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聽到別人說,他們和自己的孩子八字不合.他說:“我和兒子沒話說,他有事都會先找他阿嬤.”她說:“我的女兒長大了,都不找我聊心事...她都比較喜歡和朋友聊天.”他們認為這是﹝隔代的代溝﹞,避免不了.卻不知道,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其實是「偶爾的偏愛」.很多時候,孩子渴望的其實是「真正的理解」.教育很難,和孩子說話更難.想要建立親子良好的關係,其實是在於爸媽每天和孩子說話的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聽過一位朋友說,小時候的他很抗拒上補習班.他告訴媽媽自己不想去上課,可是話還沒說完,媽媽就急著說上補習班的好處,如果不上補習班,課業會很難追上等等.最後,他還是硬著頭皮繼續上補習班.直到最後老師發現,他被後座的同學欺負,一直被踢背後和椅子,把事情告訴雙方家長後,他媽媽頓時才恍然大悟.年齡小的孩子在某些時候,或者在被欺負時,可能會表達不出那種「受委屈」的感受.所以,有時候爸媽不必急著講道理,我們可以先聽聽孩子的心理.先讓孩子把話講完,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要老是想著每個問題...都是孩子的問題.有時候「細心傾聽」,勝過所有的「大道理」.另一個朋友也想起以前剛上大學時,因為功課壓力山大,心想要退學了.她把這個想法大膽告訴了爸媽,原本以為一定會先被說教一頓,會被說“半途而廢很不好哦,少少壓力都受不了等等的話...”但沒想到的是,爸爸竟然開口說道:“那就不要讀吧.”這不是氣話,她爸當時是認真的.後來,她也坦白和爸媽說了不想讀的原因,然後大學生活不是她想像那樣的,爸媽聽了點點頭,也和她一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最後,她還是堅持讀完了大學,也考到了律師文憑.她對我們說,其實當時不想讀的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沒有真的想要實行.她當時真正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更不是「大道理」,因為她已經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決定是什麼.而當時的對話,她也只是希望有個人可以讀懂她的情緒...很慶幸,這個人是「她的家人」.有時候說了一千次「大道理」,也代替不了一次的「用心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裡說的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偏袒」,這裡說的不是「不分是非黑白地包容」.大道理人人都可以明白,但情緒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甚至有時候,也連你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不是親子關係而已,和別人相處也一樣.如果在某些事情上,我們先拋開邏輯,先拋開道理,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再來說道理.或許大家都不會轉牛角尖,或許大家都不會那麼執著,或許大家的想法都會被聽見...或許我們都不必急著講道理,或許一個擁抱,一句你還好嗎,會比說道理來得更容易.先理解再說教不急著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