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流產時,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孤單的人,沒有人了解我的心情,大家都只叫我要好好調養身體,都只在意人工流產後我身體的傷,卻沒人看到我心裡的傷.身邊的人只會說:「蛤~~怎麼會這樣?」、「通常流產後很快又會懷孕的」或是「不健康的胚胎流掉也好」,還有一個同事在電話中聽到我流產後,「吼」了一聲,說:「那只是個胚胎,根本還不算是個人好不好?!?!」,好像我太大驚小怪一樣,那時候我真的很想翻桌扁人.我心裡的痛和一般人的認知差別太大了,沒有一句安慰的話能說到我心裡,那時候的我對這些話感到極度厭煩,覺得「你們懂個屁阿!」,但同時我又很渴望得到心靈的撫慰,因為我覺得極大的悲傷和自責無時無刻掐住我的脖子,一天比一天緊,我就快要窒息了!於是我上網找書,希望能找到教父母如何度過流產後黑暗時期的書,但市面上有助孕的書、有教大家懷孕初期、中期、後期要注意的大大小小事的書,有教大家如何育兒的書,卻沒有教大家流產後該怎麼辦的書,流產的父母在世上好像是被忽略的弱勢團體,沒有怎麼辦,只能自己救自己,或許大家都不覺得流產有什麼大不了,比起流產,懷孕生產和育兒當然重要多了.找了好久,終於看到有人分享一本書–把妳生回來,撫慰流產父母心靈和身體的書.我在博客來找到這本書,看了封面上的簡介就決定買了!以下是封面上的簡介: 有一種愛,很想念卻無法相見--那是,媽媽來不及看見肚子裡的妳健康長大.有一種愛,很滿溢卻無法付出—那是,媽媽好想要一個妳卻遲遲等不到.這種愛,是最令人心疼,卻無聲在角落被忽略的愛…. 是阿,封面上一字一句都打進去我的心裡,在那時從誰的口中都得不到的安慰,被這幾句話如實地寫出來,因為我的感受是無聲的,是被忽略的.記得那時候在博客來下單,等了一個星期書才寄到,中間我還打電話去他們的客服詢問,很怕連我的訂單都被忽略了,可能是會買這本書的人真的太少了,沒有庫存吧!一拿到書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看,才看第一頁我就流淚了,那時班爸在旁邊看電視,我默默闔上書走到浴室痛哭,那陣子我哭太多了,我不想再把這樣的情緒感染給班爸,雖然班爸也是這次流產的受害者,雖然他也心痛,但我知道他也會煩、也會累.書的作者自己經歷兩次流產,後來成功生下兩個孩子.她透過自身的經驗創立「邦妮寶貝基金會」,為失去寶寶的家庭設立悲傷諮詢服務.書中寫到一般人和流產父母對「流產」在情感上認知的差異,我覺得對極了,完全寫中我的感受.以下截取一段書裡的話: 就如同我們在心肝寶貝身上滑落的無聲淚水,這也是長期以來,世界各地的無聲失落,大家不會公開討論失去的寶寶,只會告訴這些女性「再試一次」、「這本來就很自然」、「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但是請問,如果我的母親過世了,我應該再試著接受新母親嗎?父親死於癌症是很正常的事嗎?如果我的妹妹死於車禍,我該若無其事的繼續過日子嗎?事實上,寶寶的死亡,應該也要被視為生命的重大事件,應受到家人的重視與支持. 相信很多流產的人跟我一樣,一開始都不知道怎麼辦,雞湯、補品都只能治癒身體的傷,但心理的傷卻沒有人告訴我該怎麼好起來.這本書給失去寶寶的父母完整的心靈支持,母親、父親不同的角色如何面對流產,如何面對和釋放悲傷,如何悼念寶寶,如何放下並向寶寶說再見,一直到嘗試再度懷孕,以及家人該如何幫助與支持哀痛的父母.作者訪問了許多失去寶寶的家庭,有些是第一次流產、有些是習慣性流產、有些是生下死胎、有些是早產、有些是寶寶死於併發症,還有一些是一直等不到寶寶來臨,所以從書裡面可以看到許多不同家庭的遭遇.這本書書名是「把妳生回來」,之所以是女部的妳,不是因為流產的是女寶寶,不只是希望把寶寶生回來,更希望所有經歷流產,悲傷絕望而且失落的母親,能再次重生,我覺得好有意義.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流產後我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包括悲傷、憤怒、自責、嫉妒別的孕婦、嫉妒有小孩的人,都是正常的,因為我一度覺得自己變了一個人,很黑暗的人,因為我常常會有邪惡的念頭,我甚至會在心裡詛咒別的孕婦流產,班爸也感覺到我的轉變,曾經大吼著對我說我怎麼變成這樣!然而這是流產後情緒的必經過程,是傷口癒合過程中會經歷的痛.另外,我也認知到我在那段期間忽略了班爸的情緒,其實他也是流產的受害者,他也正在經歷難過與失落,只是大家習慣把焦點放在母親身上,而男性總是被教育要堅強,所以班爸只能隱藏他的悲傷,故做堅強.直到班爸情緒累積到頂點,對我大吼那次,我才知道我怎麼這麼自私,只顧自己傷心,只希望每個人安慰我,卻忘了班爸也失去了班班,我的一切情緒他都正在感受.也是那次事件之後,我寫了「流產後,寫給班爸的一封信」這篇文章.也是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決定自己出去走走,因為身邊的人都不懂我的痛,他們都期待我應該要恢復正常了,所以在他們面前我總是強顏歡笑,但其實我快撐不住了,我很想大哭一場,真真實實地面對失去班班的痛,而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也是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寫這個部落格,作者鼓勵流產的父母要有個方式悼念失去的寶寶,可以為寶寶寫首詩、寫首歌,或是用寶寶的名字為天上的星星命名.我開始寫下所有求子和流產的經歷,透過文字真的大大地撫慰了自己,流產的傷口也漸漸癒合,我也希望所有看部落格的姊妹多多少少都得到一些安慰,不管妳是正在求子,或是正經歷流產的痛,我都希望我的文字對妳們的心情上有一些幫助.還有,這本書教我,不是要有寶寶才是父母,我,永遠都是班班的母親.再分享書中的一段話: 「孤兒」是用來形容失去父母的小孩;但是,我們卻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失去小孩的父母.對這些父母而言,他們剩下的,只有悲傷.那種來不及為孩子命名、來不及跟孩子說話的痛,深植在經歷類似遭遇的家庭中. 當初我從這本書上得到好多好多安慰,許多章節我都看到流淚,因為作者自己以及好多被訪問家庭親身經歷流產的遭遇,我都能感同身受,很高興有人把這樣的心路歷程寫出來,並且幫助我從流產的痛之中站起來,繼續前進.雖然我沒有百分之百從流產的絕望之中走出來,但謝謝這本書的救贖,我覺得好多了. >>更多班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