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疫情嚴峻的日子裡,小孩不用上課、家人們都居家辦工、彼此24小時都能黏在一起……這樣不好嗎?原本埋怨相處時間不夠,現在卻無法安坐,彷彿我們從「太遠」又變得「太近」而悶悶不樂.那我們又能夠怎樣處理長期居家及共處的負面情緒?讓我們先承認,大部份的人們並非自願待在家,卻因為疫情,才勉強為之.或原本自以為不想上班的人,到真的居家工作時,又想念起到公司上班的忙碌日子.換言之,人們最一開始,未曾想到要花太多時間跟家人相處的感受(刺激),現在卻因為疫情而必須「勉強」自己做出在家應有的「反應」. 你可有創造力的生活方式?正是「刺激-反應」取代了「主動/能動/選擇」面向,防疫,才讓人不再感到自己是獨立且有力量的,而是失敗和無奈的.其實不只是疫情,在生命中其他困苦時刻,我們都可試著反問:現在的生命,有沒有一種值得過的感受?有什麼事情可以引發我的本能與興趣,而非僅僅刺激與反應?有什麼東西能給我一種「存在感」?精神分析師Winnicott認為,創造力(creativity)是上述問題的核心動力:「持續以新鮮的目光,來看待身邊一切事情」,要主動為生活找到值得活的存在感,不要成為被動反應的奴隸.我把它分為個人及家人層面去想.圖片l 來源 在個人(獨處)層面:我們有辦法在確實有點無聊的工作中,用上一點想像力,從中找到新的樂趣嗎?我們會允許自己點一杯別的口味的飲料、在回家路上多留意身旁事物的樣態?尤其在疫情期間,在家防疫的我們會視作自己困在十年不變又發臭的狗窩裡,還是找到以整理、清潔、更動家俱方位等方式,來重新認識自己的房間?書架上也許放著幾年前看過的書,但你會重新看一遍,發現自己原來有著不同的的目光嗎?其中一樣我喜歡做的,是整理如卡片、信件、小禮物等私人物品,透過這些朋友送來的東西,透過他們的眼睛,總是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在家人(相處)層面:過去我們以為一定要花費很多心力,住在同一屋簷下,就得一直找話題互動;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只花一半的時間共處,另一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可以在房間玩樂器,看存下來但沒閒看的文章和影片,媽媽也可以追劇,爸爸則去看股票掉了多少.前半的時間完全做自己的事,後半的時間則做一點大家能一起參與的,或至少分享自己和了解對方在前半時間得到的有趣資訊.如果這就是家庭中的習慣,那不管有沒有疫情,家人之間也不會強迫彼此相處.在華人家庭裡,往往最缺乏的正是在合宜距離和界線中的共處能力──人們要麼過度黏著,要麼過度疏離.說到底,任何關係中的強迫性質,都是對失去的恐懼,對無聊與沉悶的排拒.但家庭生活裡,所無事事不正是它的日常嗎?相反,如果願意體認到這種日子的煩厭本質,我們就有機會尋求獨處與相處時的快樂.同理,女士們如果願意體認照顧孩子、老公、婆婆等的工作實在是令人煩厭的,她們也將會尋找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並珍重起自己的存在與快樂.※此文部份摘取或改編自筆者發表於﹝女人迷﹞文章〈給與原生家庭同住的「遠距工作者」:你需要以創造力,重新跟自己與家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