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那一秒,決定孩子的信念今年過年在吃飯時,差點發生了一件會讓我們夫妻非常後悔的事情😩童童大概從一歲多開始,吃飯就很喜歡吐出來尤其是吃菜或是不好吃的東西,在嘴巴裡咬了很久很久,然後就全部吐在兜兜上經過了一年多的勸說與引導,最近情況是有好轉一些,不過還是多少會發生 初三的一個家庭聚會,我們弄了一塊雞肉給她她咬了幾口之後,就略~吐出來了看到這一幕,火差點上來🤯 不是說過幾萬遍不要吐食物嗎!差點就要直接脫口而出「童童!不可以!妳怎麼又吐食物,這樣不乖哦」 但是突然一個觀念一閃💡我們沒有這樣說 我們問她「童童?妳為什麼要吐?」童童:「刺!」我們:「刺?雞肉有骨頭嗎?」 問完後,童童拿出一個細刺給我們看,看到這個畫面,讓我們夫妻有點愣在那邊😯如果當時,我們直接責備她「不可以」「妳又吐了!」「為什麼這麼不乖!」 她的內心會怎麼想呢? 最近我們也一直在教她如果吃到骨頭或是刺要吐出來她這樣做不是很棒嗎?!怎麼差那麼一點點,就變成在責罵她如果這一罵,她是不是又會搞混😥 「吃到刺是要吐?還是不吐?」 🌟我們要先放下自身價值觀,才能客觀看待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就連最讓父母生氣的調皮搗蛋,其實背後原因可能只是想引起父母注意與關懷 但如果我們先用大人的角度去設想「孩子就是不乖」「孩子就是故意搗亂」,那孩子是不是就被誤會了久而久之,反而缺乏安全感、信心與對父母的信任 羅寶鴻老師說過:「我們用什麼態度與方法對孩子,決定了他們對自己產生什麼想法與信念」 如果能先冷靜一下,多問一句「為什麼」或是多觀察一下或許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指責也能看見孩子驚人的學習力 以我們的例子我們非常慶幸自己有多停頓那一下,也很開心有詢問孩子原因雖然是短暫的對話,但讓我們夫妻覺得,有與孩子產生連結💗─我們是詹宇夫妻,歡迎跟我們聊聊,可以cue我或是先生都可以噢 ─🔍FB粉絲團:私訊聊聊🔍IG親子日常:美圖分享🔍Youtube:每週一四固定更新影片─教養.汽車.知識.實測.生活.正能量─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