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一個被逼迫著“陽剛”的孩子,不管表面是多麽堅強、冷傲,也只是個孩子,父母總以為做著最正確的事,結果卻傷人傷己.作者:文柒(爸媽精讀專欄作者)近日,帶孩子參加了一場“兒童繪本故事講演比賽”,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小男孩由於表現不佳,被他媽媽一頓呵斥:“之前在家表現好好的,為什麽一上臺就像個姑娘似的,忸忸怩怩?臉都被你丟盡了.”小男孩看上去斯斯文文的,話不多,被媽媽教訓後,窘迫得臉紅脖子粗,再也不敢擡頭.旁邊有家長好心提醒:“孩子還小,有個適應過程,也許長大就好了.”男孩媽媽嘆了一口氣,打開了話匣子:“我提醒自己要對孩子有耐心,可想到他是男孩啊,性格這麽溫和軟弱,一點也不陽剛,以後怎樣在社會上立足!”這個媽媽的擔憂,也是很多父母的憂慮所在吧?在傳統觀念裏,男孩應該勇敢、霸氣、聲音宏亮,否則就是“娘炮”,在社會上會容易吃虧.殊不知,這是一種刻板性別印象,正在深深傷害著男孩.家長的焦慮源自於“矯枉過正”綜藝節目<育兒大作戰>中,一位爸爸對兒子要求十分嚴格去,處處以“男孩子應該這樣去,而不該那樣”來命令兒子.玩淘氣堡時,他要求兒子必須要爬到最高點才能滑下來,卻絲毫不考慮安全因素.為了讓兒子像個大男人一樣,他竟然還在吃飯時用筷子蘸了點酒讓兒子嘗,不考慮嚴重後果.兒子堅決反對:“我長大了也不想喝.”爸爸回懟:“長大了不喝看我不揍死你!”在他看來,酒不僅能壯膽,更能表現豪爽的氣概,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兒子更具陽剛氣.此外,看到兒子被姥姥叫進房間學做針線活,趕緊跑過去阻止:“這是你學的嗎?”媽媽把孩子拉進廚房學烹飪,結果又遭到了爸爸的反對:“男孩子學烹飪太‘娘’了吧?”對此,媽媽有著不同的看法:“做針線活,學烹飪我覺得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讓孩子按自己性格自由發展,才是對他成長最有益的.”深以為然.遺憾的是,現實生活裏,很多家長都和那位爸爸一樣,看到男孩的行為一旦“超過”自己內心的認知,就會怒吼和貶低,想著立刻糾正.鳳凰網曾作過題為“政協委員提出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網絡調查,有64·23%的網友認為有必要培養男性青少年的陽剛氣,53.4%的網友認為需要糾正“青少年異性化”的問題.這樣的結果是,大部分家長遇到問題不首先正視與接納,而是矯枉過正,往往會陷入“自以為是”的焦慮中.其實,“陽剛氣”不等於無視安全、瘋狂酗酒和不幫助女性,如果家長不加以區別,好比把孩子當成了一只小鳥,修剪了翅膀,束縛了爪子,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稍一反抗,便心有不安.偏見,是摧毀孩子的元兇曾聽兒子講過他們班級的一件事,一男孩與同桌女生產生了一點矛盾,沖突中臉上被抓破了.回家後,媽媽也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吼:“你怎麽連個女生都打不過,還是不是男人啊?真窩火.”這句話深深刺激了男孩.不久,就找了個機會,趁著與那女生一起下樓梯時,在她後背猛的推了一把,導致女生一下磕到了學校樓梯的臺階上……這樣的結果,想必不是男孩媽媽想要的吧?父母希望孩子擁有“男子氣”本無可厚非,但是極致的偏見會讓孩子覺得男子氣等於“暴力”,甚至做出過於偏激的行為都不足為奇.美國曾拍過一則宣傳短片<StopTellManUp>,告誡我們強迫孩子“像個男人”危害極大.短片中反復強調男孩們接受到的聲音:“不要像個姑娘、停止哭泣、是個男人就站起來……”孩子接收到這種“雄性主義”後,為了證明自己足夠剛毅,一個個都戴上了“面具”,時間久了之後卻忘了怎樣摘下它,變成一個外表冷漠,內心亦毫無波瀾的機器人.采訪中,有人表示:“高中時,我簡直是一個暴躁狂,非常有攻擊性,總想找人打架.”更有人表示:“我曾經無數次想過自殺,因為當我在感受到極度羞恥或屈辱的時候,會借助這種極端行為來證明自己足夠‘man’而不是尋求他人幫助.”一個被逼迫著“陽剛”的孩子,不管表面是多麽堅強、冷傲,也只是個孩子,父母總以為做著最正確的事,結果卻傷人傷己.父母若不教會孩子什麽是“關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理心”那麽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傷害永遠沒有邊際.“雌雄同體”才是完整的人<你會想念你自己嗎>一書中有句話:人本來就是雌雄同體的,被分成了兩部分,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遺失了的那一半.世上沒有完全陽性的男人,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家庭、社會以及文化教育的影響,但聰明的父母往往會敏銳的察覺到孩子“陰柔”的一面,加以挖掘、保護.美國的“臉書”創始人紮克伯格,從小就是個內向、害羞的孩子.他害怕與人溝通,不敢打斷別人的講話,在公開場合演講時會緊張到全身發抖.對於小紮克的“軟弱”媽媽並沒有責怪,偶然間發現了孩子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天賦後,更是不斷鼓勵他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紮克不再受累於孤僻、膽小的性格,反而令他更加心無旁騖地醉心於自己的事業.有一次,他聽同學聊起,現在的遊戲太無聊了,缺乏挑戰性,紮克就用自己所學知識加上心理學原理,重新設計了遊戲關卡,而他的母親也非常積極地參與到遊戲的設計中.始終關註人們的心理需求,是紮克伯格成功的關鍵因素,這也為他日後創建FaceBook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原來,性格特質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是否成功,或者生活順心與否.作為男孩的父母,請不要告訴孩子“男兒有淚不輕彈”,“愛哭”不代表軟弱,而是可以告訴他們,“流淚”意味著他們心思細膩,“愛哭”也可以代表做事更有耐心.男孩可以織毛衣,或者下廚房,這並不是羞恥的事,相反他們可能是生活中的“小暖男”,對於家人、朋友也更加溫柔、體貼.真正的“陽剛氣”,它不是表面的冷漠、孤傲,而是內心向陽而生的蓬勃生命力,它可以活潑自信,亦可以百折不撓.願每一個孩子都“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都具有“野蠻體魄”,“文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