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family-sunset-beach-happiness-2611748/)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們不是那種狀況百出的家庭!」眼前一位母親,邊說邊擦拭著泛紅的眼眶.她的孩子上國中後,屢次出現偷竊行為,好幾次被老師或同學發現,順手牽羊他人的財物;被發現後都會坦承,但仍然一犯再犯.學校安排我與家長談談,討論是否有協助孩子改善的策略.我聽著母親繼續說:「我跟孩子的父親,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我們不偷不搶,也重視孩子的教育,特別要求品格端正.我們家雖說不上富裕,但孩子需要什麼,都能給得起.所以我們實在不懂,他為什麼要去偷別人的東西呢?」我聽學校老師說,在處理這孩子的狀況時,家長是非常配合的,溝通態度十分良好.學校老師也想不透,生在一個這麼正常的家庭中,孩子是怎麼長歪的?--明知道不對的事,卻又想要去做還是和孩子聊聊吧!孩子來到我面前,我自我介紹後,直接切入:「我聽說,你的家境不錯,其實也不缺什麼;如果需要什麼,跟父母說一聲就好,根本不需要用偷的,怎麼回事呢?」孩子搖搖頭,沒說話,我接著問:「爸媽對你很小氣嗎?」、「爸媽很喜歡限制你、管你很多嗎?」、「爸媽不讓你買你要的東西嗎?」我提出了幾個可能性,孩子都搖搖頭.接著,他不耐地說:「沒有,他們對我很好,我要什麼,就有什麼,這是真的.」我點點頭,謝謝他告訴我.接著問:「你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吧?」孩子點點頭,我又說:「那我很好奇,當你在偷拿同學的財物時,你的感覺如何?」「我很緊張,也很焦慮,我知道這不對,但我無法控制自己……」「無法控制自己?」我再度確認,孩子點點頭.他告訴我:「偷完東西後,我常會很後悔.我知道不該這麼做,但下一次還是想去偷.當我做壞事被發現時,我反而會鬆一口氣.」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不需要這些財物,行竊過程的感覺也是緊張痛苦的,甚至需要付出代價,為何還要這麼做呢? 藏在美滿家庭中的幸福假象「我感覺得出來,父母很關心你.是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男孩點點頭,欲言又止.我聽得一頭霧水,請他說清楚一點,他說:「就是,他們都說他們很關心我,我也知道他們為我做了很多,但是,我就是感受不到.」「你的意思是,你不覺得他們是真心在關心你嗎?」「嗯!他們大概只想著自己的事吧!」原來,這孩子的父親在多年前有了外遇,母親知道後,相當氣憤.父親為了求和,向母親表示會與外遇對象分手,並保證不會再犯.母親為了家庭和諧,忍了下來,原諒父親.但其實,父親仍私底下與外遇對象來往,而母親也知情.「我們家維持這樣的狀態,只少有三、四年了吧!在公開場合,他們總是出雙入對,假日,我們也會全家一起出遊.所以,在外人眼裡,我們過得幸福極了.事實上,在家裡,他們是不講話的,甚至,要我們幫忙傳話.」「我很討厭幫他們傳話!回到家,我和弟弟立刻各自回房裡,大家盡量少碰面,落得輕鬆.」--用盡全力保護家中那不能被掀開的黑洞原來,所謂功能健全、生活優渥,全都是幸福家庭的假象.真實狀況是,家裡有個黑洞,是不能說的秘密,沒有人願意面對,於是相敬如冰,也相安無事.而這孩子是家中的老大,眼看母親為了維持這家庭滿美的圖像,含恨隱忍,他就算再看不下去,也得配合演出,真的很煩!我似乎能理解,這孩子說的「感受不到關心」,是怎麼一回事.當夫妻相處存在著難解的壓力,又必須維持一定的家庭運作,長期心力耗損下,當然無法與孩子有品質的互動,更別說是溫暖關懷或者肯定讚許.而所謂的關心,也只是做到孩子基本的生活與學習安排,實際上,與孩子是缺乏情感連結與深層交流的.久了,大家都習慣了,只要不去觸碰那個黑洞,這個家仍然能繼續運作的.--不干孩子的事,但孩子卻無法置身事外「會不會,其實你很不甘心?」「唔?」孩子疑惑地望著我.我解釋:「就是,其實你為母親感到很不平,同時也很想打破現狀,但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好.但你就是不希望這樣的幸福假象,再繼續維持下去!」「嗯!我已經厭煩活在謊言裡了.但是,這又不關我的事……」是呀!是不關孩子的事,孩子是無辜的.然而,孩子卻因此被冷落,得不到該有的關懷與肯定,連基本的「關注」都求不得.人天生就有尋求關注的傾向,至少要被注意到.你看,那兩、三歲的小娃兒,無時無刻都在爭取父母注意力,不是嗎?當一個孩子表現的好,得不到關注,就可能尋求負向關注.也就是,透過搗蛋、作怪、對立、或挑釁等問題行為,來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即使他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幸福家庭不是沒有危機,而是願意面對危機「所以,當你的偷竊行為被揭發後,你反而鬆了一口氣;或許是因為,你知道父母會來關注你的問題,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被看見吧!」孩子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我不期待他現在就能懂;但是,這些道理,大人需要懂.當一個家的所有成員,都用盡全力去掩飾,那沒能被好好處理的危機,以向外展示這個家的美好圖像,最後總有人會出問題、發生狀況.此時,所有外人都會跌破眼鏡地問:「怎麼會這樣?」無風不起浪,而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孩子的問題往往反應的是家庭的問題,包括關係互動與危機事件;唯有家庭的問題能被正視,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才有機會獲得改善.(本文撰寫於2020年12月30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寫) 本文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Facebook:陳志恆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