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歐洲法院表決初步通過「171號修正案」,將嚴格禁止植物奶在包裝或廣告,使用與乳製品印象連結的字眼或圖像.植物奶大廠Oatly槓上歐盟:「消費者不笨,你沒權管包裝」撰文=羅璿與「健康」、「環保」等時尚代名詞劃上等號的「燕麥奶」於北歐發跡,一路從歐美燒到台灣,魅力與商機勢不可擋.據市場調查機構GrandViewResearch最新報告,2019年燕麥奶全球市場規模約有37億美金(約1036億台幣),並將於2020至2027間以9.8%複利年度增長率成長.也就說,2027年全球市場總營收將達到78億美金(約2183億台幣).但是主打「替代牛奶」、卻非乳製品,不含奶、卻使用「植物「奶」」品名,該如何清楚傳達給消費者,已在歐美爭議不斷.2017年歐盟首度確認植物奶不可稱為「奶」.2020年10月歐洲法院再次投票通過:將進一步限制植物奶廠商使用可能引起牛奶意象的包裝、行銷用詞與視覺設計.雖然在2020年10月於歐洲法院中以57%支持通過多數表決.而在該修法案成為正式法規前,需經過歐盟部長理事會(EUCouncilofMinisters)與議會(Parliament)以及EuropeanComission(歐盟委員會)討論後批准,但已此法案經讓植物奶業者氣到跳腳.2021年1月14日燕麥奶大廠Oatly發起「反植物奶審查」連署抵制.從產品名稱到行銷方針都納管的「171號修正案」歐洲法院(EuropeanCourtofJustice)在2017年6月規定只有來自動物牛奶產品的廣告可使用牛奶(milk)、奶油(butter)、乳酪(cheese)和優格(yogurt)等字眼.認定「燕麥奶(oatmilk)」和「大豆優格(soyayogurt)」之類容易引發誤會的品名,都被禁止.2020年10月23日歐洲法院表決初步通過「171號修正案(Amendment171)」,將嚴格禁止植物奶在包裝或廣告,使用會喚起乳製品印象的字眼或圖像.「奶」的模糊地帶:從字、圖示到環境示意都將納管若171號修正案真的上路,恐大幅改變植物奶的行銷方式,重要的影響有三:1、恐怕不可標示「牛奶替代品」2、不可比較植物奶與牛奶對環境的影響3、植物奶甚至可能無法使用與牛奶相似的包裝植物奶業者擔心,他們恐怕將無法使用「乳(dairy」)、「creamy(濃醇)」、「優格式甜點(yoghurt-styledessert)」、甚至是「不含乳品(doesnotcontainmilk)」等任何與乳製品有關的字語.奶罐、優格瓶等圖像恐怕也會受限.總之,只要講到「奶」,可能讓消費者想到「奶」的字與圖,植物奶業者通通不可使用.但歐洲酪農協會(EuropeanDairyAssociation,簡稱EDA)在171號修正案通過時卻歡欣鼓舞:「今天對於歐洲消費者、民眾與歐洲來說,是個美好的一天.非乳製產品不能再盜用鮮奶的語言、良好的名聲與品質.」同屬植物奶的杏仁奶、豆奶、椰子奶與燕麥奶包裝都與牛奶相似,在超市也經常擺在一起,171號修正案認為消費者恐生誤會.植物奶巨頭Oatly聯合環保組織,抗議「被審查」不滿歐盟控管行銷手法,風靡全球的瑞典植物奶商Oatly帶頭發起連署,結盟植物基奶油公司Upfield以及素食環保組織ProVegInternational,反抗171號修正案正式立法,呼籲民眾簽署「反植物奶審查」.擅長在包裝上使用口語化、風趣文字的Oatly在連署網頁上直言:「這些牛奶法案者這麼認為你很笨.(Areyoustupid?Themilklobbythinksyouare.)」.Oatly與多家植物奶業者與環保組織發起連署,劈頭就說:「你笨嗎?這些牛奶業者認為你笨.」(圖片來源:Oatly連署網頁)植物奶市場迅速崛起,乳製品業者受威脅自從植物奶問世以來,全球乳製品銷售開始遞減,也讓酪農更害怕這個植物基趨勢持續攀漲.市場諮詢公司Mintel推估,2020年歐洲鮮奶銷售減少11%.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處於2020年12月發佈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植物奶銷售成長36%、牛奶銷售則降低12%.不過,美國農業部認為,植物奶的出現確實影響了牛奶市場,但傷害並不大:在美國植物奶消費者裡,依然有9成持續購買牛奶.但不管植物奶是否真的壓縮到牛奶市場,乳製品業者已在擔憂.酪農疾呼保障消費者權益,植物奶業者反控環保效益歐洲酪農主張必須維護消費者權益、不被產品包裝誤導,更拿歐盟現有法規為例.比如說,歐盟從2022年1月開始禁止食品業者標示「健康」、「抗老」、「生機」等字眼,除非有通過特定認證.歐盟也同樣限制非義大利產的商品使用類似義大利文的名稱,就怕消費者誤會.再來,正方的酪農業者提出「奶(milk)」與「乳(dairy)」的字源發展與哺乳類動物腺體所產的豐醇液體,有密切關係.相比之下,「肉」這個詞則不一定要跟動物有直接連結,因此就算歐盟於2020年10月表決決定不需要禁止「素牛排」與「蔬堡」等名稱,「肉」與「奶」的詞彙用法也該分開看待.但是,包括Oatly在內的植物奶業者,則是強調酪農業對動物權益與環境的傷害.Oatly公務與永續飲食總經理CeciliaMcAlveavey說:「這法案會讓消費者難以選購植物性食品,歐盟正直接違反自己訂下的永續目標.」ProVegInternational副理事長JasmijndeBoo表示:「需要再次為永續辯護真是令我感到困惑!如果我們每次都讓強大但不環保的產業決定我們未來的命運,我們到底何時才能實現我們訂下的環境目標?」各國對植物奶認知不同,最終得靠消費者自己辨識在這場乳製品與植物奶業者隔空吶喊的鬥爭中,雙方論點關鍵都在於消費者對植物奶的認知程度.酪農隱射消費者並不清楚植物奶非奶,而植物奶業者認為,他們的行銷術語正是為了與牛奶差異化,而非混淆視聽.對植物奶的名稱與行銷規範爭議不只牽涉歐洲,不同國家與語言也遲早將面對這個問題.在台灣,Oatly於2020年8月調查近千人,發現台灣只有54%的受訪者表示「能清楚界定什麼是植物奶」,有近4成受訪者(37%)認為「植物奶是植物搭配牛奶的飲料」.美國FDA於2018年10月調查發現,72~75%消費者清楚不同植物奶並不含牛奶.但有73%的消費者認為杏仁奶有同等、甚至比起鮮奶更多蛋白質含量,而鮮奶的蛋白質是8倍之多,而有53%的消費者認為,業者會將之產品標示為「奶」的原因,應該是因為兩者營養價值相似.也就說,雖然消費者知道植物奶不含鮮奶,依然錯誤以為杏仁奶、燕麥奶、豆奶、椰子奶等不同「植物性替代奶」的營養價值與鮮奶相近.各國消費者對植物奶的營養價值、成分認識有誤,也讓政府是否有權介入業者行銷方式的爭議更複雜.在全球植物基飲食熱潮升溫下,植物肉恐怕也將面臨同樣問題.但無論如何,消費者自己還是得要學著認識不同產品成分,仔細檢查標示、自我把關,以避免被行銷話術誤導.審稿編輯:林玉婷延伸閱讀▶燕麥奶網路聲量持續攀升!這5大理由讓網友轉投燕麥奶懷抱▶植物基大舉進攻!茶飲、乳品、氣泡水、酒精飲料全都「綠」了!▶燕麥奶大勢崛起,但它的健康、環保價值真的如宣稱說的那麼好嗎?參考資料▶Vegan‘dairy’productsfaceEUbanfromusingmilkcartonsandyoghurtpots–andUKcouldbenext▶GrandViewResearch:OatMilkMarketSize,Share&TrendsAnalysisReportByProduct(Plain,Flavored)▶Plant-baseddairycensorship’:Oatly,UpfieldandProVegpetitiontooverthrowAmendment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