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教育的重點在於引導,不在於灌輸.大家都很認同這這句教育名言,我們應該發掘、啟發孩子的興趣,並以鼓勵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學習及思考.但為何只有少數父母能做到引導呢?我先分享我自己的一個故事,再以孩子學英文為例子.兩年前,有一次我在家附近的小學操場慢跑,跑了兩圈,因為喘不過氣來,就停下來休息,我的肺活量一直很弱,也沒經常跑,常常就只能跑1~3圈.操場旁剛好有一位老阿伯,看起來80多歲,他走向我,對我這也是阿伯級的說:「少年吔,你跑得算快喔」,其實我跑得真的很慢,我很不好意思說才沒有啦,我跑得真的太慢了.老阿伯說:「對你來說,你跑太快了,你這樣跑是不對的.慢跑最好至少跑30分鐘,跑得慢,才能跑得久.跑得久,你的肺活量才容易增加,之後速度自然會增加」.我覺得老阿伯講的話蠻有道理的,從來沒人教過我這樣,不如來試試吧.讓大家猜一猜,我之後跑了多久?在這兩年中,我連續跑最遠的一次:大約是10圈,約20分鐘,就真的喘不過氣來.我的確有放慢速度,但一直沒照老阿伯所說的:連續跑30分鐘.如果我想跑30分鐘,我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再放慢我跑的速度.這麼簡單的道理,兩年了,為何我都做不到呢?有一天我靜下心好好思考,最主要原因就是我在操場跑步時,我覺得我跑得真得太慢了,一起在操場跑步的人,不管是男女老少,我跑得最慢,甚至還輸一些只是快走的人.我內心覺得有些丟臉.因為我不想丟臉,所以我就不再放慢速度,但結果就是最多跑20分鐘,因為又喘得要命.接著內心產生抗拒,最後我對慢跑的動機越來越弱,尤其從小我就覺得跑步很無聊.想通後,有一天我下定決定心,直接再放慢速度1/3,結果那一天我跑了40分鐘,而且都沒喘不過氣來,跑完之後還感到全身舒暢無比,我才知道老阿伯的意思.~~~~~~~我要回歸正題:「引導」關於「引導」一般來說要做到兩件事:1發覺孩子的興趣,從興趣中提供協助,給予啟發.2多給予孩子鼓舞與讚賞.這兩個件事,所有父母都會同意,也覺得簡單,但為何常常都還是做不到「引導」,而走向「灌輸」這條路呢?這跟慢跑的故事道理一樣:原因在於「想跟別人比」.譬如以幼兒學英文來說,每個孩子年齡,接觸英文的經驗,個性,興趣、語言天分等等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步調」,不同興趣的感受,不同的能力.以孩子在家使用PadKaKa英文動畫卡為例,PadKaKa主要設計是結合孩子喜歡的「卡片+卡通」,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且重點在孩子英文「聽、說」能力的培養.大多數孩子在使用PadKaKa時,透過簡單卡通的引導,以英文學英文方式,自然累積聽得懂很多單字及句子,有的孩子還會偶而迸出一些短句,讓父母感到驚喜.也有少數較大孩子,甚至還想學認字、或拼字(「讀、寫」階段),或是敢大膽說英文.譬如有部分爸媽看到少數孩子在學拼字了,自己孩子尚未有興趣,爸媽就開始想:「如果我的孩子也能學拼字該多好,那我就多「引導」孩子學拼字」,就開始「灌輸」孩子學拼字,卻造成孩子很大的挫折,開始抗拒學英文.本來是學得很開心,因為爸媽要他拼字,反而造成孩子對英文學習的抗拒.教育是「引導」,首要就是應該將重心放在「孩子的步調」上,依照「孩子的步調」協助及鼓勵孩子.但因為喜歡比較,求好心切,我們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上其他孩子的步調,甚至是跟上最快的步調,最後孩子就受不了,而產生抗拒.這就跟我慢跑一樣,我就應該去注意自己的步調,跑起來能持久又舒暢,自然會對跑步產生喜愛,漸漸的就會越跑越好.而不是一開始跟著別人的步調,弄得自己氣喘不過來,最後當然厭惡慢跑.所以關於「引導」教育,還要加上第一點:1專注自己孩子的步調,不是其他孩子的,不要比較.2發覺孩子的興趣,從興趣中提供協助,給予啟發.3多給予孩子鼓舞與讚賞.有一句俗話說的好:「強摘的瓜不甜,強求的緣不圓」.英文啟蒙,最大的心態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對英文的興趣」,每天接觸一些,長期累積才是進步的方式.沒有一個討厭英文的孩子,會學好英文,從來沒有.若說英文啟蒙在學習上有何建議,重點就是「孩子聽得懂英文」這件事上,其他就看孩子的步調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對英文的興趣」?就是提供孩子感興趣的教材或環境,但記得要「專注自己孩子的步調」,然後順著孩子的興趣給予協助、鼓勵.希望妳喜歡這篇文章,若這篇文章對妳有所啟發,很希望也能多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喔.[延伸閱讀] 想讓孩子學好英文?運用巴菲特的雪球心法[延伸閱讀] 英文啟蒙~9大秘訣及8大地雷[延伸閱讀] 我要索取PadKaKa試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