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願樹職能治療所負責人陳宜男☆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被他人真誠且由衷地稱讚勝過於指責與嘲諷,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在學齡前階段父母的鼓勵、獎勵或讚美更顯得重要.在「感覺統合」的理論中也有提及相關的理念,當孩子從事感覺統合活動時,陪伴者應「營造明確且正向回饋的環境,孩子將更投入活動並獲得成就感」.什麼是「正向回饋」與「明確的回饋」?正向的回饋(鼓勵、獎勵或讚美)可增加孩子的成就感與自信心,如果因孩子表現不好而給予責罵或處罰非但效果有限,並可能會讓他們感覺到威脅或畏懼,久而久之便因害怕犯錯而失去了勇於表現的信心.明確的回饋 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表現得如何.當表現好時,可以讓加深孩子對於好表現的印象,若搭配「正向回饋」則可進一步增強對於同一件事情追求更好表現的動機;當表現不好時,可以提供相關準則讓他們自我進行調整.贈送禮物的小原則?「贈送禮物」是家長最常用來給予孩子正向回饋的方法之一,然而許多家長會質疑,如果孩子表現好就送禮物,會不會讓他們養成「有獎勵才願意表現好」的觀念?這確實是有可能的,但如果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或許就能準確掌握送禮的分寸,讓孩子不僅可以獲得禮物,也可以學習到正確的觀念與態度.1.給予禮物作為獎勵應與孩子一起事先設定「獲得的準則」而且這些準則必須是他們得花費一段時間、經過一番努力過後才能獲得,例如一個月內賴床次數少於幾次、段考平均達到約定的標準、自動自發閱讀繪本的次數累積到設定的標準等.2.善用「好表現集點卡」讓孩子依照所累積的點數來換取「等值的」禮物,例如設定5點、10點、15點、20點可兌換的禮物,讓孩子不至於「看得到卻吃不到」而降低了搜集點數的動機,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透過自行決定要享受的是「小確幸」或「大驚喜」來體驗「立即滿足」與「延宕滿足」的不同.3.禮物不一定是實質的物品,建議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禮物型式供孩子選擇,以下提供幾個非實質物品的獎勵方式: (1)規劃一趟孩子期待的旅程,過程中可以帶著孩子逐步規劃行程,從看地圖規劃路線、搜尋景點、尋找美食等讓他們隨時期待,並充滿能量面對種種挑戰,回想一下,您是否曾經有過「因為再過幾天就要出國旅遊而感覺到上班工作非常愉悅的心情」呢? (2)利用「時間代幣」取代「換禮物的點數」每天規劃一段時間(建議至少半小時)讓孩子可以利用時間代幣換取玩玩具、看電視、玩電腦等自由玩樂的時間,然而當沒有代幣可以兌換時,就必須尊重、聽從家長的安排. (3)善用正向的言語回饋,例如經常鼓勵孩子:「你一定可以做得到!」 (4)針對孩子的好表現不吝給予鼓勵,即便只是個Givemefive或摸摸頭. (5)每天至少發掘孩子一項良好的事蹟,並給予肯定、讚美與獎勵,並給予更好的建議. (6)如果孩子仍有進步空間,除了稱讚之外,也別忘了給予更好的建議. (7)透過讚美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優勢,並鼓勵善用孩子的優勢來幫助他人,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本文由< IBABY愛寶貝親子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