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探張學良文化園區,第一次造訪新竹清泉,當天剛好遇到館內導覽,也玩到解密幽居小活動.之後在附近走走,清泉吊橋、清泉天主教、五峰原市集、桃山國小,在清泉的半日遊很悠閒,也讓我們稍稍窺見關於張學良的歷史,小學生歷史遊~Go喔!進入新竹清泉前是一段蜿蜒的山路,通過桃山隧道後,很快抵達今日目的地:張學良文化園區.而這座桃山隧道也讓我印象深刻,行駛其中,完全有身處於隧道內的真實感,或許是山洞內的原始壁面、或許是隧道內昏暗的燈光,就是與我們以前走過的隧道非常不同.查起資料才知道,原來桃山隧道可是座超有歷史的隧道,開始於日治時期,十年前擴建為雙線隧道,而隧道內的燈光只有前半段有燈光,後半段則是一片漆黑,遠遠望過去只剩前方隧道口的光源,是真正的過山洞呀!這裡有兩座停車場,第一停車場比較靠近五峰原市集跟原住民館,而第二停車場則靠近張學良文化園區的對岸(下圖沒有標示出第二停車場).大多人會選擇停在第一停車場,走清泉吊橋過去對面的張學良故居或三毛夢屋走走,然後再按照原路線返回五峰原市集吃午飯.人稱真愛走的章魚哥,則是帶著我們停車在第二停車場,走清泉大橋去張學良故居,結束後再走清泉一號吊橋接一段小路到清泉天主教,然後下來到五峰原市集,最後再走清泉吊橋到桃山國小,經過張學良故居,最後走清泉大橋回第二停車場,整個就是清泉走透透的概念(下圖即為清泉大橋).張學良故居比我想像中的還要新穎,而且園區背靠的是一整片的山林,前方則正對清泉大橋,這安排感覺十分特殊欸.張學良文化園區(張學良故居)粉絲頁週二至週日09:00~15:00(週一休)311新竹縣五峰鄉256-6號1園區外有一整排關於五峰鄉與桃山村的介紹,身後還有幾顆刻有張學良簡介的大石頭,從少年張學良到他的幽禁歲月.看到這一塊石頭有嚇一跳,或許有些人跟我一樣,只知道幽禁,不知道晚年的他有到美國與家人團聚,最後是在夏威夷檀香山過世.進入館內,馬上發現解密幽居的活動,正愁著怎麼讓小Q妹進入張學良的世界,剛好有活動可以讓她邊逛邊玩,真是太棒了!!張學良故居的室內空間不大,不過寬敞明亮的環境比我猜想的還要好,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很熱情地接待,整體的感覺很好.循著參觀動線,來到館內最大展區,這裡展示了與張學良有關的機密檔案,包括當年的電報、公文、書信的影像資料.下面這張看起來像一封尋常書信,仔細看卻是份超詳盡的報告,文章內容主要是筆者寫出跟張學良對談過後的觀察心得.旁邊也有二二八事件時,監視張學良多年的劉乙光跟上級長官討論的往來資料,現在看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緊張氣息.身旁的小Q妹也開始解密,透過現場看板上的數字,搭配單子內的密碼表去拼湊答案,我覺得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剛好的難度.另外,這裡也展出其他關於張學良在清泉生活期間的文資,像是這份擺放在桌上的資料,條文式列出張學良的生活安排規則,裡面有寫到張學良連跟誰見面都要申請核准,雖說沒自由,但是伙食招待費居然一個月有台幣一萬!角落則是擺放的一台老式縫紉機,導覽人員有提到,張學良當時的衣服都要靠趙四小姐(趙一荻)縫補,大小事其實都相當依賴她.展區的角落還有一張餐桌,重現了當時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共度早餐的餐桌,看起來是簡單也營養的早餐,難怪張學良那麼長壽XD最特別的,這裡還展出張學良的日記.在這一頁,張學良紀錄的是1946年從重慶移往台灣的過程,從第一段可以知道,他還是下了飛機才知道是到台灣,然後當天就被送到新竹,隔天到清泉.從此張學良就在清泉前後住了11年,導覽人員也提到,他跟當地原住民也建立了一定的情緣,要求將溫泉分享給當地人使用.以上是主要展區的大約內容,雖然資料並不算多,但應該是目前在台灣能看到最多關於張學良文資的地方了吧(台北北投的少帥禪園多年前去過一次,是比較偏向泡湯用餐的地方).回到入口處,牆面上條文式的整理出這位從1901年到2001年、恰好活了兩個世紀的百歲少帥,大半輩子的幽禁歷程.角落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蠟像,館方試圖還原當年他們在清泉的生活模樣,逼真度頗高的蠟像搭配背後的字畫,讓人印象深刻.整個展區到此結束,小Q妹也順利解碼成功!這裡就不暴雷啦,關於解密幽居解碼的答案,就留待給各位親自過來揭曉嚕~!!走出張學良故居,眼前迎面而來的是無邊的山景,不知道當年張學良每日望著這片山頭,內心真正的想法,究竟是甚麼呢?「不願兄弟自相殘殺、不容強敵磨刀霍霍...」,走出園區外,在石牆上有著這麼一段字,講述的正是東北易幟的這一段歷史.關於歷史的學習,我希望有機會就帶小Q妹多走走多了解,陪著她推開一扇扇歷史之門,期許未來的她能漸漸擁有自己的觀點.回程的路上找到了一本繪本「張學良的幽幽清泉夢」,內容比較適合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圖書館借來跟孩子一起看.那既然都來到清泉了,當然四周景致也該繞繞,剛好旁邊就有一張導覽圖立牌.來清泉,除了張學良文化園區、還有三毛夢屋以及原住民族館,另外,熱愛吊橋的孩子也能獲得滿足,因為在清泉可是四座吊橋一次get呢!離開張學良故居,我們先往旁邊的將軍湯前進.這裡是免費的公共足湯,也就是只提供泡腳,沒有全身的溫泉.將軍湯占地不算大,但是整理得很乾淨,也搭建一座涼亭式平台,讓遊客可以更方便的享用足湯,天冷的時候來泡應該很讚!清泉溫泉在日治時期稱作井上溫泉,屬於無色無味的溫泉,不過溫度頗高,如果有帶小小孩過來玩,請記得注意安全喔!走出將軍湯,往右手邊的斜坡上行,我們想先去找尋第一座吊橋,也就是清泉一號吊橋,那是清泉最長也最早的一座吊橋.如果想去三毛夢屋,再往上循著指示牌走就可以抵達.來了!今日的第一座吊橋~清泉一號吊橋,目前我們看到的是重建後的吊橋,很喜歡他們在這座吊橋上施加的圖騰以及橋梁上醒目的紅色木條.大約一人通行的吊橋,走起來搖搖晃晃的,人愈多搖得愈厲害,與我兒時跟在大人後頭走傳統吊橋的感覺是一模一樣,好懷念喔!小Q妹也跟我一樣,從來就不怕吊橋,甚至很愛這種走起來搖搖晃晃的感覺,唯獨章魚哥,總是臉色慘白地默默快走在最前頭XD下了清泉一號吊橋,接續的是清泉步道,這一段步道雖然有一點距離,但沿途樹蔭滿滿,走起來其實是蠻悠閒的散步感.大約十分鐘的腳程,我們發現了一座不同的建築,原來已經到了清泉天主教堂,剛好拍到陽光撒下的教堂角落,看起來很舒服.左手邊還有一座籃球場,特別吸引我的是球場上的壁畫,後來回來查資料才知道,這正是出自於清泉天主教堂的丁松青神父之手.神父花了15年的光陰,在這裡拼貼出他最喜愛的聖經故事,這份用心實在是太強大了!順著小路,來到了清泉天主教堂.教堂前正躺著一隻午睡的虎斑貓,實在很可愛,兩父女忍不住打擾了貓咪一下下,擾貓清夢真不好意思~雖然我們並沒有宗教信仰,但是走進這一座教堂,還是可以感受靜謐之外的力量.仔細欣賞,處處可以發現這座教堂的美,想必也是神父的細心打點吧!尤其是窗格的配色與上頭的彩繪,也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只能說,這一座藏於山間的清泉天主教堂,美的就像是一副畫,算是我們這趟來清泉找尋張學良的旅程中一個驚喜的美麗意外.沿著小路繼續往下走出馬路,循著烤肉香,很容易就能找到位於第一停車場旁的原住民族館.剛開始有點搞不清楚方位,正想著該先去原住民市集吃東西還是逛逛原住民族館,沒想到原來市集就在原住民族館的前方空地呀~所以我們決定先來飽餐一頓,享用原住民大餐.走進市集,這裡圍繞有許多不同的店家,大多是原住民特色菜,而中央則是用餐區.選擇一多,就開始犯選擇困難了XD,加上每一攤看起來都很厲害,實在有點難以下手,經歷一番天人交戰,終於選定店家.這家快炒類價格介於100至180,特色私房菜大約200至350,然後經典的竹筒飯80、馬告香腸40,價格都算是很ok.但是,就在我們開心的勾完菜單之後,老闆說,因為人太多,需要等一個半小時才能上菜,所以最後只好選擇不用等的菜,也就是香腸跟竹筒飯.雖然沒吃飽,但這裡必須說一下,他們的竹筒飯很好吃,馬告香腸也非常好吃,只能怪自己太晚來啦.吃完來去原住民族館(粉絲頁)走走,這裡的日式建築原先是為了仿造張學良故居所建,後來因為故居在原址重建了,所以最後改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原住民族館.館內介紹的是五峰當地主要居民~賽夏族與泰雅族的文化,像是一進場展示的煙斗、燭台、臀鈴、肩旗...等等的傳統用品.對於部落文化,以前所認知、接觸過的實在太狹隘,老實說還需要多花些時間去認識,這也是日後想帶著小Q妹一起去探索的目標.最後,我們來到原住民族館外的頭目廣場,廣場上的清泉吊橋入口處不但有美麗的彩繪牆,吊橋側面還有勇士為我們照望相挺.這座清泉吊橋橋面比剛剛的清泉一號吊橋來的寬,所以走起來也相對穩定,推薦給害怕吊橋但又想在吊橋上留影的朋友喔~通過清泉吊橋,又回到對面的張學良故居這一端,離開清泉之前,決定來去看看桃山國小.不過當天過去有黃線圍住,所以我們沒有進去,回來之後上網查,才知道這座小學有很棒的桃山國小合唱團,大家可以上去他們粉絲頁欣賞,他們的歌聲是會讓人很動容的那種,推薦!現場也被校園內的這座泰雅族傳統屋舍給吸引,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夠再更靠近了解,桃山國小真是被山林擁簇的音樂樂園呀!今日,我們的清泉小旅行就在歷史、教堂、吊橋、部落以及綠意盎然的山景中度過,清泉給我的感覺雖然說有些遠離塵世,但也正因如此,更顯出這裡的鮮度,也就是英文的fresh啦!美麗的清泉,我們下次見了~謝謝各位的收看 離席前請別忘了到文章的開頭給個讚小Q媽VERYVERY的3Q~U的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