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學會說英文,父母必知的5大重點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個故事.我朋友Sandy是很棒的幼兒英語老師,英文教學活潑有趣,孩子們都愛上她的課.更重要的是,她著重幼兒英文聽說能力的培養,不是標榜讀寫或英檢.可是Sandy老師常常要面對一個壓力,有些家長會不時就會問她:「我孩子已經上了那麼多堂課,什麼時候才能用英文聊天?」Sandy很OS的跟我說:「拜託,孩子一星期才上40分鐘一堂課,也不過上了50堂課,就要孩子用英文聊天?」我的孩子多快能說英語?妳覺得呢?50堂課,上了一年耶,是老師教不好吧?讓我們來算一下時間,40分鐘50堂課,總共33個小時.我們以中文來說,我們的孩子從6個月大,到3歲可以簡單聊天,一天算8小時中文環境就好,總共7300個小時,才達到3歲孩子的語言程度.所以英文只學33個小時,也非天天學,說GoodMorning,Howareyou?是可以的,但期盼寶寶能以英文聊天,這根本是不切實際!補習班如何應付爸媽不切實際的期望?爸媽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補習班只好想其他方法應付了,最常見有兩種:1教英文讀寫:這樣可轉移父母的注意力.爸媽你們看,孩子會拼字會寫單字,會閱讀,我們的英文班厲害吧!更棒的是,教「英文讀寫」比教「英文聽說」簡單多了!師資要求也可以比較低.2背句子:趕快教孩子認英文字,用「翻譯學習法」教孩子,然後要孩子「背句子」.爸媽聽到孩子會「背」一些英語句子,就安心了,啊,老師教得好!事實上,真的跟孩子用英文聊天時,孩子就變啞巴了.這種「死背」方式,我們已經搞了40年以上,結果呢?會閱讀、會考試、會背課文,但卻不會講英文.1. 想說英文,第一個重點就是:在英語啟蒙階段,培養「聽、說」能力才是重點!不是「讀、寫」.學語文的順序就是「聽、說、讀、寫」,任何語言啟蒙階段一定要將重點放在「聽、說」.因為很重要,再講三遍:「聽、說」!「聽、說」!「聽、說」!同意重點放在「聽、說」之後,下一個問題是「聽」跟「說」哪一個是重點?很多父母都將注意力放在「說」.但事實上,一開始學會「聽得懂」是比「說」重要100倍!「聽得懂」之後,自然能說.孩子學中文也不是一樣嗎?兩歲半之前幾乎都是在聽.「聽得懂」又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採用「翻譯學習法」,翻譯給孩子聽,譬如告訴孩子「GoodMorning」就是「早安」,「早安」就是「GoodMorning」.第二種是「母語學習法」,也就是如同學習母語一樣,不採用翻譯,直接英文學英文.早上孩子起床,就揮著手,跟孩子說「GoodMorning」,讓孩子自己去「猜」,什麼是「GoodMorning」?幾天之後孩子就猜會了!「翻譯學習法」在亞洲考試文化的國家非常普遍,台灣也是這樣.「翻譯學習法」讓孩子透過中文解釋去背英文,快速聽得懂「GoodMorning」的意思.但是問題來了,孩子的腦袋瓜,形成了「翻譯腦」,無法用英文思考.講英文時,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文,聽也是一樣.然而講話是「想什麼講什麼」,所以英文講得很結巴,慘不忍睹.而「母語學習法」是如何讓孩子「聽得懂」呢?其實孩子一出生如何學語言呢?其實只用一招學,那就是「猜」!譬如你第一次跟寶寶說「抱抱」時,會張開雙手,然後抱住他,同時會說「抱抱」,孩子透過情境,猜出「抱抱」的意思.孩子在「語言黃金」時期,都是語言天才,特別會猜,也只會用猜的方式學語言,他們不需要任何教科書,正式課程,他們透過動態情境,「猜」出別人在說什麼.學英文也是一樣,要透過「動態影像」,讓孩子去「猜」.好的英文老師一開始就是用英文教英文(母語學習法),透過肢體語言,圖像,卡通,讓孩子透過「影像」解密英文.直接「英文學英文」才能建立孩子能以英文腦(英文思考).一旦能以英文思考,才能「想什麼講什麼」,英文聽說能力才能發揮.很多大人學英文10~20年,英文聽說很差,重點不是單字量或句型不夠,而是他們無法以英文思考!2. 想說英文,第二個重點就是:要以「母語學習法」學英文,培養孩子英文腦(英文思考),孩子聽說能力才能健康發展!要讓孩子熟練「聽得懂」日常對話英語,是要花大量時間的,因為孩子是透過「動態影像」來「解密」英文在說什麼.「聽得懂」之後,「說」自然能水到渠成.我在FB分享一個很棒的一分鐘影片(題目為:學英語最致命的錯誤),由知名部落客「楊家成」講解,透過「母語學習法」進行「聽得懂」,是學會「說」的關鍵,一定要看喔:https://www.facebook.com/FanFanDad/posts/543426359565115?__tn__=-R3. 想說英文,第三個重點就是:在英語啟蒙時期,要「大量」給孩子沉浸英語的環境,讓孩子學會「聽得懂」英文,這是學會「說」的重要關鍵.因此朋友Sandy老師非常鼓勵父母,回到家製造英語的環境,也能大大增加孩子接觸英文的時間.如果父母英文不錯,那當然就沒問題,多跟孩子講英文(不要翻譯,就使用英文).使用英文繪本講故事也是好方法,但記住要講得生動活潑,讓孩子能解密妳說的英文是什麼意思.我很鼓勵爸媽這樣做,也能增進父母英文的能力.如果父母英文不好該怎麼辦?有父母播放英文CD「洗孩子」耳朵,那是沒什麼用,因為沒有動態情境,孩子根本無法「聽得懂」.使用「點讀筆」配合「繪本」呢?多數孩子沒興趣,因為點讀筆只是唸出英文,沒有動態情境,孩子很難猜出意思,自然就無趣.我們自己想一下,如果我們要學法文,使用點讀筆唸出法文繪本,除了一些具體名詞(動物,交通工具,食物等),其他如何學?父母英文不好或都不會,最好的輔助方式是看簡單的英文卡通(沒有中文配音),因為英文卡通有動態情境,也有趣,孩子就能透過動態情境,比較容易猜出意思.當然如果爸媽英文好,也可使用英文卡通,因為英文卡通就像是「動態英文繪本」.4. 想說英文,第四個重點就是:在家也要學,以增加接觸英文的時間,最好是天天接觸,即便爸媽英文不好,也可以做到.之前說過「母語學習法」進行「聽得懂」是需要大量時間的,所以在家學可以增加大量的時間,,譬如一天20~30分鐘,而且學習語言有個重點,天天接觸效果非常佳!英文卡通是很好的語言學習工具,芬蘭人英語很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孩子看許多英文卡通.芬蘭規定外來卡通不准配音,也就是英文卡通的發音就是英文,不像台灣的英文卡通幾乎都配中文.5. 想說英文,第五個重點就是:看英文卡通是很好的輔助方式,因為有趣、好玩!而且不管父母英文程度都適用.看英文卡通時,父母要注意三件事:第一個是要從簡單的英文卡通開始,通常孩子有興趣看,這代表卡通有趣,而且程度適合,他願意猜卡通內的對話.有些卡通也許有趣,但劇情難、句子難、說話速度太快等等,孩子看不懂,就不想看了.第二個是怕孩子聽不懂而用中文解釋,你一旦用中文解釋,又變成翻譯學習法,造成孩子「翻譯腦」.其實只要英文卡通程度簡單,孩子不會問爸媽劇情的.第三個是不要考孩子英文卡通內在講什麼,看卡通是玩中學習,不是考試好嗎.孩子常常會想重複看同一個卡通,甚至看10幾遍,這最好,每次看,就越聽得懂.比較可惜的是簡單的英文卡通,對於台灣初學英文的孩子來說都太難,因為美國卡通是為已經有英文基本基礎的孩子設計,我們的孩子懂得的單字量真的太少,更不用說句子了.「幼兒單字動畫卡」是什麼?為了讓為「英語非母語」的孩子,一開始即能看得懂的英文卡通,因此我想到以「單字」為主軸的卡通,譬如以「Name」為主題的一分鐘短卡通,孩子初學英文時,至少一開始累積單字,以聚沙成塔的方式,之後就能聽得懂句字.由於小孩子也很喜歡「卡片」,我就將「卡片」與「動畫」結合,我將開發的教材稱為PadKaKa單字動畫卡(PadKaKa=PadCartoonCard).孩子在使用每一張卡片時,就會出現對應的動畫.可以參考www.PadKaKa.com,或 https://landingpage.PadKaKa.com/ 瞭解詳細介紹.PadKaKa動畫卡為何要花這麼多精神,為每個「單字卡」製作一個「情境卡通」呢?就是要製造Immersion沈浸式/情境式學習,而且比一般美國卡通多了6項優勢:1.有互動:孩子拿著卡片自己操作,有互動、有掌控感(尤其是手部期的幼兒).2.主動學習:讓孩子選擇他自己感到有興趣的卡片,主動學習效果會加倍.3.多感官學習:眼、耳、口、手一併使用,效果更佳.4.單字卡通短,孩子容易重複學習,重複學習對於語言學習非常重要.5.專為英語非母語的孩子所設計:卡通句子、情境簡單,發音標準,孩子容易「猜」,培養「聽的懂」.6.PadKaKa卡通是英文單字卡通,孩子一開始雖然沒有英文基礎,但一開始至少可以學單字,累積單字,聚沙成塔,然後漸漸懂得句子.分享一句愛因斯坦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看英文卡通時,因為喜歡而想瞭解劇情,不用你解釋,自己就想去「猜」卡通人物在說什麼?PadKaKa就像四格漫畫,孩子先從簡單的四格漫畫開始,之後就容易看長篇漫畫了.也就是先讓孩子使用PadKaKa奠定基礎後,觀看美國的英語卡通就容易多了!希望孩子學會說英語重點整理:孩子學會「聽得懂」英文,是學會「說」的最重要關鍵.「聽得懂」英文,一定要採取「母語學習法」,以培養孩子能以「英文思考」.學會「聽得懂」英文需要大量時間,因此在家要塑造英語環境,看英文卡通是很好的輔助方式,而且不管父母英文程度都適用.PS如果您想知道專業英文老師對PadKaKa的看法,可到www.youtube.com 輸入「PadKaKa老師」先將中文學好再學英語,否則會引起語言混亂,這個道理是對的嗎?真會引起語言混亂?有少數學者認幼兒時期中文還沒學好,就開始學英文,為會引起語言混亂.他們說孩子講中文時,會夾雜英語,所以無法正確表達中文,因此主張先熟練中文,再學英語.如果從小說雙語真會造成長大之後語言混亂,那麼為何沒有學者呼籲從小不該學方言?卻反對「國語+英語」?這不是很矛盾?語言混亂是錯誤想法多語言學習造成混亂的想法不但早就過時,事實上在國外則是一面倒鼓勵學習雙語甚至三語.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Peal和Lamber教授早在1962年就發表研究報告,完全把「多種語言會為造成混亂」的理論推翻.美國許多知名大學,如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等都得到同樣的結論.其實從現實生活中也可知道,譬如台灣許多小孩本來就同時學習國語及方言或原住民語,而且世界上很多數國家的小孩小時候都講兩種,甚至三、四種語言.如馬來西亞的華人小時候都至少直接學華語、英語以及馬來語三種語言,長大後都能以三種語言思考或表達,因此父母根本不需要擔心小孩沒辦法同時學中文與英語.聽聽經濟學人怎麼說?最後引用<經濟學人(TheEconomistNewspaperLimited2013)」的報導:「許多家長曾經不讓小孩學習第二語言,因為相信會干擾他們學習比較重要的第一語言.但這種想法已然完全過時....這些家長是否可趕緊讓已經長大的小孩學習第二語言呢?很不幸的是為時已晚.因為小孩在出生之後就接觸多語言,才能獲得最大的益處.」了解更多PadKaKa👉 https://lihi1.com/9it6l↓↓↓想瞭解更多「寶寶學英語的秘訣」↓↓↓⭐️點我免費索取精華書摘⭐️點我到博客來,進一步瞭解凡凡爸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