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星人學小提琴到十個月的時候,她報名參加了一個小小的比賽,學齡前幼童組只有他一個報名,但評分必須到一定門檻才有機會拿前三名.她賽前練習紮實,且台風穩健,評審給了她幼童組第一名的肯定,這也是NA星人音樂之路的第一個第一名.究竟幼兒學音樂是不是會變聰明?學音樂的孩子真的不會變壞?學術界對於這些論點和實驗都還是抱持保留的態度,但肯定的是,學樂器對於腦部點對點的連結(connection)是正向的,同時也有刺激腦部發展的效果,尤其國家地理頻道都有很多針對孩子學習音樂的腦部研究的影片可以參考.對於艾瑪我身為一位母親,更重要的是,我單純只想要讓NA星人學習三個重點:(1)「專注在一件事情上」,(2)「學習不放棄」,以及(3)培養「欣賞美的事物」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是好動,除了讓他們盡情的玩,同時也要培養靜下來的能力,比方說演奏樂器、閱讀書籍、觀察自然生態...等.那為什麼我選擇小提琴,而不是鋼琴?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艾瑪小時候學了七年的鋼琴,彈得還不錯,如果NA星人又學鋼琴,我一定會用我的標準來看待他的學習,反而會抹煞小朋友學習的動機,讓小孩覺得為什麼「媽媽標準這麼高」?學習起來也不會快樂.於是,我故意選了一樣本身超級不了解的樂器讓他學,這樣等於我和孩子一起重新學習.很多學音樂的小孩到最後不能持續下去的原因,我聽到的大多是父母先放棄.回到初衷,如果只是要讓他們學習毅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欣賞藝術的鑑賞力,更應該喚起他們主動練習、且培養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決心.學得好或是學得不好,這個因素有很多,但重點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像這次比賽,從一開始報名我就告訴NA星人,名次並不重要,重要是他能不能突破自己,並做到主動練習.這段期間我設了一個60張貼紙的門檻,只要每天勤奮練習,可以得到1或2或3張貼紙,達到60張就有獎勵(先設立基本門檻與目標).而且我堅持絕口不提名次問題,因為這對孩子或對我們並不重要,評審評斷的標準不一,而孩子在父母的心中永遠是最棒的,難道不是嗎?下面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彙整了我陣子得到的六項心法,來跟有興趣讓孩子學音樂的爸媽們分享:和孩子一起學習:我對小提琴一竅不通,但是從NA星人學習小提琴以來,我就抱持一人繳費、兩人學習的心態(這樣覺得比較省?),也常常會問老師很多問題.參與孩子的學習,無形中父母就是他們的榜樣.如果你不會,請不要強求孩子也會:有時候父母會不小心落入“強人所難“的境界,那是因為我們會不小心與他人比較.但如果,孩子無法通過的關卡,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那應該是要有耐心陪他們一起找尋背後真正的原因(rootcause)並予以解決,而非抱持著「你看看人家隔壁小哥哥都會,你怎麼都不會?」製造練習的樂趣:如果你剛好也學過樂器,拿出你的壓箱寶跟孩子一起練習吧!而不是他在練習,你在滑手機.如果你沒有學過樂器,那就幫他打打拍子,拿出平常在KTV的實力,孩子演奏你哼唱,這些行為有時候都會變得很搞笑,會讓練習的氣氛輕鬆不少,而且孩子會覺得在學習的路上並不孤單.NA星人的爸爸雖然沒有學過音樂,但是他幾乎每次練習他都在場,現在他對很多古典音樂的小提琴曲目也耳熟能詳了呢!連結小朋友的興趣來訂定目標:NA星人最喜歡搜集貼紙了,所以這次我用的60張貼紙當門檻看起來非常奏效,她會為了拿到貼紙,要求自己.而蒐集到貼紙可以換個小禮物,可能是去他最喜歡的飯店(物質類),或是讓他幫忙做菜煎蛋(非物質類),獎勵端看小朋友喜歡什麼,這只有父母才懂.記得平常練習的獎項不用太大,而且要容易做到,這樣對小朋友才有吸引力.持之以恆練習、但要顧慮身心狀態:學過樂器的人都知道,每天練習保持手感,求精而不是求多,才能跟樂器當好朋友.不過,如果孩子今天在外面真的累壞了,或是練到身體覺得很疲倦,而陪練的你工作也累壞了,那就休息吧!有時候短暫的休息,之後可以跳得更遠.適度推孩子一把:大人都有惰性,不然老闆為什麼每次都要求120%的成長?小孩也會有,偶爾還是要用嚴厲的態度要求他們做到老師所提點的或是調整錯誤的姿勢.嚇嚇他們,軟硬兼施,但請小心操作,如果一直都兇巴巴的,孩子也會不開心的.學習之路一直都很漫長,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加油,家長的心理素質有時候反而是更重要的呢!喜歡艾瑪的文章,歡迎按讚和分享喔(歡迎轉載但引用請註明出處) 按讚 俏媽艾瑪xNA星人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