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很多人聽到「冷暴力」,會直覺認為是情侶之間的事,其實在父母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可能不小心對孩子施加冷暴力.肢體的虐待可能會有傷痕,但冷暴力產生的傷口卻是無形的,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冷暴力是什麼?看不見傷口最痛!冷暴力不只存在於婚戀關係當中,其實在家庭、職場、學校等地方都有可能會發生.書籍<冷暴力>的作者、法國精神科醫師伊里戈揚(Marie-FranceHirigoyen)就指出,不管是冷嘲熱諷、視而不見或是網路霸凌,都是冷暴力的一種,這種暴力不用留下傷口,也一樣能讓對方身心受創. 在家庭中,「兒童情感忽視(ChildhoodEmotionalNeglect)」就是冷暴力的一種,它指的是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造成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被滿足.近年已有不少心理學家指出,父母對小朋友的冷暴力心態比起身體暴力造成的影響更深、更久遠. 舉個例子,當孩子和父母分享自己和朋友吵架了,很多父母會覺得「只是小朋友鬧著玩」,而表現得漠不關心、冷淡.長久下來,孩子會開始認為自己的情感需求得不到關心,便不再向父母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孩子的校園交友問題,要注意!小學起就比幼稚園更複雜!) 不經意的冷暴力!寶寶也有情緒需求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怎麼會有人疏遠自己的孩子呢?心理學家就解釋,「情感忽視」跟「情緒虐待」是不一樣的,情緒虐待是出於攻擊型的輕視,但情感忽視卻常常是被動的、不經意的. 很多父母可能照顧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卻不知道小孩的「情緒」也是需要被關注的,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情緒需求.例如:有些父母工作累了一天,回家後沒有心思陪伴孩子、放任他玩耍;或是在生孩子的氣的時候,故意無視他們或不和他們說話. (延伸閱讀:孩子心理也會挨餓?三招教你餵飽餵滿孩子的心!) 大多數對孩子施加冷暴力的父母都不是故意的,心理學家也指出,小時候曾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長大後也有很高的機率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其他可能出現冷暴力的原因如下: 1.父母本身患有心理疾病2. 父母自身的情緒沒有被滿足3. 父母對孩子有憎意或怒氣4. 父母缺乏健康的教養方法如何處理冷暴力?4招正視孩子需求、減少傷害父母在氣頭下,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一不小心就傷害了孩子.美國心理學家羅森伯格(MarshallRosenberg)提出了「非暴力溝通法(NonviolentCommunication)」,這種調和方法強調傾聽與同理的重要性,運用在與孩子溝通時,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產生.它包括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1.觀察單純闡述你觀察到的「孩子的事實行為」,不要加入自己的評論或看法.例如:想請孩子降低音量,可以說「你剛剛玩遊戲尖叫太大聲了」,而不是摻雜批評的「你每次玩遊戲都好大聲,害媽媽頭很痛」. 2.感受不要把感受跟想法混為一談,在溝通時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的「感覺」並不等於你的「想法」.延續上述例子,可以說「聲音太大會讓媽媽覺得不太舒服」,而不是想法層面的「你這樣媽媽覺得很不貼心」. 3.需要誠實把自己的需要說出來,讓孩子清楚知道父母生氣的原因,孩子才不會產生誤會、或自己亂猜想.例如:孩子忘記帶餐具回家,父母訓斥:「講幾次了,怎麼老是這麼健忘!」這樣的說法卻難以讓孩子理解,不如誠實表達需要:「媽媽會擔心你明天沒有乾淨的餐具」. 4. 請求用正面、具體的請求,取代模糊抽象的命令,清楚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例如,與其說「下次還敢不敢這樣?」,不如換一個說法:「這樣知道為什麼要帶餐具回家了嗎?」有明確的請求,也正面表示父母的需要.(延伸閱讀:孩子不是不聽話,只是不懂表達) 夫妻之間也有冷暴力!小心患上憂鬱症冷暴力家庭下長大的孩子,除了可能發展出憂鬱、低自尊外,也會變得害怕信賴他人、提出需求,漸漸地把自己封閉起來.當出現這樣的狀況時,首要之事就是正視自己的情緒,並適時向外尋求協助、敞開心胸. 不只孩子、伴侶冷暴力也是存在的,當兩個人吵架時不溝通,而是選擇不講話、冷戰,導致空氣瞬間凝結,氣氛也變得尷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暴力夫妻」,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試著用言語或行動去化解,才能維持戀情、避免患上冷暴力憂鬱症唷! 延伸閱讀:小一教養/開始頂嘴、冷暴力…陪孩子度過7歲叛逆期的4句話「麻煩的兩歲」怎麼辦?三招增進親子溝通力*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