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母親在家能幹,卻養成父親在家失能 結婚前,在社會價值的認定上,男女雙方的差異普遍不太大.但結婚後,男人安定了下來,開始在事業上衝刺.女人卻開始為了家務忙碌起來,特別是孩子陸續報到的那幾年. 如果,為了安心陪伴孩子成長,女人選擇了回家照顧孩子,那夫妻之間,在社會價值的認定上,可能會愈差愈遠.而男人在家中的功能,也會因為逐漸被邊緣化,而愈來愈失能. 做為家庭主婦,我們總考慮著先生賺錢養家很辛苦.幾乎把家裡所有的事全盤包下,這樣好像才得以平衡,沒有賺錢回家的愧疚之感!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這樣. 我們弱化了自己的先生,只讓他賺錢就好,就像我們弱化了孩子一樣,只讓他讀書就好.但我們卻愈來愈強化自己的角色,直到家庭功能逐漸失衡,才發現問題的癥結,原來在自己身上. 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讓家庭可以幸福運轉的重要一員,沒有人應該被忽略、被邊緣化.而母親這個角色,也不應該強大到無法取代. 做為妻子,做為母親,做為女人自己,我們應該努力的,讓孩子們跟父親很緊密與親近,讓他們彼此相互尊重與關懷彼此. 起初,在初為人父母時,先生也認真的學習著育嬰的知識.孩子睡在床上,他怕碰著了,我也擔心他睡不好,每天還要跨縣市的開車通勤,所以,三人共眠沒幾天,讓先生自己睡一間房. 第二個孩子出生,先生能幫的忙,就更少了.因為,媽媽已經「一回生,二回熟」.所有的事都自己來做,好像既快又好. 忙碌的育嬰生活,是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細心思想生活的品質與時間,是擠都擠不出來.直到我因為生病,幼子卻不讓他爸爸送他去上才藝課,先生竟無奈到提議請假,我才發現,我們母子三人,好像跟先生生活在看起來一樣,卻不相同的世界. 在育嬰上,父親起初也都是有熱情的,想積極參與並且力求表現.但可能因為他們的反應總慢半拍,或總是笨手笨腳,到最後,常常會被媽媽包辦了所有的事.當母親愈來愈強,父親就漸漸的被邊緣化.當他們習慣被邊緣化,忙碌又失控的女人,再回過頭來怨懟先生不幫忙,其實,好像也有點不公平.更慘的狀況是,當先生無法融入家庭裡的氛圍時,卻找到了向外發展外遇的藉口,那就真的傷害了婚姻的互助與互信. 家庭功能會失衡,都是從小處開始,所以要防微杜漸. 為了重新調整孩子和先生的相處模式,刻意的讓他們有單獨相處的時間與機會.讓先生開始參與孩子的接送,也讓他們彼此對話,而不做傳話者.我發現,家庭幸福的感覺,增加了!孩子們跟父親的互動也自然的活洛了!一家人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都超越了從前,這種真實的幸福感覺,原來來自一家人一起的努力與付出. 孩子是父母所生,自然也需要父母的愛來做灌溉.雖然男人不擅育嬰與不擅表達對孩子們的情感,但他們的內心,也跟媽媽們一樣,想好好的愛孩子,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是他們從小就缺乏情感的表達與引導. 天下的父親皆然,他們對孩子的愛,不見得會比母親少.只是,他們缺乏方法,做妥善而合宜的表現與表達,而母親們又太過聰明的以為自己是為大家好,把父親能做,與該做的事情,都搶過來做,才造成了父子之間的疏離,與父親功能的失調及被邊緣化. 聰明的母親們,多製造孩子們與父親相處與彼此依附的機會.這樣,當家庭裏的成員,各自都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時,大家的幸福指數都會提高,家庭裏的凝聚力也會更好. 女人實在是不應該,自以為是為了對方好,把男人該做的事情都搶過來做,再反過頭來抱怨,男人都沒有為家庭或孩子的成長付出,這樣是男人太冤枉,而女人太傻. 兩性要平衡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彼此互相支持與支援.孩子在父母和諧運作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才可以有良好的學習對象,為日後自己的家庭結構,奠定健康又和善的基礎. 千萬不要讓母親在家能幹,卻養成父親在家失能.不管是豬隊友還是神隊友,其實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習慣中,養出的﹗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彩.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尚瑞君著作:<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讓我們用愛與耐心去發掘孩子的亮點,協助孩子發出生命中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