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已經安排祭祖掃墓及春遊踏青的行程.食藥署提醒:四月氣溫逐漸回升,在祭祖供品與外出飲食時,有些「食安小撇步」不可不知. 祭祀食品慎保存,避免日曬或高溫在室外祭拜時,應注意供品的衛生安全,如魚、雞、豬肉或素三牲等供品容易孳生蒼蠅、蚊蟲等病媒,以及受到灰塵的污染,因此自行烹煮的供品,應以鍋蓋或保鮮膜覆蓋.食藥署建議可改用有包裝的食品如罐頭,或有外皮保護的水果作為供品.此外,供品應避免長時間日曬或放置於高溫環境,以避免微生物孳長導致腐敗變質,若長時間在戶外,建議可攜帶冰桶冷藏保存.而熟食供品於室溫下祭拜完後,應依食品的特性r儘速保存於冰箱或陰暗處,且食用前應該要充分復熱,並儘快食用完畢.若食品有顏色改變或酸臭味,則應避免食用.路邊的野菇不要採,食品中毒案例多近年來食藥署常接獲民眾於野外採摘不明植物或菇類,食用後導致天然毒食品中毒的案例.提醒民眾至野外登山或踏青時,不應隨意採摘野生物並食用,因為許多有毒菇類和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仍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千萬別為了享受山產的美味,而忽略其風險,造成食品中毒,以及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 洗淨雙手,良好衛生習慣要保持連假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食藥署提醒除了要「樂活防疫」,也要遵守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也就是飯前、如廁後及處理食品前後,都要澈底洗淨雙手;注意食材要新鮮;生熟食的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餐點要澈底加熱;注意保存溫度等,才能讓我們的清明連假過得安心又安全.✍ 文章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