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站美食街使用大片鏡子、偽藤蔓等裝置,營造溫暖舒適的歐式鄉村感.(攝影:張偉明) 撰文=羅璿、李依文百貨美食街在以往的印象裡面,並不是一個會專程去用餐的場域,但在近年隨著百貨美食街紛紛重新裝修,將眾多餐飲品牌去蕪存菁後,留下的品牌可說是箇中翹楚,在整體用餐體驗都升級之下,對於現況,民眾是否滿意?又認為百貨美食街還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呢?百貨美食街持續升級,僅有2%的人不滿意用餐體驗<食力>2021年「各式料理任你選,你去百貨美食街吃什麼?」調查顯示,在百貨美食街用餐的整體體驗來說,覺得不滿意的族群比例鮮少,僅佔2%,另外覺得體驗普通、不好也不壞的佔比則是38.9%,有53.1%的人則是覺得滿意.顯示民眾對於百貨美食街的印象普遍不差,但是仍有改善的空間.方便逛賣場、餐點選擇多都是消費者會一去再去某個百貨美食街的原因,這兩個選擇分別都有超過6成的人選擇.最期待改善美食街環境,空間大小和座位數多寡影響消費者選擇而針對美食街用餐體驗,受訪者認為可以改善的部分是什麼呢?令人意外的是,有53%民眾選擇空間大小,42.1%選擇座位數,而35.8%比例則是餐點美味程度,可見到百貨美食街用餐,在餐點品質已穩定提升的前提下,環境舒適問題是左右消費者是否選擇該美食街的原因.也因此,為了讓消費者有更舒適的用餐體驗,像是位於台北車站交通樞紐的京站百貨,就會根據平假日人流多寡來彈性調整座位,京站總經理柯愫吟說,一般平日至少都會有約700個公共用食區座位數,讓空間較為舒適,尖峰時間則可以增加至900個座位數、讓消費者不致久候.逛百貨是「休閒活動」,在美食街吃的是「氣氛」<食力>問卷統計發現,會吸引消費者一去再去某個百貨美食街的誘因,除了方便逛街、餐點選擇多、交通便利外,「用餐環境佳」也是重要的考量之一.歐睿國際(EuromonitorInternational)高級分析師梁孔嘉觀察台灣消費動態也表示:「對於台灣人來說,「逛百貨」已經是一種休閒活動,非購物手段.」對於百貨美食街來說,有好吃、多元的餐飲櫃位已是基本配備,沒有風格特色、精緻氣氛與現場體驗,勢必會在消費者選擇中被率先淘汰.而百貨業者為了打造最吸睛用餐環境,靠的3招無非就是:空間氛圍營造、提升舒適體驗,以及善用數位裝置優化動線與引導視線.第1招:餐飲融入裝潢設計,營造「臨場感」在外送與網購的興起下,消費者只會為了新奇有趣的事物而外出,而網路新世代喜愛拍照「打卡」的行為也成為餐廳裝潢時必須考量的要素.就像協助200多個百貨商場打造百貨美食街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所說:「百貨的未來在於體驗.」而最直接的體驗,除了口中美味餐飲所帶來的味蕾刺激,就是周遭環境所帶來的視覺享受了.第2招:從小細節為客人著想,空出時間、挪出空間除了澎湃裝潢,最能提升消費者體驗的就是傾聽他們的需求,而在美食街,這就是座位數與空間感的抗衡.美食街賓客的兩大痛點自相抵觸時,為了讓來的人吃得開心、走得舒服,京站總經理柯愫吟表示,京站美食街的桌椅並不像以前固定在定點、可以隨意搬動,「客人有時候想在這裡,有時候想在那裡,而當客人想要某種感覺時,我們必須在那裡提供這種價值.」第3招:善用數位看板打造最佳視線與動線最後,當百貨人潮眾多時,除了座位數不足容易引發民怨外,還有近3成消費者不滿意美食街動線規劃,除了利用空間設計引導動線之外,在有限的空間下還能運用一個最吸睛多變的裝潢來變通,就是「數位看板」,數位看板因為播放的內容變化多元,還能豐富與量化人潮較少的區域.柯愫吟表示:「買那麼多化妝品跟衣服總要有個舞台.現場吃跟外帶食品不大一樣.」在顧客不需出門就能血拼能吃好的時代,唯有透過特色裝潢提升臨場體驗、多花點心思優化小細節與空間,以及善用數位裝置優化動線與視線,打造逛起來舒服的美食街,才有資格把消費者請進門.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延伸閱讀▶打造獨家品牌、爭取海外品牌首發,成為百貨商場必修課題▶台灣百貨美食街人氣大公開!新光三越、遠東、漢神奪下北中南冠軍▶美食街坪效王:台北101沒了觀光客,疫情下照樣靠餐飲逆勢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