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為自己的好脾氣引以為豪,直到有小孩後...才知道原來我只是「潛能還未開發」....孩子剛出生時,只要有訪客,就會被要求先去洗手,玩具和環境當然也要消毒個十遍八遍,有人在孩子旁邊咳嗽,就會默默帶孩子後退個十步八步.好啦!我承認有點誇張,但心裡是巴不得這樣做,就是深怕孩子受到傷害和汙染,現在消毒的產品也是五花八門,品牌林林總總,我們家也是如此.但後來才知道,當你給孩子一個「無菌」的環境,孩子的抵抗力反而會因此失去學習防禦的機會,反而更容易生病. 身體是如此...那「心」呢?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各式各樣的心理學家、人類行為專家會告訴你要「如何育兒」、「如何教養孩子」,當然不外乎還有許多的長輩會教你「該怎麼作」,大家都是希望孩子不要受到傷害,能在最安全、最幸福、最有愛的環境下成長.但面對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當身體在非常疲累的狀況下、情緒非常低落的情況下貨是在非常忙碌的同時,孩子再出個大包需要你解決,或是收爛攤子.要不爆炸真的很難....但...誰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呢?在理想和現實有重大的落差的同時,媽媽心裡的挫折及失落感也會非常深. 我「不想」吼孩子,但我卻「做不到」;我理性知道應該要好好「教」孩子,但我卻做不到.這讓我常常想找個洞躲起來,可惜卻很難有地方可以喘息.這個「工作」也不是累了、乏了就可以「離職」、「請假」的.因此每當孩子睡了之後,深深的「罪惡感」又湧入心頭.這場景是不是也讓你覺得很熟悉呢?這讓我想到聖經裡面保羅在羅馬書7章說到:「14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15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19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20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 」人,是如此的軟弱.我們容易受情緒的影響、賀爾蒙影響(生理期要來的時候情緒起伏更大),亦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很容易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模式來教導孩子)然而,有時候這卻不是我們所「願意」的.要當「完美的媽媽」幾乎可以說是遙不可及. 但,與其後悔「我不該說這句話」、「我不該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不如放下這個給自己的「標準」把力氣花在「修復關係」吧!就連上帝都非常看重關係的修復,祂知道人的軟弱,因此派了獨生愛子耶穌,來修復與人的關係.我記得當我大學在修習心理學以及家庭社會工作時,我開始明白家庭的互動模式如何塑造人.某天,我們一家人躺在床上聊天,聊到兒時印象深刻被「管教」的經驗,以及對我們心理造成的影響.我的爸爸認真的對我們道歉,他說:「我們也是一直在學習如何做父母」.這讓我跟姊姊非常的感動. 關係是有韌性的,是可以修復的.於此同時,孩子也學習到,認錯不可恥,父母也是會犯錯的人、以及如何修復關係.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媽媽的文章,也頗安慰我「媽媽在學習控制情緒的同時,孩子其實也在學習怎樣才能不要惹怒媽媽」.在完美教養下成長出來的孩子就「完美」嗎?我的原生家庭也不完美,但也因著這些不完美,成就了現在的我,有時候看看自己的優點,若不是原生家庭有這些不完美,也不可能有現在的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