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如何在孩子犯錯時,以不過當的方式管教,讓孩子學習與成長考驗家長們的智慧.日前中國福建傳出一名母親,因孩子睡前未洗澡而動怒、狠踹孩腹部,導致孩子驟逝離去. 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事件發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事發當日孩子因為太累,未在睡前洗澡、刷牙便躺床休息,母親得知後勃然大怒,氣到往6歲兒腹部踹2腳,做為體罰懲處孩子,縱使孩子痛得倒地,母親也覺得沒什麼大礙.未料隔日起床後發現,孩子已無呼吸且全身發冷、明顯死亡.緊急送醫後醫師研判,應是所謂的「鈍性暴力」造成休克性死亡,而該名母親遭判處15年刑期.(▲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零體罰時代成主流!孩子打不得,該怎麼教育?你是「不打不成器」派還是「零體罰」派?現代人育兒逐漸重視愛的教育,因為打罵教育只會造成孩子恐懼,無法真正教導孩子正確行為.但是,若孩子真的歡必霸,也不能體罰嗎? 4月30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現代人育兒漸漸重視愛的教育零體罰,於是美國反體罰組織在1998年發起SpankOutDay,選定每年4月30日為「不打小孩日」(SpankOutDay),主要精神是「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這個活動後來得到各國響應,擴展為「國際不打小孩日」,各個國家會在430這一天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台灣也在2006年正式響應,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宣導不體罰兒童的人權觀念.(▲圖片為示意圖)體罰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體罰只會讓孩子因恐懼而停止當下行為,無法真正教導孩子下次該怎麼做.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打罵教育對孩子會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包括孩子長大後情緒控制較差、對同儕互動的侵略性較高、出現焦慮及憂鬱症的風險也高、日後的語言能力較差等等.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打到大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比較有可能支持體罰,形成了一個負向的循環. 孩子不打如何教育?1.計時隔離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比如發脾氣、罵人、搶東西,請要求他暫停手上的活動,獨自一人冷靜一會兒,再尋找解決方案. 2.剝奪小福利爸媽一定知道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或事物,只要限制這些事,對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處罰了,例如取消玩平板的時間、不可以吃點心、不能跟同學出去玩等. 3.自行承擔後果讓孩子承擔後果能讓他們知道錯誤行為必須付出代價,例如孩子不吃飯玩食物,當下就沒收食物讓他承擔餓肚子的下場.愛搶別人的玩具,直接取消他今日玩玩具的權利.如果父母決定使用這種處罰方式,那麼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釋清楚後果將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 4.對於不好的行為開罰單如果孩子的年齡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為會有獎勵的含義,那麼他也就會懂得自己要為不好的行為支付罰金.通常5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錢的獎懲方法了,孩子們非常渴望能夠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很有效果.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延伸閱讀:打小孩前請深思!你是在教他,還是在發洩情緒?言語暴力傷害更甚體罰!父母NG話語排行榜,你講過幾句?零體罰時代成主流!孩子打不得,該怎麼教育?法國通過零體罰法案!孩子不能打,你可用這些方式教育不要打罵,這3種處罰方式更具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