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長,看著學習過程中的孩子,都希望他獲得最好的教育,擁有最優秀的表現.然而「犯錯」乃人之常情,更何況是還在探索中的幼童,可能不知不覺中會犯下錯誤,並且無法察覺自己的失誤.那麼究竟孩子犯錯時,父母到底應該如何糾正呢?反覆犯錯時,父母又要如何保持耐心呢?理解犯錯原因,協助孩子改正,知錯能改更重要傳統的教育思想,時常有錯誤的迷思,例如對於不處罰孩子等於縱容孩子會二度犯錯,不責罵小孩不會聽…等等的錯誤方法.學齡中的孩童,自然無法避免會「犯錯」,爸爸媽媽們往往看見孩子犯錯,大部分因為心急,只注意到想要將錯誤改正,教導過程中反而忽略犯錯的原因.因此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應責罵也不應處罰,而是要去理解為何他會做出錯誤的行為,正面教導並且協助他改正.家長們應將犯錯視為一種訊息,可透露孩子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只要找到原因並且對症下藥,「犯錯」反而會成為引導孩子前往更好的學習道路.教育沒有標準答案,父母與孩童一同學習普遍的父母親,總是擔心孩子犯錯了會養成不好的習慣,或是害怕將來自己會變成幫孩子收場的對象,進而積極的糾正孩子的錯誤.不過,不論是為了事先預防或者避免犯錯,因而訂下許多要求或是處罰,都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沒有人能提供我們當父母的指標」是每對新手爸媽們的心聲,因此大部分的家長會參考他人分享的經驗、或是如法炮製小時候被管教的經歷,來教導孩子.有時自己沒能察覺使用錯誤的管教方式,殊不知父母們可能也犯下了「教育」的錯誤.正因如此,在錯誤中學習,父母與孩童需要一同進行,而保持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就是最直接的好方法.互動過程中,父母的傾聽與陪伴,能給予孩子犯錯的時候,有最大的動力去改正,用正面的態度去學習,更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小班制課程,父母參與旁聽在傳統教育觀念下,許多家長認為,必須為孩子選大型補習班,才能讓他們和同儕在同一個環境中,促進他們的學習動力.然而大型補習班的缺點,就是無法針對每一個不同的孩子,為不同的疑問提出不同的解答,孩子自然就失去修正錯誤的動力與信心.所以,倍德恩的多元課程,都是以小班制作為基準,除了讓老師能集中在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上,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發揮每個孩子的潛力,更能針對不同的疑題和錯誤,給孩子與父母更詳細的解答.父母在小班制的課程中,旁聽的同時可以注意到孩子的問題,從課程中學到如何幫孩子解決問題,也可以認識更多孩子學習時的小習慣.