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胎真的比較沒安全感,主要擔心產程太快,但快又不知道有多快! 而且第一胎和第二胎的產兆竟然完全不一樣!真的讓我好緊張! (產檢後有開指,認真做瑜珈球的我,和邊做運動的酥)11/6上午起床有點血絲,但感覺不太像落紅(沒有鼻涕狀分泌物),但沒其他的產兆,所以我等到了下午,因為前幾天有被醫院退貨,擔心又被醫院退貨,還特地打電話到醫院詢問! 我:「我有落紅、但不規則宮縮!」,得到的回應是:「經產婦有落紅應該都會收了啦!」那好,來準備一下~我正要去洗澡,才剛開房門就驚醒了下大夜正在睡覺的酥!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生,連睡覺都保持警戒. 洗澡時有大的鼻涕狀分泌物掉下來,這是落紅了!讓我更放心去醫院!(應該不會被退貨了)到了醫院開指一公分、不規則宮縮、沒持續的落紅,不達住院標準!!這讓我覺得很生氣、但其實更多的是沮喪,之前被退貨一次,所以這次特地撥電話問,沒想到還是被退貨,已經跟芙妹十八相送了兩次,兩次出門前都好好跟她溝通安撫情緒,讓我覺得有點晃點她的感覺!重點是,聽說第二胎產程很快,不知道到底多快,好擔心會來不及打無痛、還是在路上生🤣因為我第一胎是在車上破水的.而且醫師也有說,我這胎的頭比較小,所以可能生比較快. 入院總是讓人安心阿!真的好想入院阿~但也是能感受到護士們退貨我的為難!⋯「嗯⋯再痛一點再來吧!再⋯密集一點!或是持續出血!」 「好啊!我就很痛的時候再來!!」我承認我是有點賭氣了!真的是太賭氣了⋯ 晚上12:30的時候在睡夢中被宮縮痛醒,想著我再痛一點、再痛一點再去!那就01:00再去好了!還邊和朋友聊天. (在房間裡躺不下去的自拍) 凌晨1點的時候覺得還可以忍耐,但沒辦法待在房間裡,怕吵醒芙妹和酥,就到樓下坐瑜伽球放鬆!就這樣到了01:30,宮縮開始痛的有點難受,間隔四分鐘、一次持續40~50秒,這40秒真的是好久⋯我叫醒了酥,出發到了醫院! 酥問我還能走嗎?我說能!所以我們先把車停到醫院對面的停車場.但宮縮來的時候也真的是走不了!想起我第一胎也是這樣,但第一胎沒這麼痛、也沒痛這麼久.走走停停⋯終於到產房!內診開指2.5cm02:40也終於收我入院!宮縮開始越來越痛. 我一喊痛,護士就說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還真的能有效的減輕疼痛.然後感覺有點餓.我跟酥說:「能不能在我冷靜的那四分鐘衝去買麵包回來?我實在沒辦法獨自面對下一次宮縮的到來⋯.」但酥還是錯過了一次宮縮.(竟然在電梯自拍) 趕回來的時候我剛好冷靜下來!才吃了兩口麵包,我就感覺不對:「我是不是破水了?」酥低頭看:「對!」然後去叫護士. 破水後的第一次宮縮讓我整個人崩潰!真的太痛、太痛了!我控制不住的大哭然後發抖!(天啊!我現在想到還有點鼻酸!) 護士們進來要側睡的我躺平,幫我內診,但我真的沒辦法,護士說:「那妳要我們怎麼辦?」 我內心大喊:「誰管妳要怎麼辦啊啊啊!」然後很沒力的說:「等一下⋯」.我覺得很痛苦的地方也是,我明明都這麼痛了,什麼都還要自己來,自己翻身、自己抬屁股、自己換病床、自己爬上產檯,雖然護士跟老公都有在旁邊攙扶,但那種感覺還是很無力的. 內診後4cm,但情緒跟疼痛感都停不下來!護士:「順著妳的感覺用力!」護士:「不要叫!讓我們幫妳!」 這句在生芙妹的時候好像也聽過⋯我持續的崩潰.護士:「call醫生!」(聽到這句我就知道不妙了,我還沒打減痛...嗚嗚我還沒打減痛啦...) 就這樣我被送進了產房,接下來的一切也非常的崩潰!(如果要說可能還可以打一篇文)因為來不及打減痛所以每個感受都非常深刻!因為近視雷射所以也看的很清楚.被推離開產房時護士說:「我們有叫麻醉科啊⋯但弟弟真的衝太快了!」從破水到生完,只花了20分鐘! 生完後真的心有餘悸,真的是太恐怖了⋯太恐怖了⋯本來以為第一胎的減痛沒什麼作用,現在比起來,真的沒打減痛原來更痛更痛!但可能因為這樣,力氣用對了、生的比較快,力氣用對了、痔瘡沒這麼嚴重!記得第一胎生完孩子還使盡全力的生胎盤、護士還幫忙壓肚子、但這胎生完孩子再生胎盤好像沒什麼痛到.產後的我恢復的很快、很好!跟第一胎比差很多!不需要打24小時的點滴、不用插尿管(剛生完第一次尿還是有尿管幫忙)、但接下來如廁都靠自己. 第二胎的產程真的太快,我擔心的事情,果然還是發生了!(沒辦法打減痛)要是我12:30被宮縮痛醒的時候就去醫院,應該來得及吧!但省了減痛的費用,這次生產住三天單人房還可以萬元內搞定,真的也是挺好的. 謝謝媽媽來陪我待產謝謝酥和媽媽都睡不好的注意我的狀況謝謝我的好友下班就過來陪在我身邊謝謝我的妹妹來醫院照顧我謝謝酥的同事們體諒也再次感謝林口長庚婦產科的醫生護士們!#謝謝旺弟平安的來當我們的寶貝 記得要追蹤我們的日常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1216我們也有IG哦https://www.instagram.com/runa_liu/回顧我第一胎,超冷靜的生產故事 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12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