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免疫力”這個詞被提及的不少,我們也都知道免疫力很重要,它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清除“異己”的生理反應.通俗壹點來講,免疫力強的,就不容易被細菌和病毒感染;免疫力弱的,抗感染能力就會差些,也更容易生病.對於寶寶來說,免疫力更為重要,因此,建立起對免疫力的正確認知對家長們非常必要,尤其是有關免疫力的3大誤區,千萬別再犯了! 概念誤區:免疫力越強越好嗎? 雖然免疫力對於人體來說是不可缺失的,免疫力差,不能有效識別“異物”,身體就容易感染;但是如果免疫力過強也不是好事,不但會對身體外部的物質反應過度出現“過敏”問題,還會對自身的組織細胞產生反應,患上自身免疫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等,對健康是不利的. 對寶寶來說,出生時主要依靠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物質,幫助他們抵禦外界的風險,而寶寶過了半歲,來自母體的抗體水平基本就用完了,而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抵抗力就會變差了,這種情況會壹直持續到6歲左右,這個時期又被稱為“免疫功能不全期”,是需要家長重點關註的階段,需要保證營養、睡眠和運動都是充足的. 清潔誤區:為了幹凈頻繁消毒好嗎? 既然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為其打造壹個無菌的環境,是不是就不容易生病了呢?如果妳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太幹凈,孩子沒有機會接觸自然的細菌、病毒而產生相應的抗體,抵抗力反而會變得更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身免疫失調.家長的過度保護會使得機體的免疫系統變得弱不禁風、不堪壹擊,免疫“軍隊”要拒絕養尊處優,只有不斷刺激才能提高戰鬥力.因此,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家長也不應過分消毒,保持日常清潔即可. 營養誤區:三餐吃好就能提高免疫力嗎? 很多家長認為壹日三餐吃得好,就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豐富均衡的飲食確實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元素的大部分需求,但還是存在壹些“漏網之魚”,特別是與免疫力關系密切的維生素AD就是典型代表,嬰幼兒時期極易缺乏. 維生素A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營養,對維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等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黏膜的防禦能力,降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風險.同時,維生素A還有助於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以及淋巴細胞活性,促進抗體合成和分泌,從而整體提高寶寶的抗感染能力,幫助寶寶建立、完善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 維生素D對人體免疫力的提升也有著積極作用,它能有效激發免疫細胞對“入侵”細菌或病毒發動攻擊,並能夠調節免疫系統. 此外,維生素AD在促進寶寶骨骼發育,維護視覺發育,促進智力發育,以及預防缺鐵性貧血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最新大樣本流調數據顯示,6月齡-14歲兒童有47.98%維生素A低於正常水平,也就是說全國約有1.1億兒童處於維生素A缺乏狀態,且年齡越小缺乏率越高.維生素D也存在普遍缺乏的情況. 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維生素AD是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因此,權威指南提出,寶寶出生後要每日補充維生素A1500-2000IU,維生素D400-800IU,並持續補充到3歲.每天壹粒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可幫助寶寶平穩度過“免疫功能不全期”,為其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