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可以安撫人們的情緒,近幾年,音樂逐漸被用來治療障礙兒童的早期療育、老人失智症、肢體復健、失眠、憂鬱、焦慮等,均有不錯成效,然而,國內多數人對於音樂治療一詞,卻還是很陌生. 從大學念音樂系時期開始經由當時實踐大學講師謝學恕的指導,引發對音樂治療的興趣,便認真思考音樂對於障礙兒童的影響,畢業之後到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大學院(相當台灣的研究所)音樂研究科音樂學專攻,主修障礙兒音樂療法,並於就學期間取得日本音樂療法學會音樂療法士資格認證的戴穎華表示,將音樂用於心靈治療,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主要是以魔法、宗教以及醫療三個領域分別進化,此時期的人類相信生病則是因為神發怒所致,藉由祭司、巫醫運用靈界和音樂的力量,吟唱、跳舞、打鼓來達到驅邪避惡、趕鬼治病、求神祈福的目的. 畢達哥拉斯也曾說「音樂的藥(MusicalMedical)是可以治療精神疾病」;中古世紀時也多以教會音樂及詩歌來調劑身心靈,當時的葛雷果聖歌便是最佳的例子;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醫療及音樂等各領域皆有很大的變化及發展,在當時傳染病盛行時期的人們也相信音樂能影響一個人的情緒,進而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發展至18世紀中葉時期,音樂在歐洲皇族曾扮演著治癒者的角色,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五世得了急性憂鬱症,皇后找了當時歐洲著名的男高音法里內利(Farinelli),利用歌聲為國王紓解憂慮的困擾,可說是音樂治療師的先驅者.19世紀末期,美國盲啞學校的特殊教育老師們開始在治療性質的教育活動中增加音樂的運用,且與同時有些精神科醫生也在療程中,亦開始增加音樂的使用. 音樂治療的發展音樂治療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是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逐漸發展而成.在戰爭期間,因為戰爭出現許多身心受創的傷兵,醫護人員運用音樂來幫助傷兵作肢體的復健運動,以及平定情緒和處理精神困擾的軍人. 1944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率先開立音樂治療課程,培訓音樂治療人員;1950年第一個全美音樂治療組織(NationalAssociationforMusicTherapy)設立,之後陸續在各地開設碩士及學士的課程,1971年第二個音樂治療協會AAMT(AmericanAssociationofMusicTherapy)成立,之後在於1998年合併改名為美國音樂治療協會AMTA(AmericanMusicTherapyAssociation),它是世界音樂治療界的重要角色. 在日本,則是在1945年由伊藤啟子將音樂治療對於精神疾病的影響由美國引進,之後接連影響心理學、醫學、教育等各個領域的發展,進而又將音樂治療的範圍擴展至箱庭療法、繪畫療法、造形療法、詩歌療法等等的研究.1973年設立日本音樂治療學會(JapaneseMusicTherapyAssociation),以「將音樂有計畫及有目的的使用以達到生理和心理機能的維持與改善、生活品質的提升,再進展到有效的社會化」為目標,致力於音樂療法的全國普及化、音樂療法的制度設立以及音樂療法士的資格取得認證,目前已有9個支部分布在全日本各地,且各藝術大學大多設有音樂療法專門科及音樂療法室,提供學生們豐富的學習資源及實習機會. 國內的「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在留美資深音樂治療師張初穗女士的推動下,終於在1996年成立,對於推廣音樂療法不遺餘力,多年來開設許多相關講座.目前國內有多位領有國外合格音樂治療師在醫院復健科、精神科、兒童發展中心、安養中心等單位任職;唯可惜的是各大院校有開設音樂治療相關課程的學校不多,且還未設立有效的證照考試及相關規則. 障礙兒童需要音樂治療目前全球音樂治療使用最廣泛的,應該就是障礙兒童的早期療育上.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障礙兒童的發生率為6~8%,粗估我國每年約有1萬多名的新生兒可能有發展遲緩上的問題.從台灣接觸到音樂治療,然後到日本學習音樂治療,戴穎華的患者大多是障礙兒童,曾經由母親(新北市兒童心理評鑑教師)的介紹,認識一名由台北榮總鑑定為中度自閉症合併中度智能不足的孩童. 這名小患者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重視小孩的成長發展及教育,在小孩1歲多時,父母和小孩互動過程中發現小孩的異狀:專心玩自己手上的玩具且當下對於父母親的聲音無感.至台北榮總鑑定之後,經由治療師的母親介紹便開始接觸音樂治療,同時也很積極參與自閉症協會的各項活動. 該名孩童在3歲多時開始進行音樂治療,經過評估後,療程的設計每次課程約30分鐘.首先是和學生以唱歌的方式打招呼,主要目的以教導學生分辨學習情境,然後是教導學生敲擊小鐵琴或很容易就入手的打擊樂器:響板、三角鐵等音頻較高的樂器,吸引孩童的注意力,再從不成調的單音敲打到有簡單節奏性的小曲,其中並練習單字發音發語和練習肌肉力道的控制能力,最後則是以輕快的歌曲作為結束. 療程進行3月後,該名孩童除了可以慢慢敲打出三首兒歌,焦慮所造成的強迫行為和多動傾向也較為減輕,且對於音樂的興趣也逐漸提升.發語用詞的部分雖還多有仿說,卻也能以簡單的生詞表達自己的意欲;另外,對於自己以外的事情也較能注意,像是短時間(5分鐘以內)跟妹妹玩簡單的遊戲. 打擊樂器,最常用的輔助工具戴穎華指出,療程持續了將近兩年,主要的目的除了是希望藉由打擊樂器,讓孩童學習控制肌肉力道的能力,亦可藉由打擊樂器配合不同的節奏及速度、音的高低等等音樂特性,再加上肢體的律動可達到減低焦慮時所產生的強迫行為效果,進而增進患者與他人互動與交流溝通. 到了小孩11歲、國中入學前,療程時間已經延長為45分鐘(為一般國中單堂上課時間),使用的樂器種類也增加了:音磚、響板、手搖鈴、鈴鼓、高低木魚、刮胡等,甚至比較複雜的樂器如口風琴、直笛,皆可以吹奏.除了可以自己上台表演之外,也能和治療師或其他同學一起合奏.這時候,目的是希望該孩童能增強說話的練習,讓說話、表達的語句能增長,並強化注意力,因為彈奏的曲子及樂器變複雜了,需要更多的專注力,在發語用詞方面,除仿說大為減少到可以清楚表達自己想說的簡單語句之外,主詞的概念跟使用也變得較為得心應手. 戴穎華說,音樂治療和傳統的音樂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是藉由音樂學習、樂器使用,來慢慢改善特殊兒童的障礙症狀,如自閉兒的語言障礙、情緒障礙、強迫行為等等.治療師事先的評估、療程的設計和方法、以及療後的分析皆很重要,隨時觀察及記錄音樂治療對患者的影響,再適時的變化療程內容與實施方法,才能有效、有目標的慢慢達到改善障礙症狀. 這名自閉兒從2歲多到現在就讀國中8年級,一直沒有間斷音樂治療,小孩從完全拒絕和小他2歲的妹妹互動,到6歲時願意和妹妹一起玩遊戲,以及進入國中念書後除了在普通班上課,學習和同儕交流,有些課程也會在學校的資源班上課,充實基本技能;而療程的安排也從1對1的單獨學習,進步到1對2甚至1對多的教導,自閉兒慢慢地可以接受外在的世界且與他人互動. 接受療程中 需要家長的陪伴音樂治療不限於自閉兒,戴穎華到日本也曾接觸到22歲的唐氏症患者麻由、18歲的腦性麻痺症患者健太.戴老師教導麻由在即興歌曲舞蹈中會拉著母親一同跳舞歌唱,並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覺;建太則會努力達成療程目標,尤其肢體復健的過程中特別辛苦,健太亦會忍耐著身體的苦痛慢慢達成治療師的要求,因為這是跟父親間、男人跟男人之間的約定.在日本,即使障礙兒已屆成年,家長還是會陪同小孩上課.除了可以學習治療師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和簡單的實施方法,以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感之外,經由家長之間的交流,也可促進障礙兒之間的社會化. 戴穎華表示,家中有障礙兒,家人的陪伴更重要,這樣的小孩特別敏感,碰到事情會反應特別激烈,很需要家人適時的安撫與鼓勵,像上述那名自閉兒,剛開始2年,是父母會在教室內一起陪同上課,隨時關注著小孩的情緒、學習狀態以及和治療師之間的互動. 戴老師說,音樂治療在國內的應用範圍廣泛,除了高齡者失智、障礙兒療育、精神病治療外,也被運用到癌症、安寧病患照顧、孕婦安胎等情緒紓解療程上.要提醒的是,在音樂治療之外,家人及親友的配合、關心陪伴,尤其重要. 音樂治療的臨床運用音樂治療被廣泛運用在醫療院所的疾病治療療程中,除了障礙兒外,音樂治療也被運用在失智症病人及成人的失眠、情緒困擾上. 1、失智老人舉止更加平穩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在今年發表,針對南部榮民安養機構的11名輕中度失智老人予以13次音樂治療打擊樂課程安排,發現有上課的失智老人在進行上廁所、走路、上下樓梯、身體移位(如由躺而坐)等動作,可以更加平穩. 2、有心肌梗塞病史病人可以減緩焦慮今年,中台科技大學護理研究所收集2011年到台中一家醫學中心成人心臟科加護病房病人,予以音樂治療,發現音樂介入可以降低病人心跳次數、呼吸次數、血壓,病人比較不焦慮. 3、失眠老人、憂鬱青少年都有改善台東大學去年針對20名有長期失眠問題的安養護機構老人,給予睡前30分鐘聆聽舒緩音樂,持續兩週,老人睡眠變安穩. 新竹教育大學去年以新竹地區一所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找出憂鬱傾向較高的學生20名,其中10名進行團體音樂治療,一週一次,每次90分鐘,連續8次,有治療過的學生情緒得到宣洩,憂鬱煩躁情緒、無望的感受、對於身體的抱怨等負面影響降低,對於青少年有正向幫助.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閱讀:空氣污染,媽媽生自閉兒機率多1倍幼兒玩手機,滑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