的腦袋就像個海綿,會很快地從生活中學習一切事物,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敏感期,除了要替孩子預備好的環境之外,照顧者也要多補充正確的育兒知識,這樣才可以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當個稱職的教育陪伴者.我自己本身五專時讀的是護理,再考差大進中文系,最後畢業於中文研究所.依以前做研究的經驗,紙本書或該領域專家所寫的文章是較具參考性的,而一般大眾所寫的網路文章則因專業度的考量而不列入參考範圍.因此,在育兒這條路上,我大都是買書來看,鮮少看網路上媽媽部落客寫的育兒文章……一來是專業度有待考量,二來是夾雜著洗腦葉佩雯…(我們是單薪家庭,完全靠陳某人伏案寫劇本養活一家三口,身為小資媽媽的我自然是能省則省了,所以不會花時間去看那些高價位的玩具、童裝廣告文)啊!越寫越偏了…我的重點是,育兒就像做研究,要找專業度夠的資料來當作參考!之後有計畫要升二寶,但為了怕時間久了,這些書的重點我會記不深刻,所以寫這篇文章記錄一下我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首先,來了解「蒙特梭利」這四個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電視上、報章雜誌上和幼稚園都常常可以看見這四個字.我是看了這些書後才知道原來蒙特梭利是MariaMontessori的中文翻譯.瑪麗亞.蒙特梭利(1870~1952)是義大利籍的兒童教育家,也是義大利首位女醫學博士,1907年在羅馬的貧民區成立了一個兒童之家,是個收容2~6歲學齡前兒童的公益機構.這些孩子通常家境窮困,父母忙於生計,無法給予孩子適當的照顧與管束,有些甚至連基本的營養食物都無法提供給孩子.蒙特梭利描述她第一次見到這些孩子時是驚恐不安、膽怯、不願開口說話、表情呆滯、眼神迷茫、心靈苦澀、缺乏關愛、營養不良,似乎是注定不能開花結果的嫩芽.但在短短的一年內,兒童之家的孩子有了驚人的轉變,都變的聰明活潑、舉止優雅、有自信,最小的孩子也彬彬有禮、整潔安靜.四、五歲的孩子能流利地閱讀、書寫、計算.經過測驗後,發現他們的成績相當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些孩子的驚人進步上了新聞,使更多教育者注意到兒童之家的教育成果,於是兒童之家的教育顧問-蒙特梭利成了教育界的轟動人物.蒙特梭利的教育法在人們眼中充滿魔力,想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不久,蒙特梭利便在羅馬開設師資訓練班,蒙特梭利協會也在1910年於羅馬成立.如此優秀的教育法當然部會只侷限於義大利,很快的她的教育法便在西方世界傳播開來.但是這些書上都沒寫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何時傳進台灣的,我小時候讀的是恐怖的雙語幼稚園,裡頭施行的教育現在想起來真是不合格呀!記憶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帶口香糖去幼稚園吃,結果被老師沒收,還被處罰關在園長辦公室的廁所裡QQ(只不過是個口香糖,有那麼嚴重嗎??)首圖的六本書中只有右下角的那本是瑪麗亞.蒙特梭利的著作,其他本都是後人對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衍生或重點整理,這本書雖然年代久遠,而且還絕版了,但是裡面的內容和照片仍然是不錯的參考資料.我的蒙特梭利育兒書讀書筆記&心得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Montessori):<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手冊>,台北:桂冠,1994年.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這本書的內容是蒙特梭利所闡述她的教育法,很清楚地描述了兒童之家裡的教具和教法,除了清楚明瞭的文字敘述之外,還配有相當多在兒童之家拍攝的照片,有教具的照片以及兒童操作教具的狀況,讓非幼保專業的人透過照片也可輕鬆理解該教具的樣式及功用.在蒙特梭利的理論中,教師的支配權不多,教師只是為學習者準備一個適合其需要的環境,學習者的自由發展是依教師的準備而定.書中的教具皆由蒙特梭利所設計,藉著讓孩子有興趣的自由操作,使這些教具成為發展兒童感覺、肌肉以及智力的有效工具.在第一章的〈兒童之家〉中,花了很長的篇幅來形容她所設計的兒童之家:「兒童之家」是給兒童提供發展和活動機會的環境.這類學校並不是一種固定模式,可隨財政狀況和環境而做改變.它應是一個真正的「家」.也就是說,有一套以兒童為主人的附有花園的房子,最好花園中還設有涼棚,好讓兒童在涼棚下遊戲或睡覺,也能把桌子抬出來在涼棚下作業或吃飯.這樣,他們就幾乎可以全在戶外活動,而又不至遭受日曬雨淋.處在建築中心的一間主要房間,也是兒童可隨意支配的唯一房間,為「智力活動」(intellectualwork)室.可因地制宜地給這間屋子另外加配些小房間,例如浴室、餐廳、客廳或公共室、手工作業室、健身房和休息室等等.這些房屋設備的特點在於它是為兒童而不是為成人準備的.室內不僅配備適合兒童智力發展的具體材料,還有小家庭管理所需的全套設備.家具很輕,便於兒童能到處移動.家具均漆成淡色,以便兒童在用肥皂汗水擦洗時很容易看出擦乾淨了沒有.屋裡配有低矮的、各式各樣尺寸和形狀的桌子,如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桌子等.最常見的是長方桌,它可供兩個或更多的兒童一起活動.座椅是小木椅,但也有沙發和帶扶手的小柳條椅.在活動室裡有兩件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是很長的附門的櫥櫃,櫥很低,好讓幼兒能把諸如茶杯墊、花朵等小東西放到櫥頂上.櫥裡放置兒童共用的一切物品和材料.另一件是有二、三列小抽屜的木櫃,每個抽屜都裝有一個亮晶晶的把手(或與木櫃底色呈對比色的把手)和一張標有名字的小卡片,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小抽屜可放東西.房間四周的牆下方裝有黑板,讓兒童可自己在黑板上塗寫.房間裡擺放有令人愉快的藝術畫片,畫片內容經常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這些圖片描繪兒童、家庭、風景、花朵,更多的是描繪聖經故事和歷史事件.活動室內還應經常放著觀賞用植物及各種花卉.活動室設備的另一部分是許多塊各種顏色,如紅、藍、粉紅、綠、棕色的地毯.兒童可將這些地毯鋪在地板上,坐在上面用各種材料進行活動.這種房間比一班的教室大,這不僅是因為小桌子和分散的椅子佔去較多的空間,而是因為地板的大部分必須空出來供兒童鋪上地毯做活動.起居室,或「俱樂部」(club-room),這種供兒童進行交談、遊戲或唱歌等自娛活動的休息室,應當佈置得別有風味.屋裡可安放些不同尺寸的小桌子、小扶手椅和沙發,各種大大小小的擱架上可擺設些小雕像、藝術花瓶或照片架等等,讓四壁生輝.此外,每個兒童應有個小花罐,他可在其中播下一些室內植物的種子,並照料它們生長.在起居室的桌子上,應擺有大本的彩色畫冊,也可擺上遊戲紙牌或不同的幾何體等,供兒童愉快遊戲、構建圖形等.為使設備更臻完備,最好還應有一架鋼琴或者其他樂器.可能的話,再準備一個為兒童特製的小型豎琴.在這個小小「俱樂部」裡,教師有時給兒童講故事,吸引兒童充滿興趣地圍坐傾聽.餐廳的家具,除了餐桌之外,還有低矮的、兒童共用的碗櫥,使兒童可自己去放置碗碟、湯杓、刀叉、桌布和餐巾等.餐盤通常用磁盤,杯子和水壺則是玻璃製品.餐刀長包括在餐桌的配套設備中.在化妝室裡面,每個兒童有自己的小櫥或小擱板,房間中央有簡易的、用桌子組成的臉盆架,每張桌子上都放有一個小臉盆、肥皂和指甲刷等.牆邊裝有小水龍頭和小洗滌槽,兒童可在這裡取水或倒水.「兒童之家」的設備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因為兒童什麼都做,他們擦地板,撢灰塵,擦洗家具,擦亮銅管樂器,安放或抬開桌子,洗滌、清掃和捲起地毯,洗一些小衣物,煮雞蛋.衣著方面,兒童知道如何獨立穿脫衣服.他們把衣服掛在小鉤上,小鉤釘在低處,幼兒都搆得上.有時候他們會把衣服疊起來,比如把自己的小圍裙很愛惜地放在「兒童之家」的小衣櫥裡.總之,玩具的製造已經達到非常豐富和完善的程度,以致兒童在玩具小屋裡要什麼有什麼:給洋娃娃穿的衣服、辦家家酒用的廚房用具、栩栩如生的動物玩具等等.因此,我的方法是試圖在現實的氣氛中給予兒童這一切,為他們創造一個真實的活動情景.透過這些文字敘述,不難在腦海中勾勒出當時兒童之家的情景,「預備好的環境」是蒙特梭利教育法中很種要的一點.第二章則是〈方法〉,蒙特梭利方法的實施技術符合兒童身心自然的發展規律,分為三部分:一、運動教育.二、感覺教育.三、語言教育.對環境本身的照料和管理提供了基本的運動教育手段,而感覺教育和語言教育則是通過教材實現的.文章中很詳細地羅列出感覺教具,如下:一、三套立體插具二、三套標有尺寸的立體木塊,包括:(一)粉紅色立方木塊(二)棕色稜柱體(三)木條:1.綠色木條.2.紅藍間色木條.三、各種幾何體(稜柱體、稜錐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等等)四、表面粗糙與光滑的長方形小木板五、收集的各種材料六、不同質量的小木板七、兩個盒子,每盒裡裝有六十四的彩色木塊八、一列抽屜,內裝平面插具.九、三組貼有紙質幾何圖形的卡片十、收集的帶蓋的圓柱筒盒(供辨別聲音用)十一、兩組音樂鈴,劃有五線譜的木板,作音符用的木質小圓板.書寫計算預備教育教具十二、兩張斜面桌和各種鐵製的插具十三、貼有砂紙字母的卡片十四、兩套不同大小的彩色字母表卡片十五、一套貼有砂紙數字的卡片(1、2、3等)十六、一組可供數10以上的,光滑紙製的數字大卡片十七、裝有供數數兒用的小棍和兩個盒子十八、供訓練用的畫冊和彩色鉛筆十九、供訓練手的動作用的繫帶子、扣鈕扣的練習框.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市面上很多打著蒙特梭利名稱賣的玩具都不在這些教具裡頭呀!而市面上賣的蒙特梭利教具價格並不便宜,但是蒙特梭利在她的另一本書<蒙特梭利教學法>中有寫到這些教具大部分都是可以自己動手做的,也有很詳細地說明製作方法,日後我會自己試著動手做!既省錢又充滿了媽媽的愛心~以前我的觀念是孩子的童年就要盡情的玩,不然長大進入教育體系後,就會被壓的喘不過氣,連想玩耍的時間和動力都沒有了.但是看了蒙特梭利的書後,我的觀念就有了很大的改變,蒙特梭利說:「只有培養了特殊的觀察素質以及掌握了外界物體分類程序的人,才可能在科學上有所作為.那些毫無訓練、頭腦混亂、只會在樹林中或星光下想入非非、東遊西蕩的人終將一事無成.」雖然有點嚴苛,但她也說:「一般來說,我們並不尊重兒童.我們總是力圖強迫他們服從,而不顧及他們的特殊需要.我們對他們傲慢、粗魯,並且要求它們服從、畢恭畢敬-儘管我們知道兒童的模仿本能是多麼的強,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和欽佩是多麼的令人感動,不管好樣壞樣,他們都會跟著學.」所以除了要照顧孩子的身心之外,腦袋的開發與訓練也是很重要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能幹又講理的吧!?而爸媽又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真的要多吸收些正確的育兒知識,身體力行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模仿對象.下面就來看看書中用照片記錄的兒童之家~都是上個世紀初的兒童呢!現在應該大多都不在人世了…立體插具立方積木塔,現在大多稱為「粉紅塔」兒童的實際操作砂紙材質的字母卡片兒童通過描摹砂紙字母的過程來獲得基本的動作,當他手中握有鉛筆時,這種動作使他能寫出字母.此書在運動教育、感覺教育、語言和常識、自由、書寫、識樂譜、計算、道德要素上都有獨立一個篇章來作探討.在此便不再贅述.提姆.沙丁(TimSeldin):<在家也能特梭利>,台北:天下雜誌,2015年5月.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看了上一本<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手冊>後,我真的很喜歡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但是那一本的內容主要是描寫她在兒童之家所進行的實驗,設備與教具比我們一般家庭還要完善,而且在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台灣,想要在家裡實現如同兒童之家的環境實在有點困難.但是,也不能因為居住環境的限制而放棄採取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凡事總有變通的方法嘛!這一本由提姆. 沙丁所寫的<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就是教讀者如何為孩子把家裡打造成適合施行蒙特教育的環境,不必大興土木,只需準備些小型家具與道具即可.我覺得是一本很實用的書,而且還有許多按照年齡來分類的小遊戲,適合親子一起互動.很賞心悅目的排版方式第一章的〈為什麼要選擇蒙特梭利〉裡頭就有「打造一個適合孩子的家」、「規劃完美的第一間臥房」、「為成長中的孩子調整居家環境」其中,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這本書還配了許多彩色照片,透過這些照片,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蒙特梭利式的育兒空間是如何布置的.很認同他對挑選兒童玩具的理念:「新生兒在最初幾個月不需要太多玩具,幾個搖鈴玩具和一兩隻填充娃娃就綽綽有餘.只是等孩子越來越大,玩具可能也越來越多.他們需要的不是昂貴的電動玩具(尤其對未滿三歲的兒童),而是製作精美,可以堆疊組合、變化無窮的玩具.不要買孩子只能觀看的玩具;多鼓勵他們在遊戲過程中主動參與,而不是當被動接受娛樂的旁觀者.選擇品質優良的木製玩具,不要買每個新式玩具店都找得到的塑膠玩具.記得你的寶寶正處於感官敏感期,會對所見所聞留下深刻印象.塑膠玩具可能耐摔、價格便宜,但是缺乏木質玩具的質感和吸引力,而且比較不會被好好珍惜.我們的教育目標之一,是在孩子最初幾年時,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和秩序感.」在玩具的收納方法上,認為不要用玩具箱收玩具,而是要將它們整齊排列在架子上,同一系列的零件用籃子收妥.照片中用來收納玩具的籃子多是木製、竹製或籐製等天然材質,可是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又濕又悶的環境下一不注意,籃子就發霉了,而且落塵很多,清潔上比較麻煩,所以我自己是用無印良品的塑膠收納籃來裝小燒賣的玩具.〈為成長中的孩子調整居家環境〉以客廳、廚房、浴室、玄關、臥房為切入點,規劃時都要考慮到孩子的需求.例如在客廳應該要有孩子可以使用的櫃子,讓他把書籍與玩具擺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不要一次擺出太多書籍和玩具,至少分成三組,一組是最喜愛,長期放在架子上的玩具,另外兩組則收進櫃子裡,每個月輪流拿出來玩.並為孩子準備高度適當的兒童桌椅,讓他在閱讀、寫字和工作時能保持良好姿態.還有,準備一只籃子,裡頭裝著幾塊小地毯,讓孩子玩耍時,能鋪在地板上畫出工作領域.音樂應在孩子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可準備一台功能簡單的音響,一步步示範,教孩子如何好好愛惜,妥當操作.一目了然但又整齊清爽充滿秩序感的收納東西不要亂塞一通,可將零件多的玩具裝在收納箱,如加蓋的塑膠箱或小籃子.可參考蒙特梭利教室的櫃子,盡量仿照圖中的擺設方式.為了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可在家規劃一個美術勞作區,對孩子的發展會很有幫助.還要鼓勵孩子展示美勞成品,充滿童趣的美術作品經過適宜的加框和懸掛後,會變得更有質感,令人耳目一新.在〈感官探索〉這一章中,教了許多有意學習的感官活動,由視、聽、觸、嗅、味來分類描述,而且每項活動有有註明適合實施的年齡,很適合新手爸媽參考.其中有一項遊戲叫做「百寶箱」,它總是讓幼兒樂不思蜀,可以玩上好長一段時間.在我還沒接觸蒙特梭利這些書之前,小燒賣就很愛玩百寶箱這個遊戲了,只是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蒙特梭利的教育法也有這一項.當時小燒賣是把裝著許多小雜物的塑膠抽屜櫃拉出來研究,裏頭的每樣東西都被他拿出來端詳,翻來覆去的看夠後就放在一旁的地上,伸手再從裡頭拿出下一個來研究.雖然他玩完後不會把東西收回去,總是把地板弄得一團亂,但他樂在其中,玩得不亦樂乎我就不制止他了,看來我真是個適合施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媽媽呢XD粉紅塔,<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手冊>中也有出現,是十個大小不同的積木,可讓孩子學習物件分類.神秘袋這個感覺好好玩,等小燒賣再大一點就可以跟他玩了~這一章遊戲的設置目標就是讓家長一起教孩子學會特定的日常生活技能,讓孩子越來越獨立、自信.受到尊重與肯定的孩子,一定比受寵溺的孩子來得快樂.孩子希望融入大人的世界,只要給他們機會練習,對孩子而言,工作和玩耍一樣有趣.首先,要準備適合孩子使用的工具和餐具.孩子在秩序感敏感期時,需要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一旦知道東西收在哪兒和使用完畢後如何歸位,孩子會將秩序感內化,一輩子受益無窮.可在收納箱上貼照片,幫助孩子把東西收回正確位置.本書作者不建議用玩具箱收東西,可在兒童房或平常家人常待的地方擺放矮櫃,用來收納孩子的書籍、玩具和遊戲.要想辦法將配件很多的玩具收拾整齊,以免散落各處.此時便需要一些容量夠大、堅固耐用的收納箱.厚塑膠箱、堅固的籃子、結實的木箱、大瓶子或大碗都是不錯的選擇,端看玩具性質而定.後續還有教孩子如何穿衣、做家事,以及如何對付孩子的壞脾氣和正面管教的原則.是很實用的一本書,文字敘述淺顯易懂,還配上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是了解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很基本的入門書.李利:<在家玩蒙特梭利>,台北:野人文化,2014年3月.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這本書完全都是文字敘述,而且很厚,不像前兩本書一樣可以很輕鬆地就閱讀完,想看的人可得要有心裡準備喔!但是,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值得細讀!看了前兩本書,知道了蒙特梭利有提出0~6歲兒童正經歷「敏感期」的理論,但是都沒有詳細地說明哪個時期的孩子正在經歷何種敏感期,此時孩子的主要發展為何?而父母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這些答案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本書依時間來劃分,循序漸進地將孩子的敏感期一一列出,每一章的開頭都有「秩序敏感期檢測表」,透過檢測表,可以知道自己的寶寶目前是落在哪一個敏感期上.此外,還有配合敏感期玩的小遊戲~這本書我劃了超多超多重點!幸好我的記憶力還不錯,沒有看過就忘掉,能夠身體力行~但還是趁著寫這篇文章時順便整理一下,免得日後有二寶後年代久遠就像以前背的數學公式一樣忘光光了……首先,開宗明義地就來解釋何謂「敏感期」?蒙特梭利曾說到:「經歷敏感期的孩子,其無助的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孩子的心智水準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敏感期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家長應該尊重自然賦予孩子的行為與動作,並且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讓他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 要多和寶寶說話3~4歲是人類一生中講話最多的年齡,正常教育下的寶寶在3歲左右已基本掌握了母語的語法規則系統,成為一個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均具備相當水準的語言交流者.這時寶寶身邊的人和事、故事中的情景與人物,都可以成為寶寶孜孜不倦的話題.自我言語時期是人類一生中最需要進行語言交流的時期.自我言語的產生是嬰兒由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轉化的一種過渡階段,因此特別需要家長引導寶寶,當寶寶自言自語時,要主動加入,與寶寶進行對話,了解寶寶的思想,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如果在自我語言時期寶寶的語言交流受到阻礙,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語言發展,還將造成寶寶性格的扭曲. 有研究證明,寶寶獲得的詞彙數量大多取決於母親對寶寶說話的數量.研究者在對20個月的寶寶的語彙掌握調查中得到這樣的結果.比起不太能聽到母親說話的嬰兒,經常聽到母親說話的嬰兒所掌握的詞彙量要多(平均)一百三十一個,在對2歲寶寶所做的同樣調查中,兩組之間所掌握的詞彙數量,差距竟然達到(平均)二百九十五個.母親對寶寶的影響可以細化到任何細節,尤其是語言.研究發現,母親與寶寶的說話多少、說話時間、說話次序這樣的細節對寶寶帶來的效應,比父親對他的影響深遠得多.為了打造一個能說會道的寶寶,請母親多和自己的小寶寶說說話吧. 永遠不要拿自己寶寶的弱項和其他寶寶的強項比較.這樣對寶寶是不公平的.炫耀、指責、比較,是寶寶語言發展中的大忌再小的寶寶也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個體,你的反覆比較、指責會傷害到寶寶小小的自尊心,這份障礙和陰影可能影響他很多能力的成長.父母應該記住這件事:寶寶只和自己縱向比較,衡量他是否進步或退步,永遠不要拿自己寶寶的短處和其他寶寶的長處比較,因為這樣對寶寶不公平. 秩序敏感期(2~4歲)從寶寶出生到兩歲時,秩序感是特別明顯的,他們會固執地把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當他們看到某個東西離開原來的景象時,就會刺激寶寶採取行動.秩序感是兒童重要的敏感期之一,生活中,成人如果隨意打破寶寶的秩序會讓寶寶感到痛苦和煩躁.有秩序的環境才能讓寶寶認識到組成環境的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這樣才可以使寶寶更適應,行動更有目的性,讓他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在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寶寶秩序的敏感期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呈現螺旋式的上升階段.第一階段:因秩序遭到破壞而煩躁、啼哭,只有恢復秩序才能使寶寶安靜下來.第二階段:為了維護秩序勇敢說:「不、不要、不行、不對!」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芽.第三階段:為了秩序而鬧彆扭,任何破壞秩序的行為都要從頭再來. 此時家長不要和寶寶鬥智鬥勇,只需耐心做到:1. 尊重和理解,注意觀察和傾聽寶寶的要求.2. 回應和寬容,允許寶寶哭出來、發洩出來,把情緒和煩惱宣洩出來,等待寶寶趨向內在的平靜和平衡.兩歲左右的寶寶對別人承諾的事情特別認真,誰也不能忘記答應他的事,無論對方是成人還是孩子.因此,不要輕易、草率地和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寶寶隨意約定事情.一旦許諾,必定說話算數,決不食言. 外在秩序的破壞會打破寶寶內在秩序的平衡,給寶寶帶來不安全感,思維的混亂、感覺的混亂、情緒的混亂、心理的混亂,使得寶寶不得不把精力轉移到對無秩序環境的抗爭.如果讓寶寶長時間處於這種浪費生命的困惑和抗爭中,勢必使寶寶減少將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長及未知世界的探索. 幼兒期秩序感培養的原則一、通過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培養寶寶的秩序感,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包括:1. 規律的作息2. 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3歲前的寶寶屬於潛意識吸收性心智的時期,一旦寶寶習慣了有秩序的外在環境,自然會喜歡並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3. 和睦的家庭氛圍二、通過生活細節及集體活動培養寶寶的秩序感例如玩滑梯時,媽媽要告訴寶寶應該自覺排隊,有先有後,不推不擠.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往往可以滿足寶寶內心湧動的、無法抑制的秩序敏感期爆發需求. 0~6歲感官敏感期對寶寶而言,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大感覺系統,不僅是自然生理發展的一部分,更是認識這個世界的通道,乃至所有學習的基礎.(有11款親子互動遊戲,來打造感官靈敏的寶寶) 視覺感官的五感中,最先發育的就是視覺.視覺能力發展的關鍵過程就發生在一歲之前的嬰兒期.色彩鮮艷、畫面形象生動有趣的圖書,在寶寶與外界的接觸中提供了視覺刺激,以幫助寶寶學西吸取符號化的資訊.從9~10個月開始,家長就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翻書,講讀故事,但避免時間過長.視覺敏感期之內的寶寶(一歲之前)最好不要接觸電視.寶寶居住、玩耍的房間要保證窗戶較大、光線明亮.供給寶寶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深色蔬菜和水果等,適時讓寶寶咀嚼粗加工食品,經常讓寶寶進行戶外遊戲和體格鍛鍊,有利於緩解視覺疲勞,促進視覺發育. 聽覺人的一生,15%的學習是通過聽覺系統來完成的.寶寶的腦部對所聽到的東西進行怎樣的處理和分配,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學習語言、運動、認知及社會交往的能力.家長為新生寶寶刻意營造的無聲環境,反而會致使寶寶的聽覺系統受不到刺激,產生聽覺遲鈍或聽覺過分敏感的現象.因此,盡量自由地在出生1個月之內的寶寶面前說話吧,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既聽不懂也聽不清.3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分辨出父母的語音,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對聲調做出反應,6~12個月寶寶的「聽覺映射圖」會建立和形成.(聽覺映射圖,是寶寶根據腦內皮質的神經元的活動區域,構畫出的大腦內部的「聽覺地圖」.)嬰兒腦內的「聽覺映射圖」大概到1歲左右完成.1歲之後,寶寶就很難區別從來沒有聽過的音樂.利用寶寶音素聽力的敏感期進行多種語言的開發與吸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寶寶聽力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刺激的豐富越來越敏銳,到21~24個月時,就能直接定位來自任何角度的聲音了. 1.5~4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會出現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是因為兒童的天性會逐漸通過一些階段來引導他們的智力,直到他們充分理解周圍環境中的東西,這樣的活動才會暫停.如果忽視了敏感期內對寶寶細微事物觀察力的培養,打消了寶寶探索細微事物奧秘的積極性,長大後寶寶就會變得粗心、對周圍很多顯而易見的事物都視而不見.反之,若瞭解寶寶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加以引導和鼓勵,讓寶寶在豐富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自會使寶寶具備驚人的觀察與探索能力.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會從1.5歲持續到4歲左右,寶寶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出現後,正是培養寶寶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一旦觀察成為了一種習慣,寶寶的認知、記憶、想像、思維、創新,都會伴隨觀察習慣的養成悄然成長. 0~6歲動作敏感期寶寶的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內心會湧動一股無法抑制的熱情,這股熱情促使寶寶在環境中尋找可以滿足爆發需求的突破口.因此,家裡的門把、媽媽的口紅、桌布、床單,甚至是爸爸的工作報告,都成了寶寶在環境中找到的、可操作的教具,寶寶正是在反覆的操作中滿足了手部塞、插、舀、敲、塗、穿、擰、倒、剪等小肌肉動作的發展和提高.注意觀察寶寶精細動作敏感期出現的時間,為寶寶創造符合敏感力爆發需求的環境,當寶寶的敏感力得到宣洩和發展後,自然就不會破壞家中的物品了.幼兒時期是寶寶使自己的小手變得更加靈巧的關鍵階段,有著一雙精巧、靈活、協調雙手的寶寶,其智力、人格也一定更加優秀. 2~6歲社會化發展敏感期壞脾氣、戀物癖恰恰是寶寶缺乏愛、依戀和安全感的外在表現.兩歲左右,寶寶逐步擺脫對成人的依賴之後,就會要求精神上的獨立,寶寶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區分開,凡事要自己做,故意以「不」來反抗成人的意見,其實,這個時期的「不」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獨立宣言.寶寶在自然法則的感召下,一刻不停地形成著自我,走著自己要走的路.寶寶會在互動、交往、滿足的過程中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信任和依賴,心滿意足會使他變得平和、專注,當寶寶在建構自我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意志,更高層次的獨立也會隨之而來,獨立會促使孩子用自己的眼睛了解和認識世界,融入和適應社會. 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影響寶寶的一生.依戀是在寶寶生活最初的兩年內,與主要養育者之間建立的一種關係.依戀的品質會影響到寶寶的社交、情感和智慧發展.如果寶寶對依戀的努力最終換來的是溫暖、受保護和健康,他就會懂得其他人是有價值的,並且知道人際關係是值得建立的.在和其他人進行交往的基礎上,他們會學習如何組織、處理他們的各種衝動,還會發展形成一種系統,用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但是,如果寶寶對依戀的努力換來的是痛苦、失望和冷落,他則會「學習」逃避他人,逃避與他人交往,並尋找其他方法來處理他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寶寶有可能永遠再也不會依靠朋友來給他安慰,還有可能完全按照他的衝動來尋求保護自己或者探索外部環境,而這種舉動很有可能損害或侵犯到他人的權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寶寶在建立依戀關係時的經歷會對他一生的發展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會出現於寶寶今後處理日常人際交往、價值體系的建立以及如何尋找快樂的選擇過程中.1.瞭解寶寶社會性發展的過程,適時配合和引導在寶寶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理解、尊重寶寶的行為,不強迫寶寶「分享」,強化私有觀念,促使寶寶自我意識的飛速發展;允許寶寶的不平等交換,鼓勵寶寶在交換中提高社交能力.2.為寶寶創設良好豐富、自由探索、交往的環境和機會創設符合社會行為規範的家庭環境氛圍,父母要成為孩子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楷模,對自己不符合社會道德、風俗、習慣、禮節等的行為要加以調控.不說違背社會公德的話,不做違背社會法紀的事情,對寶寶學習社會行為規範起到重要的榜樣作用.3.多和寶寶玩親子、社會性遊戲多和寶寶玩角色扮演遊戲,分別扮演醫生、教師、清潔工、理髮師等.引導寶寶走向社會,到社區的大街、超市、公園、銀行、菜市場等地參觀. 3.5~4.5歲書寫敏感期當敏感期的需求爆發時,寶寶小小的身軀裡具備了不容小覷的能量,不分時間、地點,執著且專注地坐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當書寫敏感期到來時,樂此不疲的書寫慾望會促使寶寶以高度專注力持續不斷地書寫,此時,書寫就成了生活中的樂趣,而敏感期的奇妙之處就是: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4歲多的寶寶特別喜歡亂寫亂畫,而且常常認真地把自己畫出的內容稱之為寫字.此時父母不可將孩子的作法看成一件荒唐可笑的事,其實這正是說明寶寶繪畫與書寫的敏感期已經悄悄來臨了,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體會書寫所帶來的快樂. 能夠寫好字的小手的兩個特徵:能夠滿足書寫敏感期爆發需求的小手,必須是一雙經過預備的小手.書寫敏感期的爆發是寶寶的小手發展水到渠成的外在表現.能夠寫字的小手一定具備以下兩個特徵:1.一定是一雙穩定的手.就是能控制的手,可依本身的意願朝特定的目標進行移動.2.是一雙靈活的手.可透過手指控制書寫工具,並能輕鬆地牽動手指的肌肉寫出符號、數字、文字等.因此,只有經過預備的手才可以成為寫好字的手.動作敏感期內手腕及小肌肉能力得到良好發展的寶寶,書寫的敏感期就會提前,因為書寫對於寶寶來說不過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為寶寶做好寫字前的準備工作首先,一定要在寶寶動作敏感期內,讓寶寶的小肌肉及手腕的發展得到有系統的提升和練習;接下來,階段性地為書寫做準備.1.讓寶寶通過描畫、塗色鍛鍊小手的靈活度與穩定性為寶寶準備形狀、大小不同的盒子、蓋子、圖片、玩具等,讓寶寶依照形狀進行描畫,再替畫好的各種形狀塗色,要求他不可將顏色塗出形狀以外,以鍛鍊手部的控制及靈活運用.隨著寶寶描畫、塗色能力的提高,再為他準備不同難度和技巧的手部活動.2.為寶寶製作臨摹版,通過視、聽、觸的形式讓寶寶瞭解字元可將符號、數字、筆劃等用飲表機印出,通過沙畫的技巧用沙子或豆子做出凸出的、可用手指臨摹和描摹的形狀,讓寶寶把視、摸、描和發音結合起來,感知並認識字元.3.在沙盤或穀物上進行書寫練習當寶寶通過觸摸、描摹過一段時間的字元之後,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殺盤或穀物盤(綠豆、紅豆、小米、玉米等穀物雜糧都可以),讓寶寶將觸摸過的字元反覆在沙盤或穀物盤上書寫、練習,逐漸辨認和記住字元.讓寶寶嘗試用筆劃或字母拼字、組字,為接下來的閱讀做準備.4.多和寶寶做手指穩定、靈活的遊戲培養寶寶手指靈活度及手部的控制能力,讓他在遊戲中體會手指的功能,進而培養使用手的興趣,提高書寫能力.(如撕圖形、夾球比賽) 4.5~5.5歲閱讀敏感期蒙特梭利認為,只要父母在寶寶的閱讀引感期營造良好環境,並給予適當刺激,就能激發他對閱讀的熱愛. 寶寶出生後閱讀發展的三大階段,不同年齡階段寶寶,不同的閱讀方法0~2歲(前閱讀時期和語言萌芽期):此時期即使寶寶撕書、咬書、玩書,也不必過多干涉或要求.為寶寶準備書房、書櫃、書桌等.培養寶寶對「書本」的喜愛,激發寶寶閱讀的樂趣.很多家庭在環境的佈置上不利於早期閱讀的開展,大多數父母還不能理解寶寶閱讀活動的正確含義,缺乏科學認識,很少有家庭能夠刻意為寶寶準備書房、書櫥、書桌等.在寶寶看得到的範圍裡,擺好小書,最好有個可愛的小書架,讓寶寶感受那些鮮明色彩和圖片、被媽媽叫做「書」的東西裡面,有很好聽、很好玩的故事和遊戲,是一種能打開闔上、能學說話的玩具.從而培養寶寶對書的喜愛,激發他的閱讀興趣.2~4歲(引導寶寶感受閱讀樂趣):準備寶寶的專用小書,多帶寶寶看各種圖案或符號,如斑馬線、紅綠燈等交通號誌、物品商標、門牌號等,逐漸理解符號與事物之間的應對關係.貼近生活的事件便於寶寶理解,可拍下他一天的生活片段,例如起床、穿衣、洗臉、吃飯、遊戲等,再將照片連起製成可翻看的自製小書,每天翻看,能提高閱讀興趣.4~6歲(滿足書寫與閱讀敏感情地爆發需求):選擇由簡單到困難,與寶寶生活相關的書籍,以正確緩慢的速度念給寶寶聽.當寶寶能唸出書中的內容時,與寶寶輪流玩換句念書和替換歌謠中的名詞等遊戲,讓孩子更加專注讀書的過程.待寶寶識字敏感期內認識很多字後,可嘗試和寶寶進行簡單的筆談,在增加趣味的同時能瞭解寶寶是否掌握語言的含義,使寶寶真正走入閱讀的世界. 「預備好的環境」是蒙特梭利教學法三大要素之一,是促進寶寶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幼稚園時期不提倡機械地教孩子認字,但當寶寶的識字敏感期出現時,父母一定要為寶寶預備妥善的環境.經過預備的文字環境,有助於寶寶將文字和語音同它所指的物件在自己真實的生活中聯繫起來,文字和生活的緊密結合,使寶寶瞭解和獲得了文字的本來意義.敏感期內的順應學習,對寶寶來說是自發的興趣,不是負擔和苦工.蒙特梭利發現,幼兒的書寫和閱讀都是自發性行為,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而且孩子的書寫行為發展其實早於閱讀.為此,她打破常規,把寫字的練習排在閱讀練習之前,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由於通過多次地觸摸活動,知道了字母的形狀,很快就能爆發出寫字的慾望和能力.掌握文字的書寫技能後,兒童再轉入閱讀學習.寶寶的書寫與閱讀敏感期雖然較遲,但如果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的敏感期便會自然產生,甚至提前. 閱讀敏感期的五個重要指標1. 能集中注意地傾聽成人朗讀圖書中畫面的文字說明,理解書面語言.2. 知道圖書畫面與文字的對應與轉換關係,有興趣閱讀圖畫書中的簡單文字.3. 運用繪畫或剪貼等製作圖書,進一步瞭解圖書的構成並能自配解說詞.4. 主動學、認常見漢字,進一步瞭解認讀的規律,並且能在生活中運用已獲得的書面語言.5. 掌握基本的書寫姿勢,並按規範的筆順書寫簡單的常見字. 若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為他們讀書,閱讀敏感期會提前出現.想要寶寶愛讀書,就要讓他在讀書前先愛上讀書的氛圍.爸媽要先和書做朋友,每天都要有固定的讀書時間,通過言傳身教讓寶寶愛上讀書.還可把書放在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環境.家裡的書房、客廳、幼稚園的教室、圖書室、文化中心,都可以是寶寶閱讀的場所.讓寶寶多些機會拿起書,和書建立感情,同時學會規範閱讀和尊重書本.多元閱讀需要家長的參與,讓閱讀真正進入家庭內的親子互動,成為幼兒生活的一部分. 6~9歲文化敏感期蒙特梭利曾說:幼兒對文化的興趣始於3歲左右.特別強調3~6歲的時期,是能輕易從接觸與活動參與中汲取文化並自然成熟的時期,到了6~9歲則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需求,敏感期寶寶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寶寶出生後,音樂的性向是最高漲的.音樂的性向指的是音樂的天賦與本能,如果沒有在敏感時期得到開發和引導,這種音樂本能到9歲左右會減低下來,就會出現後來生活中許多和音樂絕緣的人,唱歌找不到音準、跳舞踩不上節拍……敏感期的出現,有利寶寶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親近音樂、感受音樂,有效地將音樂本能轉化成良好的音樂素養與能力.在寶寶音樂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順其自然地發掘寶寶的音樂天賦,不須家長強迫,他們會依照內在導師的指引,自動自發地學習.兒童的天性使他們不斷地從環境中汲取必要的文化與營養,假如把寶寶放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他們興致勃勃、充滿激情,肯定會發生出乎意料的變化.4歲以後的兒童,對文字、算數、科學、藝術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對不同的文化表現出好奇,這個時期,只要兒童對文化探索和學習的興趣不被破壞,他們將產生巨大的動力用於學習文化知識. 為寶寶創設豐富、適宜的文化環境1. 提供照顧動物、植物的機會2. 參觀博物館、天文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等3. 選擇要參觀的博物館時,應該以寶寶的興趣和年齡特點來決定4. 為寶寶創設機會瞭解中國文化,如中國茶、中國功夫、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飲食等.5. 旅遊是一種瞭解世界的方法.真的是一本內容很精彩豐富的書,很喜歡他的書寫邏輯,把敏感期依序寫出,每個敏感期都再配上親子遊戲,如果爸媽認真地看完這本書,按照書中的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一定助益莫大!這本書看到後來令我有點想哭,因為我的童年過得很不快樂……看到照片裡那個小小的自己就會很想抱抱她、拍拍她,給她些安慰,跟她說些鼓勵的話.記得小時候寫日記時都會指定寫給20歲時的自己,把煩惱和委屈全部一股腦兒揮灑在紙上,但是現在的我已經28歲了,仍然還是沒勇氣打開那些兒時的日記……但我想,很多孩子都是跟我一樣懵懵懂懂的被強迫長大吧!看完這本書後,感觸很多,因為整體看下來我每個敏感期都沒發展好呀!我就是那個跳舞踩不上節拍的人,平衡感和音準都不好.而且小時候大人都一直拿小孩比來比去,而我的表現永遠不是最亮眼的那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直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不好,長的也不好看,非常沒有自信QQ直到上了大學才赫然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糟嘛!自信心真的是很重要呢!以前就是因為沒有自信,日子一直過得很灰暗,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是太笨了!但我還算幸運,知道自己缺乏自信的個性是成長時缺乏關愛所造成,還算為時未晚~現在有了孩子,科學知識也普及了,當然不能讓小燒賣再度走上我的成長後塵呀!所以,身為爸媽的我們更該多讀些觀念正確的育兒書做為參考資料,照著自己過往經驗帶出來的孩子,日後的成就一定不會超過自己的.馬雅.皮塔明克(MajaPitamic):<玩出棒小孩,帶著孩子一起蒙特梭利>,台北:城邦文化,2015年11月.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這本書滿滿的都是在介紹「遊戲」~並不是推薦家長去購買蒙特梭利的教具,許多遊戲使用的道具在日常生活中便唾手可得.不需要有幼保的專業,爸爸媽媽只需專心地陪伴孩子,利用家中的現成材料,就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許多生活技能和理解力.有生活技能訓練、提升感官能力語言發展訓練、數字技巧磨練科學技能啟發工作表則是書中遊戲使用到的各種紙型每項遊戲都配有彩色照片或插圖但是都沒有列出適合玩的年齡.因作者認為有些孩子不願意做某個特定的遊戲,會使父母容易恐慌.從一數到十的加算版附錄中便有加算板可供使用,很方便讀後感想:其實我比較希望這本書是按照年齡來將遊戲做分類,不然都要整本看完後,才能挑出適合現階段孩子玩的遊戲,有點花時間…不過,還好我看書速度很快~~(這都得感謝中文系對我的訓練XDDD)國秀華:<0~6歲最關鍵蒙特梭利全方位教養手冊>,台北:木馬文化,2011年9月.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這本書全部都是文字敘述,但寫的很淺顯易懂,把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五大領域、十大特點分為九章來敘述,每一小節都用「蒙特梭利講故事」、「蒙特梭利的經驗」、「父母學堂」、「蒙特梭利場外指導」來教導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種種教養問題.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也詳細寫出如何對他使用蒙特梭利的照顧方法:蒙特梭利發現嬰兒是滿懷恐懼來到這世界,小生命從一個熟悉的環境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他們不得不為此作最艱難的掙扎.儘管他對所發生的事情都還沒有意識,無法表達出生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在他心靈深處的潛意識裡打下烙印,這就是嬰兒的「出生恐懼」.嬰兒對此有所感覺,並透過哭的方式來排解這種痛苦與恐懼.在「父母學堂」的單元裡,有清楚羅列父母在為孩子準備環境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每一項下方都還仔細地列有小細項:環境要安靜:1.新生兒做好待在聽不到街道上噪音的安靜房間裡,所有人盡可能保持安靜.2.房間的光線和溫度都能夠及時調控.除了關鍵時刻的照明,房間的光線可暗些.……不要綑綁嬰兒:1.嬰兒的衣物要寬鬆柔軟,若室溫適宜,最好讓嬰兒裸露皮膚躺在溫暖柔軟的小床上.2.三個月內嬰兒不必使用枕頭,因他的頸部骨骼還沒有自然彎曲,平躺就是最舒服的.3.觸摸和移動嬰兒時,不要突然地、過快地改變嬰兒的狀態,不僅是輕柔地對待他,更是充分呵護他嬌嫩的皮膚和骨骼,他的承重部位-頸部、腰部、臀部──要進行適當的支撐.母親盡可能多陪伴新生兒:1.時常陪伴在新生兒的身邊,即使他睡著了.2.堅持母乳餵養.3.經常與嬰兒說話,或者唱歌給他聽.另外我還有特別記下一些個人覺得很重要的部分:成人的大腦不能與孩子相比孩子從無到有地掌握一門語言,平均在兩到三年左右,二歲孩子的表達基本就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而這兩年中,大部分孩子只是在聽.可是成年人學習語言,幾年乃至十幾年都不能達到熟練使用的水準,因為成年人的大腦已經失去了幼年時特有的創造性和吸收力.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從出生到三歲,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大腦裡裝進什麼東西,就會影響孩子一生,就像軟體的品質影響電腦的功能一樣.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誰也不能重來一遍.因此,好好了解孩子的需要,給孩子必要的幫助和教育,這就是從出生就開始的教育.父母學堂中0至3歲的教育原則出生第一個月,各種感覺都在恢復,孩子需要的是安靜的休息、充足的關愛和營養.零至八個月,孩子發展基本的感覺,並形成對環境的安全感,母親最好全天陪伴嬰兒,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九至十八個月,孩子學習走路、獨立吃飯,以及說話,適當的幫助和精神的鼓勵可以協助孩子養成對新事物主動學習的習慣;反之,過多的約束或幫助,則讓孩子失去主動性.父親應該及時參與對孩子的照顧,讓孩子感受到男性的行為方式和力量.十八個月至三歲,孩子初步開始社會交際,獲得家庭以外的環境印象.母親要適當地控制孩子交往的環境,不和性格怪異、語言行為粗鄙的人打交道,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社交態度,並且帶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尤其是各種生物和自然環境,讓孩子累積足夠的原始素材,為想像力和創造力打下基礎.鍛鍊孩子的手手工技巧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是同步的.手的動作受大腦控制,相反的,手的活動又促進智力的發展.有了手的幫助,智力才能發展到更高的水準.如何鍛鍊孩子的手:來回移動各種東西,例如撿豆子、把積木平行推來推去,以及把瓶蓋打開再蓋上,蓋上再打開.適宜孩子的環境專用兒童房:準備一個專屬於孩子的房間,這是孩子進行大部分腦力活動的場所,裡面所有的物品都按照孩子的需求來配製.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有一間單獨的兒童房,那麼至少在孩子經常待的房間裡配備一些必要的傢俱.兒童傢俱及裝飾:家裡要有適合孩子高度使用的櫥櫃,裡面擺放孩子的學習用品和玩具,並且要給孩子使用這個櫥櫃的自由和獨立權.小白板、地墊和一大塊空地也是很有用處的,房間內還要掛上孩子喜歡的圖片.最好有鋼琴或其他樂器,這些適合孩子的設施會給予孩子活動的自由,並引發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細節的照顧也可擺放適合孩子身高的餐桌椅和碗櫃,這樣他在幫忙媽媽做一些家務時就更沒有障礙了;盥洗室也應該有孩子專用的設備;在合適的地方放置身高、體重測量器,不僅能幫我們輕鬆記錄孩子的發育情況,也能使孩子注意到自己的成長.一個小花園在小花園裡,孩子可以玩耍、休息,還可以養自己喜歡的動植物.他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那裡,陽光對於孩子的身體成長很重要.如果條件不允許,那至少讓孩子擁有一個花盆,這樣一來,即使在一個小小角落,孩子也可以進行他的耕作和收穫.不要怕重複有時候,讓我們感到幸福和平和的,並不是接觸新事物的體驗,而是對已經熟悉的事物重複動作.我們總愛聽同一首歌、看同一齣電影、吃同樣的飯、會見同一群朋友.孩子也是如此,重複簡單的事情是孩子掌握一種能力並達到自主運用的唯一途徑,也是孩子自主發展的必經階段.統計資料顯示,孩子學會一個簡單的詞彙,需要二十五至四十次的重複,而學會一個動作,則有可能需要重複幾百次.因為大腦記住資訊相對容易,而讓肌肉記住資訊則特別不容易.然而另一方面,肌肉記憶不容易消退,小時候學會的記憶更是容易地保持下來.孩子先是自私,才會無私,這是一個過程.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我們應該勇敢地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請幫手,了解孩子的天性,並根據他們的天性來安排環境和活動,這些都是我們的責任.保母或幼稚園只是階段性地協助我們照顧孩子的生活,我們才是孩子成長唯一的、永恆的負責人.一、家長應該有計畫地照顧和教育孩子,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二、根據家庭情況和教育計畫安排孩子的生活,特別注意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上幼稚園;如果可以,盡可能隨時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參與我們真實的生活是最好的.三、隨時關注孩子的進步和不良表現,並主動採取式當措施,不要指望別人(保母、幼稚園)比你還在意這些.整齊的穿戴提升自尊服裝的整齊乾淨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且孩子會習慣他的一貫穿著風格,這會幫助他建立穩定的自我意識.「父母學堂」孩子的衣物1.合理添置衣物:依家庭經濟狀況來添購衣物,以功能性為主.對於孩子來說,運動服飾四季皆宜的,泳衣、睡衣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添置非必要的衣物則要根據家庭消費能力而定.2.協助孩子自己保管衣物:這不僅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幫助孩子熟悉自己的衣物,便於學習衣物的搭配.3.指導孩子學會穿著搭配:顏色是否協調、款式是否適合參與的場所和活動、共同外出時與父母的穿著是否協調.盲目地給孩子穿高級服裝會養成孩子的奢華習慣,為家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同時會造成孩子在考慮問題時缺乏現實考量,造成親子間的隔閡.不要隨意給孩子各式各樣的衣服.有些父母會認為小孩子的衣物不分男女,而隨意給男孩穿漂亮的女孩衣服,或給他女孩喜歡的玩具等,這些習慣會被孩子吸收到潛意識裡,造成孩子自我意識的混亂.三至六歲時是一個通過行為來完善能力的時期.孩子的大腦不知疲倦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和學習的能力一直存在,而且這種吸收、學習的能力在大人有經驗、主動的幫助下更加豐富了.根據孩子興趣的變化,隨時教他想知道的東西.「父母學堂」點亮興趣1.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我們根本不能去「教」他.他是用天生的心理力量來吸收學習的,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適宜的環境.2.對於三到六歲的孩子,我們也不能用說教和規範去要求他們學習.他們的大腦指遵從自己內在興趣的指導.所以,設置有趣的情景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是引導孩子進入我們學習計畫的唯一途徑.經驗告訴我們:路牌和商店的標示會激發孩子學習文字的興趣;陪同媽媽買東西,特別是讓他自己買東西會激發孩子算數的興趣;現場演奏會激發孩子學習樂器的興趣;參觀畫展能激發孩子畫畫的興趣;緩慢爬行的小動物更能激起孩子觀察的興趣;能食用的植物更能引起孩子觀察和栽培的興趣;孩子們一起比賽會激發孩子對各種運動的興趣.邊畫邊學因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教孩子寫字時可以結合繪畫,比如「坐」字,可以告訴孩子是兩個小人兒坐在土上,這樣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學寫字不宜太早可在孩子滿一歲後,給他一支蠟筆,讓他自由自在地「畫畫」,但教寫字一班在四歲以後比較適合.因有研究發現,孩子在學齡前學會太多的字,到上小學之後,會認為所學內容太簡單,因而養成不認真聽講、自以為是的壞習慣.四歲以前要做的事情是訓練孩子「平穩、靈巧」地用手,讓孩子的手能自由活動,讓大腦自由支配手部肌肉.同時要讓孩子看漂亮工整的字,以視覺的方式去認識、了解文字的結構.剛開始訓練孩子用筆,不要急著教他寫字,而是要讓孩子從笨拙的握筆動作變得靈巧自然,之後,孩子自然會進入到書寫的爆發期.學會書寫,才會閱讀孩子已經能書寫,卻還不會閱讀,乍聽之下似乎很荒謬.一般的觀念是孩子應該先會讀再會寫,但孩子是先在腦子裡分析每一個字的發音,然後用字母把這些音排出來.在孩子的心中,每一個字母都代表一個聲音.這種把字母和語言連結起來的能力出現在孩子語言的敏感期(三至六歲).隨著語言能力的增長,他們現在有能力寫一些簡單的字,但還是不會閱讀.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孩子突然自己就會閱讀了.後來我們明白了,那是在開始拼字五個月後,孩子們心中又有了另一種渴望.他很希望了解那些字的含意,當孩子接近六歲時,他就幾乎能閱讀每一本故事書了.閱讀是要讀懂別人的思想,而書寫是一種自我表達,因此,五歲前的孩子事先會寫後會讀.但如果五歲以後才接觸文字,則是先會讀,後會寫,因為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解別人想法的能力了.如果在受孕、妊娠、出生及出生後兩三年都能順利發展,到三歲的時候,孩子就是一個正常的人.但如果零到三歲期間,孩子的缺陷不能得到改正,那麼這些缺陷會一直保留下來,而且影響越來越大.到六歲時,孩子身上仍會有三歲以前造成的人格偏差,而且這些缺陷將影響孩子第二階段中是非對錯觀念的建立.這些缺陷都會影響心理和智力.「父母學堂」若想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父母從懷孕初期就要堅信一點:父母堅持健康的飲食、運動、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不只對孩子身體的健康有益,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同樣影響深遠.嬰兒誕生後,給他適宜的環境;當他能自行活動時,多多關注他,但不要事事替他代勞.只要孩子做的事情不會危害自己或他人,就不要打斷他.假如孩子能夠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並以此來完善自己的個性,那麼他的性格絕不會有所偏差.王慧:<好父母,用蒙特梭利教育法激發孩子潛能>,台北:華威國際,2013年9月.購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址連結)和前幾本書相比,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好像學生準備考試前的重點精華整理.在每個主題下都簡明扼要地寫出重點,右邊再用分枝圖將同樣的重點呈現.文字敘述的方式像課文與論文一樣嚴謹,稱不上輕鬆活潑,作為一般大眾的蒙特梭利育兒入門書是稍顯沉重了些.(我覺得很適合拿來當作幼保科系或教育系學生考前準備的總複習秘笈XD)憑良心說這本書的重點整理的很好,但我個人比較喜歡輕鬆活潑的文風.寫論文時讀了一大推厚厚的磚頭書,大概累死了許多腦神經.趁著現在在家帶小孩,沒人管我讀的是什麼樣的書,當然要挑和我比較對味的書來看呀!現在的我不太想看硬梆梆的文字XDD感覺有了小燒賣後,我就變得更博學了XD懷孕時是看七田真的胎教書,首次知道原來還有「胎內記憶」這麼神奇的東西存在,因此<媽媽,我是為你而來的>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懷孕時就努力做好胎教,盡量不生氣,可惜到後期有點破功…小燒賣出生後好一陣子都是看如何養育0~12個月寶寶的書籍,鈞媽、小雨麻、百歲醫師、黃瑽寧醫師的書每本都非常認真地從頭讀到尾~等小燒賣長大一點後,就開始注重他的教養和腦袋開發,此時就是看王宏哲的教養書,以及七田真所寫的一系列如何激發幼兒智力和才能的書.已經忘了當初是怎麼對蒙特梭利教育法產生好奇的,沒想到看了一本後就又再陸續入手好幾本XDD真的很喜歡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看著看著發現自己對小燒賣的教育與書中很多地方都不謀而合時,心裡真的好高興!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育兒方式是很正確的呢!但是,孩子各時期的發展內容卻是我極度不熟悉的,以前讀護專時雖然有學過人類發展學,但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卻著墨很少,藉由看了這些書,終於把這塊腦海中的空白填滿了.藉由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應該可以讓我順利度過接下來大家公認最難帶的trouble2和貓狗嫌的3歲吧XD七田真的早期教育方式我也很喜歡,所以平常在家的時候都是混雜著蒙特梭利與七田真的方式來教育小燒賣,兩者並不衝突.雖然照顧小燒賣之餘還要做家事,但是我覺得很值得,因為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呀!錯過了敏感期,以後就都補救不回來了!而陳某人也很認同我對小燒賣的教育方式,所以施行起來還算順利.但是,要徹底在家中實行蒙特梭利教育法,真的得是全職媽媽才可以辦到呢!一般的保母托育或長輩帶小孩就不太可能走精緻育兒這一塊,我還看到隔壁鄰居阿婆在空氣品質是極危險的狀態下推著孫子去溜搭…這樣的做法不太好呀!但是陳某人說老人家哪會管有沒有霾害,有把小孩餵飽穿暖就夠了…所以我很珍惜能夠自己在家全職照顧小燒賣的生活,雖然累了點,但很值得!我覺得新手爸媽真的要多看些觀念正確的育兒書,累積正確的科學知識,不要隨便在網路上看到某某人寫的育兒文章就直接拿來用在孩子身上.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網路上的育兒文章真的可用「雨後春筍」、「無遠弗屆」來形容,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XDD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是父母的育兒觀念來源真的只能靠自己來控管了.延伸閱讀>>孕前養身、孕期照護、寶寶胎內記憶書籍紀錄第一年的育兒參考書胎教故事書籍紀錄-<生出天使型寶寶的神奇胎教>、<睡前輕鬆胎教故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