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劉墉發表了一系列的<媽寶論>,首篇<媽寶是不是寶?>在網路上獲得很大的迴響,因為他想告訴那些抱怨自己丈夫是媽寶的太太們:「媽寶老公才是寶!孝順媽媽的男人們比較疼老婆!」但,真的是這樣嗎? 孝順不好嗎為什麼太太還要抱怨呢?劉墉想起,人常說「要找個好丈夫,就看他孝不孝順他媽,孝順媽的男人疼老婆」,那媽寶理應屬於孝順的男人,也就符合前者所述的好丈夫,「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想:作為媽寶的男孩,當媽媽還在的時候他會做媽寶,把太太撂在一邊,惟母命是從,但是當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可能改變目標,把太太變成媽媽,像孝順媽媽一樣孝順太太.」劉墉接著說,既然一個愛當「媽」,另一個就當「寶」吧!乍看之下好像理所當然,但媽寶孝順起來,大概只有媽媽和寶寶兩人舒心而已,旁人看了恐怕直搖頭,怎麼說?以下,我們先來探討孝順的界線. 百善孝為先是對的嗎?不孝、孝與愚孝怎麼分?不孝中國禮儀上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孟子所說的最大不孝二、阿諛曲從,陷親不義一昧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三、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 第一點是舊觀念了,而第二點應改稱為目前所謂的「愚孝」,現在的不孝沒那麼嚴苛,筆者認為如果做出忤逆、毆打與啃老等行為,搞出家庭悲劇才有不孝之實,需譴責. 而民法繼承編修正案,增訂「不孝子女條款」,指的則是兒女惡意不扶養父母,有重大虐待、侮辱或無正當理由不扶養,經父母以遺囑、書面、錄音、記錄影音等方式舉證後,兒女將喪失繼承權. 孝簡單定義是:有把家庭當作責任,但不至於視為義務,如同呂秋遠律師曾言:行有餘力多照顧,有愛就多給一點,有錢就多花一些,但是如果什麼都沒有,照顧自己第一優先,父母本來就應該要為自己規劃未來,而不是年老後要孩子「盡義務」照顧.李安則認為「孝順」已經是過時的觀念,他說:「我從不教孩子孝順,我只教他如何去愛!」所以時下社會裡,只要心中敬愛著父母即是有孝. 愚孝儒家代表荀子曾說:「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難道父親要兒子作奸犯科,兒子就要順從嗎?孔子認為人要有基本道德是非判斷之心,所謂孝,要審其所以從之,不假思索地服從只是愚孝,所以當沒有拿捏好「孝」的程度,害了父母也害自己.以現代簡易的區隔孝與愚孝,前者是量力而為,後者則是予取予求,當個聽話的超級乖乖牌,最容易犯了愚孝. 你有媽媽就好了為何還要娶老婆?最近一對夫妻的離婚登上媒體,可以說是經典愚孝代表.妻子控訴,婚後每一天,從沒有關門睡覺過,因為老公怕聽不到婆婆的聲音,還嫌嬰兒吵鬧,搬去婆婆房間一起睡,時間長達13年,如今再也忍不下去,終於提出離婚訴訟. 男方回應,父親早逝,由母親一人撫養長大、相依為命,這點老婆肯定能理解,她一心期盼有了小孩,兩人關係會改善,卻沒有想到女兒出生後,先生完全不聞不問,甚至要她自己支付住院費用,直說「小孩是妳要生的」. 婆婆盡力打理先生所有的日常生活,而先生也凡事以母親優先,妻子透露,老公吃飯需要人盛、幫忙挑魚刺和剝蝦,她多次和婆婆溝通,對方卻從未理睬,「婆婆顯然取代我為人妻子的身分」,那妻子在這個家裡面是什麼樣的存在?也難怪,這已是這位先生第二段散場的婚姻. 回頭比對劉墉的觀點,這妻子忍了13年是太短了,要等到婆婆過世之後,這位先生才會重視太太,可我一個外人來看,妻子已經太傻太委屈,也夠偉大了. 「孝」容易衍伸婆媳問題碰上愚孝先生下輩子笑不出來真正的孝順,重點在「孝」,不是順,而會有愚孝這結果,無非是報恩心高才過度孝順,他們認為自己必須要有能力滿足父母的所有要求;否則就是遇到真媽寶,自幼不敢自己下決定或父母本身過於強勢,使得他們長期懶得或不忍抗爭,演變成如今難以改變的相處模式. 一個寶寶不宜有兩個媽在照顧,不然兩個媽吵起來,他什麼也不會做,繼續置身事外,看起來好無辜.從劉墉指出「惟母命是從」就可得知大孩子已到了「愚孝」的境界,別輕易期待和一個沒自我判斷能力的人,可以組出幸福的婚姻,除非妳是母愛爆棚的女子,願意包容一切,不然等他待妳好時,恐怕早已氣得一頭白髮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複雜的問題層出不窮,孝順這點最讓人無奈的原因是,這原本是件好事,若我們有了小孩也會期許他是個孝子,但孝子如果不會拿捏孝的程度,只知道盲目服從父母、忽視老婆,受傷的是整個家庭和婚姻,也導致現在台灣年輕女生被問起擇偶條件時,會出現「有車有房父母雙亡」這種可怕的答案. 本文由CMoney理財寶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