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在育兒做父母(人)為什麼難?因爲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有時候要這樣,有時候又要那樣.到底什麼時候該怎麼樣?難啊!這就是為什麼蒙特梭利醫師強調「觀察」的重要.來用一個0-3歲的孩子來舉例說明吧.我們知道0-3歲的孩子正處於學習語言的敏感期.他就像一塊乾枯的海綿,隨時預備好急速吸收環境裡,屬於自己家庭與文化語言.於是,許多教養叢書,也包括蒙特梭利理論,都呼籲成人要在這個難能可貴的階段提供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怎麼做呢?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多與孩子說話與閱讀●說完話稍微暫停,讓孩子有機會參與與回應●放慢語速●咬字清楚●用成人的詞彙●用正確的文法●用文雅的語言●說完整的句子這個育兒理論我懂了.又有理論提醒成人要記得別打斷孩子的專注時刻.情誼上,這是對孩子表達「我尊重你」.育兒上,這是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OK這個我也懂了.可是難題來了...到底我什麼時候該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所以「說說說」,什麼時候又該安靜的「保護專注」呢?這就是一開始所提到,不知所措的兩難狀態.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凡事有疑問,記得先「觀察」就對了!到底要觀察什麼呢?●孩子到底要的是什麼(是內心真正要的)●讓他/她無法抗拒/自拔的是什麼●他/她最近想一直重複/很在意的是什麼●孩子遇到的困難點是什麼●他/她真的需要我幫忙的什麼(不是我自己忍不住想出手處理的)很努力觀察但總是看不清又是為什麼?●可能忘了要觀察一下我們自己●我們心裡在murmur什麼●引爆我們的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就是忍不住要介入●到底我要的是什麼黃素娟老師在第二堂課,請我們回家練習去看看:●我們的需求是什麼●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每個人都只是希望滿足自己的需求才採取行動.多多練習觀察別人與自己,才能看到互相的內在需求.看到後,不一定表示我們就能處理,但至少我們有機會能試著滿足.滿足內在需求是個治本,別卡在標的概念.我們只能透過觀察與印證,來幫助自己精進觀察的技巧,讓我們能看清楚或看懂的機率變高.到底要如何觀察、要觀察什麼、看到了又要做什麼....就是我們需要持續練習的高難度武功!但別忘了重複練習觀察不是為了養成一個技能.我們是因為想多了解眼前這個重要他人(也不想一直重複被激怒的輪迴)才需要這個能力.能做到觀察自己,更是進階版的心靈轉換!蒙特梭利的理論從觀察而生,以觀察為練習理論的方法,也將觀察自己與孩子列為成人最重要的工作.人生難題如此之多,而「觀察」就是萬用的應對法寶,或許也讓繁瑣的打怪人生有些不同的趣味.困難的人生,自我安慰也是非常重要的. ◎Podcast延伸聆聽~媽很想聊﹝媽媽加油!我們的防疫新生活﹞◎原文出處~意在育兒﹝人生法寶﹞ 照片出處:EdiLibedinskyon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