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今天邀請到,曹世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劉育志醫師: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肺癌,想要請教曹醫師的是,為什麼在治療肺癌的時候要進行基因檢測?曹世明醫師:肺癌現在是很重要國人的一個病,它的檢測方法最重要還是傳統的病理,還有一些臨床的診斷,不過現在的治療日新月異,所以為了要讓這些新的藥,能夠真正地對病人有幫助,基因檢測現在慢慢地已經成為主流.劉育志醫師:哪些時機適合做基因檢測?曹世明醫師:基因檢測的時機,從一開始在治療之前,診斷確定的時候就可以做,另外一個時機呢,比方說治療到中間一半,你也可以做,當產生抗藥性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藥物從第一線到第二線,這個中間轉換的時候,都是做基因檢測的時機.曹世明醫師:就在幾年前,大家發現原來這些癌突變,有一個主導的我們叫做driver基因,它就好像黑道裡面的老大,它存在整個癌化就是以它來主導,最常見的就是EGFR,EGFR在台灣大概百分之60,第二種百分之4左右的是所謂的ALK,另外還有ROS1跟BRAF.曹世明醫師:ALK基因呢,在台灣不是不常見,這是有一個日本人後來發表了,大家才知道原來呢,不管抽不抽菸、不管男生、女生,常常沒有辦法去分辨,只有拿到檢體之後,測量它的基因突變,才有辦法抓到這個.劉育志醫師:在肺癌這一方面,我們大概會進行哪些種類的基因檢測?曹世明醫師:除了EGFR當然也有ALK,ROS1、BRAF等等,這個都算是基因檢測,比較精確的呢,就是要做所謂的「基因定序」,做一個NGS這樣的基因檢測,這個基因檢測就是更深入、更好的基因檢測.劉育志醫師:傳統做基因檢測跟現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差異在哪個地方?曹世明醫師:次世代基因定序就是我講的NGS,它可以把基因的序列,一個一個定下來,以EGFR來講,我們有4個點,18、19、20、21,每個點又有各自不一樣的突變,定序的話可以更清楚,常常我們做傳統的PCR,就是只能做到我們最常見的那幾種,所以這兩個還是有深度上的差別.劉育志醫師:要用什麼樣的檢體來做基因檢測?曹世明醫師:基因檢測最好的檢體當然就是,腫瘤本身做下來的切片,手術拿下來的當然是最好,因為它的量最大,一般來講我們都是用細針穿刺,或者用支氣管鏡去穿刺拿到檢體,用組織切片去做的基因檢測,是我們基因檢測裡面的黃金標準,最近幾年發展出所謂的液體基因檢測,所謂液體其實就是血液,但是這個中間還有一點差別,就是說血液的檢體,正確率通常只有組織的六成左右而已.曹世明醫師: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人,很年輕大概31-32歲而已,他做了基因檢測之後,才知道他原來是ALK,那時候ALK的藥剛出來,所以就給他用了第一代ALK的藥,整個肋膜積水就不見了,本來怎麼做化療、怎麼做電療,就是一直都在,後來有一點點跑到腦部去,還好早發現,所以就直接改到二線的藥,他已經堂堂進入第三年的後面,大概要進入第四年了,這個就是藥物的進步,還有基因檢測的功勞.曹世明醫師:標靶的治療,在差不多這五、六年來,可以說突飛猛進,除了EGFR跟ALK,現在還有所謂ROS1跟BRAF也都有藥,現在有很多新的,我們以前認為沒有藥的,也都在做臨床實驗,癌症治療日新月異,跟醫師來合作,可以讓你的身體得到一個緩解.※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