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Credit:大腦媽媽) 大約在腦寶剛學會走路時(約一歲初),我們收到托嬰中心老師的訊息「腦寶最近喜歡拿著玩具走路,但因為怕腦寶跌倒,所以學校會請腦寶把玩具放下來再走,希望媽咪在家裡也能提醒腦寶不要邊走路邊拿玩具喔!」先聲明,我很滿意我選的托嬰中心,我可以理解老師的擔憂,特別是他們面對那麼多小孩,不希望孩子發生意外,如果發生意外還需要和家長交代,若又遇到不明究理的恐龍家長,老師一定會很為難,所以當下我有謝謝老師的提醒,但實際…… 我沒有在家制止腦寶拿東西走來走去小朋友這時候走路本來就不會穩,但確實需要不同強度的訓練,譬如拿東西在手上,就會訓練手眼協調、精細動作,邊拿邊走,會訓練整體協調能力、物體感知、對不同重量的平衡感,這樣的練習反而能讓孩子在不同情境中,自我學習並掌握到適合的走路型態.而且,在現實的環境中,我們也常拿著杯子、書本、衣服等走路,這樣的能力並不是憑空而來,都是需要練習的.再者,只要在安全環境下,跌倒不是件壞事!跌倒可以提供小孩最直接的回饋方式,代表這樣的走路方式、施力方式、平衡點是不對的,小孩可以透過多次的跌倒嘗試中找到屬於自己最適合的走路方式,找到技巧後,就能越走越好囉.這邊講的「安全環境」不是要給小孩穿護膝、全部鋪軟墊喔! 小朋友的構造和大人不同,其實小孩的膝蓋有一層肉墊,所以跌倒時並不會像老人一般脆弱,而過度的保護(護膝)反而會阻礙幼兒的體感認知,寶貝反而會比較晚學會如何使用正確方式走路或爬行.而過度保護的環境(如全部都舖軟墊的房間)也會讓孩子以為跌倒不會痛,而較晚學會正確的走路、奔跑、下床等方法.現在腦寶是我們家的好幫手,會幫我放好洗衣籃、幫我拿東西、當個聰明的跑腿兒,而托嬰中心的老師們也開始稱讚腦寶會幫忙收拾玩具、拿水杯給其他小朋友,這些表現不就顯示邊走路邊拿東西的重要性了嗎? ▌大腦媽媽總結▌不要因為害怕小孩吃飯吃得亂,就都餵他,這只會延後他自己吃飯的能力.同樣的,如果一直怕孩子跌倒,就限制孩子走路的範圍與方式,那孩子的協調性也會比較弱、肢體發展也會比較慢.放手讓孩子嘗試,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人類的身體與大腦已經做好符合各年齡層的安排囉!而且,放手讓孩子做的另一項好處是……你很快就能多一個幫你擦桌子、擦地板、吸地板的好幫手囉,哈哈哈哈哈哈.(媽咪邪惡的笑聲????) ▌關於大腦媽媽▌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